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拍摄与放映技术相比以往有何不同?

此次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使用了3D / 4K / 120FPS的拍摄参数,请问这部电影使用的拍摄技术是否和以往的电影有所不同?同时,这部电…
关注者
5
被浏览
1,347

3 个回答

@于佳铭

邀请

作者:iWeekly周末画报

链接:

知乎专栏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D是当前绝大部分视觉特效大片会选择的格式,不过3 D的滥用也存在争议,很多观众并不喜欢 3D电影。

4K,可以理解为电影的清晰度,我们平常在电影院看到的数字电影放映标准大多是2 K,4 K的分辨率是 2K的四倍。用4 K的标准拍摄或者素材扫描现在不算罕见,但从拍摄到放映,都坚持 4K的标准,并结合3 D,那几乎是绝无仅有。

但真正史无前例的是每秒120 格。它远远超越了现行的电影技术标准,但能否成为未来的通行标准呢?这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现在的电影规格标准是1920 年代设立的。90 多年过去了,该翻篇了。只是没人想到,这个工作是由李安来完成。如果是詹姆斯·卡梅隆或者彼得·杰克逊,大家会不太意外。

我们都听过一句格言:电影是每秒24 格的真理。电影的本质就是一格格静止画面流动起来产生运动的幻觉,但为什么它被设定为 24格呢?其实最早的电影并非每秒 24格,大约是在 11~ 14格之间。发明电影的人,包括爱迪生和卢米埃尔兄弟,尝试过不同的速率,最终发现只有超过每秒十几格,并结合叶子板旋转的原理,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实现连贯流畅的运动,二是消除闪烁。

无声电影时期,电影拍摄和放映的速率是不规则的,取决于摄影师和放映师手摇的速度。但到了有声电影时代,因为画面和声音需要严格匹配,电影界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标准,这就是 24格。

选择 24格的一个原因是在原始的声音技术限制下,它能保证录音和还音不失真。到后来,声音技术进步,但 24格的标准却沿用了下来,成为电影界百年不变的金科玉律。

从 20年代末到今天,对每秒24 格的挑战从未停止过,技术人员和创作者基于各种理由,都试过将 提高到30 、 60甚至更高,但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雷打不动的标准,所有尝试都没有成功。

种种迹象表明,做出变化的时代终于来临了。最大的一个前提是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相应地许多新的技术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得以实现。

彼得·杰克逊在《霍比特人》尝试 格,詹姆斯·卡梅隆认为 60格就够了,只有技术狂人道格拉斯·特朗布尔(他是《2001 漫游太空》的特效指导,多年来一直持技术激进态度)提倡 120格,也只有他拍摄过一些 120格的实验片段。李安是第一个用 120格技术制作长片的导演。

120格的三重挑战

每秒120 格带来的实际上是三重挑战。

一是挑战了电影制作技术。可以想象李安和制作团队每天面临数不清的技术难题,而这些难题也会改变电影制作的方法。有些镜头现在可能没法拍了,或者要换别的处理方式,这都是过去从没人遇到过的。

二是对电影院的挑战。《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让人想到去年昆汀的《八恶人》,他用65 毫米胶片进行了一次复古的挑战。李安相反,他用未来的技术来了一次超前的挑战。

电影院没法直接放映他们的电影,需要安装新的(旧的)放映设备。电影院历来在电影技术的革命浪潮中是最保守的一端,因为它们体量太大,需要付出的成本最高,因此每次都需要有魄力的人从制作端倒逼它进步。《阿凡达》普及 3D,《爵士歌王》推动有声电影,都是历史上的例子。

第三,实现从每秒24 格到 120格的跃迁,最难的不是技术上,而是美学上的挑战,对观众的挑战。虽然观众总被认为是沉默的、被动的,但观众也会用脚投票,比如之前的特供伪3 D。只有观众接受了新技术,它才算存活下来。

每秒24 格行之有年,作为一种技术规格,它也许早就落伍了,但它树立了艺术和美学上的心理习惯。每24秒 格的电影其实和我们眼中的“现实”是不一样的,这种距离感渐渐内化为我们所说的“电影感”。当上升为 48格后,运动更加流畅了,模糊感消失了,结果《霍比特人》反而被批评为像高清电视,说它丢失了电影的魅力。

但狂热支持者如特朗布尔认为,当从 48格提升到 120格后,什么电视感将完全不存在,那是另一个全新的世界。

关于放映

3D/4 K/ 120格必须是拍摄技术达到以后,才能有相应的放映技术。一般传统的胶片拍摄为 120格/秒,数字化电影之后可以采取新的技术和高清技术、数字压缩来解决这方面的需求。现在市面上的电影大多用 K高清数字放映机来解码。在国外已经有人尝试过每秒60 格拍摄,现在的技术已经发展到这里,能够达到每秒120 格的解析度。这次采取的是双机、高清的放映机,以达到更高的清晰度。而 3D立体效果又使得效果更加逼真,结合起来,声光影效果完美细腻逼真,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没有瑕疵。

这次放映采取巨幕的形式,数字化之后,现在中国的巨幕也可以达到IMAX同级别的效果。中国的巨幕最小也达到18 米宽、11 米高。上海东方巨幕厅的银幕宽度达到了24米宽,影院内部可以容纳 1200个座位,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另外白幕也是一大特点,巨幕厅用的是英国哈克尼斯Matt Plus巨型白塑幕布,其均匀性远高于传统影厅的金属银幕。巨幕、全景声加立体环绕声响,在听觉、视觉上都达到一种新的逼真级别。

因为拍摄是全新的技术,所以想要还原最好效果需要比较大的放映成本。影院方面首先在巨幕上的投资比较大,其次是杜比全景声系统,用 11.1立体环绕声道和 64路音频平台来解决声响问题,加上大型高清双机和3 D效果,成本是可想而知的。

实际上,现在影院的放映操作越来越简单,只要有计算机功底就可以上手,但如果要探索更深的技术,就要下很大的功夫。李安的电影肯定有新的放映人员参与,虽然操作人员不会增加,但是会有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把控。不过放映人员的安排要根据实际的排片量来决定,一部新片的上映不仅是通过新的技术吸引观众,也要通过故事。预测这次放映人员数量上是不会增加的。

虽然实际的操作很简单,但技术带来的放映机的设备升级、不同片子的压缩编码通过服务器解码等等,都要求周围有足够多的技术支撑,这是一个繁琐漫长的过程。

按照我的通俗理解就是 原先电影一般是每秒24个画面,现在每秒要放120个画面(当然前提是拍摄也是这样拍的)。据说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各一家能放120帧的。…………但是,不建议你看这个电影,要情节没情节,要场面没场面,仅仅讲了不同的人对战争的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