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世代》的iBanker 身光頸靚背後每年賺幾多?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商業 - D171109

《誇世代》的iBanker 身光頸靚背後每年賺幾多?

商業

發布時間: 2017/11/09 16:56

最後更新: 2017/11/09 16:56

分享:

分享:

iBanker一向是令人羨慕的職業,無綫首播劇集《誇世代》中,主角歐陽震華和陳豪飾演的宋仲基和鄺港生都是投資銀行家(iBanker),他們的年薪都有幾百萬,身光頸靚的外形,令人很好奇為何iBanker的人工如此高。

根據顧問公司Morgan McKinley年初的報告,最初階的iBanker(即Analyst),月薪由大約3萬元起跳,美資大行可以去到7萬至9萬,再上一級的Associate級別,人工則有6萬,最高可達14.5萬,當晉升至副總裁(VP)級別,人工已升至10萬至18.5萬,去到最高級的Managing Director級別,更加有19萬至29萬一個月。

當然,除了每月基本薪水,iBanker另一收入來源,就是完成交易後所賺得的花紅,這筆花紅更隨時相當於20多個月基本薪水。

【延伸閱讀】做投行iBanker點解賺咁多錢?

一般而言,投行可分為Front Office(FO)、Middle Office(MO)和Back Office(BO)。只有FO是直接面向客戶並為投行產生利潤,收入也最高,MO和BO不論是底薪抑或花紅,其實跟其他銀行工作沒大分別。

FO又大概可分成3大部門:企業融資(Corporate Finance,或稱投資銀行部門,IBD)、銷售與交易(S&T)和資產管理(AM)。顧名思義,IBD工作是協助企業透過賣股份或舉債來融資,又或者尋找適合的投資機會(例如企業併購),完成交易後投行會取得金額大約1至3%,作為投行管理整盤交易的費用。

至於S&T的工作,則是幫客人落盤交易和提供交易意見,主要涉及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的金融產品,例如是已上市公司的股票,但不包括新股。

剩下來的AM,管理的項目包括對沖基金、互惠基金之類,投行會每年按基金規模收取管理費用。以對沖基金為例,管理費用一般是基金規模的2%,此外若對沖基金創出盈利,也可賺取盈利中的20%作為業績表現費,即是所謂的「2/20標準」。

投行賺大錢 iBanker有得分 

一單新股上市(IPO),涉及的金額可達10億美元;港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833億元(以今年首10個月計),去年全年IPO集資額達1,950億元;再加上基金規模一定是以億來計算,外資基金的規模更至少達幾十億美元,大家不難想像到投行從IBD、S&T和AM業務中賺取到的各類專業費用往往是天文數字。但到底這筆錢是如何落到iBanker口袋中?

投行從每單交易或資產管理賺得的錢,並非直接再分給負責該項目的iBanker,而是逐年計算,按每一位iBanker在過去一年為公司帶來了多少生意和公司整體盈利,決定各人可以取得多少花紅。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