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以下网络小说?(天下节度,宰执天下,官居一品,新宋,回到明朝当王爷)?

关注者
183
被浏览
339,146

40 个回答

作为天下节度的作者,我表示我的书和其他几位比起来就是扑街呀

天下节度没看过,不评价,剩下几本里,宰执天下明显是一个档次,新宋、官居一品次之,回明娱乐性更强,历史严谨度不够,当爽文看,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比较好。

为什么说宰执天下最佳呢?我比较一下这几本书中的一个重要场景——宫变(帝位传承)

宰执天下里有两次宫变描写,一次是宋神宗(书中的熙宗)冬至祭天中风,皇权有一次变动。另一次则是高太皇太后联合宰相蔡确、参政曾布、神宗二弟、内侍石得一等,趁主角不备发动政变,软禁垂帘听政的向太后,废了神宗之子赵煦,立二大王之子为帝。这两次都被主人公韩冈以非常手段翻盘。我们先不提历史严谨度,仅仅说故事性,这两次激烈的宫变,作者在情节设计上都做到了完美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却让读者很难猜透下一步的情节走向,当情节完全展开后,读者反过来回想,更是会有:“不错,这样做的确是最佳的选择,是最合理的”的感觉。就这一点上,已经超越了同类穿越小说很多了。

其次再说历史严谨度,我曾经回复过一个宰执的回答说,宰执中情节最激烈,故事最高潮的当之无愧是韩冈金殿一锤翻盘政变的,但是宰执中最能体现作者对于宋代政治斗争深入理解的则是神宗中风,韩冈雪夜定策那段。那一段中,如果我们是开了上帝视角的人,坐在空中看着底下的人,可能只会看到几个人聚在一起,说了几句话,就像真正的历史书上,吕端只是把王继恩骗着锁在了阁中,李迪只是用墨水吓跑了八大王,曾布只是呵斥了一句章惇“且听太后吩咐”,怎么就政局完全变天了?而雪夜定策这段就是这样,每个人什么心理活动,从中风在床不能说话只能以眨眼,靠韵书传话的皇帝,到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二大王,再到护儿心切,蛮不讲理的高太后,再到感觉天都要塌了的向皇后,还有宰相王珪,几位执政,以及主角韩冈,描写的十分精彩,所以韩冈最后就凭借一句话,让急转直下的形式完全逆转,但是你丝毫不觉得这是金手指,只是觉得作者对于宋代这种皇权更迭的政治斗争的理解真是深厚到了一个程度,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情节。


比较同样描写宋代,几乎是同一时期的《新宋》,新宋的宫变可以说是写的很生硬,无非就是神宗病逝,二大王联合石得一等人起兵攻打皇宫。石越在皇宫内组织太监和侍卫抵抗,司马光等宰执在外联系军队平乱。情节设置单一,即缺乏惊奇,也没有太令人惊喜的看点,似乎就是为了有此一叛而强行设置出来的。试想,在宋代的政治体制下,二大王在没有获得任何宰相的支持下,在宫禁之中有宰执坐镇的情形下,怎么可能真正的起兵攻打宫禁呢?历史上宋代政治变动都没有这个样子的。即便是真实历史上,宋神宗的权威功绩远不如小说里的情形下,二大王也只是有异动,没有敢起兵过,更何况小说里宋神宗在石越的辅佐下,功绩权威都远远不是历史上的神宗可比的,而且朝中还有司马光这样的宰执在,二大王他们(或者作者)就天真到真以为起兵宫变成功了,第二天他们就能控制住局势么?这种描写既想当然,又缺乏合理性。《宰执》中第二次宫变虽然也有兵变,但是那是建立在小皇帝无意间毒死了神宗,同时有高太皇太后、宰相蔡确和部分执政的支持,在其他宰执大臣毫无反应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的。两者在合理性上差了很多。


而《官居一品》中隆庆皇帝去世后,李太后执政,任用冯保罢免高拱那段,大部分是沿着真实历史方向走的,但是我最后一直没看明白主角的翻盘手段,他是骗李太后有隆庆皇帝遗照藏在匾额后面还是真有?总之不管真有假有,他迫使李太后相信有,然后逼着李太后杖毙冯保,之后如何就直接跳到很多年以后了。这段看得我云山雾罩的,那到底是有遗照还是没有?如果没有的话,意思就是主角直接以欺君大罪诓骗获得胜利?那这不是一个大隐患么?即便能说得通,但总是觉得哪里怪怪的。这也是看官居一品最难受的一处。也可能是我理解不够,不过这也反映出作者的情节设计,让读者比较难以理解,也是情节驾驭度的问题。


最后,再说一点,穿越小说中,能够系统的展现儒家论辩的,而不是以白话文旁白简单叙述的,我也就看到过《宰执天下》和《上品寒士》,而《官居一品》中涉及这部分,都是白话文简单旁白叙述,不会展开。《新宋》嘛,我觉得作者可能对北宋的道统之争有什么误解。一个来历不明的士子,通过抄袭后世儒家著作,再加上出版的几本科学启蒙著作,就能让各学派大佬纳头就拜,承认其儒学宗师地位,甚至一帮不同派别儒学大师,跑到主角开办的白水潭学校里教书。作者真是把古代道统之争看的太小儿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