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会成为圣人呢?

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圣人,孔子和关公。 P.S.:我并没有说“关羽为什么是圣人?”而只是说“关羽为什么会成为圣人?”我就是想知道历史人物那么多,为什么会…
关注者
1,530
被浏览
1,008,993

221 个回答

谢邀。去杭州浪了几天,一直没上知乎写正经回答,见谅。

如果说民间崇关而不崇岳的形成如 @狐狸晨曦 所言,是“我大清”打压民风以便奴役人民而为,那么明代比比皆是甚至随着万历朝鲜战争流传到朝鲜的关公信仰,又该作何解释呢?总不能说是当时还是建州女真酋长的努尔哈赤脑控的吧?

实际上民间信仰在关、岳之间推重关羽,一直如此,到了明代就已经很突出了。唐高宗就曾下令佛寺以“伽蓝神”供奉关羽(岳飞:裁判,我还没出生,他这是犯规);元代,关羽庙及信仰更是“宇祠遍九区”。到了明朝,关羽信仰越发深入人心。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在南京鸡鸣山建关羽庙。万历年间,更是将关羽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庙也改称“关帝庙”。(朝鲜在“大韩帝国”成立后才尊关羽为“帝”)朝鲜名相柳成龙后来回忆自己出使北京的途中遇到的百姓崇拜关羽的现象,这样写道:“……自辽东至帝京数千里,名城大邑及闾阎众盛处,无不立庙宇,以祀汉将寿亭侯关公(此处是柳成龙误,应为“汉寿亭侯”)……余怪之,问于人,不独北方为然,在在如此,遍于天下云”。柳成龙因为朝鲜没有人祭祀关公而觉得奇怪,但是问后得知,不但北方如此,明朝全国都如此。

朝鲜王朝时代,一般称关羽庙为“关王庙”或者“武庙”。但是朝鲜所推崇的武将一直是姜子牙,朝鲜语境中的“武庙”(或称“武成庙”)在此之前指的是供奉姜子牙的庙。由于朝鲜重文轻武,所以文武双全的姜子牙显然更受欢迎。(但是也由于朝鲜重文轻武,将姜子牙建庙与孔子同等待遇一直为朝鲜所不容,所以武庙也就一直没建起来)

万历朝鲜战争之前,朝鲜没有关羽庙。朝鲜半岛的关羽信仰,是由万历朝鲜战争中的明军带来的。1597年,明军将领陈璘和茅国器分别在古今岛和星州建立了朝鲜最早的关羽庙。汉城的首座关羽庙是在蔚山之战中受伤的将领陈寅在养病期间倡议的,事在1598年,韩国人俗称“南庙”。

1599年,因为南庙规格甚小,明军与朝鲜军又在东大门外的永渡桥附近建设了另一座关羽庙,人称“东庙”,因为规模甚大,中间还停工过一次,直到1601年才修成。

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明朝将领还在安东(1598)、南原(1599)修建了关羽庙。


关于明朝将领在朝鲜修建关羽庙这一事件,除了明朝崇拜关公的风气以及为朝鲜“请神”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战争中所谓的关羽“显灵”。虽然说这类的灵异事件我是一概不信的,但是当时的明朝人和朝鲜人都相信,关羽以“显灵”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战争。陈璘在古今岛建庙就是因为某天他梦到了关羽,最后“赖其阴骘,竟树大捷”。朝鲜人在东庙的碑文中也写道,“平壤之捷,闲山岛之战,三路驱倭之役,皆着其异……关公之灵,素着于中国,平倭之役,亦与有劳”。后来的朝鲜小说《壬辰录》更是夸张,写关羽托梦给宣祖称朝鲜将有危难云云。

其二,激发朝鲜的尚武意识。永平通判陶良性在给朝鲜的关羽庙作记之时,曾经批评朝鲜右文左武,“见文宣(孔子)之血食,而不见武安(关羽)之庙享”,希望朝鲜人能够文武兼修。最后他感慨道,“云长复作,何忧倭奴!此庙之有裨于朝鲜,非浅鲜也”。


后世的朝鲜在明军撤走以后,也逐渐接受了这种陌生的信仰。

1598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是关羽寿辰。这一天,明军将领和朝鲜国王一同祭拜关羽。虽然《明会典》有祭祀关羽的礼制,但朝鲜却没有,所以经过朝鲜君臣研究,最终以“上进跪焚香,连奠三爵,上前后各行再拜礼”结束了朝鲜土地上的第一次关羽祭拜。宣祖为感念明朝恩德,在和明朝有关的地方高挂其手书“再造藩邦”四字,关羽庙也在其中。但是由于此地只在明朝使臣来到时整饬,所以逐渐破损,更有很多闲杂人等进去祭拜(把关羽当财神拜了)。从1612年起,朝鲜开始派军士守门。

因为清军在“丙子胡乱”期间驻扎在汉城郊外,清太宗甚至驻跸在东庙,所以作为国耻的见证,东庙被朝鲜废弃了。而此后的朝鲜国王也因为祭祀关羽和理学思想相违背而未曾祭祀关羽。

肃宗时期(1675-1720),朝鲜的“思明”思想达到了另一个高峰期,在“甲申国变”六十周年(1704)之际修建了大报坛纪念明朝皇帝。因此,关羽庙作为明朝留下的遗物,也被高规格地对待了。肃宗一反常规,五次亲自祭奠关羽,并为南庙题匾额“万古忠节,千秋义烈”。其后的英祖、正祖,也将关羽庙看得非常重要。

1710年,在普查了全国各地关羽庙的情况之后,肃宗下令将全国的关羽庙按汉城的南庙标准祭祀,即依下祀例(“祭时以惊蛰、霜降,而祭羞则……不用笾豆而用燕馔矣”);1781年又升格为中祀,与文庙、先农坛同。

同时,大量的明朝将领进入了配享的行列——这也是朝鲜人“曲线思明”的一种形式。1666年,古今岛关王庙重修,以陈璘、李舜臣、邓子龙配享。1710年,陈璘、李舜臣配食汉城东庙(重修)、南庙;星州关王庙以祖承训、茅国器和战死于泗川之战的卢德功配享。1716年,南原关王庙祭祀了在南原之战中牺牲的李新芳、蒋表、毛承先(皆是杨元部将)。

对于关王庙与思明意识,讲得最深刻的是英祖御制的《显灵昭德武安王庙碑记》。文中说,祭祀关羽,“是岂徒为其亲笔也哉,是尊皇朝恩赐之号也”。他还提到了陶良性所作的碑文,表示看到这篇文章中论证的春秋大义尚存在于朝鲜,便觉得“一隅青丘,尚有皇朝”,以此表示自己“小中华”的正统观。

到了朝鲜王朝末年,关羽信仰就变得民间化、韩国化了。此时的韩国关羽像,除了青龙刀以外,已经和中国的关帝像形制迥异。大量的谚解本(韩文)书籍的刊行也使得关羽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甚至在1920年出现了以关羽为教主的“关圣教”。关羽信仰,也就在这三千里江山上,遍地开花了。这,可就不是那个草台班子式的“大韩帝国”一道敕令所能左右的了。

谢邀!

这位 @狐狸晨曦 答主的回答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什么叫作携带私货,剪裁史料。他的回答中关于明代关羽崇祀完全就是扯淡,神论频出。


最近比较闲,就一条一条的驳斥一下这位狐狸大仙的神论。

因此在大明朝,一边是宋鄂王岳飞,入祀历代帝王庙的古今三十七名臣之一;一边是蜀汉汉寿亭侯关羽,和历代帝王庙的名臣配享无缘。两人官方地位,高下分明。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七年在南京鸡鸣山为关羽立庙,成为京城十庙之一(京城十庙,主要祭祀忠烈),与历代帝王庙、城隍庙并列。是朱海滨先生认为这具有重大意义,以前都是地方官员或民间为关羽立庙,而这次是由中央政府在首都立庙。至于朱元璋为何为关羽立庙南京,明代民间一直传说在鄱阳湖之战中,关羽曾经阴助朱元璋,朱元璋为了报答关羽,所以立专庙崇祀。

在永乐迁都后,北京仿照南京修建关羽庙,但并非所有明太祖建置都被继承,但是关羽庙被明成祖选中,于北京立庙,关羽庙祭祀也列入大明会典,规定由太常寺官员按照规定行礼。

好了,回到正题,狐狸大仙说关羽没能进历代帝王庙,所以官方地位不如岳飞!历代帝王庙的主体祭祀对象是帝王,岳飞在历代帝王庙属于陪祀地位,在《大明会典》记载中处于历代帝王庙东庑第二坛与周勃、冯异、房玄龄、李靖等一堆人并列,享用羊一,豕一的少牢。而关羽的专庙祭祀则是单独享用少牢,在嘉靖之后更是升级为牛一,羊一,豕一的太牢,并由太常寺长官亲自主祭祀,请问狐狸大仙,官方地位,孰高孰低?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万历帝令司礼太监李恩,到北京正阳门上九疏珠冠一,真素王带一,四幡龙袍一,黄牌一,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

关羽被明神宗封为大帝是万历四十二年的事情,根本不是万历三十三年,的确有一些文献把关羽封帝时间记错为万历三十三年,但这一点连清朝人都能分辨,而狐狸大仙却用这一个错误的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粗心了?“重编武安王集称见邸报,(关羽封帝)在三十三年甲寅,邸报应无错误,然三十三年为己巳,今云甲寅,则为四十二年无疑,顾氏定属误记”——关帝事迹征信编

在关羽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时,岳飞并没有获得加封,而是替代了关羽之前的职位,即道教的监坛元帅(这也是之后明代所流行的戏剧关岳交代的来源,即关羽“升职”,岳飞替代关羽之前的职位)。据明代人刘道开回忆

“是时颁行天下郡邑,各刻黄纸一张。余时十四岁,犹见其全文。自封侯之外,并封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平“竭忠王”,次子兴“显忠王”,将军周仓“威灵忠勇公”。赐左丞相一员,宋丞相陆秀夫;右丞相一员,宋将军张世杰。其道坛朗灵上将、三界馘魔元帅,以宋忠臣鄂王岳飞代;其释教伽蓝、崇宁护国真君,以唐忠臣鄂公尉迟恭代。优人搬演不许仍扮关帝,以恣亵渎,违者地方官治罪。”

明神宗这次加封关公,也带动了神界秩序的调整。《护国佑民伏魔宝卷》即说:话说圣天子敕封伏魔大帝……三官奏上,玉帝得知关元帅敕封为帝,缺少一帅。玉帝查照分明,选岳飞替职。

明末祁彪佳《远山堂剧品》则提到明末有“关岳交代”戏剧,“谓其一为天尊,一为天将,交代如人间常仪”。可见关公升为大帝后,岳飞替补其职的传闻相当流行。由此也可以看出关羽的崇祀地位明显高于岳飞。


而岳飞封号加尊则在关羽封帝后一年,也就是万历四十三年(参考岳忠武王集附文),加尊称号为三界靖魔大帝保劫昌运岳武王,十三字。比起关羽封号十六字,也可看出其差异。


不过狐狸大仙有一点说对了,明神宗这次加封活动出自中旨,并没有经过礼部,而是遣太监携旨意加封,所以整个活动带有很强烈的道教色彩。但是这次加封,从来没有说过关羽、岳飞合祀,这完全是狐狸大仙的脑补。因为,明代中央政府从未为岳飞立过专庙,明代的岳飞庙祀属于地方官员所建,比如徐有贞就曾修缮岳飞故乡汤阴岳庙,并题请朝廷赐庙额。

所以明朝士大夫并不认可这个帝号
天启时期,有太常寺官员专门上奏质询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也不足为奇了。

狐狸大仙说关羽的帝号不被明代官员承认,我只能说,狐狸大仙,你还是多读点书吧,天启元年李宗延上疏的确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不过在天启四年,卢大中再次上疏,这次获得了朝廷批准,并颁行天下,之后,明代官方祭祀关羽就开始使用明代加封的帝号: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天启四年六月十二日,礼科抄出太常寺卿、管少卿事卢大中题,称前月十三日,钦承皇上遣,祀汉前将军汉寿亭侯,读祭神之祀文,与久传之封号全不相蒙。当皇祖朝、臣居山日,已闻汉寿亭侯奉敕旨封帝号矣。业已帝,而祝文则犹生前封爵。仰祈敕下礼部查议云云,为照:惟是汉寿亭侯,迄今耿耿不磨。故每岁仲夏,遣官享祀,牲帛祝号,悉照祀典,从来未有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有云,自万历四十二年间。中官捧衮冕并神号至庙中,谓此典出自皇祖特封。此时无知会臣寺,而臣寺无由奉行。用是题覆上请等因。奉旨这神号,著遵照皇祖特加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钦此”——《关帝志》

万历四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司礼监太监李恩赍捧九旒冠、玉带、龙袍、金牌,牌书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于正阳门祠,建醮三日,颁知天下。···········天启四年七月,礼部覆题得旨,祭始称帝。——《帝京景物略》

“天启四年七月,禮部題為祀典宜明神號宜正,祈顯然昭示,不致名實相連,敬神聖以口口明聖號事,祠祭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禮科抄出。太常寺卿盧題稱:五月十三日,欽承皇上遣祀漢壽亭侯前將軍,臣當對越時瞻像顱名,讀祭神之祝文,與久傳之封號全不相當。皇祖朝臣山居日,已聞漢壽亭侯奉敕旨封神大號無論郡邑里巷凡所聞見皆遵敕改易服像無異。即臣承乏遣祀人廟拜瞻,亦儼然帝者像也,夫戴冕衣衮豈曰無因,而本寺承祀實無所,且業已帝而祝文猶是前封,但帝其像而不帝其號,無以妥神靈昭祀事。仰祈皇上敕示禮部查察,如皇祖之敕封非真,則中外何以知所敬?如皇祖之敕封為真,則臣部何以無敕旨?口祀典不宜草略,禮制貴于畫一,務令名與實稱,庶人心鬯豫,祭神神格,職守亦克稍明矣。等因奉熹宗皇帝聖旨,禮部知道欽此。敬遵抄出禮部送司案呈到部為照。祀典之設,原以崇德報功。封號之加,要在循名竅實。我朝議禮定制,酌古斟今,凡前代所加岳鎮海瀆封號、郡邑城隍神號,盡行革去,其忠臣烈士亦止以當時封爵稱之,即間有新封,亦早經臣部題請,故廟貌攸崇,名寅相稱。有其舉之莫敢淆也。惟是漢壽亭侯,前將軍關口,精忠大節,迄今耿耿不磨,故歲仲夏朝廷遣享祀、牲帛、祝號悉照祀典,從未有從未有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速振天尊之號也。太常寺盧大中之疏,臣案查往事,茫無憑據,詢其所自,有云:萬曆四十二年問,忽中官捧袞冕並吾一天尊神號到廟中,謂此典出自皇祖特封。彼時並未知會臣部,而臣部亦無新式,所以歲時祝文猶仍漢壽亭侯之稱。故廟貌儼然帝像而稱謂尚屬侯封。此寺目擊心維,顧名思義,而有祀典宜明之請也,臣以為冠冕袞裳豈其無因,或者關聖顯應,聖祖特褒俱未可知。口口皇祖元年早有此神號,不識有口口而敕有先後,關廟祝辭或仍舊號,或用新封,俾著為令,昭示天下,庶祀典肅而人心正,貌廟益藉此以增嚴,兼名實符而英靈妥,神庥自丕彰于呵護,國家之典禮祭祀,口口尤彰,臣不口口口口。熹宗皇帝聖旨:這神號,遵皇祖特加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振天尊。歷考祀典神封具在口典欽敕傳示天下,使四海人民咸知崇奉久矣,著为令典。”——————《关圣敕封疏记》(此疏记为崇祯六年刻碑关圣勅封疏记 - 北京记忆,碑在北京正阳门关庙,至今尚存,但现在文字大多已不可辨认,不过清朝人周广业在《过夏杂录》中录有此碑全文,本文即引自周书,此文详细记载了天启四年,明熹宗批准太常寺、礼部使用明神宗赐关羽封号祭祀关羽的经过


可以说,明代的关羽崇祀,在万历年后达到了一个顶峰,关羽在这时成了明王朝的护国神灵。而到了明朝末年,为了对抗满洲,明朝廷甚至迷信风水之说,曾经破坏过北京房山的金太祖陵墓,甚至还在上面加盖关帝庙加以厌胜,可见关羽在明人心中地位

"惟金朝之陵在房山者,前我师克取辽东,故明惑于形家之说,疑与本朝王气相关,遂剧断其地脉。又己已岁,我太宗文皇帝统师入关,念金朝先德,遣王贝勒大臣诣陵致祭。明复加摧毁,且建立关庙,为厌胜之术。"

在己巳之变,满州蹂躏京城后,在民间也流传关帝显灵,助战明军。

“话分两头,祖大寿父子与奴将两下交锋,战至三四十合,满桂又尽力夹击,贼势将溃。督师亲冒矢石,催兵进前。忽城中有许多百姓,在关爷庙内,见泥马土人遍身流汗,大呼:“关帝已显圣助阵”!合城军民,没一个不欢声四震。城外正在喊杀,闻此亦倍加贾勇。奴贼败走,祖、满追袭。忽见奴贼边半空现出一员神将,隐隐云中阻住贼兵,贼兵大溃。祖大寿、满桂兵杀贼首级以千计,贼自相践踏者死无数,威声大震。是日,兵部报捷,内称祖大寿父子忠勤可嘉云云。奴贼败入宫内。自相惊骇,也说神人助阵,致被蹂踊。·····城内军民,纷纷于关帝庙中祷祝。祖大寿父子同满桂亦整旅出阵,袁督师亲立旗麾下,两下又战了一个时辰。城中百姓又见庙中泥马土人又遍体流汗,各又欢腾,说关帝再显灵助战,贼将果败走……”

“.....别的军人,见他口里说的是关帝,知是关帝显圣,跟着那军人同来赶杀。奴贼探知有备,胡笳声响,收回营去,一夷云我见关帝爷爷,叫小军把刀来砍我,我这头曾已砍断了,你也须代我把这头儿按按起说罢,撇然倒地。”

“臣又闻京民喧传,廿日、廿一日,关庙神马,浑身流汗。夫关圣忠勇贯千古,威灵震华夷。神宗朝,每显勖佑,故加徽号,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今贼来而殄其贼首,戮其来孽,此固庙算之收功,督师之效力,不可谓非关神之默助也。人心知有神助则胆壮,贼兵闻有神助则胆寒。请皇上再加封以敕,或用平虏字号,神其有灵,权专而得展,此风一播,名奇而知惧矣。”

以上三则材料都来自明末时事小说《近报丛谭平虏传》,关羽的护国形象,可见一般。

明末清初的史料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那就是天上所有的神灵都下凡帮助清朝,但只有关羽因为受过明朝厚恩,不肯下凡助阵。

“岁底,上于宫中符召天将。宫中每年或召仙,或召将,叩以来岁事,无弗应者。以前一召即至,至是,召久之不至。良久,帝下临,乩批云:“天将皆已降生人间,无可应召者。”上再拜叩问:“天将降生,意欲何为?尚有未降生者否?”乩批云:“惟汉寿亭侯受明深恩,不肯下降,余无在者。”批毕,寂然,再叩不应矣。”——《烈皇小识》

“康熙三年孟夏四日,先君子曰:予壮年时有华道士云:江右张真人北都建醮,伏坛久之,见天上诸神俱不在,惟关圣一人守天门而已。

  张真人问:「诸神安在?」

  关圣人曰:「今新天子出世,诸神下界拥护矣。」  张真人曰:「圣何不往?」

  关圣人曰:「我受明朝厚恩,故不去。」

  时神宗季年,天下犹晏如不信其说。至是始验。”——《明季北略》

这几个故事虽然荒诞,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关羽在明末地位的陡然上升,以及明代政府对关羽的推崇至极,所以,受此影响,民间才会流传关羽受明朝厚恩,不肯下凡拥护“新朝新天子”的故事。


再回头看,狐狸大仙编造的,明代关羽,岳飞地位高低的鬼话。简直就是扯淡,狐狸大仙真看不清楚明代关羽崇祀明显高于岳飞吗?我看他心里清楚的很,只是私货作祟,所以才不得不剪裁史料,脑补发明。硬生生营造出明代不崇祀关羽的扯淡鬼话。


驳斥狐狸大仙的文章到此结束,继续补充有关关羽崇祀的史料

狐狸大仙口口声声说关羽在明代不是“武圣”,这完全是偷换概念,无视明军对关羽的信仰崇拜,无视关羽在明代已经成为军队的保护神、军神。

@松平信纲 从考察朝鲜的关羽崇祀,向大家展示了,明军对关羽的崇拜。以及明代军队是如何通过壬辰战争,将关羽信仰带入朝鲜的。他说的很详细,在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就补充一点,朝鲜的东关王庙是敕建的,是奉了明神宗的旨意,明神宗为此还特赐朝鲜白银四千两。

曩者東征將士。皆言戰日輒有關王神來現其靈。故平壤之捷。閑山島之戰。三路驅倭之役。皆著其異。協宣皇威。以大讋卉面而蕩其氛。卒挈三韓舊壤。歸之屬國。不可不祀以酬之。天子曰。然。亟以四千金付撫臣萬世德。立祠於朝鮮王京以享之。世德以天子命詔之曰。關公之靈。素著於中國。平倭之役。亦與有勞。本國固當尸祝之。天子先貤其金。王可奉以周旋。以行天子志。以報其惠也。予聞而惕若曰。王之德也。天子命也。予小子其敢忽諸。爰命司空臣。斫材於山。聚鐵冶陶瓦之具。工匠之流以赴之。擇地於興仁門東。命大臣董之。自庚子冬始其役。越二年春訖工。其塑像圖繪之容。殿堂廡宇門廠鼓鍾之樓。凡百餘間。悉依中國制。乃大享以落之。春秋烝禴。朔望香火。禮官修之。而差一校尉守之。請額於朝。今年奉聖旨。令以勅建顯靈昭德王關公之廟榜之門。仍賜祭一壇焉。予惟王卽漢壽亭侯關公羽雲長也。公忠烈義勇。事昭烈期復漢室。虎視漢沔上。威振華夏。曺操奸雄。懾而欲遷都以避。孫權小子。瑟縮不敢抗。其志之不終。乃天亡漢也。豈公咎也。是以。忠憤慷慨之志。死猶未沫。千載之下。尙能檄召神祇。驅駕風雷而顯其威靈。故高皇帝鄱陽之役。御舟膠淺。六師無人色。王乃能現其身雲中。回風而爇賊艦。遂定大業。——【朝鲜】勑建顯靈關王廟碑

事实上,关羽一直就是明军的“军神”,明代教场通常都会修建关羽庙。明代中名将戚继光在《重建辟三屯营城记》中提到军营当时的格局即说:

……次年春二月,乃缮旧城。凡六百一十六丈。表里高厚。悉如新制。·······凡制甚具。所费公帑仅六千余金。它皆操奇以佐之。而城内外所创营房八百余间。若保河、河南、南兵、辎重、诸署。及守备司、滦阳驿、督抚行台、城心抚松、西南诸馆。旗纛、马祖、汉寿、忠烈、诸祠。不出三年。一切告成。

其中马祖是崇祀马神,忠烈则是纪念战死的军士的场所,而汉寿,则指的是关羽庙,可见营城中必备关庙,作为军队崇祀军神关公的场所。除此之外,戚继光还有《誓词》一文,内容主要为在关庙发誓,希望通过关公神力,告诫军士勿作非为,同心协力御敌。这是关公作为明代军神的功能之一。正德年间宁王起兵造反也曾祭祀关羽庙,而王阳明在赣州时,将行军时必亲赴关王庙祭拜。这些都反映了关羽崇拜与军事活动的关系。

在万历二十七年,前来明朝辩诬的朝鲜使臣黃汝一,就记载了京城营兵祈祭於關王廟的盛大活动。

三月初一日庚辰晴。日氣暄甚。留館。聞墻外金皷喧天。旗纛蔽地而過去。問之則例於暮春初吉。京營兵官祈祭於關王廟云云。——《銀槎日錄》

不光是武人崇祀关羽,文人对关羽也充满敬仰。

弘治元年,由于礼部给事中张九功及礼部侍郎倪岳的上奏,明中央王朝从儒教原理主义的立场,对全国的祠庙信仰进行了清理整顿。在这次打击淫祠活动中,位于京师的东岳庙、都城隍庙、真武庙、文昌宫、圆通寺等与道教、佛教密切相关的庙宇及其信仰活动都成了清理整顿对象。

在此次清理中活动中,没被列为清理对象的祠庙只有三处:那就是太仓神、关羽、文天祥,而京师其他祠庙的祭祀活动是否应该继续,都需重新审查批准

“今将查到在京各项祭祀,除太仓之神汉寿亭侯关某、宋丞相文天祥俱祀典应祭外,其余各寺宫观神祗应否致祭,缘由逐一议拟开。坐伏乞圣明裁处。”——倪岳《青溪漫稿》

在礼部官员眼中,关公、文天祥、太仓神是正神之最,全然不应挑剔,也可见儒教原理主义的倡导者是完全认可关羽信仰的。


而到了万历四十二年,明神宗为关羽封帝,则是将关羽崇拜推上了一个顶峰。万历四十五年,明神宗还亲自为关帝庙撰写了碑文。碑文称关羽为护国关帝,将关羽推上了护国神灵,以保大明国祚。

御制敕建护国关帝庙碑记
朕惟立天纲,扶人极,流行今古而不息者,唯此正气,人禀是,生为豪杰,殁为名神,往往凭山川显灵,异荡氛祲,驱妖厉,拯灾厄,致令疑者,卜惧者祷岁时昏旦,士女走集,邀福酬功,远迩响应。无问裔夷华夏。庙食历千百载崇奉不衰,则云长关帝一人而已。··········曩朕恭谒祖陵,俄倾空中恍惚,金甲横刀,跨赤左右,后先若护跸状。朕感倚灵威,遡考:始封汉寿亭侯,追谥为壮缪,宋崇宁中追封忠惠公,大观中加封武安王,建炎中加封壮缪义勇与武安王而六,淳熙中又加英济而八。国朝洪武初始复原封,加为齐天护国,且年来民间自称为协天大帝。朕为人神之主,矧素藉威灵,闻解故里远迩,士民赍缗,楮走祭祠下者岁数万计,乃释家藉为护法,伽蓝道家称为监坛大帅,辄成故典。而帝精忠大义,白日行天,几与苍昊无极,此曷足暴其灵,反折其气。朕恭具冕、袍、币、帛,特遗官诣蒲州加封曰: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振天尊,明祀正典,以表威灵通于三极如此。朕以民依于神,古者天灾流行珪璧斯罄,今祀典昭明,威感焯焯,人纪所关。朕特命司设监太监林潮略地于都城外之坤方,选材诹日鸠工兴事,木石工需悉隶内府,为正殿三楹以奠帝之居。东西配以殿六楹祀宋岳武穆王飞,汉张显王飞,唐张英济王巡,许威显王远,雷将军万春,偕显护在国威,庇在民佥,封王号普昭灵感,而庙制壮丽,巍如焕如,瞻之肃如,真足以威天下矣。夫天统五气,地阂五方,人效五官,帝分五畤。故玄武镇北极,大士宰西方。帝秉火德荧惑应之,颜如渥丹,骑曰赤兔,尽其征也。阳明用事,如日中天,先天则维南当乾,后天则重明丽,正天且弗违,朕志符定询谋佥同。


明神宗这通御制碑文,现在依然伫立在北京万寿公园中,御制勅建护国关帝庙碑记 - 北京记忆,各位可以通过北京记忆网中看到碑文的拓片,从明神宗亲撰的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在明代受佛道崇祀,但只是作为佛教“护法”,道家“监坛大帅”,明神宗认为把关羽放在这个等级的“神格”完全无法体现关羽的精忠大节(此曷足暴其灵反而有辱关羽身份(反折其气),所以明神宗才加封关羽为大帝,使其神格“升级”(以表威灵通于三极如此)。在皇帝敕建的关帝庙中,岳飞与张飞、张巡、许远、雷万春等人被封王号,位居东西配殿,作为关羽的陪祀。(东西配以殿六楹祀宋岳武穆王飞,汉张显王飞,唐张英济王巡,许威显王远,雷将军万春)由此也可见狐狸大仙脑补的关岳合祀完全就是放屁。


明神宗此次加封关帝活动,是通过中旨,并没有走正常程序,充满了道教色彩,但明代士大夫对此也没有表示不满,反而多次上疏,希望朝廷能够通过正常程序,确定关羽的封号,终于在天启四年,经过太常寺上奏,礼部的覆题,皇帝下旨,从官方祭祀,确定了关羽称帝的封号。关帝改封后,关公专书大量刊行,一大批文人投身其中,顏清洋在他的书《從關羽到關帝》中统计了自万历四十二年关羽改封后涌现出的关公专书:《关帝实录》万历四十七年刊、《关帝纪》天启元年刊、《关帝志》天启初年刊、《西湖关庙广记》天启年刊、《关公祀志》天启年刊、《关帝集》崇祯六年刊、《重編義勇聖帝集》钱谦益编


从民间当朝堂,从武人到文士,整个阶层,都对关羽有着极大的崇祀热情,这一热情终于在明末内忧外患之下达到了高潮,面对如此强大的信仰,入关的清代统治者当然适时选择继承、利用了这一信仰广泛的神灵。这也是不言而喻的,某些人非要编造出清廷扶植关羽信仰的鬼话,我只想送他两个字“扯淡”

参考文献《中国近世民间信仰 宋元明清》

《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