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亮剑》大结局?

关注者
168
被浏览
1,059,933

51 个回答

大多数嗷嗷着“扛着红旗反红旗”的人,可以说是蠢透了。

《亮剑》原著并不属于纪实文学的范畴,就和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小说写的是对立,是矛盾。李云龙这个角色终其一生都贯彻了“轴”的思想,逢敌必亮剑,他从不屑于从背后出手,除了刚,还是刚。所以他才会屡屡抗命,又屡屡立功。从黄麻暴动,到长征,到抗战,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到十年动乱,他一直都是正面迎敌,从不退缩。所以,“过刚易折”,他能且只能迎来都梁为他安排的结局(如果他安然老死,那这部作品就不该叫“亮剑”,该叫《云龙传》了)。

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精神内核也真实地鼓舞了相当一批人。如果仅仅把它局限在“为什么不正面凸现tg的领导作用”,只能说,这着实把作品的格局和内涵都说小了。

《亮剑》这本书被批判的的够多了,具体大都知道

其中有几个情节 。

一是李云龙最后意图制止武斗前的心路历程里在“打坏的城市”里驻足了很久。

二是对于暗杀其中一方领导时,分队和李云龙本身的恶心感,这里都梁用文字处理成了类似于江湖义气的感觉,在知乎上批判的厉害,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他主动想写的,政治上难受的感觉才应该是真意,不过他不见得是有意识的隐饰。

三是剩下的一方领导人给打死的场景,其实李不太舒服,个人感觉,他觉得此人“不合时宜”的看法多少有些自我安慰的成分。这一点倒不是为他自己开脱,而是在集体里只要有我一个干过之后就可以轻装上阵的感觉。

四是马天生最后的剧情,其实感觉他在程序上磨了挺久,不像是当时的某类风气。当然不是说他有情感上软化之类的,而是他确实想搞清楚问题,这一点倒也是比较清楚的写出了。主要是之前忆苦饭马是很梗的全吃完了,到了后面笔调严肃以后,有关马的描写也说不上负面。

有时候这本书感觉批的不大对路,田墨轩在书中类似于材料而非灵魂人物,如果我没对主题理解错误的话。

其实就是搞明白问题和手里的东西的一个矛盾,马在书里其实确实某种意义上是“钦差”的角色,他确实是来找问题的,他得到答案实际是在公审会上,而且很快在楼里反转了。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是问题在于谁,都梁不是做的啥这类隐喻。而是马天生来调查没有问题的问题,前期对于军区、城市的描写其实发挥了这类作用。虽然都梁本人只想写写打仗、干部群自high,但是之前的暗示还挺清晰的,军区里不存在问题,行为上比较端正、轻松。我认为田墨轩是材料的一个原因其实在于这其实是免责声明,代表知识分子已经表过态了。而群众其实比较正面,老小说这点处理很容易,毕竟不是这些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小说。

书中想捧的无论如何总归还是李云龙,他的对立面是马天生。马代表的,不是具体的“路线”而是“把事情搞清楚”的感觉,而李云龙后期花了很长一个篇幅在讲这座城市的感觉,其实有点突兀,颇有“建设成果”的感觉。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完全不是“伤痕文学”,看这本书把马天生出场之前的段落截掉以后,我个人看来无非是周梅森早期小说的视角移到了那个年代的感觉。反映了建设必然在混沌的环境下进行,水至清则无鱼的一系列思想,这思想早些年的流行程度出乎想象。李在最后不合逻辑的自杀其实是隐喻的一种思潮必然失败,这种思潮不是“左”或者“右”,而是“讲问题”本身,有些事本来就不讲,立起来的楼比讲话本身更为具象。

李的死亡我认为不是单纯塑造悲情,而是以退为进,毕竟是情节。结尾处其实马天生的举动很有分析价值,我个人认为马天生这种带问题来的人答案改掉了,他在结尾以后变成了写《炎黄春秋》这种杂志的人。而李云龙的子女不是象征位置和特权,而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