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國土規劃 沒有特效藥|天下雜誌

李鴻源:國土規劃 沒有特效藥

近來,清境農場民宿濫建問題爆發,李鴻源再度成為火線人物。 身為國內首位「工程師內政部長」,他多次捲入國土規劃風暴,但仍堅持要用「科學」,為土地問題找解方。

清境農場-防災型都更-國土規劃-李鴻源-內政部長-災害潛勢地圖 圖片來源:鍾士為
    其他

他永遠是鎂光燈追逐的焦點。

即使離開台北,到了遠在國境之南的屏東,車子都還沒停穩,攝影機就蜂擁而上,追著內政部長李鴻源問清境農場民宿濫建的後續發展。

而當天,報紙頭版幾乎都是清境那高高低低、疊起紅色長龍般屋頂的空照圖。斗大的標題寫著「李鴻源:一三四家清境民宿,僅四家合法」。

他堪稱是內閣中的火線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矚目。

內閣中的「火線人物」

行政院長江宜樺一席話:「行動並不是任何一個人,像英雄式的往前衝」,媒體記者旋即打爆當時遠在台南的李鴻源手中電話。「只要離開台北,都很開心,」他的一句玩笑話,隔天又成為報紙標題,藉以突顯前後任內政部長的矛盾心結。

擔任內政部長後,他的民調支持度和各部會首長相較,始終名列前茅。

不論走到哪裡,身邊都圍繞著要求合照的人群。「慢慢來,沒問題,都拍得到,」這一天回到母校成功大學,擔任「成功學堂──大師傳承」主講人的李鴻源,中場休息也不得閒。從學生到高階經理人一個個排隊,身材高瘦的學務長林啟禎也趁機插花。

習慣穿著白襯衫、繫條美國西部風的波洛領帶(Bolo Tie)的他,在南台灣的艷陽下,曬得臉紅通通,卻始終面帶微笑,神態自得地和人或是肩並肩、或是搭著肩。

廣告

「他的識別度很高,大家都認識,每次要求拍照的人都很多,」一旁的幕僚搖頭補充,他都來者不拒。

從在省政府時代,曾任水利處長的李鴻源,就是眾所周知的「水利專家」。如今,他不但是國內首位擔任內政部長的工程師,更被委以國土規劃的重任,這也是攸關台灣的百年大計。

「我是邊做、邊學習,邊找方向,」李鴻源回想去年二月從工程會主委,被指派為內政部長,「起碼我先做第一步,把球丟出來,為國家做三十年後的土地利用規劃。」

從他手中,開始拋出一個又一個球。他從最熟悉的防災角度切入,整合水利署的淹水潛勢圖、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土石流警戒圖,以及經濟部地質調查所的敏感區位圖,由營建署整併為災害潛勢圖。

用科學避災、減災

廣告

隨後慢慢深化資料、設計出全國七八三五張防災地圖,代表全台灣每個村里部落,在遭遇天然災害時,都可以依據地圖進行疏散避難。

在蘇拉颱風過後,他到當時受災慘重的花蓮秀林鄉,問一個村長如何連夜疏散撤離三百多個村民?「因為有防災地圖啊,」言談中充份掌握逃生路線的村長,依據的正是內政部所建構的村里簡易疏散避難圖。

他將災害潛勢圖完成,再和都市計劃、區域計劃相結合。

套疊後首先衍生的政策,是「防災型都更」的出現。因為國家地震中心計算,台北若發生規模六.三以上的地震,至少要倒掉四千多棟老舊房子。李鴻源找來國家地震中心和營建署,利用套疊將全台灣斷層位置,以及土壤液化高風險區位找出來。其中又以地下水位過高的台北盆地風險最高。

廣告

在套疊圖下,所有可能因地震而受害的地區全都曝了光。如松山斷層經過的台北市,從士林、北投、中山、大同到萬華區都受到威脅。山腳斷層通過的新北市,讓板橋、新莊、五股、三重、泰山和蘆洲等地老舊住宅,可能面臨倒塌危機。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則認為,災情可能比想像更嚴重。

陳宏宇說,若地震發生在台北,搖晃時間只要超過五秒,他擔心屋齡五十年以上的房子都會倒掉,因為這些老舊房屋當年興建時,通常沒有足夠的防震設計。

李鴻源將人口最稠密的六都找來商談,說服台北、新北和台南加入防災型都更行列,並編列預算,交給縣市政府委託建築技師公會,針對高風險區位一棟棟查驗鑑定。

廣告

「從接到訊息、開始發想,到完成委託總共花六個月時間,」李鴻源的腳步似乎愈來愈快,因為下一個災難的來臨,看起來很遠,卻可能很近。

除了災害預防之外,他也看到未來趨勢。受到老年化和少子化衝擊,台灣人口已經產生劇烈變化,但政府當初劃設公共設施保留地,完全依據人口預測推估,卻忽略動態變化以及時代變遷,學校、市場和交通用地都面臨過剩。

貫徹公權力 比政策更重要

過度擴編的公設用地,若能解編,不但政府可省下七兆元購地經費,更將釋出兩萬五千多公頃土地有效利用。

解編土地要進行地目變更,土地價值勢必水漲船高,面對外界質疑可能引來炒地皮浪潮,李鴻源坦承,永遠有炒地皮的可能性,但地方政府必須重新檢視都市計劃。

廣告

他所拋出的每顆球,都是立基於如何更明智使用台灣這塊土地。「沒有那張底圖,只能做定性表述,無法做定量描述,」李鴻源常說,過去談國土計劃法,只能一刀劃開五百公尺、一千公尺、一千五百公尺能做什麼,但透過災害潛勢圖和地理資訊系統的建立,就有了科學依據。

但看似完美的藍圖,要落實執行,外界卻難免有所質疑。

「災害潛勢地圖雖然畫出來,但值得問的是,用多少比例尺來做,」成功大學大地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李振誥說。

事實上,國內地籍機關所用的比例尺多為一千分之一到一千二百分之一,光一條線的誤差就可能差了一公頃,而地質或是地震調查往往採用大比例尺,為十萬到二十萬分之一,差距百倍之多。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錯誤,下面的人執行得了嗎?」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說,而這些在必要時,都需要專人現場勘查來克服。

曾經跟李鴻源有多年共事經驗的人,形容他「單純」。因為台灣的土地問題,不在政策,而是在公權力的執行。

以清境農場來說,「這確實是政治問題,但他是部會首長,更應該幫忙解決複雜的政治問題,打通中央和地方卡住的關節,」另一名和李鴻源認識多年的學者剖析,技術的部份交給事務官即可。

而在將近兩年任內,他所引發的爭議也不少。從台東美麗灣案後續處理,嘉義、台南淹水引發口水戰,到將苗栗大埔事件和台南鐵路東移相提並論,讓台南市長賴清德發火猛轟。最近社會住宅政策的中長期規劃,更引起推動團體的反彈。

多次捲入風暴中的李鴻源,總能輕騎過關。他說,即使外面很多批評,還是照既有的節奏,做該做的事情。因為他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上班。

「每次所謂的挫敗,對我來說都是轉機,」他說,「我的長處是擅長把危機變成轉機,總是看到事情的光明面。」

這樣的態度除了學術養成,和他的人生經驗密切相關。

每次挫敗 都是轉機

在外界眼中,是標準「人生勝利組」代表的李鴻源,並不是始終在勝利圈。

出生在新北市泰山區,有著高鼻子和深邃眼睛的他,雖然有荷蘭人血統,卻是結結實實的「佃農之子」。一直到國中一年級,身為家中長孫的他,都還跟著阿公下田,拿著鋤頭去除草。

雖然進入私立大華中學,和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台大經濟系兼任教授林向愷同屆,並同時從建國中學畢業。他卻因聯考失利,考上遠在南部的成大,還進了當時頗為冷門的水利系,曾經被他視為挫敗。但在日後,獲得愛荷華大學水利博士,水利卻成為他一輩子的志業。

事實上,他的人生最低潮,出現在宋楚瑜連續在二○○○年和○四年參與總統大選兩度落選。因為受到前省長宋楚瑜賞識,從台大土木系教授搖身成為省府水利處處長。李鴻源跟著宋楚瑜在三一九鄉走透透,足跡踩遍每塊土地,他也逐漸為自己樹立「水利專家」的名號。

當年才四十五歲,有著滿腹理想抱負的李鴻源,在呼聲頗高的宋楚瑜敗選後,發現眼前是一片空茫。「那時候對我來說是人生的重大挫折,沒有辦法接受,」他回憶說。

因換黨執政,念茲在茲要建立的防災系統,全都落空,明星失去了舞台,落入有志難伸的境地。他開始思索人生的目標和方向,進入宗教的領域,讀起了過去從未看過的佛經、道德經,學習打坐和冥想。

「那是我人生成長,非常重要的契機,」李鴻源瞇起眼,仔細地回想,因為接觸到不同的世界和人物,發現人生有好多面向。

除了精神層面的吸收,他去荷蘭講學,了解氣候變遷,到中國大陸協助設立洪水預警機制,甚至走向國際,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資源教育大學客座教授,也為日後發展打下更厚實而深遠的基礎。

多年累積的內省功夫,讓他即使幾度遭遇風暴,也能淡然。外界再大的質疑和聲浪,都能維持平靜的心情,和清楚的腦袋。

「我是用出世的精神,在做入世的事情,」他常常跟身邊熟悉的人說,他把自己抽離放在制高點,當然凡事都可以看得清楚。

李鴻源的辦公桌上,總是放著書。他看的書種類又多又雜,從文學類如聶華苓的《三輩子》,到歷史類,像是美國歷史學家普拉特(Stephen R. Platt)所寫《太平天國之秋》。

改變文化 形成團隊

他自己讀書,帶領部屬也像教研究生,「他學者性格濃厚,還在當教授,」一位老部屬這樣形容。

在台北縣副縣長時期,他曾經帶領三百個國小校長,透過研讀、討論,開啟火炬計劃,讓火炬進入新住民家庭,由學校開設語言、文化和歷史課程,協助融入台灣社會,如今更成為全國性計劃。

內政部一上任,他先把部內的會議砍一半,並要求跨司署、跨專業,提出亮點計劃,而火炬計劃即是亮點之一。從內政部移民署跨到教育部,「我要改變內政部文化,建立團隊合作的風氣,」他說。

這一天,位於屏東市的鶴聲國小,因為內政部長的來到,隱隱有股騷動在蘊釀。

在屏東縣的一六六所小學中,有一二○所擎起火炬。鶴聲國小是推動全國新住民火炬計劃績優學校,全校一千三百餘人,有一成為新住民子女。

中午的烈陽下,小朋友坐在大樹底下,拿著一本本書圍坐著閱讀,李鴻源一個個問「你看什麼書?」蹲下來和小朋友話家常,再撐著雙腳緩緩起身。

「他的膝蓋不好,但只要碰到小朋友,他一定蹲下來,和孩子eye to eye(眼神接觸),」內政部發言人室主任秘書劉立方觀察。

李鴻源在領導上,主導大方向,但不拘小節。他常說,他現在在做的事,是把馬步蹲好、把下盤練穩,還要花精神打兩套拳給人家看。

但更重要的,是讓內政部逐漸形成團隊,試著改變思考邏輯,也改變過去的本位主義。「我的主要工作是帶領他們思考,」李鴻源說。

從國土計劃、綠建築到防災保險,他帶領從分析問題、釐清邏輯,再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層又一層,建立團隊精神,也開啟合作的風氣。曾經在他眼中是散沙,擁有兩千多人的營建署大軍,如今成為他手下最強的團隊之一。

幫自己寫人生成績單

這一天,在成功大學的三小時演講即將結束。

面對明年的縣市長選舉,屢次被視為是執政黨活棋的李鴻源,凌厲的眼神貫穿滿場的聽眾。「國土規劃,沒有特效藥,我們需要的是科學,」他數著,除了值得信任的科學、還有明確的政策、有創意的商機和公眾參與。

歸根究底,政府的角色必須聚焦在整合、協調和執行。

從單純的學者,到如今擔任國內最重要的部會首長,他每年仍安排上百場演講。對於各方的邀約,即使在百忙中,他幾乎是來者不拒,這也是他對自己的許諾。

「我要做的是開啟對話的文化,」他說。有了對話,公民意識被喚醒,對於收到的訊息就有判斷的能力。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當初的發心,都是來自省府團隊落幕後,八年的修行和沉澱思考,讓他決定要把自己貢獻出來,針對即將面臨的氣候變遷大挑戰,找出一條出路。

命運,也因此跟著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五十七歲的他,顯然仍鬥志高昂。他自認所跨出的每一步,都是在幫自己寫成績單,寫人生的註腳。對於下一步的可能性,他給了個肯定的答案,「第一,我不會去想,」他說,他滿願意繼續留在這位置,更期待在他的手上完成國土規劃。

但是要完成國土規劃,絕對不是三、五年一蹴可幾,加上政治情勢變幻莫測。他接著說,但假如這過程他很努力,方法也都用對,若可以啟發幾個部屬,帶領他們、給他們方向,「即使我不在這位置上,他們仍能繼續往前走,這就夠了。」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以市民為本出發,打造智慧桃園城市|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