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月_百度百科

供月

历史悠久的中国岁时风俗
收藏
0有用+1
0
供月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岁时风俗,把中秋节时将月饼、果品等摆在院子中间,月亮先“吃”,然后人才能吃的一种风俗习惯。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中文名
供月
节    目
祭月拜月活动
类    别
中秋节风俗

节日介绍

播报
编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今,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溯源

播报
编辑
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周礼》等文献中已确定无疑地证明,其时对日月的崇拜已发展至宏大而正规的天子的日月祭祀。《周礼·典瑞》:“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礼记·祭义》:“祭日于坛,供月于坎”。《国语·周语》:“古者先王即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尊君”。
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
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意义

播报
编辑
中华民族的祭祀文化,表达的是“敬天、礼地、爱人”这三种基本情感指向,所崇拜的是天神、地祗、人鬼三种类型的神明。天神之中,按等级分为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和列星三等,太阳和月亮就是华夏先民最崇拜的自然神之一。
为什么天子要祭天地日月?郑玄曰:“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训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况人得不事耶。”帝王自命昊天上帝之子,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为兄以月为姊,天子祭天地日月,既是敬畏、祈求护佑,也是向天下臣民示范“孝悌”之义,即祭天地以示孝,祭日月以示悌。
日月之祭的时间,自周代就定在了春分秋分,即所谓“两分”。为何要定在这两个日子呢?这要从天文与二十四节气说起。
每年夏至之后,太阳就从北回归线逐日南移,到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此时,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再往南,北半球的秋季就将结束而迎来冬天。这一时刻,二十四节气中称为秋分。先民认为,日属阳之精,月属阴之精,“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郑玄也说,“君子履端于始,举正于中,故本二分也。”因此,春分和秋分就分别成了祭祀太阳和月亮的日子。
祭日,称“朝日”,供月,称“夕月”。“夕月礼”就成为了供月之礼的特有称呼。
虽然《周礼》中就已经确定了“两分祀日月”之制,但日月之祀在历代的时间并不绝对固定(波动主要发生在比较短的王朝),不过,总的来看,春秋二分仍然是天子祭日月最基本的日期选择。

赏月与供月

播报
编辑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供月与月饼

播报
编辑

月饼的由来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吃月饼的地位

虽然在唐朝部分地区就有了月饼,但月饼风靡全国还是在宋朝。为什么呀?这只能说偶像魅力是无穷的。原来北宋皇家喜欢在中秋吃月饼,这样一来各地纷纷效仿,中秋食月就成了全国性习俗。

月饼是好伙伴

传说元代末年,统治者实行“三家养一元,五家一菜万”的残暴统治压迫,朱元璋组织农民起义,特制了一批大圆饼,里面暗藏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起义,结果起义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廷对这有功的月饼大家赞赏,中秋食饼的习俗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
还有的说这用月饼夹字条约定起义的不是朱元璋的主意而是张士诚。他利用中秋亲友互赠月饼的习俗,在月饼馅中夹进起义的字条,约齐各地人马在中秋节举事。只是最后坐上皇帝宝座的是朱元璋,这份功劳就被后人算到明太祖头上了。
还有的说这用饼夹字条的做法可不是明朝人的首创,而是古已有之。那时没有电话电报,两国交战,军队调度都靠传令兵东跑西跑,消息太不安全了。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将帅们想出的一个主意:把纸条卷好放在一个圆饼里。

需月饼的原因

播报
编辑
最初的月饼当是宋朝大诗人苏轼诗中所提到的加糖和油酥的小圆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该书的“蒸作从食类”就列有“月饼”。这种月饼是一种带馅的笼蒸的发面饼,与当下的月饼有很大的不同,但已是当时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山东、河南地区的农家于中秋节还自制这种月饼,这可视为宋朝月饼的遗俗。明清时,月饼成为中秋节的馈赠礼物和食物,并有象征团圆等意义。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月饼成圆形,象征圆月,取月圆人团圆之义。祭月必以圆饼、圆果,都是以象征圆月之物为祭品。宋人还有合家分食一个月饼以取团圆的习俗。刘若愚明宫史》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宋朝的月饼已经有很多品种,而且还有价格昂贵的高档次月饼。明朝枕榜《宛暑杂记》说:“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七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清朝,人们还将有关月亮神话传说的图案,绘制于月饼表皮,突出表现了寄托月饼之上的美好愿望。《燕京岁时记·月饼》说:“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大月饼上绘制的图案更为丰富,“饼圆如三尺月,厚径寸而高起,皆蟾轮、桂殿、兔杵、人立或吴刚倚树,或嫦娥窃药,精致夺目。”这些月亮神话的图案,激发了不少文人的诗兴。彭蕴章《幽州风土咏》:“月宫饼,制成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袁景澜《咏月饼诗》:“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文人的歌吟为月饼和节日注入了浓浓的诗情。月饼包容着丰富的吉祥文化内涵,中秋佳节赠月饼,食月饼,以月饼作祭月之祭品等,都表现了人们对月饼所包含的吉祥内涵的认同。

团圆的象征

月饼取圆月之形,自产生以来,就成为中秋节象征团圆欢聚的必不可少的吉祥物。月饼象征团圆的意义贯穿中秋节一系列习俗之中。中秋节互赠月饼之俗,其意义在于祝愿各家团圆欢聚。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馈赠月饼祝团圆之俗一直延续传承。民国二年《于潜县志》:“十五日,‘中秋节’。食月饼,馈送亲戚。”民国十九年《寿昌县志》:“‘中秋’(新历‘秋节’),各家以月饼相遗。”祭月是中秋节曾经盛行的习俗。祭月的对象为月神,月神也称太阴星主、月姑、月宫姑娘等。一些地方祭月神不设神像,直接对月祭拜,但大多数地方则要张贴“月光神”(又称“月光纸”)作为祭拜的对象。用于祭拜的供物以圆形月饼为主,还辅以瓜果,皆取圆形。有的地方还要将瓜果切成牙瓣如莲花状,以象征月光纸上的莲花座。以月饼祭月有多种意义,“团圆”是其中的意义之一。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花。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以圆形月饼祭圆月,正是取团圆之义。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中秋祭月风俗,突出强调了祭品月饼的象征团圆的功能:“十五日祭月,香灯供品之外,则团圆月饼也。”以月饼供月祭月祈愿祝贺团圆之俗又多见于清及清以后的地方志中。清康熙四十四年《演州志》:“十五日‘中秋节’,以饼果祭月,亦聚饮赏玩,俗谓‘圆月’。”祭月仪式完毕,便食用祭过月神的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也表现了月饼象征满月与团圆的吉祥意义。1934年《万全县志》说:“中秋节“是日,各家必定制特号月饼一个,供于月前。供毕,依人数平均剖之。每人一块,分食之,谓‘团圆饼’。故玩月时,亦谓之‘团圆’”。全家按等分分食一个月饼,其意义在于祈贺全家人团聚,犹如满月似的月饼合在一起。切月饼时,非常讲究刀法,要求切出的各部分不仅数额和全家人数相等,而且大小均等,如果家有孕妇,还必须多切一份。这些习俗,都包含着借月饼祈求团圆之义。有的地方称月饼为团圆饼,民国二十四年南京《首都志》引《金陵岁时祀》:“‘中秋’祀月,……月饼,俗名团圆饼,祀月之余,阖家分啖,义取团聚。竞称‘中秋’为团圆节。”全家团聚吃月饼或分食一个月饼,都是为了祈望年年岁岁团圆。民国十六年《兴城县志》:“十五日为‘中秋节’。……至夜,陈月饼瓜果于庭中,燃爆竹,焚香祭之,谓之‘拜月’。祭毕,家人分甘聚啖。是日也,月圆于上,人圆于下,故又谓之‘团圆节’。”

丰年的象征

中秋节正值农作物收获的季节。自远古有农业生产活动始,人们在收获之际就要举行与春季播种时节的“春祈”活动相呼应的“秋报”活动,以感谢土地神赐给农作物丰收,并祈望明 年继续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秋报活动是形成中秋节的文化因子之一,不少地方的中秋节还传承着秋报的习俗,秋报时要举行酬谢土地神、谷神的仪式。由此,中秋节吃月饼习俗也融入了秋报的因子,月饼成为丰年的象征。在中秋节,人们往往要借月饼来庆贺丰年,祈望来年继续获得好收成。1959年北京中国书店《同治金门志》:“‘中秋’,村市各祀土地神,与二月同,春祈而秋报也。夜荐月饼……祀先祖家神,亲友相馈遗。”1965年中华书局影印天一阁嘉靖本《龙溪县志》:“‘中秋’:祀上(土)神,视二月十五其费尤广,盖古人祭祀之遗意,春祈而秋报也。人家儿女于月下设果饼,环服之类群望星月而拜,致词,谓之‘请月姑’。”

生殖的象征

中秋节以月饼拜月祭月,还有祈子的意义。为祈子目的而举行的拜月祭月活动,与妇女直接相关,所以一般只有妇女参加。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就对拜月者的性别作了明确规定。其实,这种说法仅适用于为祈子目的而举行的拜月活动,至于为其他目的而举行的拜月活动(如祈贺团圆等目的),则是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的。在中秋节妇女举行的拜月祈子活动中,月亮及其象征物月饼,被赋予了赐子的功能,成为生殖的象征。清乾隆十二年《新乡县志》:“‘中秋’,戚友交馈月饼,妇女陈瓜果拜月。”清乾隆二十一年《获嘉县志》:“十五夜,妇女设瓜果拜月。”这种只有妇女参加的拜月活动,显然包含着向月亮及其象征物月饼祈子的意义。在人们的观念中,月亮、月饼是生殖之物,能使妇女受孕,所以,在中秋节,又有妇女照月得子的习俗。民俗认为:久婚不孕的妇女,为求子,可于八月十五日的夜晚月到中天之际,独坐于庭中,静沐月光,不久定能得子。静坐沐浴月光以求子的习俗在有些地方则演变为在月光下走动,以照月得子,称为“走月亮”。民国二十二年《吴县志》:“十五日为‘中秋节’。作月饼相饷、祀月……妇女亦盛妆出游,曰‘走月亮’。”民国十年《宝山县续志》:“‘中秋’,食芋艿、豆荚,妇女玩月,以走三桥为例。”为了生男,人们又在走月亮习俗中融入了摸象征男性生殖器的圆木的活动。民国十九年《嘉定县续志》:“‘中秋’:比户竞焚香斗,并陈瓜果,月饼祀于庭中。妇女踏月摸丁东。摸丁东者,夜至孔庙门上扪其圆木,谓可宜男。”中秋沐浴月光祈子习俗,包含了对月亮的生殖力崇拜。月饼之所以是生子的吉祥物,就在于其所代表的月亮为生殖崇拜对象。
由向月亮、月饼祈子的习俗逐渐衍生出了一系列祈子习俗,并形成了一连串与月饼功能相同的象征月亮的祈子物。如中秋夜摸瓜、送瓜祈子习俗,便是以瓜来象征月亮祈子。用瓜来象征月亮作为祈子之物,不仅因为瓜与月亮同为圆形,还因为瓜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本身就是生殖崇拜物,所谓“瓜迭绵绵”,即是认为瓜具有繁衍子嗣的功能,这正好与月生殖崇拜相耦合。以瓜象征月,就产生了中秋夜摸瓜、送瓜以祈子的习俗。各地中秋摸瓜、送瓜习俗又有一些差异,有的地方是由祈子妇自己去摸回家,有的地方则由儿童摸瓜送给新婚之妇等等。至于所摸瓜之品种各地则不尽相同。有的地方为冬瓜,有的地方为南瓜。因“南”与“男”谐音,南瓜又被认为是生男之兆。瓜、月饼被当作祈子的吉祥物,根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生殖信仰。月亮生殖信仰的产生,则与女性有关。月亮由缺到圆,又由圆到缺,正好是二十八天,而女性信水的周期也是二十八天左右。这种耦合,使得人们将女性的信水与月亮联系起来,称信水为“月水”、“月信”、“月经”。并认为女人的生育与月亮的圆缺有某种感应关系,故女子为祈生育,便要在一年之中被认为是月亮最圆的时节祭月拜月、沐月以祈子;后来,又以月饼、瓜类为祈子物,是因为它们是月亮的象征。

供月的诗词

播报
编辑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