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困難」的我還不見得有興趣,要「不可能」的才有興趣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李安:「困難」的我還不見得有興趣,要「不可能」的才有興趣

李安:「困難」的我還不見得有興趣,要「不可能」的才有興趣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李安強調,不只是演員,工作人員他也對他們說:「you are not good enough for the job.」,「你就是不夠好,每個人都要被提醒。」

導演李安今天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對談,主持人問他已過花甲之年了,為何還要不斷挑戰自己?他說人過60歲,真的開始困惑,還搬出瑪丹娜的歌曲說:「就像瑪丹娜的《Like A Virgin》(宛如處女),我希望每次做都像happen for the first time。」

導演李安以前所未見的 4K、3D與120幀率攝製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傳統電影以每秒24格拍攝),目前戲院的播放規格也是24幀率。目前已知全球只有台灣、美國洛杉磯、美國紐約、中國北京與上海等地共5個影廳有同規格的設備。

台灣只有威秀影城斥資近3千萬元台幣,向Christie廠商引進「Mirage] 3D立體投影機,將裝設在台北京站威秀影城,每張票價為800元台幣。

蘋果報導,李安先聊起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為何要用4K、3D、每秒120格畫面的高規格拍攝,他說:「很簡單,就是好看。」他表示拍《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引發很大的好奇,「我以前是誓死捍衛影片的,但是現在已經進入數位時代」。

他形容,「24格應該是天堂的一個欄杆,超出這個好像就出了欄杆,不知道該怎麼辦,但現在覺得24格連看都不能看。我拍《PI》時問題越來越多,亮度也是問題,這些東西我已經產生疑問,下一步就是我想要看到超出這格數的東西,我想把籬笆拆掉,把籬笆放再遠一點。」

他談到台灣的電影環境,「我在做《PI》的時候,覺得這片在好萊塢是做不出來的,台灣雖小,但很多東西都找得到。現在世上最好的螢幕就是台南做的。」他認為台灣人民的素質高,不做後期東西很可惜,「我有點心急,台灣喜歡電影的年輕人很多,一開始苦一點沒關係,不做馬上就落後了。」

蘋果報導,李安表示,「對我來講這不是未來,我已經看到了,是現在式。我還在學習的階段,但我也60多歲了,我現在就想看到,我先做出來讓大家看看。」

談到以前所未有的格式拍攝,他自嘲說:「我這人就是不知民間疾苦,我就是會逼人家去做。」他透露在片場拍攝的監看螢幕,其實只能看到每秒60格畫面,而且只有2K一半的解析度,他坦言:「我很多時候是在猜的。我很幸運,有人花錢讓我來學習。」

天下報導,李安強調,不只是演員,工作人員他也對他們說:「you are not good enough for the job.」,他認為「你就是不夠好,每個人都要被提醒。」

「拍完《臥虎藏龍》覺得要退休了,不行了,但我想不是只有我這樣,一方面折磨自己到覺得不行,因為每一部片都沒有一個慣性,什麼都要突破,你要突破商業上的發行還是大家的觀影習慣,這是很痛苦的事,我過去不管是從電影語言或是文化背景上的突破,到現在整個觀影習慣的突破,都很辛苦。」

「但又好像《臥虎藏龍》之後,『困難』的我還不見得有興趣,要『不可能』我才有興趣;對自己身心是很大的折磨,尤其是心理面。其實我們做導演只是動口不動手,精力上不算什麼,可是心理上的壓力,還有就是從心理挖東西,把它呈現給觀眾,這個壓力是很大的。」

自由報導,對於想投入電影、有電影夢的年輕人,李安認為必須要對電影要有全盤的理解和想法,需要會創作、有創意,雖然技藝很重要,還是要有文化為底。

李安說,台灣代工迪士尼動畫成績斐然,可老闆終究是迪士尼,技藝很強、只做「一件事」的人他不喜歡,這也被他延伸成在選擇合作對象的必要條件。

談到台灣電影,李安認為雖然資源、場地有限,但數位電影的時代能做的事情還很多,從後期製作下手也能有發展,台灣電影工業要發展缺乏園區、輔助及政府、企業的介入,「台灣很有潛力,不做很可惜」雖然無法變成好萊塢,至少能做到像印度一樣。

ETtoday報導,有人提問,李安在面對重大決定的時候,是如何作決定的,是會把每一次都當成重大賭博,還是真的知道那些都是正確的決定?

他說:「我不希望把重大決定當作賭博,跟賭博不一樣的是,賭博輸了會後悔,但我作決定,不管成功失敗我都很甘願。」表示人生的每一個決定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在作決定時不要去想對錯,而是對性格的一個考驗,你是怎樣的人,這是你要想清楚的。」

李安也舉例,其實自己的個性不適合在外面拋頭露面講話,「現在出來講,也跟我原本的個性不太一樣,我過去就是拍完就不管了,就給你們看,但現在我的骨子裡就是跟我說,我要介紹120格給你們看。」

中央社報導,李安表示,他看待自己,「希望永遠是一個電影系的學生,世界就是我的學校」。有民眾問李安是哪裡人?他不假思索地說,「我是台灣人啊」,經常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拍台灣的某個年代,「我不管在哪裡拍都是台灣片」。

他更指出,一個人的養成決定他的世界觀,尤其是在20歲之前會定型,他23歲後才到美國生活,「我在外面不管做什麼東西、吸收到什麼,我的本質還是很台灣」。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