林夕是个什么样的人?

关注者
72
被浏览
196,257

21 个回答

推荐去看央视的节目《似是故人来·林夕》,整整十期,看完你就会明白了。

林宥嘉有一首歌,叫做《心有林夕》,其中有两句歌词是这样说的:

多想有个林夕躲在心中描述,感情的起伏和不想掩饰的痛苦,感谢有个林夕在心中陪我哭,多想有个林夕躲在心中描述,感情的起伏和不想掩饰的痛苦,感谢有个林夕在心中陪我哭。


这是填词人蓝小邪致敬林夕的一首歌,也说出了无数网友的心声:他不认识我,却是最了解我的人。


林夕:投我所好,没有最好,要刚好。

林夕是谁?


90年代初,例数港台两地乐坛前辈张国荣,张学友,陈奕迅,周华健,王菲,杨千嬅,有一个算一个,谁要是没唱过林夕写的歌,出门儿真不好意思给人打招呼。


他的很多歌词都像一首哲理诗。从王菲的《红豆》、《百年孤寂》的缠绵哀怨,到陈奕迅的《十年》、《富士山下》的反省,再到梅艳芳的《似是故人来》的无奈,张国荣《我》的洒脱。


林夕的经典歌词每一句都意味深远,回味无穷。而且在格律上,又融合了古体诗与现代诗的特点,读起来十分有韵律感。


高晓松称他为夕爷,评价他的词是高山仰止,古典的底子能把现代的荒诞做出来,他是最好的,能写出:"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的也许大有人在,但能在后面跟上"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的就只有夕爷。


林夕原名梁伟文,因一次无意看到《红楼梦》发现"梦"的简体字拆开是"林夕",觉得林中夕阳的意境颇具诗意而取名林夕。


如他的天赋与才华,不让梦想只是梦想,投己所好,没有最好,要刚好


关于另一个被人们已经叫惯了的尊称"夕爷",乃是机缘巧合下由俞琤在一次商台创作部会议中提出:"夕爷都不叫声!"从此,林夕多了个略显老成的敬称——夕爷。



林夕:要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从小林夕就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快乐。林夕的父母是重组家庭,姐妹众多,他的父亲有很严重的狂躁加抑郁症,经常对他恶语相加,脾气上来,回到家见什么砸什么。


他经常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仿佛心上的外皮被人无情的撕扯下来,欢乐和忧愁几乎纠缠在一起,以不可触摸,令人不解的速度互相交替。


上中学时,林夕开始读诗。叶芝和埃兹拉·庞德成了他的最爱。


初三时,看到杂志上介绍诗人周梦蝶。林夕被中文的旖旎之美所迷倒。手边能碰到的诗,无论古今,读个烂熟。


于是林夕便把那五味杂陈的感情融进了他的词中。在狂欢中发现孤独,在欢快中发现失落,他写过的歌就是他的故事。


借用著名音乐家小柯的话:可能只有林夕能做到,每一句歌词都有价值


方文山在一次采访中也是对林夕倍感钦佩,这样说道:他的词,凄美,像是一首诗,很容易进入听者的内心世界。


“世间最毒的仇恨是有缘却无分。”2007年处于不惑之年的林夕,得知父亲逝世的消息,那种永无再见的绝望与彻心的冰凉让他对生命的体验是残酷、是无奈、是悲哀、是愤恨。


他在叶德娴翻唱的那首《赤子》的歌中,这样写道:"世界太冷了,谁会伸出一双手,围住你再营造暖流,一生人只一个,血脉跳得那样近,而相处如同陌生阔别却又觉得亲。"


一个人越是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他。


期待,是所有心痛的根源,曾经的他像刺猬一样用强大的外表保护自己,却忘了自己的内心也会渴望被触摸被拥抱。


他渴望故人对他笑,对他哭,可以给他温暖地拥抱。


林夕用30年的时间选择释怀和放下,写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曾经》。


曾经失去的再也不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说的那样: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有些情,于岁月中,慢慢消融,不再刻骨铭心;有些人,于相交中,慢慢远离,好像无影无踪。有些事,于时光中,慢慢淡定,从此不再动心。


《曾经》这首歌虽然不是他正式发表的作品,确定的是他因为这首歌成了组合raidas的"御用填词人",为raidas写下多首经典歌词,除了《吸烟的女人》外,还有《传说》《别人的歌》等名作。


林夕的顶峰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那时的歌词让人回味无穷,现在听来丝毫没有时代的隔阂。



林夕: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这时候,音乐教父罗大佑刚从美国归来,转战香港开设"音乐工厂",找到林夕说:"你这么年轻,出来跟我闯一闯吧!"


初露锋芒的林夕能得到音乐教父的赏识,这是他的福缘,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他称罗大佑为"罗公"。


林夕也不负众望,写出较有名的作品《皇后大道东》、《似是故人来》及《赤子》。


他的词从不直击你那伤口,而是隐隐约约看似温柔的抚过,却是用平凡但尘埃的词句杀你个措手不及。


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林夕拿到香港歌坛的殿堂奖项金针奖,成为继黄沾、郑国江、卢国沾前三杰、和林振强之后,又一位拿到金针奖的填词人。


颁奖的时候,组委会特地邀请到罗大佑为他颁奖,林夕对这位亦师亦友的教父,可谓推崇备至。


他坦言:"音乐既是商品又是艺术品,自己写词是为了生计,而诸多音乐人中,惟有罗大佑才担得起"艺术家"这个名头。"


要知道金针奖的分量之重,声势如四大天王,也仅有歌神张学友一人折冠,其他三人只能遥望。


这是香港歌坛上的最高荣誉,所有的流行音乐工作者,都以它为奋斗目标。拿到此奖,便意味着拿到香港乐坛殿堂人物的入场券。


可见,林夕在香港词坛的地位,后港乐时代的香江词神,实至名归。



林夕: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如果说罗大佑之于林夕,就如同伯乐之于千里马。那么在音乐上,张国荣与林夕的关系则更像是钟子期与俞伯牙。


林夕平生最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帮张国荣写了《我》。


当年,张国荣突然给他打电话,问:"有没有看过一出戏,叫《假凤虚凰》?"


林夕说:"看过,怎么?"


张国荣说:"里面有句'I am what I am',我想你拿它做第一句,你帮我写歌。"


没等张国荣说完,林夕就说:"好,你等着!"


张国荣问他你知道我想要什么,林夕说他知道,写完便将歌词拿给他看,张国荣看后非常满意。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然而,能够与你相契合的灵魂更是可遇不可求。
因为它要有相似的性情,共同的心意,相同的喜好,共同的追求,人群中一眼便认定,那个人就是知己。


张国荣就是林夕的灵魂知己,他把词都给了张国荣因为他完全能唱出他歌词的味道


从1995年张国荣复出乐坛开始,林夕为他打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歌词,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我有嘉宾,鼓瑟吹箫”,又或是“人生自是有情痴,天若有情天亦老”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都被张国荣演绎到极致。


到电影主题音乐《红颜白发》、《追》、《有心人》,还是《红》、《路过蜻蜓》、《左右手》成就的香港乐坛经典都已成为不可替代的传奇。


那首《我》把两人的默契发挥到顶点。



林夕:写词就是要不停挖自己的伤疤,再在伤口上撒盐。

2003年患有抑郁症的张国荣从酒店24楼一跃而下,张国荣的死成了林夕心尖上永远的痛他至今自责,不该在他患病最严重的时候给他写那么悲情灰色的歌词。


没有一种生命的轮回是命中注定的,就像,隔夜的狂欢。


张国荣的自杀,让他开始反省,曾经的他,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写歌词,不给自己片刻休息的时间。


而每一次写歌词,无非是一次次掀开自己的伤口,然后一次次加深痛苦。


抑郁的一面就是每天会很想自杀,狂躁的时候呢就会感觉自己站在世界之巅,灵感突发,精力超旺盛,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


世界都是黑白的,白天和夜晚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林夕就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病况最严重的几年,是他产量最丰富的几年。


于是,就有了这首《黑择明》。


林夕想借这首歌来开解想要自杀的人,有了念头他立马打电话给了陈奕迅:"我想写关于自杀的词,你愿意唱吗?"陈奕迅说:"你写的我当然唱。"


“影子从不悲伤,因为黑暗它无处不在,因为光明它伴它左右。”《黑择明》就是在黑暗中也要选择光明的意思。


此曲一出,不知拯救多少死亡的心灵。多年后,林夕收到粉丝寄给他的信:"没有你这首歌,我早就死掉了。"


林夕算是陈奕迅的良师,当年的那首《十年》就是林夕为他写的词儿,如今这首歌成了众人传唱的经典曲目。


2007年的一场歌友会,陈奕迅由于紧张忘掉了《爱情转移》歌词,之后他便在场上向林夕和学生下跪道歉。可见陈奕迅对林夕的尊敬和他本人的人品。



林夕:他的词道尽世间痴男怨女



林夕曾说,王菲是他的皮。他视王菲"无名份的夫妻"。


为什么这么说呢!


1998年,王菲与窦唯分手,感情失败的她心情极其低落,那时林夕也正陷在失恋的情绪里,想了很多方法去理解哀伤和放下哀伤。


林夕把那份痛心的伤感与孤独,投入文字的灼热中冶炼,让它涅磐成深藏他内心的精灵。


后来他写了一些词送给王菲,鼓励她和自己都应该拿得起放得下,其中一首就是《百年孤寂》。


该结束时就结束,该放下时就放下。很多无奈,放不下,离不开,只是生命的一个缘。


从他的词里就能看出他的故事最大的遗憾,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都说爱一人七分就刚刚好,可是真的爱上一个人,怎么可能控制得住自己的爱意呢。


他的词道尽世间痴男怨女的故事,所以他写了歌曲《信徒》,歌词这样写道:"如果我们不曾走过感情这条路,如何知道心魔是最沉重的包袱,年少轻狂的好日子,一懂事就结束。"


别了,年少轻狂,我醒了,我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林夕。


文|清风
图|网络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
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