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的李纲究竟为何总不受重用?

本人没有任何诋毁李纲的意思,只是好奇李纲为何总不受重用呢?东京保卫战后罢免宰相,太原保卫战逼他去救援,然后赵构也是没让他当多久宰相就罢免了,请问这究竟…
关注者
30
被浏览
34,589

12 个回答

简而言之,蔡京父子的引荐是原罪,是抹不去的“新党”印记,他终归还是属于必须被钦宗清算的徽宗班底,在“朕最爱元祐”的高宗朝,他这个身份也注定了只是路人。

你以为他们处理的是李纲,其实是收拾的蔡京,是徽宗,是王安石。。。

  不要把什么都归结为党争,在熙丰之后,王安石新学一统科举之途,而蔡京父子亦专权数十年,因此,在那个时代哪个朝臣会不跟新党以及蔡氏父子搭上关系?南宋的朱熹对此也有直言:

问:"蔡京何故得全首领,卒於潭州?"曰:"当时执政大臣皆他门下客,如吴元忠辈亦其荐引,不无牵制处。虏人物一番退时,是甚时节!台谏却别不曾理会得事,三五个月,只反倒得京,逐数百里,慢慢移去,结末方移儋州。及到潭州,遂死。"问:"李伯纪后来当国时,京想已死否?不然,则必如张邦昌,想已正典刑矣。"曰:"靖康名流,多是蔡京晚年牢笼出来底人才,伯纪亦所不免。如李泰发是甚次第硬底人,亦为京所罗致,他可知矣。" ----《朱子语类.本朝四》

  在这段话中,朱熹提到三个人是蔡京父子所提拔的,即吴敏(字元忠),李纲(字伯纪),李光(字泰发),吴敏是宋钦宗即位后任命的宰相[1],李纲也出任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同样是位高权重,而李光是南宋绍兴年间的宰执[2],力主抗金,后被秦桧陷害。而在《宋史》中也证实了这种说法:

时翛弟兄亦知事势日异,其客傅墨卿、孙傅等复语之曰:"天下事必败,蔡氏必破,当亟为计。"翛心然之,密与攸议,稍持正论,故与京异。然皆蓄缩不敢明言,遂引吴敏、李纲、李光、杨时等用之,以挽物情。 -------《宋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一》

  宋史则认为蔡攸、蔡翛兄弟引荐李纲等人的目的是为了给蔡氏家族留后路,而除去这几位日后的宰执重臣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人--杨时,这就有意思了,杨时是什么人啊?道学重要的传承者,道南学派的创始人,程门立雪的主人公[3],二程[4]的入室弟子。所以,蔡氏兄弟引荐这么几人,其实是推举王安石新学的反对者入朝,希望在日后必然清算蔡氏的情况下,这几人会对他们有所回护。而他们在入朝之后,所做的事情就包括了清算王安石新学:

吴元中丞相在辟雍试经义五篇,尽用字说,援据精博。蔡京为进呈,特免过省,以为学字说之劝。及作相,上章乞复春秋科,反攻王氏。徐择之时为左相,语人曰:“吴相此举虽汤武不能过。”客不解。择之曰:“逆取顺守。”--------------《宋稗类钞 卷之六》

  吴敏虽精于王安石新学,但出任宰执后,即建议不以王安石《三经新义》取士,恢复以《春秋》取士[5]。当时的另一宰执徐处仁称之为“逆取顺守[6],即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权力后,做了正当的事情。而李光在钦宗朝出任御史后,则直接将矛头指向王安石:

时言者犹主王安石之学,诏榜庙堂。光又言:"祖宗规摹宏远,安石欲尽废法度,则谓人主制法而不当制于法;欲尽逐元老,则谓人主当化俗而不当化于俗。蔡京兄弟祖述其说,五十年间,毒流四海。今又风示中外,鼓惑民听,岂朝廷之福?" ------《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二》

  杨时则是最为激进的,他的上书让宋钦宗取消了王安石配享孔庙[7]的尊荣:

安石独倡为此说,以启人主之侈心。后蔡京辈轻费妄用,以侈靡为事。安石邪说之害如此。伏望追夺王爵,明诏中外,毁去配享之像,使邪说淫辞不为学者之惑。疏上,安石遂降从祀之列。 --------《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七》

  而本问题的主人公李纲是无锡人,因此他自号梁溪先生[8],和杨时是同乡,而且在《宋元学案》中,李纲属于杨时的道南学派,因此列入了以杨时为宗主的“龟山学案[9]。所以,李纲的立场大体是与杨时一致的,只不过大概是因为他忙于军政,未必有时间亲自去清算王安石而已。这个问题现在的最高赞把李纲的去职认为是由于“其实是收拾的蔡京,是徽宗,是王安石”,这个就有点为了党争而党争,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了,而”为了收拾徽宗“则更是无稽之谈,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扶持钦宗即位最重要的两个人就是吴敏和李纲,如果把支持钦宗继位的称之为党这二位是标准的”钦宗一党“。

  吐槽完毕,回到题主的问题”李纲为什么不受重用“,李纲经历三朝,为官二十余年,期间三起三落,第一次贬官出现在政和五年,李纲出任监察御史一个月之后:

未几以论内侍建节,及宰相任用堂候官从官入朝以笏击其下,凡三事,忤权贵;罢言职,公之在台才一月耳 ----------《梁溪集.行状上》

  台谏官历来是挫宋的高危人群,嘴炮喷宰执,虽然非常过瘾,但爽得了一时,爽不了一世,李纲仅一月即被免御史,固然是短了点,但也不奇怪。而且对他的处理也就是调离台谏,降职处理,并未镝官地方。

  也因此,一年之后,李纲的正式被贬也就自然而然地来了,这一次他因为”京城水灾“上书谏言再次惹祸上身,没有了台谏官这层皮,也就没有了上书言事权,李纲却依旧阴阳怪气了皇帝和宰执的国家政事,认为水灾是由”花石纲“等恶政引起的灾异现象,是上天在警告帝王。所以,再次得罪宰执蔡京的李纲毫无疑问地被赶出了中枢朝堂,镝官到南方蛮荒之地,”更降一官与远小处监当,授承务郎监南劒州沙县税务“。

冲白沙,荡中牟,迫都城,散漫畿甸之邑,淹浸屋庐,漂溺民蓄,损伤苗稼,不可以数计......然州县萧条,帑廪匮乏,迨今未复,今畿甸旁近又有积水之患矣,何以堪之臣愚,愿陛下断。自宸衷,凡营缮工役,花石纲运,有可省者,权令减罢,数年之间民力渐完,国用以足,然後惟陛下之所命耳。裕民丰财,莫是为大臣所谓罢不急之务者。---------------《梁溪集.卷四十》

  李纲的这一举动虽然以贬官收场,但蔡京的同党王黼却注意到了他,而当时王黼已与蔡京因为权力分配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基本已是水火之势,所以王黼也就希望任用一些蔡京的敌对分子来充实本方力量。因此,名满天下的李纲[10]也就重新召回了中枢朝廷,李纲也不讳言这一点,上谢表感谢了王黼:

某愚陋无取,昨者误蒙识擢,备员左史,侍清光者几一年,常愧无以补万分之一。妄论水事,罪当诛,殛上恩涵覆不忍寘之斧钺,姑从薄谪,夙夜循省,感惧交深。今兹又缘赦宥与牵复之列,获遂归养,仰戴天地父母之赐,铭镂肌骨未知死所,此盖伏遇太宰相公以道佐天子,务崇寛大,洗垢涤瑕,许之自新。 ---------------------《梁溪集.卷一百八.上王太宰论方寇书》

  但李纲毕竟不是”党同伐异“之徒[11],在重新启用后,蔡京,蔡攸父子也来拉拢他[12],之后,他和好友吴敏的矛头直指意欲扶持另一皇子赵楷为帝的王黼,并策划了宋徽宗内禅给皇太子赵恒(即后来的宋钦宗),而他们在钦宗朝执政后,请杀王黼[13]。所以,此时的李纲可以说因为拥立之功已是宋钦宗的近臣,那么谁能在此时扳倒李纲和他的政治盟友吴敏呢?直接给答案,李纲的第二次被贬则是宋钦宗之师耿南仲所致。

  观耿南仲之仕途,其起于蒋之奇的荐举,而蒋之奇又是什么人呢?南宋名儒刘克庄有诗“颖叔发修阴事,资深叹轼奇才[14],前者说的就是蒋之奇为了攀附王安石新党,不惜编造其师欧阳修偷儿媳的流言,如果有党,蒋无疑是王安石一党。此外,王安石首倡新学,是一门之宗主,龚原承其衣钵,而耿南仲则是当仁不让的新学后起之秀[15],是王安石的学术继承人[16]。前述提到杨时罢王安石配享孔庙,而杨时的最终目的是要废弃王安石新学在“三舍取士”或“经义科举”中的统治性地位,此时跳出来阻止杨时这一行为的正是耿南仲:

南仲上言:‘或者以王氏学不可用。陛下观祖宗时道德之学,人才兵力财用,能如熙丰时乎?陛下安可轻信一人之言以变之?’批答云:‘顷以言者如何如何,今闻师傅之臣言之如此,若不尔,几误也!前日指挥,更不施行。’--------------《朱子语类.程子门人》

  所以,如果非要说李纲被免是党争的结果,那也是以耿南仲,李邦彦,唐恪,聂山(昌)等为首的王安石新学一党对李纲,许翰[17],杨时,胡安国等为首的道学一党发起的争斗。从此亦可见“贬李纲意在贬王安石”一说的荒谬之处。

  但本人并不赞同所谓的党争说,新旧党之争本就是带入现代政治术语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即没有明确纲领指引,又没有严格政治纪律的朋党在组织上非常松散。耿南仲、李邦彦、李纲、吴敏都是宋钦宗得以顺利登基的推手,按理说他们应该是一党,但实际上却是势如水火。所以,具体问题还是需要具体分析,看当事人李纲自己的叙述:

二十七日,宰执奏事延和殿,进呈车驾出郊诣资福寺迎奉道君仪注。耿南仲建议,欲尽屏道君左右内侍,出榜宫门,敢留者斩。先遣人搜索,然后车驾进见。余以为不若止依常法,不必如此,示之以疑。必欲过为之防,恐却有不可防者。南仲曰:“或之者,疑之也。古人于疑有所不免。”余曰:“古人虽不免于疑,然贵于有所决断,故《书》有稽疑,《易》曰:以断天下之疑。倘疑情不解,如所谓窃斧者,则为患不细。”南仲纷纷不已。余奏曰:“天下之理,诚与疑,明与暗而已。诚则明,明则愈诚,自诚与明推之,可以至于尧舜。疑则暗,暗则愈疑,自疑与暗推之,其患至于有不可胜言者。耿南仲当以尧舜之道辅陛下,而其人暗而多疑,所言不足深采。”上笑之,而南仲怫然怒甚 ----------《靖康传信录.卷下》

  耿南仲直接针对李纲的举措开始于宋徽宗回朝[18]的接待问题,耿南仲认为要秘密进行,李纲则认为该怎样就怎样,遮遮掩掩反而显得心里有鬼。于是,两人吵了起来,居然还吵到了对《周易》的理解,看得出来,两人都是易学大师,张口就是《周易》。旁观的宋钦宗大概是觉得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吵的,于是就笑了起来,耿南仲觉得在皇帝面前丢了面子,很是恼怒。但这件事情确实是件小事,宋徽宗已经在李纲的劝说之下即将回到开封,徽宗重用的王黼、童贯、高俅等人该抓的抓了,该贬的已经贬了,蔡氏父子也已经是刀俎鱼肉,徽宗已经翻不起风浪了,宋钦宗没必要遮遮掩掩地接待他,开诚布公反而更能显出帝皇气象。所以,耿南仲的发难必是有其他原因的。

既退,再召对于睿思殿。赐茶讫,南仲忽起奏曰:“臣适遇左司谏陈公辅于对班中,公辅乃二月五日为李纲结构士民伏阙者,岂可处谏职乞送御史台根治。”上及宰相皆愕然。余奏曰:“臣适与南仲辨论于延和殿,实为国事,非有私意。而南仲衔臣之言,故有此奏。伏阙之事,陛下素所鉴察,臣不敢复有所辨,但臣以非材,冒处枢辅,仰荷特达之知,未能有所补报,区区素志,欲俟贼骑出疆,道君銮舆还阙,然后求归田庐,臣之愿也。今南仲之言若此,臣岂敢留。愿以公辅事送有司,臣得乞身待罪。”上笑曰:“士庶以亿万计,如何结构朕所洞知,卿不须如此。”南仲犹不已。余再拜辞上,而出居启圣院,不复归府。入劄子求去,章凡十余上。上皆批答:封还,不允。----------《靖康传信录.卷下》

  没过多久,宋钦宗再次招二人论事,耿南仲果然另有所图,矛头一转,以与陈公辅的“偶遇”为契机,又提起“太学生伏阙上书请求取消罢免李纲,种师道”[19]一事,此事本已盖棺论定,因此李纲和宋钦宗也感到很吃惊。而耿南仲不提主导此事的太学生领袖陈东,而是针对已是状元并为官的陈公辅[20],大概是因为陈东[21]虽一生力挺李纲,但其在伏阙上书前从未见过李纲,而陈公辅则公认是李纲一党[22]。因此,李纲必已知耿南仲之前刻意为难的用意就是想让自己罢官,考虑到耿南仲是帝师,李纲此时已心生去意,主动提了十几次要辞官,但是宋钦宗并未批准。

翌日,扈从朝于龙德宫。讫,复上章恳请,求罢知枢密院事上降手诏数百言,不允,复令徐处仁、吴敏谕旨。又诏至内殿,面加慰谕。且曰:“贼马方退,正赖卿协济艰难,今遽欲舍朕何之前事不足介怀,宜为朕少留。”辞意恳恻,余不得已,再拜,受命就职。他日,留身奏上曰:金人退师,割交三镇,官吏、军民不肯陷没夷狄,其势必为朝廷坚守,天时浸热,而虏有辎重之累,必不能久留,当即出疆。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及今宜饬武备边防,勿恃其不来,当恃吾有以待之。于是为上条具所以备边御敌者,凡八事。---------《靖康传信录.卷下》

  李纲再次请求辞官,宋钦宗还是不允,并召李纲入内殿亲自安慰,此时的皇帝对李纲还是信任的,同时也是因为金人刚退走,如果再来的话,还是需要李纲组织防御。而李纲也推测,金人退去恐怕是因为天气即将转热,而金人畏暑,并且他还认为,金人卷土重来估计到等到秋高马肥之时。因此,北宋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整顿武备,加紧备战,即所谓的“防秋”,李纲随后便上了“备边御敌八策”。但是,他的好友,时任少宰的吴敏执行不力,忙于清算王安石,蔡京一党,当时的京城有这样的说法“敏不理太原而理太学,不理防秋而理《春秋》,不理奸石而言安石,不理肃王而理舒王”。而另一宰相徐处仁则天真地认为“金人退去后不会再来”。

少宰吴敏建议,欲置详议司检详祖宗法制及近年弊政,当改革者,次第施行。诏以徐处仁、吴敏及余为提举官。命既行,为南仲沮止。敏丐去,不果。---------《靖康传信录.卷下》

  而耿南仲针对的人不仅仅是李纲一人,宰相吴敏、徐处仁也是他的眼中钉。但吴敏在“是战是和”的问题上一向持和稀泥的态度,他即不反对“割三镇议和”,也不反对援救太原,跟耿南仲在拥立钦宗登基上也有过合作。那么,耿南仲为什么也要针对吴敏呢?除去吴敏坚持要在太学中废王安石之学,朝政上废除王安石之政,恢复祖宗之法外,宋史给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原因:

初,南仲自谓事帝东宫,首当柄用,而吴敏、李纲越次进,位居己上,不能平。---------《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一》

  原来,耿南仲说来说去就是为了个权力地位而已,钦宗即位前,权相王黼谋立另一皇子赵楷为帝,徽宗亦有此意[23],耿南仲见势不妙,依附于当时的“浪子宰相”李邦彦,意欲借助他的权势扶持他的学生宋钦宗[24],但收效甚微,朝臣中支持赵楷者居多。而吴敏、李纲却在金人入侵,宋徽宗意欲逃跑之时,建议宋徽宗内禅,徽宗原本只是让太子(即后来的宋钦宗)监国,但李纲刺血上书,以事关社稷存亡为由,敦促宋徽宗禅让,而吴敏在李邦彦不发表意见[25]的时候断然谏言劝说宋徽宗内禅。此等雷厉风行的做为使得耿南仲、李邦彦相形见绌,因此也得到了宋钦宗的信赖。而耿南仲却看不得比自己资历浅的吴敏、李纲位居其上。此外,时任太宰的徐处仁是吴敏举荐的,因此耿南仲视此三人(李,徐,吴)为一党。

已而揭榜通衢曰:知枢密院事李纲陈请裁减下项。又榜东华门曰:守御使司给诸军卸甲钱多寡不均。御前特再行支给,而守御使司初未尝给卸甲钱也。余闻之惊骇,徐询所以,乃执政间有密白上,以余得都城军民之心,以此离间之。余始忧惧,不知死所矣。方欲乞罢,会守御使司补进武副尉二人,具状奏知,上批出有: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大臣专权,浸不可长之语。余惶惧,于上前辩明。曰:始亲征行营及守御使司,得旨一切以便宜行事,给空名文武告、敕、帖等三千余道。自置司以来,用过三十一而已。此二人者,乃赍御前蜡书至太原,当时约以得回报,即与补授,故今以空名帖补讫奏闻,乃遵上旨,非专权也。且叙孤危之踪,为人所中伤者非一,愿罢职任,乞骸骨归田里。上温颜慰谕,以谓偶批及此,非有他意。余退居定力院,入札子待罪乞去。章十余上,上悉批答不允,遣使押入。余不得请,即径出通津门,欲东下。上遣中使宣押,挽舟入城,络绎于道,既复锁府门。 -----《靖康传信录.卷下》

  此后,当时的执政中有一人想出了一条毒计。之前,开封军民为了支持李纲复职,打死了几十个内臣,痛殴了主和的宰相李邦彦,因此,这个神秘的执政就从李纲得军民之心这一点入手,在宋钦宗面前告了李纲一状。并且扣下李纲许诺给参与守城的军民的赏赐,而以皇帝的名义重赏京城军民,这一毒计不仅离间了开封军民和李纲的关系,而且离间了宋钦宗和李纲的关系,宋钦宗听闻之后,大概是感觉到了李纲的威望超过了自己,下诏严厉斥责了李纲,“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大臣专权,浸不可长”。

余翌日见上,曰:“人主之用人,疑则当勿任,任则当勿疑。而大臣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陛下惑于人言,于臣不得无疑,又不令臣得去,不知此何也”上安慰久之。余自此多在告,日欲去而未得。会种师中殁于军前,种师道以病告归,执政有密建议以余为宣抚使代师道者。 -----《靖康传信录.卷下》

  此时的宋钦宗已不信任李纲,因此李纲只能说如果你怀疑我的话就不要用我了,让我回家吧。宋钦宗见李纲态度决绝,又开始挽留李纲。但此时那个打小报告的执政再次建议让李纲带兵援救太原,而宋钦宗不顾李纲的反对,让身为文臣的他带兵出征。那么这个执政到底是谁呢?宋史给出了答案:

时太原围未解,种师中战没,师道病归,南仲曰:"欲援太原,非纲不可。"上以纲为河东、北宣抚使。-------------------《宋史.李纲传》

  不出意外,此人正是耿南仲,时任执政:李纲,许翰,耿南仲,唐恪四人,许翰为李纲密友,而且也是主战派,唐恪依附耿南仲,主和,而能够多次密见宋钦宗奏事,必属近臣,耿南仲作为宋钦宗之师,必是近臣,所以,李纲笔下的执政也只能是耿南仲。而耿南仲此举,并不是因为他主战,而是为了把李纲赶出朝廷中枢,并且让他去送死。

会范世雄以湖南兵至,即荐为宣抚判官,方欲会合,亲率师以讨贼,而朝议变矣。初,贼骑既出境,即遣王云、曹曚使金人军中,议以三镇兵民不肯割,愿以租赋代割地之约,至是遣回,有许意。其实以款我师,非诚言也。朝廷信之,耿南仲、唐恪尤主其议,意谓非归租赋,则割地以赂之,和议可以决成。乃诏宣抚司不得轻易进兵,而议和之使纷然于道路矣。既而徐处仁、吴敏罢相,而相唐恪;许翰罢同知枢密院事,而进用聂山、陈过庭、李回等。吴敏复以内禅事,言者谓承蔡攸密旨,及初除门下侍郎亦蔡攸矫制为之,责授散官安置涪州。余窃叹曰:事无可为者矣!因入劄子,奏状乞罢。初,唐恪谋出余于外,则处仁、翰、敏可以计去之,数人者去,则余亦不能留也。 -----《靖康传信录.卷下》

  而正当李纲整饬军队,准备援救太原之际,耿南仲,唐恪却准备“割三镇议和”,而在御前,宰执们商讨“是战是和”之际,徐处仁见吴敏首鼠两端、在战守和之间摇摆不定,情急之下,误伤了吴敏[26],在皇帝面前上演这么一出,再加上耿南仲趁机落井下石,徐处仁,吴敏因此双双罢相,许翰也罢去执政之位,主和一派全面掌控朝政,耿南仲也终于达到了他仕途的巅峰。此时的李纲因为在朝中的后援已绝,自知“事无可为者矣”,再次上书要求辞官。此后,宋钦宗虽有挽留之意,但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很快李纲就被贬官至扬州,但耿南仲似乎还意犹未尽。

行至封邱县,得尚书省劄子,有旨除观文殿学士、知扬州,时九月初也。余具奏辞免,不敢当。....既而果有言余专主战议、丧师费财者,又指言十罪。于是遂落职宫观,责授保静军节度副使,建昌军安置。又以余上疏辩论,谓退有后言以惑众听,再谪宁江用舍。-----《靖康传信录.卷下》

  李纲去扬州还只是放外官,属于很正常的暂时不受重用的贬官之法,但是李纲在半路上就又被贬了,这次就是正式的处理犯官了,“建昌军安置”,安置属于北宋对官员的处罚之法,官位虽然还有,不过却是责授官,没有薪水,且不能离开贬居地。之后,李纲上书辩驳,于是贬居地从江西到了更偏远的四川。至此,李纲在北宋一朝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不久后便是靖康之难,北宋灭亡,李纲即将开始他在南宋一朝的贬官之路

  李纲的第三次被贬恐怕是他最痛心的一次,因为这是他从宰相之位上被贬,在钦宗一朝,李纲虽是重臣,但最高位只及执政。而且李纲的这一次为相只持续了七十五天,这对于一个心怀国事,立志收拾旧山河的儒家人物来说,打击是巨大的,面临南宋初年的乱世,自己却有力使不出,坐看南宋退保半壁江山。而这一次的被贬同样是最严重的,因为他被贬到了海南,不折不扣的蛮荒之地。而这一次,他的被贬从完颜构有意任命他为宰相的那一天开始就埋下了伏笔,因为二位新进的"从龙之臣"黄潜善、汪伯彦已经对他非常忌惮。

先是,黄潜善、汪伯彦自谓有攀附之功, 虚相位以自拟, 上恐其不厌人望, 乃外用纲, 二人不平, 由此与纲忤。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

  黄潜善、汪伯彦满以为自己凭借拥立之功,宰相之位已经手到擒来。不过,完颜构考虑到李纲的声望高,拜他为相,这二人自然就恨上了李纲。而之后发生的事情,使他们彻底跟李纲决裂了。

有旨赐御筵于金果园,命中书侍郎黄潜善押宴,尚书右丞吕好问、同知枢密院事汪伯彦同与,即具奏辞免。 --------------《梁溪集卷一百七十四》

  完颜构为了欢迎李纲,特赐宴,命黄潜善,汪伯彦,吕好问等人款待李纲,但是李纲却拒绝了。李纲这么做,不是完全没有原因,因为在他任命为宰相之前,台谏官弹劾李纲的奏章已经摆在了完颜构的案上:

建炎元年六月巳未朔,新除尚书右仆射李纲至行在,先是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力主议和,乃言纲名浮于实,而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章三上,不报。纲行至宝应,乃闻拜相之命,次泗上,会有诏四方勤王之师还本道,纲遂留昇潭兵于泗,而独与数百人诣南都。诏中使王嗣昌趣纲入觐,纲至榖熟,御史中丞颜岐遣人持劾副遗纲,封以御史台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

  范宗尹,颜岐二人在李纲去完颜构行在的路上,即上表参了李纲,其中范宗尹是耿南仲的亲信[27],这就让李纲心有疑虑了,新朝中主和一派势力看起来是相当庞大。因此,在不清楚朝中具体情况下,李纲决定不出席汪黄等人的接风宴。对于吕好问,颜岐这样尚有君子之风的大臣来说,李纲的行为并不代表什么,而对于汪黄这样的小人来说,这就算得上大大的冒犯了。

黄仲本言于先生曰:「李伯纪一再召,乃黄潜善荐也。途中见颜岐言章,遂疑潜善为之。李入国 门,潜善率百官迓之,李默不一语,因此二公生隙。」又曰:「上云:『李纲孩视朕!』」先生曰:「李丞相有大名,当时谁不追咎其不用,以至于此?上意亦须向之。潜善因而推之,背后却令颜岐言之,情理必是如此。仲本是其族人,不欲辩之。」 -------《朱子语类.本朝五》

  李纲这一举动[28],不仅得罪了汪黄二人,甚至得罪了完颜构,再加上汪黄二人的主和立场与李纲的主战立场水火不容,因此李纲被贬的命运其实从这一刻开始即已注定。而令人痛惜的是,给李纲的仕途划上句号的却同样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他就是张浚

殿中侍御史张浚亦论纲案,“以为纲虽负才气, 有时望, 然以私意杀侍从, 典刑不当, 有伤新政,不可居相位。又论纲杜绝言路, 独擅朝政,士大夫侧立不敢仰视,事之大小,随意必行,买马之扰, 招军之暴, 劝纳之虐, 优立赏格, 公吏为奸, 擅易诏令, 窃庇姻亲等十数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

  李纲在出任宰相后,自然要雷厉风行,荡涤朝堂之上的不正之风。而朝堂上汪黄二人有拥立之功,而张邦昌虽为伪帝,但实际上他是被逼无奈[29]宋齐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向开封军民透露金人想立张邦昌为帝,于是围城之中的开封军民推举张邦昌为帝[30],不过张邦昌并不敢自称为帝,并且让宋哲宗废后孟太后[31]垂帘听政,在听闻完颜构开大元帅府后,张邦昌又主动投奔。张邦昌的举措至少挽救了围城之中的开封军民的生命,因此象吕好问,颜岐这类在围城之中的大臣,在南宋成立后维护张邦昌,但这对于李纲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最终张邦昌,宋齐愈均被处死。而宋齐愈是时亦在开封围城中的张浚的好友,而张浚也是黄潜善所举荐的,张浚在两者驱动之下,多次参李纲,甚至在李纲已贬离朝廷中枢后,又上了一个指李纲“谋逆”的奏章:

近日辛道宗叛兵自苏、 秀而来, 纲倾家资数千缗, 并制造绯巾数千,遣其弟迎贼,不知其意何在。 今陛下驻跸维扬, 人情未安, 纲居常州无锡县, 去朝廷三百里。 纲素有狂愎无上之心, 复怀怏怏不平之气。 而常州间阎, 风俗浅薄, 知有李纲而己。 万一盗贼群起, 籍纲为名, 臣恐国家之忧不在金人, 而在萧墙之内。 以为李纲者,陛下纵未加斧钺之诛, 犹当置之岭海遐远无盗贼之处, 庶几国家可以少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  

  帝皇最忌惮臣下的恐怕就是忠诚问题,张浚的这个奏章直指李纲有谋逆之心,因此完颜构将李纲贬至海南岛。而张浚虽然在日后跟李纲和解了,并在拜相之后又重新启用了李纲,但他多次参李纲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呢?李纲在给张浚的信中道出了真正的原因:

九月初二日具位某再拜致书平章都督特进仆射相公合下,某建炎初,蒙上擢任宰司,自以材力浅短,论议迂踈,不足以任天下之责,丐罢机政得请祠宫,旣而言者交攻,以罪去国。是时闻合下为言事官,附会时宰,以取世资,但以为趣时巧宦,喜富贵人耳。------《梁溪集.卷一百二十六.与张相公第26书》

  李纲刚正的性格在此信中一览无余,即使张浚已经主动承认错误[32],即使张浚已是宰相,即使张浚将他从蛮荒之地中救了出来,李纲却一点也不客气,指出张浚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取皇帝,宰相的信任,以便让自己可以获取更高的权力。

  纵观李纲的贬官之路,除去第一次被贬,其余两次均是有人妒忌李纲的位高权重,从而鼓动言路,动摇君心所致。然而,贬斥宰执之类的重臣,真正做决定的是帝皇。而宋钦宗,完颜构似乎并不是完全的蠢货,那么他们最终决定不用李纲的原因是什么呢?

  宋代的政治基本是围绕“祖宗之法”展开的,祖宗之法的核心是“防弊之政”,在宋初,防弊即是防武将尾大不掉,藩镇割据卷土重来。而在宋太祖,宋太宗确立了以文制武的祖宗之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后,防弊的重点就成了防止朝堂之上的官员俱成一党,从而威胁皇权。而如何防范,“且要异论相搅,即不敢各自为非”,宋真宗的这番话才是宋代帝皇所尊崇的真正的祖宗之法。

  所以,所谓的党争只是帝皇制造出来的政治假象,真正的原因是帝皇害怕朝堂之上的大臣如若报团成一党,必然会威胁到皇权。因此,宋代的帝皇会利用台谏打击朝堂之上的重臣,以制衡臣下的权力。宋徽宗一朝蔡京专权,然而二程门人陈瓘(李纲的忘年交)却多次任台谏,以弹劾蔡京一党而天下闻名,其中不免有宋徽宗欲制衡蔡京势力的意图。

  而宋钦宗在金人兵临城下之际,完颜构在新朝初立之时,却依旧不忘所谓的“祖宗之法”,这就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了。最终,宋钦宗身死国灭,而秦桧亦识破“祖宗之法”,以金人为要挟,控制了军政、台谏,完颜构在罢过秦桧一次相后,再也无法罢第二次,秦桧开始了他几近二十年的专权之路。当然,完颜构是幸运的,正当秦桧谋加九锡之时,却突然暴死。事实证明那时候的朋党就是草台班子,一旦党魁倒台,贬官去职的有之,攀附新贵的有之,反戈一击的亦有之。而完颜构也得以重拾他的祖宗之法,开始了新的制衡之路!

参考

  1. ^出任少宰,政和改制后,少宰是宰相之一
  2. ^出任参知政事,即执政
  3. ^另一人为游酢
  4. ^道学的创始人,日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皆出于这二人
  5. ^王安石新学注重义理,春秋取士重视政治,王安石在六经中唯独不治春秋
  6. ^儒家对“汤武革命”是否正义有矛盾的两种看法,一种是孟子认为的完全正确,一种认为汤武使用暴力夺取政权的行为是不对的,但夺取政权后实施仁政,是正确的,这就是逆取顺守
  7. ^但是宋钦宗并没有否定王安石的学术,他只是觉得王安石应与汉代经学大师郑玄相仿,应当从祀,而不该以舒王之位配享,毕竟孔子也就是素王
  8. ^梁溪是无锡的一条河
  9. ^《龜山年譜》紹興五年龜山八十三歲,四月二十三日與先生論性善之旨。翼日,龜山卒。是先生嘗聞道于龜山矣。
  10. ^当时北宋著名的反蔡京,反新学的陈瓘非常赏识李纲,引其为忘年交,其弟子也大都成为李纲的幕僚
  11. ^李纲的谢表看上去言辞非常谦恭,对王黼有奉承之意,但这是宋代的公文谢表,基本都是这个写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12. ^蔡攸是听从孙傅等人的建议启用李纲,而蔡京则是在张觷的劝说下也注意到了李纲
  13. ^按照朱熹的看法,王黼实际是被蔡京一党的聂昌所杀
  14. ^蒋之奇陷害其师欧阳修,李定赞颂苏轼天下奇才却在乌台诗案中欲置苏轼于死地
  15. ^参见《宋元学案.荆公新学略》
  16. ^耿南仲的《周易新解义》在宋哲宗年间即已成为三舍(太学)的四本讲义之一
  17. ^李,吴,许三人是至交好友,许翰是二程门人
  18. ^宋徽宗在金人围城前匆匆传位给宋钦宗,自己逃到南方,带走了一批军队,且在南方截留赋税,隐隐有立小朝廷之势。金人退去后,宋钦宗要把宋徽宗弄回开封。
  19. ^姚平仲劫营失败,李邦彦想借此罢免李纲,种师道,但开封的太学生陈东等人伏阙上书,并引起了数万开封市民的响应,围堵宫门,打了李邦彦,杀死了几个内侍,在此之后,宋钦宗罢免了李邦彦,恢复了李纲,种师道的官职
  20. ^太学上舍考试的第一名,在蔡京废科举的情况下,这就是状元
  21. ^陈东和欧阳澈是宋朝仅有的因为言论而被杀的士大夫,可见完颜构之无耻
  22. ^实际陈公辅并不是李纲一党,在高宗朝,他也贬斥王安石之学,但他同样贬斥二程道学。
  23. ^赵楷曾经参加科举,中过状元,宋徽宗为避嫌,取消了他的状元
  24. ^(耿)南仲为东宫官,计无所出,则归依右丞李邦彦。邦彦其时方被宠眷,又阴为他日计,每因王黼谗谮,颇为解纷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五十二》
  25. ^盖前此上皇尝以此计询邦彦,未承诏,敏盖不知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五十一》
  26. ^朱熹评价徐处仁虽然做事有条理,大义分明,但过于关注细节,因此是州郡之才,而非宰执之才。
  27. ^以奴仆事耿南仲,宋钦宗一朝第二次割地议和,就是范宗尹首倡。后来范宗尹推荐了秦桧
  28. ^黄仲本是黄潜善族人,其所言应是真的
  29. ^金人威胁开封军民,如果不立异性为帝,则屠城
  30. ^只有秦桧等三人投了反对票,而胡寅,张浚,赵鼎这三位是躲入了太学,逃避了投票
  31. ^新党认为她出自旧党家庭,两次将她废后,但她的遭遇在宋人那里得到了广泛的同情
  32. ^张浚数于帝前言纲忠,故有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