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很难处理与开国功臣的关系?

这不是扯淡吗,光武帝刘秀杀功臣如麻,谈何平稳? 历史上的开国功臣们都很难善终,要么被杀,要么自反。昔日的同盟、战友在开国后、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却互相猜疑…
关注者
4,871
被浏览
6,348,410

434 个回答

咱家就简单说个故事。

老赵当了皇帝以后,应该说,对老兄弟们还是可以。搞了个千古闻名流芳百世的杯酒释兵权。把几个资历老、有威望的老兄弟好好安置了一番,又提拔了几个资历浅的起来负责军队工作。这被安置的老兄弟里,就有石守信。

太祖死后,太宗主政,为政治上的考虑,又召用了不少当年被罢去兵权的老人重新出山。这里又有石守信。

高粱河兵溃,太宗大腿上中了一箭,连夜跑路了。主力部队八万多人在李继隆等人掩护之下,好不容易才丢了辎重跑了出来。军队退出来了,皇帝不见了,于是就闹出了幺蛾子。

众将于是在军中串联,准备拥戴太祖子赵德昭为帝。其中,经历过陈桥事变的资历最老的老人,也就是我们两次提到的石守信同志,就是积极参与者(石守信:这个我熟啊!)。

这就是后来太宗嘲讽德昭说让他当皇帝以后再考虑封赏众将的原因。

大家仔细想想,辛亏是太宗很快找到了部队,这事才没成。设若等事情成了,太宗才找到主力部队,历史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太祖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对不对?历史没有假设。

因为开国功臣集团的“年龄梯队”往往不合理,上下级之间年龄差距太小。低级功臣如果有生之年还想“进步”,往往就只有踩着其他功臣的尸骨才有可能。帝王在利用功臣,而功臣何尝不也在利用帝王?

我们都说铲除部分功臣是开国帝王为了巩固权力,但也绝不能忽略功臣集团内部谋求“进步”的“少壮派”[1]所起的重要作用。开国之初可能还好,可当开国十几年后,在年龄层高度叠压的领导集团内部,可能会因“少壮派”缺乏上升空间而积累起巨大的压力,就如同一座蓄满了岩浆的火山。此时任何的风吹草动,任何微小的矛盾,都有可能在压力下被无限放大,最终引爆局势。

开国君王是“孤家寡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力量,是干不成任何事的。开国帝王与开国功臣们的矛盾,本质上是“开国帝王”、“开国功臣当权派”和“开国功臣少壮派”的三角关系互动的结果。我们很难知道开国君王们究竟在想什么,他或许只想做一些调整,可在领导层巨大的内部压力之下,君王任何的动作,都有可能导向不可控的局面。

开国权力结构

我们都知道,一个公司发展越快,其上下级之间的年龄差距往往就越小,因为所有业务线都在快速扩张,早来两年加入公司的可能已经干到主管了。王朝开国时期也是如此,随着版图和机构的快速扩张,产生了大量职位,让很多年轻人得以平步青云,晚来的人即便年龄、才干与先来者相差无几,也只能屈居人下。最让人绝望的,大概就是遇到和自己岁数相差不多,甚至比自己还年轻的领导了吧?

比如黄埔军校第一到第六期之间,其实只差了3年而已,但黄埔一期和六期在晋升前景上却有着巨大的差距,更不用说和六期之后的其它黄埔生了。飞速晋升的一期生年纪轻轻就占据了要职,堵住了同龄人的上升通道。假如国民党没有丢掉大陆,那可以设想其后必然会有更加激烈的内部斗争。年龄梯队不合理?那就斗到合理为止。

一个正常状态下的组织,都会进行“年龄梯队”的建设,让上下级之间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年龄差距。确保在后继有人的前提下,不会有太多“少壮派”因有生之年“进步”无望而选择“下克上”式的抢班夺权。但开国时期情况特殊,根本没条件像这样序齿排班的建设队伍。再比如我军的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上将生于1916年,最年的中将生于1917年,最年轻的少将生于1921年。除掉少部分老同志,绝大多数将军都是同龄人,却是上下级关系。这可能也为50到70年代的一系列事件,提供了客观环境。

现在,想象你是一个低级别的功臣,你的上级和你同龄,上级的上级只比你大2岁,你们都在四五十岁的当打之年,不搞事情,你真的有信心在有生之年熬死两层上级?

参考

  1. ^所谓“少壮派”指的并不是年龄和身体,而是指位阶。毕竟开国时功臣们往往岁数都不算大,年龄差距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