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对开国功臣都很残忍?

像傅友德诛九族,冯胜莫须有罪名
关注者
480
被浏览
572,774

94 个回答

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朱元璋在执政后期逐渐思维内倾,第二个是马皇后的去世加重了这一影响。

其实朱元璋作为推翻元朝,重塑华夏秩序的开国之君来说,在其人生的前半段,是极为成功和辉煌的,这也是笔者所十分钦佩的,在此过程中有若干的传奇故事,相信知友们了解的很多了。

笔者主要想分析一下后半段。

一个团体内部,会有矛盾冲突,会有利益的纠缠,会有观点的交锋,这都是十分正常的。但也需要在一个节点打住,需要适可而止,需要适当的暂停调整,之后再重新找新的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样才是可持续的

同样的,朋友之间出现问题很正常,但要有节奏,要把控好“停止点”,在这个点以后就不要继续纠缠,因为再纠缠下去也没有意义。此时要做的是冷静,并且尝试其他的方向或话题继续进行探索。

在之前的战争时期,朱元璋和朋友们之间肯定也会有冲突,有吹胡子瞪眼的时候,有吵架的时候,但那时想必他还是会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节奏的,再加上马皇后又是一个极为贤德的女性,她也在朱元璋和朋友们之间起到了不小的调节作用。因此,朱元璋和朋友们之间虽有冲突,有矛盾,但不至于滥杀。

而到了其执政后期,一方面,他的思维逐渐保守内倾化,不再追求进一步的开拓,逐步设立所谓的“不征之国”。另一方面,这种内倾思维也使得他在和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时,容易执拗地“分出对错”,或者很容易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其他人是错误的”。这样就使得他很容易过度关注于君臣冲突的部分,而不考虑可能的潜在合作方向。(诸如对外的战略布局,诸如军事科技的升级等等)。

这样,他的脑海里萦绕的,都是大臣和功臣们的“问题和错误”(其中有些并不真实),在这种情况下,又没有了马皇后这样一位可以从中调和,梳理,安抚的女性,那么朱元璋的所谓“残忍”一面就显现了出来。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认为朱元璋本性“残忍”,通过分析他的例子,更多想看看如何塑造较为平等民主亲和的团队内部风气。这里面,逐渐摸索对外开拓的目标,知道及时适可而止,有一位可以发挥调节作用的女性,都是重要的。

笔者认为,十字军东征和亚瑟王传说树立的某种“荣耀感”,通过征伐威尔士苏格兰法国等确立的方向和目标,从阿基坦的艾莉诺到伊莎贝拉等较为明智理性的王后,以及从大宪章到牛津会议到模范议会等相互博弈以后形成的制约规则,对于打造中世纪中后期英国执政团队内部较为良好的风气,是至关重要的。

补充:关于马皇后对于明初君臣关系的重要作用。

朱元璋在前殿处理事情,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朱元璋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阻。朱元璋的性格虽然刚毅,但因为马皇后的劝阻而能够减免刑罚的人也有很多。
参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有人告密说他的儿子拿着想杀他的父亲,朱元璋听后大怒,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孩子,别人告密的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朱元璋认真了解情况后,发现他果然是冤枉的。
朱元璋的义子李文忠守卫严州,杨宪诬告他不遵守法律,朱元璋想召李文忠回来。马皇后说:“严州,是面临敌境的地方,随便的更换将领不合适。况且李文忠向来贤明,杨宪的话难道可以相信吗?”朱元璋于是停止了这件事。李文忠后来终于建立了大功。
学士宋濂由于其长孙宋慎的事情而受牵连,被抓来定为死罪,马皇后劝阻朱元璋说:“普通百姓家为孩子请老师,尚且将尊师之礼奉行一生,何况我们天子之家呢?况且宋濂住在家里,一定不知道实情。”朱元璋不听。正好赶上马皇后侍奉朱元璋吃饭,马皇后不饮食酒肉。朱元璋问原因。马皇后回答说:“我在为宋先生作福事。”朱元璋内心也感到凄然,于是放下筷子站起。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茂州。

“本朝初建,军中多骄兵悍将,山头主义严重;文官中宗派主义盛行,门阀四立。太祖不镇反行吗?不整风行吗?太祖要是对功臣集团手软,反腐运动怎么推行?到如今,功劳都算在徐达、常遇春、刘基、李善长的身上,过错都让太祖一个人承担。难道他一个人要为二百年多年的政治波动负责?你们这些朱氏子孙是干什么吃的?”

我说的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