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葬禮舉行 其外交政治歷史遺產回顧

1

圖像來源,EPA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於7月30日逝世,享年98歲。台北時間周五(8月14日)清晨6點30分,從台北榮民總醫院移靈到台北濟南教會,進行追思禮拜。

在禮拜儀式結束後,移靈車隊將繞行台北總統府一周,再前往台北第二殯儀館火化。 李登輝將下葬於「台北 五指山軍人公墓特勳區墓地」。台灣總統府之前表示,為尊重李登輝家屬,以基督教儀式舉行的葬禮細節不對外公開,亦不會發佈新聞。

此前,台灣政府為他設置的追思會場所,陸續有各國政要前來悼念,包括日本前首相森喜朗以及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 II)。

李登輝過世當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pmeo)隨即正式發表聲明,稱「在他12年的執政期間,李的大膽改革發揮了關鍵作用,將台灣轉型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民主燈塔。他鞏固了美國與台灣之間的深遠友誼」。

阿扎爾在訪台期間曾前往追思會悼念李登輝,再次重申台美關係緊密,並稱「李前總統的民主遺產,將永遠推動美台關係向前發展。」

然而,回顧李登輝在內(1988-2000)的台美關係,並不特別如此平順。

1995年,李登輝以總統身份首次訪美,一開始並不被當時克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接受,在美國國會壓力下,克林頓決定反覆,後來同意李登輝回母校演講,北京方面作出強烈反應,引發1995年至1996年間的「台海導彈危機」。

2

圖像來源,Reuters

之後,為安撫中國政府,克林頓1998年在訪華期間在上海發表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灣加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所謂的「三不政策」,美中台關係再次變化。

20多年過後,有學者認為,1995年李登輝訪美後的「台海危機」,美國派遣航母至台灣海峽,新的美中台三角關係成型。李登輝以台灣在亞洲完成民主化的成績單,將台灣重新推進國際外交舞台。

台灣重新加入外交戰場

李登輝擔任台灣總統12年 (1988-2000),台灣借著民主化的轉型,開始重返國際關係舞台,特別是借著和平轉型的成績單與美國往來,也開始與北京斡旋。有分析稱,李登輝在1990年代的外交成績之一是,將民主化的台灣,帶入新型態的美中台三角關係,延續至今。

台灣中央研究院兼任研究員裘兆琳告訴BBC中文,李登輝上任後開始推動「務實外交」,自1989年之後,台灣陸續與12個國家建立邦交。李登輝後來設置「海基會」及「陸委會」,大陸設置「海協會」與台灣交流。1993年兩岸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性的「辜汪會談」,當時兩岸關係比較和緩。

跳過 YouTube 帖子, 1
允許Google YouTube内容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Google YouTube曲奇政策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

告知:協作方內容可能包含廣告

結尾 YouTube 帖子, 1

同時,彼時美國因為「六四」,與中國大陸關係並不特別和睦,在這個背景下,台灣與美國互動,有一些進展,譬如克林頓政府軍售台灣上百架F16戰機,之後,台灣重新加入全球重點貿易組織 「關稅暨貿易總協議」(GATT),後者之後轉型為世界貿易組織(WTO)。

裘兆琳分析,1990年代初期,台灣同時與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關係都有進展,基本上是台灣歷史上難得的一段時間。這個平順關係直到李登輝在1995年的訪美。

李登輝1995年訪美

1994年,李登輝訪問台灣在中南美洲的邦交國,回程希望過境美國夏威夷一夜,遭克林頓政府拒絶,只能在當地空軍基地「稍作休息」,未給台灣基本禮遇。據報道,當時李登輝因此不願下機,穿著非正式服裝,在專機上接見「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白樂崎作為抗議。

克林頓當時的誤判意外引起美國國會反彈,原因是共和黨當年剛在選舉同時贏得兩院多數席次,在此政治氣氛下,台灣見到時機,持續與美國政治顧問公司合作,在華府積極游說,美國參眾兩院幾乎以全票通過同意邀請李登輝訪美。克林頓在國會壓力下,同意李登輝訪問母校。

台海導彈危機

李登輝到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時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以及「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引起國際廣泛報導。北京強烈反彈,在當年及來年,台灣首次民選總統前,在台灣海峽試射導彈。美國派遣兩艘航母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峽周遭,40艘軍艦集結周圍海域;此為「越戰」後,美國在亞洲規模最大的海軍部署。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Warren Minor Christopher)稱,這些戰艦會「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曾任台灣駐美副代表的裘兆琳向BBC解析,李登輝訪美成功,背後都有關美中台三方的「誤判」:克林頓誤判拒絶李登輝在美國領土過夜不會引起激烈反應,北京誤判美國國會力量(眾議院以396票對0票通過同意李登輝訪美),台灣則誤判李登輝訪美後,未預料北京的反應如此激烈。

李登輝與夫人曾文惠在東京成田機場(4/9/2009)

圖像來源,AFP

不管是否誤判與否,許多分析稱李登輝訪美以及之後的台海危機,深深影響之後的美中台三角關係。

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re)國際學者馬里德(Richard McGregor)便在著作中總結台海飛彈危機之後,北京加深對美國的疑慮,認為若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美國會為了台灣出兵。同時,北京亦確認了李登輝的「台灣認同」傾向:「單是李登輝這個強人,就讓北京對台灣的所有擔憂都成真,」馬里德稱。

不過,馬里德強調,北京在台海與美國航母戰艦群的會面,也讓北京意識到軍力落後美國太多,因此中共軍事戰略開始轉向,軍事武器科技發展,特別是空軍以及航母的建造加速。

「中華民國在台灣」

回顧20多年前美中台關係,分析認為,在李登輝執政下,台灣的外交基調確定,以「中華民國在台灣」影響台灣日後總統的兩岸政策。

特別是現任總統蔡英文,曾經是當年(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也就是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起草人之一。蔡英文重申的「維持現狀」主張,被評論者認為承接李登輝的外交核心政策。

。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長期研究兩岸政治的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告訴BBC中文,兩人之間在處理外交及兩岸關係方面確實有相似處。

李登輝傳承蔡英文?

松田康博稱,李登輝在位12年,從來沒宣佈過台灣獨立。他強調:「李登輝前總統反而提了100多次『統一』兩字,這是一種『藝術』,很多事情不能說,但那該出手的時後就出手。李登輝如果當年貿然在執政後宣佈獨立,那國際情勢就會混亂,包含兩岸。所以他是很謹慎地在貫徹他的理念。」

松田康博認為,蔡英文則是「用巧妙的語言來處理兩岸問題 」:對國際社會沒有說過台灣獨立,而是表示維持現狀,保持台灣的民主成就,讓「中華民國在台灣」成為台灣的最大公約數。對內,蔡英文又持續強化台灣認同。「維繫這種內外的平衡,對台灣來說很重要,」松田康博補充。

.

圖像來源,AARON TAM/Getty

圖像加註文字,李登輝與蔡英文

不過,裘兆琳則認為,所謂「中華民國台灣化」是歷史的結果。她認為,1949年以來,剛開始20年兩岸是在爭執誰代表中國,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當時美國官方就有人預言中華民國最後一定會台灣化,因為中華民國就落腳在台灣。

裘兆琳說,「中華民國不會夏威夷化,也不可能福建化,中華民國走不出去(台灣),那就用台灣。何況,不讓中華民國走出去的其實就是北京,後者宣稱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所以你看到的是會有《台美關係法》,《台美旅行法》等等」。

「台灣有對中華民國鍾情的人,也有只接受台灣的人,所以「中華民國台灣」成為最大公約數,我個人認為不是哪個政治人物計劃出來的框架,」她說。

2020年,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表最新民調結果,其中近八成的台灣年輕族群(20-29歲)認同自己「只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或兩者皆是。但兩岸立場「維持現狀」仍是多數台灣民眾的選擇。

政治遺產

回顧李登輝任內的外交以及政治策略,很多人會將他跟新加坡已故總理李光耀比較,後者推動的「亞洲價值」(『社會第一、個人第二』儒家式的威權管理)。

松田康博認為,李登輝認同西方普世價值,譬如人權或民主,因此很有計劃地將台灣一步一步推向和平民主轉型的過程,跟韓國一樣,在亞洲都是很重要的成就。他解釋說:「李登輝的改革很有節奏感,而且當時他的改革難度恐怕比韓國更高,因為他在國民黨內並沒有太多盟友。此外,當時台灣民眾多半希望他推動民主化,而他在威權體制內的高位推動改革,這是十分吊詭的一件事情。」

李登輝2018年出席沖繩的日台和平基金會晚宴。

圖像來源,Lee Teng-Hui Foundation

圖像加註文字,李登輝2018年出席沖繩的日台和平基金會晚宴。

松田康博稱,李登輝也是時代下的改革者。因為1988年,李登輝剛當上總統的時候,世界正發生劇變,第三波民主化運動浪潮興起,中國在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台灣則有民主化運動,譬如「野百合學運」等社運,可以說是他也被這些思潮影響。如果不在那個時候當總統,那麼後來的事情也許就不會是現在的情況。

台灣清華大學副教授姚人多則認為,李登輝「是威權時代統治者的繼承人,而且只是一個因緣際會下的繼承人,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姚人多解釋說,「他有如操弄玩偶的人一樣,同時把國民黨、民進黨、社會力玩弄於股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