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內閣重組分析:李顯龍可能「坐好坐滿」?王瑞杰「退位」後誰夠籌碼接任總理? - 第 1 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新加坡內閣重組分析:李顯龍可能「坐好坐滿」?王瑞杰「退位」後誰夠籌碼接任總理?

新加坡內閣重組分析:李顯龍可能「坐好坐滿」?王瑞杰「退位」後誰夠籌碼接任總理?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69歲的李顯龍,在儲君還沒確立之前,或許真的可以「做好坐滿」這屆總理職位。雖然目前新內閣中最年輕的黃循財(49歲)接棒的機會較大,但政局變化莫測,王乙康或陳振聲還是有可能接替王瑞杰的位置。

如果說,把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以及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特請辭財政部長這兩件事綁在一起來看,讀者應該很難想到他們有什麼共通性。不過,從對研究威權體制的角度切入的話,卻能看出威權國家常面臨的繼承人困境。

現任執政者不打算按時退位,或是接班人突然退出行政團隊,都會打亂威權政權的接班時程規劃,如舊人不下台,新人難上台,或新人離開了,舊人也難下台。

中共有其政治繼承的傳統,包括七上八下、隔代接班等等,而同樣作為建國政黨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它所面臨的政治系統又會比中共複雜很多,那就是選舉。

接下來,筆者從去年7月新加坡的選舉,來談王瑞杰辭去新加坡第4代團隊領導角色,以及4月23日新加坡內閣重組的關係。

大選成績決定接班位序

根據2020年新加坡大選結果,人民行動黨的選舉表現不如預期,儘管一些熱點選區,如西海岸以及東海岸集選區都保住了,但許多選區的得票率都較2015年的結果低很多,而全國得票率更下降超過8%,更不用說還丟失了新的集選區—盛港集選區

因此2020年的大選結果,可謂重挫了行動黨執政正當性。儘管有論者不以為然,認為李顯龍還是成功讓行動黨壟斷80%以上的國會議席,而且從選舉後的第一次組閣,許多部長的職位與選前相比並無太大變化,但直到最近的政局發展,才讓各界意識到,王瑞杰的「退位」或真與選舉結果有關聯。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杰赴東海岸集選區拉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圖為去年新加坡選舉期間,副總理王瑞杰轉戰在走訪選區。

儘管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威權國家的選舉,無論結果為何,執政的威權政黨必然繼續掌權,因此不用太在意選舉結果。那將這問題推高一個層次來看,為何威權體制的國家還是需要大費周章搞選舉呢?甚至要面對政黨輪替的風險(如2018年的馬來西亞)?

因為對一個威權國家來說,選舉除了可有在表面上彰顯政權正當性的效益外,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政治系統因過度封閉,而在掌握真實民意上有落差。當然,威權體制下的選舉,依然是被精英設計過且易於操控的選舉模式。因此,威權國家畸形的選舉制度往往可以讓統治者輕易當選,也可以在選舉的過程與結果檢驗民意。

因此就新加坡2020大選結果來看,儘管人民行動黨擁有極高的國會議席數,但行動黨的普選票卻大幅降低了。而且比較尷尬的是,包括李顯龍在內的黨內高層,其選區得票率也都下降了。

而以下是人民行動黨最近的內閣改組變化,以及各部長在去年選舉得票率與2015年大選得票率的比較:

表一、2021年新加坡內閣重組涉及人員

人名 年齡 集選區 原部長職位 新部長職位 相較2015得票率差
李顯龍 69 宏茂橋 總理 總理(維持) -6.72%
王瑞杰 60 東海岸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卸下財政部長 -6.72%
黃循財 49 馬西嶺油池 財政第二部長 財政部長 -5.55%
王乙康 52 三巴旺 交通部長 衛生部長 -4.99%
陳振聲 52 丹戎巴葛 貿工部長 教育部長 -14.61%
顏金勇 62 蔡厝港 衛生部長 貿工部長 -18.25%
易華仁 58 西海岸 通訊部長 交通部長 -26.89%
楊莉明 52 惹蘭勿剎 人力部長 通訊部長 -2.37%
陳詩龍 57 馬林百列 人力第二部長 人力部長 -6.33%

我們如何知道哪些內閣部長是升遷,或是貶官了呢?筆者認為只要其選區得票下降越小,或不要超過李顯龍的數字(-6.72%)就有很大機會升官了。(註1)

首先,關於是否是升遷,按照新加坡的官場文化,如果從第二部長轉變為正部長,自然是升遷。若被安排掌控經濟相關的部會,如財政部,則意味著官場大好前途。

從表一中,比較明顯是升官的,就是黃循財以及陳詩龍,都是從第二部長升遷到正部長。由於李顯龍曾任財政部長,因此黃循財的聲勢看漲,被看好會在近期從王瑞杰手中接棒副總理一職位,成為正式的儲君。

接著,由於新冠疫情還是不容忽視,加上原衛生部長顏金勇的選舉表現欠佳(-18.25%),因此被原交通部長王乙康(-4.99%)取代。李顯龍在媒體發布會中表示,希望黃循財跟王乙康兩人聯手對抗後疫情可能引發的問題,可見兩人承擔的責任非常大。

至於原本受人看好成為儲君人選的陳振聲,卻離開了資源豐富的貿工部,轉任教育部長。原因除了陳振聲最近失言頗多,如說「棉花是綿羊身上來的」(註2),更有可能是他接手前總理李光耀的選區——丹戎巴葛集選區,表現實在慘不忍睹(-14.61%)。

不過,若全用選舉表現來判斷的話,可能有些結果是說不通的,如楊莉明表現其實也不錯(-2.37%),筆者認為還一種可能的原因是派系問題。

當黃循財與王乙康兩人逐漸掌握大權,他們可能對餘下的部長人選有一定的影響力,或許楊莉明跟他們的關係有瓜葛,而表現真的不佳的顏金勇以及易華仁(-26.89%),可能跟黃王關係不錯,所以在轉任的過程中還是接下貿工部長、交通部長等重要職位,而不至於被降級為第二副部長,或是離開內閣。此外,顏易兩人年齡都比黃王兩人稍大,所以不再可能擔任儲君但會是未來資政人選(但不排除擔任總統的可能性)。

AP_20308188419366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圖為新加坡現任交通部長王乙康Ong Ye Kung

結語

嚴格來說,威權政體的國家不像民主國家那樣,是選舉結果導向的思維,即除了選舉結果,新加坡還會看重學歷出身(哈佛、劍橋大學),或是跟李家人的親近性,來決定當官的條件。

明顯的,進入選舉文化逐漸成熟的新加坡,領導人不只是要會做事,而且還得規劃選舉機器,甚至動員支持者投票,除了得讓這個國家繁榮延續,也必須確保政權延續。

其實王瑞杰在財政部的專業表現是值得肯定的,但筆者到現在還是不知道他口中的東海岸計劃(EAST COAST PLAN),到底是指什麼意思(註2)?為了讓行動黨的執政力在表面上還看得過去,他也只能用身體不適,而非選舉結果不利來當做理由。

威權體制中的選舉機制往往是有利於執政者,但只要規則是公開透明的,那反對派人士也是有機會當選。在選舉期間,工人黨政治網紅林志蔚的出現,使得年輕選民願意將盛港集選區託付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