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松茸无法人工种植?

关注者
28
被浏览
56,869

9 个回答

属于共生菌,需要松树、铁杉等根部的某些分泌物。


20140730更新:针对评论中的种植松树栽培松茸,可以考虑半人工栽培,即菌丝体阶段室内集约培养,子实体阶段林下栽培。

啊这个问题啊,不久之前写过一篇作业,就是关于松茸的,直接给摘抄过来吧:

松茸栖生于林地土壤之中, 由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威类植物提供营养,对生态环境要求十分严格,难于在全人工条件下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目前,由于松茸属于营养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 以及菌丝体生长极为缓慢[11],菌种的分离和纯培养十分困难, 至今未获成功。

半人工栽培是当今世界松茸主要的栽培方法, 这种栽培方法不仅可以收获松茸, 而且有树木或木材作为副产品。半人工栽培法是以天然松茸的菌丝体、子实体和孢子为材料, 进行自然接种或移植。主要方法有①清理松茸发生林地②松茸林地新菌床造成法③广岛隧道式松茸栽培法④松茸发生林地更新法。日本作为松茸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松茸子实体的人工栽培技术[12, 13]。日本信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多种外生菌根菌进行了人工菌根合成及人工子实体诱导的研究。松口蘑的人工菌根苗已可实现野外栽培,而且菌根能存活4个月左右[14],但移栽后的菌根苗还是出现菌丝体退化现象,子实体的诱导并未成功。

我国学者以日本洪田稳确立的松茸纯培养法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许广波、傅伟杰等对长白山松茸菌种开展了纯培养,1995年设计出了新的培养基代替了洪田氏培养基,松茸母种的转接成活率提高,菌丝的培养周期也得以缩短;王晓光[15]等(1994)研究了利用珍贵食用菌—松茸深层培养菌丝体进行富集、转化微量元素铜、锌的过程中,探讨了铜、锌的离子浓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许广波[16]等(1999)采用直接、假植、抱子液接种、菌丝移植等方法均已获得松茸子实体。杨民和[17](2000)采用吉林延边的松茸菌种研究了松茸的营养生理及培养基筛选。李云[18, 19]等(2007)研究了松茸菌丝液体发酵方法和最佳条件;基于DNA分子水平,曾东方、陈强和王淑珍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其中曾东方经DNA确认了供试松茸纯培养菌丝体菌种,以松茸分离培养常用的3种培养基为基准,改良设计了10种培养配方,研究比较了松茸在固、液培养条件下的菌体繁殖状况。


[11] 李云. 2007 珍稀共生食用菌松口蘑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15): 4468-4470.

[12] 川真., 浜田稔. 1975 纯粹培养によるマツタケ子实体原基の形成[J]. 日菌报., 16: 406-415.

[13] K I, T Y, Y T, et al. 1995 An instance of the fruiting-body formation of Tricholoma matsutake[J]. Control in Biol., 33(1): 59-64.

[14] A Y, T O, M O. 2001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of edible ectomy co rrhizal fungi associated with Pinus densif lora by in vitro mycorrhizal synthesis .I .Primo rdium and basidiocarp formation in o pen pot culture[J]. Mycorrhiza., 11: 59-66.

[15] 王晓光, 曾宪录, 张秉信. 1994 松口蘑菌丝体分离与纯培养研究[J]. 农业与技术.(06): 6-9.

[16] 许广波, 傅伟杰, 张明杰. 1999 长白山区松口蘑的生态习性及驯化栽培[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02): 130-135.

[17] 杨民和, 杨新美, 陈立国. 2000 松茸的营养生理及培养基的筛选[J]. 菌物系统.(02): 272-277.

[18] 李云. 2007 珍稀共生食用菌松口蘑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15): 4468-4470.

[19] 李云, 曾东方. 2007 共生食用菌松茸菌丝体液体发酵的研究[J]. 食品与药品.(0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