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近年來,國外吹起一股「微型房屋」風,買房者不僅能甩掉房貸負擔,還能減少每月的住房開銷,一起來看有多神奇!(責任編輯:黃梅茹)

國外近年來吹起「微型房屋」風,首圖來源:Living Big In A Tiny House 影片截圖。

文/Hayden 刊登於創新拿鐵

想過自在生活,有時得從小處著手。近年廣泛發展的「微型房屋運動」,讓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快要退休的老年人,都能從高昂房價中脫身,擁抱財務自由,從小生活中實現大夢想。

創新點:生活要小,夢想要大

本文 3 大重點:1.  住小房子擺脫房貸,不讓屋子左右了生活。2. 微型房屋運動追求簡單生活,邁向人生自由。3. 微型房屋擁有者學歷及收入都比其他人高。

1. 住小房子擺脫房貸,不讓屋子左右了生活

每個人都想住大房子,除了住得舒適外,也可以放較多東西。但現年 21 歲的數位企業家 Brent Heavener 卻喜歡小房子,他在 Instagram 上有 70.8 萬名粉絲,建立的@tinyhouse 帳號,蒐集了全世界許多小房子的照片,並精選了 250 張,在 2019 年 9 月 10 日出版了名為《小房子:生活要小,夢想要大》(Tiny House: Live Small, Dream Big)的書。

圖片來源:Barnes&Noble.com

Brent Heavener 16歲時,父親給他看了一張貨櫃屋的照片,他才發現除了傳統房子外,也可以用創意來搭建舒適的小空間,從此激發他對小房子的興趣。這本書裡紀錄的是他蒐集的各種袖珍住所的照片——從貨車、小船、樹屋到小木屋。這些小房子容納不了太多東西,但能讓生活更輕便,世界更簡單,且仍具房子的功能及設計。

為了呼應書名《生活要小,夢想要大》,這本書的尺寸也比一般書小,大約只有三分之二,裡面有世界上最小、效率最高的房屋,Brent Heavener 並訪談屋主,蒐集到不少有關居家的常識。

例如居住空間多大才夠?Brent 建議大家不妨拿起紙筆,寫下所需要的生活物品,然後再把沒有了也可以活下去的東西劃掉,最後把剩下的東西和小房子裡可以容納的空間(11 坪以下)進行比較,找出一個平衡點。

如果不習慣房子一下子變得太小,Brent 建議可以慢慢來,先把房子縮小到現有生活空間的一半,然後再縮小到最終的目標。重點是如果能因此擺脫銀行抵押,無房貸一身輕,就能不再成為屋奴,擁有無限的自由,從此依自己的方式安排住家,而不是讓房子左右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2. 微型房屋運動追求簡單生活,邁向人生自由

這種強調自主生活的主張,便是近年來「微型房屋運動(Tiny house movement)」廣泛發展的原因。想住微型房屋的人,基本上是想過著簡單生活(Tiny Life),因此藉著擁抱狹小生活空間簡化生活,進而帶來財務以及生活上的自由。

典型的美國房屋,面積約為 2600 平方英尺(約 73 坪),而微型房屋,面積在 100 至 400 平方英尺(約 2.81 坪至 11.24 坪)之間。建造微型房屋已成為一種社會運動,雖然加入微型房屋沒有任何限制,但當人們過著「簡單生活」時,通常他們的小房子會落在 400 平方英尺(11.24 坪)以下。

微型房屋可以租用或自有,可以選擇有輪子的微型房屋,也可以將微型房屋安置在地基上。大多數的微型房屋擁有獨立的結構,但有些會依附在其他更大的建築物土地上。有些微型房屋是由屋主自己設計和建造,而另一些則是購買現成的拖車。微型房屋具有各種形狀和大小,但原則都是可以在更小巧,更高效的空間中讓生活更簡單。

選擇微型房屋和簡單生活有許多優點,例如環保減少碳足跡、財務自主,以及渴望更多時間和自由等因素。

(同場加映這篇如何找尋能兼顧環境、需求及文化的建築:他設計了台中花博「積木館」和東京2020 年奧運主場館,畫圖的右手卻不聽使喚。看隈研吾如何走過人生低谷,發現「弱」的美好)

以財務而言,大多數擁有「典型房屋」的美國人,收入的 1/3 至 1/2  都花在負擔高昂的房屋成本及相關支出上。買房通常意味著一生都要綁在工作上才能支付這些費用,但買的房子往往超出他們實際所需。努力工作的結果是在房屋中填滿更多東西,而有些東西根本並不需要。結果,辛苦了一輩子賺的錢都浪費掉了,就好像老鼠在跑輪中辛苦奔跑,但始終是留在原地没有進展。

購買「典型房屋」的成本也可能比想像的要高得多,如果房屋的購買價格為 29 萬美元,加上利息、稅金、保險、維護和修繕,30 年後所有這些費用總計將超過 100 萬美元,這才是房屋的真正成本。

圖片來源:The Tiny Life

解決的方案,就是讓房子變小。微型房屋的平均成本比普通房屋要低得多,小房子的售價僅 1 萬美元到 4 萬美元之間。小房子的保養成本也比典型的房子低得多,一般典型的房子,水電、保險等每月要花費 1000 美元,一旦改搬進微型房屋,每月只要花費 15 美元。

3. 微型房屋擁有者,學歷及收入都比其他人高

然而小房子不一定適合所有人,許多人最後都無法忍受在小房子裡生活。例如《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在瓦爾登湖的生活也只維持了 2 年,在此期間他還把要洗的衣服帶回家讓母親洗。但長遠來看,小房子能讓你省下可觀的積蓄。

省下的錢為財務自由及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提供了一條可行之路,讓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由於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簡單生活,所以每個人的生活看起來都有些不同,但共同點是不再為錢所困。

例如,78% 的微型房屋所有者擁有自己的房屋,而且 68% 的所有者沒有抵押借錢(相形之下典型房屋所有者中只有 29.3%)。此外,有 55% 的微型房屋所有者擁有比一般美國人更多的儲蓄,32% 擁有超過一萬美元的退休儲蓄金。

至於買微型房屋的人中,女性比男性多(55% 比 45%),擁有碩士學位者的比例是一般大學畢業生的 2 倍;而且微型房屋所有者年平均收入為 42,038 美元,比平均美國人多了 478 美元;在每 5 個微型房屋所有者中,有 2 個年齡在 50 歲以上,其他在40-50 歲、30-40 歲及 30 歲以下的各占一個。

所以,微型房屋所有者並非是收入低的人,反而是高學歷、高收入者,顛覆了大家的刻板印象。

Brent Heavener 建議,只要是能讓生活更簡潔,擁有的東西更簡單,你的「物質生活」不再控制你,你也不再為擁有的「物質」而活,則無論是房車、貨櫃,還是翻新過的垃圾箱,任何處所都能成為你的小小家園。如果你厭倦了汲汲營生,為錢為房子打拼的生活,就來擁抱微型房屋,許自己一個無拘無束,寬廣自由的快樂生活。

創新拿鐵推薦閱讀:

無印良品開始賣房子?一間只要81萬?日本、英國、德國興起「組合屋」風潮,讓年輕人也能輕鬆買房

讓買房子跟在網路上買衣服一樣方便?!這位31歲的創業家,用APP顛覆最傳統的房地產行業

「工作與生活平衡」是騙人的!學會這4種方法,勉強可以達到工作與生活的「調和」

參考資料:
1. The Enduring Appeal of Micro Living
2. Tiny house movement
3. What Is The Tiny House Movement?

延伸閱讀

【台灣地主是依附在企業下的吸血蟲】一個支持囤房稅的理由:「3 %不動產持有稅」無傷地主,讓他降價賣才是真損失

【台北是首購族地獄】1000 萬根本買不起北市「正常 2 房」!自備款至少要 400 萬

5 成台灣人因買不起房不敢生!我們能效仿美國找「陌生人」一起養小孩嗎?

(本文經原作者 創新拿鐵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這輩子不必背房貸了!「微型房屋運動」帶領年輕人擺脫房奴的命運〉。首圖來源:Living Big In A Tiny House 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