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淪雞肋 取消與否陷兩難 - 東方日報

    東京奧運淪雞肋 取消與否陷兩難

    距離東京奧運只有兩個多月時間,日本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未見緩和,是否取消賽事,再次成為熱議焦點。

    首相菅義偉宣布,延長東京、大阪、京都及兵庫4都府縣的緊急狀態,直至本月31日;另一方面,有民眾發起反對舉行東京奧運的網上聯署行動,短短兩日便突破20萬簽名的目標。儘管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早前強調,並無計劃取消奧運,奧組委將繼續努力加強執行防疫措施,以確保所有人對奧運的安全放心,但執政自民黨內部卻出現雜音,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直指,如果奧運實在無法辦下去,應該毫不猶豫取消,跟菅義偉「無改變舉辦一屆安全放心奧運」的立場南轅北轍,也可視為執政黨內部「期望管理」,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的兩手策略。

    日本官方始終堅持如期舉辦奧運,經濟方面的考慮不容忽視。據估計,若奧運取消,經濟損失將達4.5萬億日圓(約3,200億港元),如「空場」舉辦,損失則減至2.4萬億日圓。事實上,奧運會的大部分收益並非來自門票收入,而是來自全球轉播權的相關廣告收入,只要堅持舉行,損失仍在可控範圍,這亦是為甚麼國際奧委會一再力撐東京奧運如期舉行。

    國家形象 茲事體大

    問題是,辦奧運不能單算經濟帳,更要算政治帳。今屆奧運即使勉強舉行,「平安無事」已是「還得神落」,更遑論「辦得精彩」,至於像國際奧委會吹噓那樣,把東京奧運辦成「征服(新冠疫情)的奧運」,簡直是癡人說夢。如今反對舉辦的民意已十分清晰,菅義偉反其道而行,隨時吃不了兜着走。

    即使硬着頭皮辦下去,有幾多國家會冒險參與?北韓早前已打響杯葛第一炮,此後加拿大、澳洲亦一度傳出退賽消息,萬一淪為一場沒有現場觀眾,且選手寥寥的運動會,不是雞肋又是甚麼?更不用說,日本宣布將核廢水倒進太平洋,早已重創國家形象,東京奧運若觸發全球新一輪疫情,菅義偉將跟無視病毒變種、堅持舉辦大型群眾活動的印度總理莫迪一樣,成為全世界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