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闕遊記【下】《不管有無修行人人必看必讀以了解宇宙實相及天界運作人類之賞善懲惡賜福延壽事》《轉載自宗教寶書》@宇宙之天界人間地府各種遊記傳真|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019-11-17 06:39:39| 人氣1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闕遊記【下】《不管有無修行人人必看必讀以了解宇宙實相及天界運作人類之賞善懲惡賜福延壽事》《轉載自宗教寶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闕遊記
《下》【人人必看尤其各教修行者更需看,以了解宇宙真實相及天界運作人類之賞善懲惡賜福延壽事進而改過向善明真理,並多孝順多行善勿造惡做惡來助己早日修行悟道成就】 儒宗神教之豐原懿敕寶德大道院鸞門扶鸞著作 《轉載自宗教寶書

 

目錄

第廿六章哪吒三太子‧掌南天中壇

第廿七章中壇之任務‧禦魔與除妖

第廿八章楊戩擒精怪‧調御為護法

第廿九章魔祟與苦難‧業報之一環

第三十章鸞門之扶鸞‧緣起孔夫子

第卅一章孔聖創鸞門‧子路煆正鸞

第卅二章至聖孔夫子‧著春秋因緣

第卅三章春秋之妙義‧仁義禮智信

第卅四章關聖之前身‧春秋伍子胥

第卅五章玉帝已安排‧述育德真義

第卅六章世人失五常‧天災人禍多

第卅七章因果大清算‧討報與考驗

第卅八章鸞門之著書‧啟迷與向覺

第卅九章鸞門渡賢良‧依止眾鸞書

第四十章鸞門之首重‧三綱與五常

第四一章君為臣之綱‧君賢與臣忠

第四二章父為子之綱‧父慈與子孝

第四三章夫為妻之綱‧夫和與妻順

第四四章存行仁之道‧求仁即得仁

第四五章真義之內涵‧非禮勿言行

第四六章禮儀之妙道‧日常生活中

第四七章善用妙智慧‧處處現吉祥

第四八章鸞門之沒落‧主因在正鸞

第四九章信乃功德母‧失信則枉然

第五十章邱真人修道‧艱辛之歷程

豁落靈官王天君   跋文

天上聖母   跋文

※完書玉旨及助印此書之『特頒賞例』

註:本書由豐原懿敕寶德大道院扶鸞著作 歡迎翻印 廣種福田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425

第廿六回  哪吒三太子‧掌南天中壇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靈遊「南天門」,拜訪《中壇元帥》。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穿梭天際,底下黑漆漆一片,蓮台有些搖晃。菩薩啊!可能要加足馬力,您看底下強風陣陣,快要偏離航道了。

菩薩:賢生切莫大驚小怪,這種現象可多的是,要知道蓮台可是會辨認航向的,是一架智慧型導航機,有強制認同軌道的系統。

邱生:原來蓮台這麼先進,改天不妨也弄一架送學生玩玩。

菩薩:蓮台可不是用來玩的。

邱生:那麼,蓮台是做甚麼用的呢?

菩薩:蓮台是用來度化眾生的交通工具,也是用來驗證修道人身份地位的憑證。

邱生:修道人居然還可以拿蓮台來做為身份之憑證,那該如何去辨識呢?

菩薩:像 吾這座蓮台有九層,象徵九品,爾再看清楚這蓮台有多寬廣呢?

邱生:剎那間,蓮台早已看不出邊際,邱生後瞧瞧、左瞧瞧,居然沒有任何邊際可尋。菩薩啊!怎麼會這樣呢?

菩薩:蓮台之遍廣一切,即是尊榮無比之象徵。

邱生:原來蓮台之高矮及大小,即能分辨出修道人之修行火候,以蓮台大小來辨證此修道者功行之深淺,驗證蓮台之尊卑,代表一個行者證道的程度與境界。

菩薩:其實,也不能小看那些蓮台不怎麼起眼的修道人,因為修子一,並且行深般若波羅蜜,堅持下去,則終能使蓮台自動長大茁壯。

邱生:學生明白了。任何人只要真心的修身行善,總有一天,自己的蓮台就會像大樹一樣又高又壯,能庇蔭一切。

菩薩:是的。只要眾生不分男女老幼,哪怕是肢體有所不便之人,只要勤於修身,造諸善事,就能不斷增長各自的蓮臺。

邱生:請教菩薩!常聞修身,但到底怎麼樣才算是修身呢?

菩薩:修身者,顧名思義,就是休養身體。

邱生:身體該如何休養?

菩薩:修身,即乃修涵文學及武藝。

邱生:文學倒是容易懂,但武藝又如何解釋?

菩薩:古來修道之人,首重體魄強壯,而欲強筋健骨,必賴武術,身擁武藝,在修身方面便有了根本。

邱生:修道人修身有了基本之後,又該如何呢?

菩薩:進一步就是薰陶文學造詣,讓思維充滿正知見,以正知見深入內心,這就是修心。修道人知所修心,又有修身基礎,便能藉正心調養身行,促使言行處於善正,循規蹈矩,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修道人。

邱生:修身不就是改脾氣、去毛病,菩薩為何說修身乃修行武藝呢?

菩薩:因為修身不只是改脾氣、去毛病,那麼簡單而已, 吾將改脾氣、去毛病,認定為修心而不在修身之列,唯武藝乃屬於修身之列;再者,勤習文學,開啟善智慧,隨修身至於改脾氣、去毛病,這是因為心態裡頭心不純淨,才會示現在行為上,而非身體本來就有之偏差。

邱生:原來如此,學生受益良多。不久,蓮台通過「南天門」,直行一段路,便緩緩降落。師生走下蓮台,但見眼前有宏偉建築物像是城池一般,城門上有重兵把守,刀槍劍戟,旗幟鮮明,門口有守衛值勤,只見城門高掛著:「中壇」兩字的金匾。城門外,來往仙人頻繁,而就在正城中間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恭候著。

仙官:小神恭接《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進城。

邱生:一行人浩浩蕩蕩,走進中壇,見中壇內佈局比其它將帥部還要壯觀,兵員更是眾多,無法形容。隨仙官之引領,已然進入休息室等候。此時,因為《中壇元帥》正在為將士們精神喊話,所以不能立即打招呼。

仙官:勞請大士及賢生稍待片刻。

菩薩:仙官先去忙吧!

邱生:一會兒時間,《中壇元帥》已然走下校台,往休息室前來。

中壇元帥:《觀音大士》遠途而來,未出遠迎,失敬!失敬!

菩薩:元帥校兵,勤務繁忙,豈敢打擾太多。

中壇元帥:大士客套了。

邱生:學生參見《中壇元帥》!

中壇元帥:賢生毋須多禮!今夜前來,先讓我招待一杯茶水。

邱生:感恩元帥賜茶!此茶乃有濃郁醇香。

中壇元帥:喜歡就好。

邱生:敢問元帥!有些眾生並不知《中壇元帥》為何人物,是否能請元帥重申一番?

中壇元帥: 吾便是民間俗稱三太子或稱太子元帥之「哪吒」是也。

邱生:有關《三太子》及《太子元帥》一辭,是否能為大眾解釋一番?

中壇元帥: 吾乃商朝末年伐紂的戰將之一,因為武藝超群,受封為元帥一職。昔時,乃有龍宮三太子時常興風作浪,擾亂人間, 吾天生正氣又妒惡如仇,豈能坐視不理,於是在幾經溝通不果後, 吾便打傷龍宮三太子,抽走祂的龍筋;茲因祂龍根既失,仙根亦斷,如同凡夫,必死無疑,從此無法再作怪。原本, 吾不該傷害同是仙家的龍宮三太子,但怎知龍宮三太子禍害人間,並非偶犯,吾基於為民除害,才動手傷之,因而得罪了《東海龍王》,由於吾法力高超,龍王不敢犯吾,卻不斷尋找吾父:李靖的麻煩。吾受到師尊《太乙真人》的指點,「挖骨還父,剖肉還母」,然後以「蓮花兩朵、荷葉三片、蓮梗三百骨節、三片蓮葉分上、中、下放於骨節中」,蓮花化生,以了斷《東海龍王》對父母的為難。至於三太子之稱呼, 吾之先天乃是玉帝駕前的靈珠子所轉世,加上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所以世人尊稱為:「哪吒三太子」,又因為 吾職掌中壇之營,帶領天兵天將,正式的官銜為:「中壇元帥」,民間便習慣稱呼為:「太子元帥」。

邱生:非常感恩元帥開示這麼多,希望來日能再度聚敘。

中壇元帥:會有機會的。 吾尚有很多事未說,期待爾下一次的到來。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中壇元帥:恭送《觀音大士》聖駕!

邱生:學生拜別《中壇元帥》!

中壇元帥: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59

第廿七回  中壇之任務‧禦魔與除妖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靈遊拜訪《中壇元帥》。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臺,蓮台緩緩升空,四周一片燈火通明,清涼的風徐徐吹來,既不悶熱,亦不覺冷,通身舒暢;天空中七彩雲朵飄飄,又有鳳凰飛舞,真是美極了。一會兒時間,蓮臺徐徐降落在草原上,在草原裡有數隻白兔,正悠哉玩耍,但見白兔逐一化身為男女仙子,自在的禪坐起來,口中還不忘唸佛聖號。前行一段路,有廣大庭園,外牆上有一排圓形木窗,有些內外通澈,有些則雕有花紋,圖案不一,讓人有種復古之感,就像自己置身於古代庭園中一般。庭園牌樓寫著:「清心園」,而庭園門口早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前來迎接。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還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園。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漫步在「清心園」中,有一種瀟灑的感覺,園中有池塘,池塘裡有幾隻魚兒快樂的游著,並不時探頭觀望著大伙兒。約逛一會兒,只見整個庭園有數個房間,有靜室、有文房、有武閣,亦有交心亭、逍遙樓、會賓室。在仙官的引領下,大伙兒進入會賓室坐定,由仙子們端上上等茗品,並且童子們分別燃上淨香,使淡淡檀香伴隨著濃郁之茶香,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仙官:請大士稍候,容小神去請《中壇元帥》。

菩薩:仙官快去!

邱生:菩薩啊!學生敬您一杯茶。

菩薩:賢生可得多飲一杯才是。

邱生:「清心園」真是熱鬧,在這會賓室裡飲茶,不必自己動手,就有仙子幫忙倒茶,這真是特別的地方,難怪叫「清心園」。

菩薩:是啊!

邱生:不久,仙官請來《中壇元帥》,但見《中壇元帥》虎虎生風,令人產生欽敬之心。

中壇元帥: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元帥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元帥聖安!

中壇元帥:賢生毋須多禮!

邱生:敢問元帥!這裡為何叫「清心園」?元帥執掌中壇,乃軍事重地,與這「清心園」有何關聯?

中壇元帥:「清心園」乃是中壇的別館,就在中壇的側處,平時只有表現良好的將士們可以前來逍遙,或靜修,或閉門練習武術,或修練獨家心法,或培養文學造詣,當然也有休閒,純粹享受品茗,故稱之為:「清心園」。

邱生:實在有夠清心,讓學生都想多待些時間。

中壇元帥:歡迎賢生有空常來坐坐。

邱生:不過學生該怎麼來?觀想不到也夢不著。

中壇元帥:這個簡單,只要 吾下個召集令,就能帶賢生長住此處了。

邱生:依學生看,隨順因緣就好,元帥的好意先予保留,將來記得讓學生前來這裡就是了。

中壇元帥:那是當然, 吾一定為賢生留個位。

邱生:對了。尚不知「中壇」是甚麼意思?

中壇元帥:中壇乃是中心點,就像一個房子的心臟地帶,非常重要。

邱生:有多重要呢?

中壇元帥:陽間各廟宇都有其中庭之處,中庭就是護法所在,平時亦以中壇為主要防護線,雖然有前哨駐守在南天門,中壇乃位於南天之後、昊天之前,故稱:「中壇」。

邱生:不知「中壇」有甚麼特別職權或任務?

中壇元帥:「中壇」之任務,除了巡視各天治安外,尚負責陽間各廟宇之鎮守與禦魔除妖大任,在天界則是防守昊天金闕之前置安全。

邱生:元帥算來辛苦非常。

中壇元帥:豈敢妄談辛勞,只要有事做,就有了存在的價值。

邱生:存在的價值,能否請元帥再談詳細一點?

中壇元帥: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本身是否有被利用的能力,只要一己之能力可以備受運用,那麼人生的價值就有了。

邱生:可是,很多人都希望清閒,無事最好。

中壇元帥:一個人若是日日無所事事,縱然一生悠閒,卻毫無值得貢獻之處,既無善的結緣,更無能力的展現,則必永無真實福氣,壽命終了,無德支撐,只能淪落六道而無法出離;因此,眾生必須盡情發揮長才,造福人群,廣積福德,方為真利益。

邱生:感恩元帥指點!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中壇元帥:小神恭送《觀音大士》聖駕!

邱生:學生拜別《中壇元帥》聖駕!

中壇元帥: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523

第廿八回  楊戩擒精怪‧調御為護法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拜訪《楊戩仙師》。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月夜當空,星光閃閃,清風陣陣吹襲,身心倍覺涼爽。不久,蓮台穿越「南天門」,來到一處丘陵,蓮台徐徐下降,待停靠穩當,師生走下蓮台,漫步於丘陵間。但見丘陵裡種滿杉木及檜木,群木中不時散發出淡淡清香,令人心曠神怡。群木之間,乃有不少巨猿悠閒的在樹上乘涼,有些則跳躍林木間,猶似玩耍,底下更有不少巨鳥及奇怪未曾見聞之動物群,更有獅、虎,皆是巨型動物,比一般所見大上數倍不等;虎群雖猛,卻毫無野性,見師生走來,乃伏首靜候。菩薩啊!為何這裡聚集許多巨型動物,並且都大得難以形容?

菩薩:這些動物群都是有特殊能力者,千萬不可視為一般動物看待才好。

邱生:不就是動物嗎?只是體型比較巨大而已,會有什麼特殊能力呢?

菩薩:試看爾身旁那隻巨虎,就擁有所向無敵的神力。

邱生:怎麼說呢?

菩薩:此虎乃是先天靈虎,歷經雷劫、火劫、水劫,種種劫難,毫無損傷;因此,更能進行驅魔伏祟之能力。

邱生:這麼棒!改天也幫學生找一對,那學生就能擁有神奇的力量了,這真是太棒了。

菩薩:要養在哪裡?

邱生:可以先隨著菩薩跟前,不就得了。

菩薩: 吾可是有很多事要做,沒時間照料哦!

邱生:那就別找了,直接養在這裡,還能隨時來看看。

菩薩:這才對。萬物本有其特定生活區域,豈能因為人們的喜好而硬要抓來豢養。

邱生:師生繼續往前步行一段路,有一座大建築,上匾書寫:「楊戩仙師宮」,宮外有仙官率領著仙子、仙童正在等候。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宮。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往前邁進,突然空中響起三十六鐘、七十二鼓,隨後伴奏著仙樂,陣陣琴音,令人沉醉其中,久久不敢清醒,就怕這難得之仙音稍縱即逝。一會兒時間,來到一處中庭,上方高掛牌匾,書寫著:「二郎神殿」。在仙官安排下,眾人紛紛入座,桌上有清茶、果品,任人享用。不一會兒時間,從殿外走進一位中年男子,頭冠左右兩邊更插有長羽毛,非常的長,又手持畫戟,相貌莊嚴,笑聲宏亮,真的是:「人未到,聲先到」,就這樣從外頭笑到進入殿內,然後坐定。

楊戩仙師: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二郎神乃為古老金仙, 吾豈敢擔受大禮。

楊戩仙師:大士客氣了。

邱生:學生參見《楊戩仙師》聖安!

楊戩仙師:賢生毋須多禮!快用茶,盡情享用。

邱生:感恩《楊戩仙師》的招待,學生就不客氣了。敢問仙師!學生在來這的路上,經過一片丘陵,看見不少巨型動物,悠然的活動其間,不知這些動物從何而來的?

楊戩仙師:提起這些巨型動物群,來歷非凡,都是至少有上萬年以上的靈獸及靈禽。

邱生:中華文化才五千年歷史,這些動物就有上萬年,那可恐怖了。

楊戩仙師:在中華文化之前,尚有傳說時代,雖然有些是穿鑿附會,但不失其真實性。

邱生:既然都是難得的奇珍異獸,怎不留在人間,造福人群呢?

楊戩仙師:說的好。就是因為原本都生活在人間,形成管不著的情形,有些則興風作浪,才又逐一找回,予以集中管理。

邱生:禽獸之類,又沒有文化,怎麼管理?

楊戩仙師:雖然禽獸無文化,但卻都是精通靈語,可不是一般的禽獸哦!

邱生:請問仙師究竟是負責什麼樣的工作?

楊戩仙師: 吾的職責就是捕精捉怪,有善根的便慢慢調伏其野性,讓這些有慧性的禽獸們將來能夠進行伏魔使命。

邱生:巨型動物群還能伏魔,真是難能可貴。

楊戩仙師:所以,大眾要更愛護動物,才能讓動物們成為人類最好的朋友。

邱生:學生頗有同感。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楊戩仙師:恭送大士聖駕!

邱生:學生拜別《楊戩仙師》!

楊戩仙師: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525

第廿九回  魔祟與苦難‧業報之一環

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再度拜訪《楊戩仙師》。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那間蓮台升空,星夜之下,燈火通明,四方往來仙凡之仙神,忙碌不堪,但見個個神仙滿臉倦容,卻又個個強行振作精神,以輔助贊天化育之工作,嘆現代做神仙真是難為啊!不一會兒時間,蓮台落定於山丘上,師生走下蓮台,便於山丘上的桂花樹下的石椅上稍坐一番。

菩薩:賢生小坐一番,待會兒,還得趕路呢!

邱生:菩薩啊!方才,學生見那些往來仙凡之仙神,忙碌不堪,而且一個個都是倦容滿面,這是怎麼一回事?神仙不是應該都逍遙自在、精神飽滿的嗎?

菩薩:賢生有所不知,神仙也是有分級數的,級數愈低,戰鬥力就愈小,做起事來當然就容易疲累;級數愈高的神仙,戰鬥力就愈強,做起事來當然就不容易倦累。

邱生:級數,又是怎麼劃分出來的呢?

菩薩:級數的劃分很複雜的,首先,必須了解每一位神仙在世間時,究竟造作過哪些利益世間人的事情,而造福人群的層面又有多廣來決定。

邱生:造福人群的事,恐怕不容易有吧!

菩薩:再者,便是一生當中所行善事到底累積有多少?

邱生:行造善事,大概比較容易。像學生以前去騎自行車,都會沿路把瓶子、鋁箔包等撿回家,但後來就不常做了。

菩薩:對!世人就是因為持恆之心不足,所以級數便有限。

邱生:除了這些能累積級數的方式之外,還有其它方法嗎?

菩薩:佈施,亦能累積一個人的級數。

 邱生:佈施,就容易多了。現代人,有很多人都有定期捐款給慈善機構的,也有人捐款濟貧,也有人捐款贊助公益事業的。

菩薩:佈施,雖然容易,但是心念蠻重要的。諸如:佈施出去的財物,是否心中常常念念不忘?或者佈施出去之財物,是否心裡有捨不得的情形?

邱生:學生認為大多數人佈施出去的財物,都毫無眷念,更不會有事後反悔的情形。

菩薩:只要能真捨而不悔,級數便日增月累;還有一項,就是禪定工夫有多深。

邱生:禪定功夫,究竟該怎麼去認可呢?學生偶爾有在靜坐,算不算?

菩薩:靜坐,並不代表禪定,但禪定可以選擇靜坐而逐漸培養出來。

邱生:靜坐,還不能算是禪定,那麼禪定該怎麼辨別呢?

菩薩:禪定功夫,可以說是法喜處處的精神,順境中有法喜,能樂於助人,逆境中有法喜,則知足、感恩,行住坐臥中,無處不是法喜充滿,此為禪定工夫之真實義。

邱生:敢問菩薩!禪定功夫到家的人,到底生活上又是什麼樣的心態呢?

菩薩:禪定功夫,簡單的說,就是子曰:「不惑的精神」,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造成影響,乃稱之為「禪定」。

邱生: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去影響到修行者之心境,學生很難明白這是什麼境界?

菩薩:換句話說,當上頭有大石頭非常迅速的滑落下來,此時行者明知有危險,卻能從容不慌張的移動腳步;或許因此躲過一個劫數,雖然行者躲過了劫數,但是淡然處之,並不會有任何喜憂之心情;或許會因此遭受到輕重傷,此時的修行者仍無憂愁及苦惱的心情;甚至於因此將修行者壓死了,此時修行者更無悲傷與恐懼心,這就稱得上是「禪定」火候到家了。因此,級數更高,戰鬥力乃更旺,但很少人能做到這種程度。

邱生:禪定工夫能達到這種境界,當然是很少人,禪定到錢借給人家而能不起心動念想要催討,就已經是不容易做到的功夫,何況是連死都要保持法喜的心,那就更難了。

菩薩:世間生活,原本是非常自在的。有些人在某些部份確實很容易看得開,但最好還是全面性的,包括:身、口、意之如如不動,以及一切順逆都能自在才好。

邱生:不久,已來到「二郎神殿」。《楊戩仙師》早已等候多時,師生被迅速的引領入座,接受招待。

楊戩仙師: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二郎神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楊戩仙師》聖安!

楊戩仙師:賢生毋須多禮!

邱生:敢問《楊戩仙師》之聖職,究竟擔負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楊戩仙師:論起 吾之任務,只要是有任何在陽間作亂的精靈、鬼怪、妖魅、……等等,凡是人間道場之駐守神仙使不上力的,呈報到金闕,派員平亂仍使不上力的, 吾才有出面進行伏祟之動作。

邱生:這麼慢才出手拯救眾生,不是令眾生受苦受難的多了嗎?

楊戩仙師:若是真因此而使眾生苦難不下,那也是一種宿業使然。

邱生:此話怎講?

楊戩仙師:因為眾生乃為共業體,所造作的種種業愆,有可能以相同應受之苦厄去應受,做為充抵業愆之情形;因此,眾生若因妖魔亂世而遭受長期之厄難,那僅是抵業的一環而已。是以, 吾從受命伏魔開始,可以說是那時的眾生本不該有受到祟擾的,福德才剛要逐漸萌現出來而已。

邱生:原來世間苦難及妖魔亂世,都只是業報的一環而已。但眾生總是迷昧的不斷造作感召妖魔的惡業,根本不知道世間事看似不公平的,其實都是業力使然。

 楊戩仙師:這倒是。眾生就因為不明因果,喜造惡因,當業果現前之時,又要抱怨連連,不知好好的安份守己,以明哲保身。若是激怒君子,尚無大礙,因為君子們一向宅心仁厚;若是激怒了依附妖祟的小人,可就要遭受一連串的禍患,甚至危及生命。

邱生:那麼伏魔之後,人間會有什麼現象呢?

楊戩仙師:當 吾出面伏魔之際,同時人間亦有群賢共聚,最後必將再度帶給世間平靜的日子。

邱生:那麼現在社會不算太安定,經濟起落無常,是否有妖魔又在作亂?

楊戩仙師:只要世人時時知感恩,刻刻肯知足,生活上能少欲念,並且養成勤勞儉樸的精神,就能幫助上天減低妖祟之魔力,也算是眾生自救的最佳方式。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楊戩仙師:小神恭送大士聖駕!

邱生:學生拜別《楊戩仙師》聖駕!

楊戩仙師: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66

第三十回  鸞門之扶鸞‧緣起孔夫子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訪遊「至聖先師宮」,探討扶鸞之緣起。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時蓮台徐徐升空,星夜之下,隨著閃爍之星光,景緻非常怡人,令人心中感受到前途光明之昂揚。約莫穿梭幾處雲城,來到一座宏偉建築物之前,建築物之外觀,看似宮廷式建造,規模之大,給人有莊嚴之感,於宮門上方有橫匾書寫著:「至聖先師宮」五個大金字,字字放大光明。宮外乃有仙官帶領仙子、仙童等候著師生的到來。兩旁更有龐大陣仗,許多儒士打扮者,手中各持琴、鼓、笙、笛、簫及一些不知名樂器。眾人看見師生走近,瞬間乃響徹音弦,正因應此樂不為凡間有,只在天上神仙府。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快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宮。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悠然漫步在「至聖先師宮」,觀那樂隊一望無際,共譜仙樂之曲,有振奮身心之妙,並且全由儒士彈奏,給人感覺到斯文中帶點活潑。在中庭之處,乃有一些儒士正在舞劍,劍法輕盈,步伐慢而穩健,招式中似乎劍氣逼人,只見揮劍所在,劃出道道劍痕,在未觸及物體之下,竟能有如此登峰造極,令人景仰不已。最後來到客室,於仙官安排下,師生坐定。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有事,先忙要緊。

邱生:菩薩啊!您看儒士們為何個個擅長撫琴、舞劍呢?

菩薩:因為古代之儒家,講求養生之道。

邱生:撫琴及舞劍,能如何養生呢?

菩薩:儒家藉由浸於撫琴之際,調適一日下來之工作緊張以及不如意的負面情緒,更藉由撫琴之音韻,安穩身心靈。

邱生:那麼舞劍又是為了什麼呢?

菩薩:舞劍,乃是活動五肢及臟腑之最佳運動。

邱生:什麼是五肢呢?

菩薩:包含:頭及雙手、雙腳,合稱五肢運動。因為舞劍,可以促進內臟之活力,輔以活絡新陳代謝之功能,使身體保持年輕狀態,使臟腑維持健康。

邱生:學生見有儒士舞劍,到底怎麼回事,難道儒士常打架嗎?

菩薩:儒士乃三分武藝、七分文學,所謂:「文武兼修」,在儒家而言,修身即是:武、琴、舞三方面,合稱修道三大要素,然而文學則是內性之提昇,故內外兼修也。

邱生:未久,只見一位老者,長髮長鬚、背後揹著一把劍,健步如飛的走進客室。

菩薩:原來是孔老夫子大聖人!欽敬!欽敬!

至聖先師:《觀音大士》遠道而來,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孔老為五教聖人之一,事務繁忙, 吾還前來叨擾,莫見怪才是!

至聖先師:豈敢!豈敢!

邱生:學生參見《至聖先師》聖安!

至聖先師:賢生毋須多禮!

邱生:敢問《至聖先師》!傳聞扶鸞法門乃是先師所創立,古有至聖先師乃鸞門之創鸞祖師,其中緣由不知為何?

至聖先師:說起扶鸞之緣起,可得追溯到春秋時代,當年 吾正值中年,勇健之齡,某日在野外,竟意外發現有神鳥從天而降,當時並未太注意,以為只是一般鳥禽飛累了,想下來地面休息,但卻見神鳥不得清閒的用鳥嘴在地上沙土間不斷揮動。吾近前一看,卻是字字珠璣,寫了一些各國之間的事情。初時,只是予以記下鳥嘴寫下的內容,尚不以為意,但這些事,不久後都逐一發生了。之後, 吾再見神鳥飛下來揮沙寫字之時,乃試著將心中的疑問向神鳥逐一述說,希望獲得釋懷,沒想到神鳥竟能為 吾解答種種事情的疑惑。此後, 吾便與神鳥結下甚深因緣,而神鳥亦成為 吾決策大事的參考依據。後來,經過很長的日子,再也沒見到神鳥的降臨。

邱生:神鳥很久都沒有再見到了,大夥最後都解散了嗎?

至聖先師:由於太久沒見到神鳥從天而降,於是 吾帶領了所有儒士向上蒼禱告,祈求神鳥能夠再度降臨人間,以傳述天機。果然,皇天不負眾望所求,某日神鳥再度降臨世間,但已是被削平嘴的鳥,無法傳述天機。此時,神鳥乃奮起精神述說:「因為長期洩漏天機,被上天處罰,削去鳥嘴,使得從此不再洩漏天機。」之後,神鳥暗中將口中的鳥嘴吐出在 吾之面前。

邱生:神鳥吐出鳥嘴,先師怎麼辦呢?

至聖先師: 吾看到神鳥吐出那被削平的嘴,心中非常明白神鳥的意思,乃命人擇取桃木,以日照東方之桃木為主,採枝如鳥之雙腳,予以黏合,再將鳥嘴安置於桃木前端之正中心點,希望能如同神鳥再現一樣,以重新傳述一些天機。

邱生:後來成功了嗎?

至聖先師:終於成功了,乃由儒家弟子:子路夫子成就第一代正鸞;此後,鸞堂之傳承,隨時代之沿革改變,傳薪至今日。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拜別先師聖駕!

至聖先師:送大士!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627

第卅一回  孔聖創鸞門‧子路煆正鸞

聖示:今夜,吾帶領正鸞生宣筆邱生原章遊訪【至聖先師宮】,探討鸞筆之創始。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星際間閃閃星辰,點綴出美麗夜景。遍地之上,可見排隊準備返天之神仙群,有不少乃推著車,裡面裝滿卷宗,似乎都是黑冊,毫無朱籍;由此看來,行惡者多,造善者鮮矣!不過,尚有許多從天門出境準備下凡之神仙,神清氣爽,人人背著大布袋,有些布袋裝著如意及文昌筆,有些布袋則裝著印鑑,看來世間要出文士、貴人了。一會兒,蓮台緩緩降落,眼前已是「至聖先師宮」,宮外早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迎接師生的到來。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毋須多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宮。

邱生:一行數人,進入「至聖先師宮」,來到大成殿一旁之貴賓室,依仙官之安排入座。整個室內書香氣息濃厚,字畫遍佈,木桌、木椅更傳出淡淡清香,令人精神抖擻。

仙官:請大士稍候,容小神前去請來《文聖人》。

菩薩:仙官快去要緊。

邱生:菩薩啊!您看這「至聖先師宮」內,到處充滿書香之氣,讓人有一股志氣高昂之感。

菩薩:自古文人雅士,心正意直,重視綱常,造就華夏民族五千多年來文化之歷久彌新,世間也因為有教育,所以能夠長治久安。

邱生:但學生怎麼感覺到世間紛爭不已、禍患無窮呢?

菩薩:那是眾生離經叛道,因此,導致世間人彼此紛亂。

邱生:那該如何是好?

菩薩:愈是在這種情形下,愈顯得「鸞門」之重要性。

邱生:方才,菩薩言道:「眾生離經叛道」,這句話該做何解釋?

菩薩:此處所謂「經」者,乃四維也,「道」者,八德也。

邱生:四維八德與經、道有何關連?

菩薩:四維,如同地球之經度,八德,如同地球之緯度,經緯如果失衡、不調,則世間之禍患必然不斷產生,人們的痛苦將是不堪。另外,四維乃人生藏經,八德乃生活大道,眾生一旦失去生活品質,世人若是失去人生準則,天下豈有不亂者也。

邱生:那該怎麼辦呢?

菩薩:鸞門便是在做救世的工作。

邱生:鸞門如何救世呢?

菩薩:關於這點,還是請教《文聖人》好了。

文聖人:《觀音大士》久等了!

菩薩:《文聖人》久違了!

邱生:學生參見《孔夫子》聖駕!

文聖人:賢生毋須多禮!

邱生:請教《孔夫子》!鸞門負有救世的使命,這是怎麼一回事?

文聖人:賢生當知,「鸞門」乃是承奉上天之旨意,欲做下化凡塵眾生之使命,目的在於教育人心,希望能夠重振道德為職志。欲拯救世間,唯有正知見,欲挽轉天下劫數,唯有眾生接受正法之薰陶;然而正法、正知見,完全仰賴鸞門長期的著書立說以傳遍世間,令俗世眾生能夠適時聞法以開悟,可以期期沐浴於法華中,獲得法雨滋潤,以洗滌身心久染之塵埃。因此之故,淨化身心靈,是為教育之妙。

邱生:不知「鸞」是為何意?

文聖人:「鸞」乃是一種鳳凰之屬的神鳥,平時不開口,但是只要鸞鳥一開口,便能驚醒所有的靈性,似乎告訴世間人即將有吉祥的事情要降臨;是以,「鸞」便稱之為神鳥、祥鳥或天命之鳥。

邱生:據說「鸞門」乃因鸞鳥洩漏天機而緣起,最後鸞鳥被削去鳥嘴,不知後來又是如何成為「鸞門」呢?

文聖人:自從青鸞鳥被削斷鳥嘴以後, 吾久久未見神鳥降臨,後來,發現鸞鳥鳥嘴被削掉,神鳥不再洩露天機,心中有所感傷。寰宇之間,畢竟存著神祕的力量,亦充滿未知之奧秘,世人難以窺知;於是, 吾仿造青鸞鳥被削掉之鳥嘴而製作鸞筆,由弟子當中選擇深賦異稟的《子路夫子》訓練扶鸞,試著請動天機,當空上稟天地虛空,凡天機可傳者,願能代天宣化,未久,果真感動天地神靈,傳下之第一道鸞音,便是「正心誠意,忠孝節義」八個大字,此後慢慢有其它訓誡。

邱生:「正心誠意」四個字,好像常常能夠在一些書籍看到,或在某些淨化人心的節目上聽到。

文聖人:人的心若誠正,此人可為天地傳音之使者;人心若誠正,亦可代稟民意而無偏私差錯也。

邱生:現在,就比較少聽到「忠孝節義」這四個字了。

文聖人:「忠」者,忠於事、忠於家庭、忠於國邦。「孝」者,敬事父母,友愛手足,慎擇朋友。「節」者,守其身心,富不浸淫於物欲中,貧不移轉失去道志,不貪名,不慕利,行事清廉為先。「義」者,凡事求其公義,如此則可漸為完整人格也。

邱生:那麼「鸞門」的第一位正鸞,就是《子路夫子》嗎?

文聖人:確實。「鸞門」的第一位正鸞,就落在於《子路夫子》的身上沒錯。

邱生:那學生可得拜《子路夫子》做祖師爺了。

文聖人:各行各業都有其第一位推奉為祖師爺,至於正鸞當然就是推《子路夫子》為祖師爺沒錯,但很少人會特別記得,更乏人提起也。

邱生:但是,學生有一個疑問?

文聖人:賢生有什麼疑問呢?儘管問無妨。

 邱生:既然《子路夫子》是孔夫子您的大弟子之一;那麼您所訓練出來的大弟子:子路夫子,若是成為鸞門正鸞的祖師爺,那又該怎麼稱呼於您呢?

文聖人:如果說,子路是正鸞的祖師爺,那麼, 吾不就是創立鸞門的祖師爺乎?

邱生:也就是說,《子路夫子》是鸞門第一任的正鸞,也是所有正鸞的第一屆學長,是否學生該奉《子路夫子》做正鸞的祖師爺呢?又因為正鸞乃是設立在鸞門裡,所以創立鸞門的祖師爺,就是《孔夫子》了。

文聖人:可以這麼說,我並不反對。其實, 吾就是創鸞祖師爺沒錯。

邱生:聞夫子一番話,令學生茅塞頓開。

文聖人:那真是太好了。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文聖人:大士不送了!

邱生:學生拜別夫子聖駕!

文聖人: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74

第卅二回  至聖孔夫子‧著春秋因緣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訪遊「至聖先師宮」,討論校訂《春秋》之因緣。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穿越星辰,天邊彩霞大放光明,返天神仙,氣喘吁吁,值勤於「南天門」諸位天兵天將們,皆是辛勞。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降落在竹林翠綠的叢林裡,小道正值綠葉綠草之間,伴隨一排排芙蓉及牡丹。師生步行一段路,見有一清澈湖泊,乃停下腳步,上前梳洗頭面,水質清澈,飲起來有些甘甜,精神更是倍增。不一會兒,師生再邁開腳步,漫步在竹林中,終於見到不遠處有一座建築物,即是「至聖仙師宮」。宮外,早已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在等候師生的到來,在兩旁的儒生,遠遠見到師生,便齊撫箏、瑟,齊奏簫、笙,伴著古音,震撼非常。此時,師生連忙向大夥兒打招呼致意。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宮。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進入「至聖仙師宮」,來到大成殿旁之貴賓室;貴賓室之內,佈置清雅,有淡淡檀香撲鼻,令人聞之,精力充沛。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師生舉杯,對飲一壺靈芝茶。菩薩啊!您看儒士們對於飲食還真講究。

菩薩:飲食方面,確實有必要講究,看世間人對於飲食隨便,或者暴飲暴食,或者多食垃圾食物,久而久之,影響身體機能,因此疾病連連。試看,傳統的熱茶反倒被新潮的冷飲取代了,飲入肚內,在凡軀瞬間降溫的情況下,胃部油脂被瞬間之降溫而有些滯塞於胃壁,日積月累,豈有不犯病之道理,血管亦如是;因此,飲食講究些,有助於身體健康。

邱生:此時,先師已走進貴賓室。

文聖人:老朽參見《觀音大士》!

菩薩:原來是《文聖人孔老夫子》,未曾注意,失敬!失敬!

文聖人:大士客氣了。

邱生:學生參見《孔老夫子》聖駕!

文聖人:賢生免禮!請坐。

邱生:久聞《孔老夫子》校訂《春秋》以傳世,不知其中因緣如何?

文聖人:好的。 吾之所以校訂《春秋》,乃是因為昔時之春秋有許多版本,內文或有不盡寫實,或有不夠客觀;是故, 吾便逐一審閱後,重校《春秋》,只希望那春秋時代紛亂的一面,能帶給執政者惕勵修身之用,讓從政者能明忠孝、知節義。

邱生:忠孝節義,經常聽聞,但不知《春秋》主講何事?

文聖人:春秋者,國之興旺到極點,人心開始不能安份,安定之久,人人愈思主掌一方霸業;因此,諸侯分立,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兄不兄、弟不弟,從中為了一己私欲,臣弒君以奪位,兄弟鬩牆以爭權,父子相殘為霸權,乃至叔侄爭位,痛下殺機,導致人道不興。君臣荒淫者,不在少數,為人臣,功高震主,奪君位,乃不忠;兄弟鬩牆,父子相殘,乃不孝;男女荒淫,乃有失廉潔,叔姪相爭,乃不義。在那忠孝節義失守的年代, 吾為警惕後人,振興忠孝與節義之門,乃斷然費時數載,逐筆校訂,才讓《春秋》有可看性,發人省思,但經藏再好,亦必須有識寶者,才能獲得。

邱生:《孔老夫子》言之有理,學生就是慧根太鈍,到現在連《春秋》都還沒看過一頁,真是慚愧。

文聖人:賢生並非從政之人,沒看《春秋》,也是正常的;若是各級政府之從政人員或者高層官員,如不能閱讀《春秋》,以明大義,就太不應該了。

邱生:那就是政治人物不可以不閱讀《春秋》的意思嗎?

文聖人:倒不是這個意思!平常人熟讀《春秋》一書,可從中明白扶持一個家庭的重要性、守護事業的精神以及政治人物必須承擔國家宏興的責任,都能藉由《春秋》以明志。

邱生:原來如此,學生受教了。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學生拜別《孔老夫子》聖駕!

文聖人:恭送大士聖駕!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711

第卅三回  春秋之妙義‧仁義禮智信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朝拜《玉帝》,暢談閱讀《春秋》之妙義。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昇空,但見四周星光,加上燈光,共譜微妙夜景。不一會時間,蓮台悄悄然降落在空曠的平原,師生走下蓮台,漫步在花草之間。不遠處有一個池塘,在池塘間有一座木製涼亭,通往涼亭乃有九個曲廊,而池塘裡盛開各式蓮花,美麗極了。於池畔更有數區種植不同式樣的蘭花,百花爭艷,氣象萬千,然而廣大的花園裡卻見不到半個人影。菩薩啊!為何這處廣大的花園,都不見任何人前來?

菩薩:因為此處乃是聖地,平常人是不得任意進來。

邱生:那我們豈不是擅闖聖地了,趕快逃吧!

菩薩:賢生莫慌! 吾等可不是擅闖,而是奉旨前來。

邱生:既然奉旨前來賞花,平常又根本看不到這種蓮花,能不能採朵蓮花回去試種看看?

菩薩: 吾可沒有決定權,待會爾自行問《玉帝》好了。

邱生:原來這片園子是《玉帝》所有。學生待會見到《玉帝》,就問問聖意如何?

菩薩:這樣才對,千萬不能看到喜歡的,就順手取走,一定要徵詢主人的意願。

邱生:學生常聞未經物主同意,擅自取走他人物品,甚至事後更未能如實告知,乃屬偷盜。

菩薩:對!凡事皆須依禮行事,徵得物主同意,這就有了禮節;然而一個人只要有禮,在真理上便站得住腳。

邱生:學生明白了。不遠處,突然傳來童子及仙子們的嘻笑聲,一群人慢慢朝花園走進來,並迅速的到達定位,肅靜起來。每一位仙子手中都各拿著不同的水果、糕餅,還有手持樂器的仙子們也都各自到達定位。遠方傳來:「玉帝駕到!」剎時,群眾紛紛下跪、叩首,並伏首於地面,恭接《玉帝》之聖駕到來。待《玉帝》坐定,乃做手勢並示意眾等平身,一時群眾齊言:「謝玉帝!」

玉帝:朕見過《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微臣不敢當《玉帝》大禮!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免禮!請大士入坐,賢生快入坐。

邱生:學生謝坐!頓時,仙子們倒茶的倒茶,焚香的焚香,獻果的獻果,奏樂的奏樂,現場立即增添一股古典氣息。

玉帝:賢生啊!爾感覺這「御花園」如何?

邱生:原來這裡是「御花園」,真是景緻宜人,讓人有沉醉期中的奧妙。

玉帝:賢生可知賞花,也是「道」?

邱生:花不能言,豈有道可循。

玉帝:花雖不能言,但賞花人若能用心欣賞,便不難得道,最差的還能藉以悟道。

邱生:賞花,還能悟道及得道,學生前所未聞。

玉帝:世事皆充滿禪機,世事皆深涵禪意,唯用心體悟,始能得知。

邱生:關於這一點,容學生日後體驗看看。

玉帝:那是當然。世事必須體驗過,才有足以傲人的學問。

邱生:敢問《玉帝》!學生遍觀各地,凡祀奉關皇聖像者,無不是以閱讀《春秋》之法像為主,這是甚麼原因?

玉帝:乃是因為教育普及的關係。古代因為百姓不識字者多,各國爭戰不斷,又以軍戎為優先,百姓人人習武者多;因此,昔時以武身塑像為主。隨時代變遷,鸞門應運,於是弘揚文身塑像為主。從此民智大開,百姓人人皆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因為鸞門以鸞書普化為主,假若不先啟開民智,何以能普傳鸞書以達到教育之任務。

邱生:《玉帝》閱讀《春秋》,有何深層涵義?

玉帝: 吾之閱讀《春秋》,因為寡人乃是政治家,不能熟知國家興替之前因後果,不能防範於未然。

邱生:閱讀《春秋》能明白國家之興替,但親近鸞門聞思修的人,甚少有政治家,《春秋》可能派不上用場了吧!

玉帝:非也。當知閱讀《春秋》,除了明白國家興替之外,尚能從中知道「五常」。

邱生:五常,又是怎麼一回事?

玉帝:五常者,仁、義、禮、智、信。

邱生:如何做到「五常」呢?

玉帝:仁:事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做事以利人利己,是為「仁」。義:凡身邊有人急需我之幫助,便予以幫助,不分親疏,使社會少一件事端,多一分溫馨,是為「義」。禮:凡事取之有道,不過份汲取,日常不急需之事,包括不暴飲暴食,都是屬於「禮」;能有禮儀,就有真理可得之。智:凡是有先見之明,處事不與人爭,寧願讓他一些而謀和平之共處,能多做便多做,爭取學習的機會,不推拖,不懈怠,能持恆,是為「智」。信:人之言也。古時造紙技術未發達,人與人之間傳遞技能與經驗,端賴口語相傳,當時民風純樸,人人言而有道,傳言未增一字,未減一句,正言流傳,是為「信」也。

邱生:仁、義、禮、智、信,那不就是做人的道理嗎?

玉帝:無誤。《春秋》乃是談論做人處世基本原則的寶書,寡人從中吸取《孔老夫子》的聖教,至今不退,只因文武相輔,不能偏頗。

邱生:學生受教了。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恭送大士!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718

第卅四回  關聖之前身‧春秋伍子胥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靈遊,探討《關皇》之前身。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時蓮台升空,但見東方彩霞紛紛綻放出光明,四周往返之仙人,進進出出,非常頻繁。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下降,等待停穩,師生步下蓮台,乍見眼前有一座小型建築物,而正門前方有一片湖泊,在湖面上有數對鴛鴦悠游其間,整個湖泊的周圍,種植不少柳樹及柏樹,亦有數棵樟樹,景色非常宜人。師生走進建築物,裡面擺設各式圖畫,顯得一股莊嚴肅穆之氣氛。當走到二樓,可以清楚看到整個外面景觀,師生便就地找了位置坐下。椅子乃是檀木所造,散發出陣陣檀香,令人精神提昇不少;桌子乃純金打造,放置茶果之器皿為水晶製造。師生共飲一壺好茶,共享新鮮水果,並且共賞湖光水影,觀賞飛鳥跳躍鳴歌,倍感舒暢不已。

菩薩:賢生啊!這裡的景緻如何?

邱生:天上的景色,真是世間難得一見。

菩薩:可想長住於此。

邱生:不但學生心想居住於此,應該還有不少人非常嚮往能到這裡來。

菩薩:那可要認真的「修身立德」才好。

邱生:如何「修身」?如何「立德」?

菩薩:「修身」很簡單,就是修養身、口、意。

邱生:身口意似乎不容易修持,導致好像人人之身口意皆不如一。

菩薩:其實,只要一日行三善,三年福德必昌旺。

邱生:一日之三善,該怎麼修持?

菩薩:每一日看見了他人之時,便誠心的問安、招呼,乃為口善;給人好臉色,是為身善;真心一句話,是為口善;思惟幫助他人,乃是意善;如此一來,每日都是行造三善,日積月累,福豈能不彰!

邱生:那麼又該如何「立德」?

菩薩:立德與日行三善,並非二件事,本為同一件事,因為真誠懇切的為他人著想及付出服務精神,持之久遠,德性自昭。

邱生:學生有一事請教菩薩。

菩薩:賢生有事,何不直言?

邱生:常聞《關皇》乃忠義精神卓越,但依學生淺見,應該不是單單一世之忠義就能有所境界可得。

菩薩:確實。忠義之人,並非單單僅行一世之忠義,就能得任何大的功勳及果位。以《關皇》而言,可是累積多生以來,世世秉持忠義精神而未退失,才有如今成就《玉皇》之境界。

邱生:《關皇》之前身,不知何等來歷?

菩薩:論起《關皇》之前身,乃是春秋時代吳國的一代忠臣:「伍子胥」也。

邱生:伍子胥這位戰神,學生有看過其故事,太過耿直,最後老來落得自殺之下場。

菩薩:自古以來,耿直之人確實沒幾個有好下場,但最後上天都各憑其生前之忠貞義魄,在天上安置逍遙之位以做報償,甚至於有些則從此不必再歷練於人間。

邱生:到底伍子胥之忠義何來?

菩薩:春秋時代楚國,伍子胥之父伍奢,從政於楚,在楚平王時,受小人陷害,奪走其父伍奢與兄伍尚性命,惟獨伍員〈即是:伍子胥〉逃亡國外,以致有過昭關憂愁過度於一夜白頭的奇蹟。後來,伍員來到吳國,跟隨公子光,獻策籌謀,扶持即位:吳王闔閭,並且秉持忠誠愛國、貞廉義勇之精神,為吳國成就天下。無奈的是吳王夫差繼位,伍員由於見多識廣,看到的是全面性國家成敗的關鍵,一心為國,雖然直心諫言,但是忠言逆耳,不被採納;小人則看到的是一個線串,順應君王的心意,顧及自己的私利,排擠忠貞之士。最可憐的是君王,通常僅看到某個點,也就是誰比較順著自己的意向行事,誰就是好的臣子,誰不斷持不同意見,誰就是壞臣子;伍員就是在那種沒有遠見的君王身邊做事,又因為身屬兩朝之大臣,在舊王時輔佐到新王成長,不料新王缺乏先王的識人之明,喜從諂言,最後才將國家葬送掉。

邱生:想不到伍子胥先賢能有忠心耿耿於前後二位君王而不退志,真令人欽敬!不過,歷代以來,常有老臣被後代新王給冷落或排除;即使現代的企業界亦如是,在富二代接班之後,亦不時有排除這種老員工、老幹部、老主管,而且逐漸予以裁除掉,同時不斷擴充屬於富二代自己的人手之情形。

菩薩:是的。不論政界或商界,都存在許多無奈之士,但不管自己面臨什麼樣的遭遇,忠義之精神皆不容懈怠與退怯。

邱生:學生明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邱生:是的。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725

第卅五回  玉帝已安排‧述育德真義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拜訪《玉帝》,探討《玉帝》重視《玉皇育德真經》之緣故。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在閃爍的星夜下,穿梭於雲層之間,倍感興奮,隨處可見各路神仙往返於天際之間,忙碌非常。不久,蓮台緩緩降落在寬廣的平原上,師生步下蓮台,漫遊在雲端,只見這一大片土地之上,百花齊放,淡淡清香撲鼻而來,使人精神奕奕,從花朵的芳香中,突然有一股嘆不可及的感動。

菩薩:賢生似乎若有所思,是否有何感觸?

邱生:菩薩啊!學生看到這百花之間,信守本份,盡忠職責,乃感嘆世間有太多人「信不能守,義不能持」,人們竟輸給花兒,真是令人感嘆!

菩薩:沒想到賢生在群花之間,意境卻有如此深刻之體悟,非常好。世間上人心多變,身口意常不能如一,並且言過之事,竟還能予以否認,原本預計中的事竟也能臨時改變初衷,確實眾生有太多失信缺義之種種,才導致世間四時失序、八節不調,而產生諸多災禍,難以消弭。

邱生:原來信義失守,也會連動世間災禍,那該怎麼做才能扭轉呢?

菩薩:今夜,專程靈遊以探討,就是為了減輕世間災難而來的。

邱生:來這裡靈遊,居然能減輕世間災難,那麼應該常常來才好。

菩薩:賢生誤會了!並不是光來這裡,就能令世間減災減難。

邱生:那麼到底來這裡,有甚麼事要做的呢?

菩薩:當然是傳達聖意,使普天之下的眾生,都能夠依奉聖意行事,才能使世間減災減難的。

邱生:那麼事不宜遲,我們趕路要緊。不過,該怎麼走才對,這裡四通八達,又沒有指標。

菩薩:隨 吾身後而行,切莫跟丟了。

邱生:當然了。在這麼寬廣的地方,要是走丟了,學生可是沒錢坐車回家,看這裡連站牌都沒有,可能也沒車子可坐吧!

菩薩:天上是不坐車的,是用「飄」的。

邱生:「阿飄」嗎?那太可怕了。

菩薩:不是「阿飄」,是浮力飄移。

邱生:原來是浮力飄移,還以為是有「阿飄」!學生誤會了,真不好意思啦!

菩薩:快走吧!

邱生:一會兒時間,來到凌霄寶殿議政殿,仙官帶領仙子、仙童已久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前行。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走進議政殿。在仙官的指引下,於客座上就坐。

仙官:啟稟大士!小神先行告退,以便向《玉帝》稟報。

菩薩:仙官快去!快去!

邱生:議政殿之中,坐滿文武百官,各個威武嚴肅,邱生只好低頭喝茶、吃餅。不久,遠方傳來聲音:「玉帝駕到!」頓時,文武百官肅立、叩首。

文武百官齊言: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文武百官齊曰:謝《玉帝》!

玉帝:《觀音大士》遠道前來,未能迎接,失敬!失敬!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豈敢勞動聖駕。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快快請起,遠途而來,辛苦了。

邱生:請示《玉帝》!久聞《玉帝》對《玉皇育德真經》百般重視,不知是否有此事?

玉帝:確實。 朕對《玉皇育德真經》特別重視。

邱生:《玉帝》之所以會那麼重視《玉皇育德真經》,必然有緣故,能否對學生等迷愚中人指示一、二。

玉帝:《玉皇育德真經》乃是五常之精要所在,世道欲昌,唯賴五常之落實。

邱生:其實,「仁義禮智信」,很多人知道,但似乎都不明其所以然。

玉帝:沒錯。眾生知其文字,不明其真實之義者多。

邱生:至於《玉皇育德真經》,早已發行單行本,想必很快就有五常的效應了吧!

玉帝:但願如此!不過,為了讓普遍眾生能更明白《玉皇育德真經》內容深藏之妙義, 朕早就先做了些安排。

邱生:不知《玉帝》對《玉皇育德真經》做了什麼樣的安排?

玉帝:賢生是否感覺到這一段日子有關《玉皇育德真經》之內文,經常被貴道院聖真提出來闡述?

邱生:經《玉帝》這麼一講,學生回想起來,確實是這樣沒錯。本道院仙佛不斷以《玉皇育德真經》的經文為題材,加以分別專題析論。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玉帝:此乃 朕之期盼,希望普遍眾生能更明白了解《玉皇育德真經》的真實涵義,亦希望眾生能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才做此安排,讓貴道院聖真逐期闡述經文與事例,讓眾生能更懂得其中的意義。雖然《玉皇育德真經》已經是白話文,而且淺顯易懂,卻仍有許多人不明其所以然。因此,此後機緣成熟, 朕必予以整合成冊,使之普化更廣泛,眾生可以明心見性,並且能夠早證菩提。

邱生:原來是這樣。感恩《玉帝》之慈悲御示。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送大士!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88

第卅六回  世人失五常‧天災人禍多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五常之世界觀。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那蓮台升空,穿梭於星際之間;吉祥之雲綻放光明,金雲綻放金光,青雲綻放青光,紅雲綻放紅光,白雲綻放白光,各色雲朵各自綻放七彩之祥光,普照大地,滋潤群生,利澤三千大千世界。不一會兒時間,蓮台徐徐降落,師生走下蓮台,置身於桂木林中,只見井然有序之木造階梯及環湖走道。師生漫步在走道上,但見湖裡有鴛鴦逍遙自在的追逐嬉戲,林中不斷傳來《阿彌陀佛》的佛號聲,句句清澈響亮,但似乎和平常人唸佛不太一樣。邱生乃循聲而走,終於發現天大的秘密,原來佛號是由一隻孔雀唸出來的,頓時對孔雀摩頂,讚歎一番。菩薩啊!您看這隻孔雀都知道唸佛,以薰陶正心。可是人們啊!每日忙忙碌碌,追逐名利,以致不能增長善智。

菩薩:這就是缺乏「五常」觀念所導致的後果。

邱生:人乃萬物之靈,豈有缺乏「五常」之道理?

菩薩:人類雖貴為萬物之靈,卻日日追逐名利,更為物欲所蒙蔽,因此不肯虛心求教,無法低下身段以學習進取,所以人類的善智慧,遠遠快要落後於禽畜們了。

邱生:那該怎麼辦才好?會不會到最後人類是被送到公園去溜玩的族群呢?而溜玩人類的反而是那些智慧超群的生物們呢?

菩薩:並不是不會有那一天的到來,不過若是人類的善智再持續減弱下去,恐怕總有一天,真的會看見孔雀或猴群在遛玩人類,屆時人的地位就是可憐啊!諸如:要受到象王的命令,要受到牛王的牽制。

邱生:菩薩愈講愈令人恐怖,萬一真有那一日的到來,人類豈有翻身之日。學生懇請菩薩述說如何增長人類善智的方法?

菩薩:欲改變人類愈來愈低落的善智,必須加強「五常」的落實。

邱生:「五常」又該怎麼做,才能落實呢?

菩薩:關於如何落實「五常」,就等晉見《玉帝》時,賢生再當面請示好了。

邱生:師生走了一段路,終於走到凌霄寶殿議政殿,殿外早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恭候著。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大步走進議政殿,依仙官安排,師生入座,仙子、仙童則忙於奉茶、獻果。

仙官:啟稟大士!容小神先行告退,以便向《玉帝》稟報。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師生在仙子及仙童的熱忱招待中,對飲三巡。忽聞遠方傳來:「玉帝駕到!」瞬間殿內文武百官都肅然起敬,師生亦隨眾人佇立其中,但見《玉帝》漫步而來,待龍駕就座後。

文武百官齊言: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文武百官齊曰:謝《玉帝》!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駕!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前來,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言重了。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觀賢生似乎有事欲言乎?

邱生:果然《玉帝》一眼洞察學生心中之事。

玉帝:賢生既然有事,快快言起,只要寡人所知道的,知無不言。

邱生:請示《玉帝》!有關「五常」該如何去落實?又失去「五常」,人間又會如何?

玉帝:欲盡到「五常」之精神,其實非常簡單,「仁、義、理、智、信」能夠盡力做好,就是落實「五常」。

邱生:「五常」的道理,知道的人還算多,但能夠盡力做得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玉帝:確實如此。世間之所以會時常產生紛亂,全是因為五常失守的緣故。觀眾生能為了一己私人利益,犧牲群眾之健康或生命安危而不顧,乃五常淪失之後果;手足之間不能和睦共處,乃五常淪失之後果;同行相忌,乃五常淪失之後果;出賣商業機密,令他人損失慘重,乃五常淪失之後果;未達利益目的之不擇手段,乃五常淪失之後果。是故,「五常」失去已久,於是天災人禍頻起而不休。

邱生:世間人若是想要重新修養「五常」,那該怎麼做才好?

玉帝:實踐「五常」,首先是:「百善孝為先」,孝子之門不怕沒有忠臣,能孝親則人必忠義,人心若存在忠義精神,事事必然不敢越矩,乃能奉公守法。有此前列優點,必定有一顆慈悲心腸,人有慈悲之心,則行事以禮為先。在長輩面前,做任何事,必定遵從而不敢怠慢;在平輩之間,又能互敬、互愛,事事合作無間;在同事、同袍之間,有能力就做能力內諸事,無能力便佩服有能力者,而不是壓抑他人之長處。尤其要注意的是,眾生每遇有能力與己相當者,該予以君子風度之較量;若是能力確實夠精專、夠優良者,則應禮讓職務,以求盡量發揮專長;如此一來,社會方能不斷進步,世界才能永遠祥和。除此以外,別無它法也。

邱生:感恩《玉帝》!學生受益良多。

玉帝:賢生能有所受益便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恭送大士!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815

第卅七回  因果大清算‧討報與考驗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因果大清算。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飛越星際,但見空中星光閃耀,亮晶晶的天空,實在非常美麗。不遠處,瞧見有財神帶了大隊人馬,每位各推著一輛車子,有的車子裝滿金磚、銀磚及各式珠寶,這些車輛紛紛往人間移動。約莫一會兒時間,蓮台已然悄悄落定,就停在大草原裡。師生漫步在草原上,瞧見草原間有仙子、仙童正在嬉戲,一旁則有白兔數隻,正在唸唸有詞,仔細聽個清楚,原來是在探討登天因緣。

白兔甲:我因為長期居住在山中的廟宇後方,經常聽到和尚唸經與宣說法義;過了許多年,某夜忽覺一口氣喘不過來,不知不覺地就來到這裡了。

 白兔乙:我的主人是一位宗教家,平時都喜歡在起床時到大廳唸唸經文,我就在旁邊聽了許多年,某日聽經,聽著聽著,忽然感覺有氣無力,就在奄奄一息當中,見到一束光,最後被光吸引來到這裡。

邱生:菩薩啊!為何白兔聆聽經文就能來到天上呢?

菩薩:因為白兔心中無雜念,更減少了物質慾望;因此,當然能夠在一心聽聞正法時,就能完全的投入,久而久之,乃成就登天因緣。

邱生:那麼人們如果長期聽經聞法,是否登天因緣比白兔高呢?

菩薩:若是說到人,恐怕登天機率比白兔低。

邱生:人是萬物之靈長,為何人們聽經的登天機率會比白兔低呢?

菩薩:因為眾生慾望深重的緣故,所以,導致無法專注於正法的薰陶上,甚而更落實不了人生真理。

邱生:人生真理,又是什麼?

菩薩:人生之真理,就是「忠恕」而已。

邱生:該如何做,才能盡到「忠恕」呢?

菩薩:「仁、義、禮、智、信」五常,忠恕之基石也。

邱生:有無比較明確的指南可做依循呢?

菩薩:有的。《玉皇育德真經》就是五常行道之最好的指南針。

邱生:原來,《玉皇育德真經》是五常寶典。大家可要更珍惜、更認真、更深入才好。不一會兒時間,師生走到金闕議政殿,殿外有仙官帶領仙子、仙童正在迎接。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安!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隨仙官之指引,進入議政殿,找好了位子,並各自就坐。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菩薩啊!您看這清茶,香氣十足,學生敬菩薩一杯。

菩薩:確實這清茶淡淡清香,令人口齒留香。賢生就多飲一杯吧!

邱生:今天好像大夥兒表情比較沒以往的嚴肅,卻看得出來有些緊張成份。不久,遠方傳來聲響:「玉帝駕到!」此時,百官肅立,直至《玉帝》坐定。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家平身!

菩薩:微臣見過《玉帝》!

玉帝:《觀音大士》千里迢迢為著書而奔忙,慈悲精神,令人讚歎!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忙碌情形不亞於微臣,龍體保重了。

玉帝:感恩大士!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敢問《玉帝》!如今傳聞已久的【因果大清算】,不知其真實意義為何?

玉帝:問的好。自古以來,【因果大清算】於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一次機會,最後乃以戰爭作為最後總清算。

邱生:那是每次戰爭後,因果業報是否就都沖銷了呢?

玉帝:不是的。每每靈界充斥怨戾之氣無法減輕之時,必然會影響到世人的情緒,輕微的狀況,就是發生於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口舌是非,爭吵不斷;情況重一點的狀況,就會產生鬥毆,甚而形成團體與團體之間的惡鬥;再嚴重的狀況,便是形成國家與國家的戰爭。如此一來,藉以減消一些靈界的怨戾之氣,還未真正使因果業報沖銷掉。

邱生:如何才能減消靈界的怨戾之氣呢?

玉帝:每一個人平日都做好本份,廣結善緣,便能止造怨戾之因,是為:「止惡」。

邱生:「止惡後,又當如何?

玉帝:眾生雖能「止惡,停止惡行之造作,尚須行功立德以消前愆。

邱生:行功立德,該如何著手?

玉帝:落實「仁、義、禮、智、信」,乃是行功立德之良好方法也。寡人於《玉皇育德真經》乃有提到一些日常生活必須注意的事項,但願世間人能夠用心體會,誠心奉行之。

邱生:只要做好五常精神,此後就應該沒事了吧!

 玉帝:能這樣盡其五常精神,確實已經足以感動冤愆不至於討報太激烈,但似乎還未化解到過去所造作的冤愆。

邱生:進一步而言,該如何做,才能消業障、解冤愆呢?

玉帝:因果現前,化解則以「保調」最為迅速。

邱生:為何因果業報不在每一個當世做一個了結呢?卻要留到生生世世拖拖磨磨而糾纏不清呢?

玉帝:因為世間上有錢的人福報深厚,縱使當世造作了一些惡業,亦將因為宿世累積來的福德深厚之緣故,冤業根本無法近身討報。其次,往昔有財力者、有權力者,得以憑藉錢財收買一些心術不正、不夠正心正念的法師、道士,為彼等施展法力以驅逐被害冤魂,甚至禁錮被害冤魂。由於這些法師、道士,不知來龍去脈,只是因為一時貪圖財利,拿人錢財,為人消災;所以,作法驅鬼,以致為虎作倀、助紂為虐。

邱生:身為法師,身為道士,既然擁有一身好法力,就應該好好為民除害,豈能為了貪圖財利,反而成為害人的工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要合於情理法才對,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玉帝:話雖如此,但是世上就有如此貪財如命的修行人。另外,有些法師、道士,則是因為不明白、未查核被害冤魂與當事請求捉鬼者之間的前因後果,於是被當事請求人蒙在鼓裡,才落得替為惡者收伏冤魂,導致冤怨加劇的情況,亦經常有之。

邱生:這種法師及道士,可真是迷迷糊糊,既不詢問地方民眾,以查明原由,也不詢問當事請求者的左鄰右舍,以了解一下陰陽雙方有什麼瓜葛;只要有人請託,豈可冒然將所有冤魂都當成是故意找麻煩的呢?

玉帝:修行高深者,確實有其執著的一面存在的。另外,有些業障因為有其它業力牽纏,使得無法立即向加害人討報;有些因果問題,因為事件比較小,所以無法立即請令討報;有一些因果,則是本來註定會於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地以人的形態相遇,以進行人禍討報,卻因討報一方早喪,或被討報一方早喪,造成討報不了的事件,日積月累,延宕到如今,才會形成【因果大清算】。此時適為末法之初期,亦為修行者想要有所成就最便利的時期,就因為有幸恭逢這個殊勝的時期,萬教齊發,眾生想要進入聖門,聽經聞法,修身養性,非常容易,不但親近道場很便利,就連想要親近什麼教門、想要親近什麼道場,都有很自由的選擇性;因此,才有【因果大清算】之成形也。

邱生:眾生能夠有自由性的選擇本身想要的修行宗門,以及選擇本身能適應的道場,這是很好的一件事啊!怎麼會因此有【因果大清算】的產生呢?

玉帝:末法時期之初,上天有所規劃,一方面大開普度法門,宗教普及,眾生能接受法義的機會多,並且道場林立,想要接受法華薰陶非常便利;另一方面開放【因果清算】,若是不給予業障討報的機緣,等悟性好的修子都修證歸返淨土及各洞天福地之後,這些冤業豈不是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伸了嗎?

邱生:原來是因為有太多往昔不能適時化解的冤業累積到現在,才會形成【因果大清算】。除了因為業障未能及時化解所累積的冤愆需要做一個清算之外,是否尚有其深層的意義呢?

玉帝:深層的意義,確實是有的。修行人必須明白,平常時候看不出來是否真心修行,一旦境界現前,就可看出一個修行人的真誠與真修程度了。

邱生:境界現前,可以看出一個修行人的真誠程度,但是與【因果大清算】,又有什麼關連性呢?

玉帝:末法時期,眾生以業障的催討,代替修行上的考驗。

邱生:修行上,還要有什麼考驗呢?

玉帝:乃是考驗修行人的真心及修行的火候。末法時期,藉由業障現前的催討,進行因果之討報,諸如:以殺業現前,致使身體產生病痛,或者產生人際關係上的磨擦問題、家庭關係上的不和睦問題、工作上的不穩定問題;是以,這些業障的現前影響,一方面消減一些業愆的怨戾之氣,一方面考驗著眾生安貧樂道的精神。

邱生:於此時期之【因果大清算】過後,未來是否還會有滯留的業報呢?

玉帝:肯定有的。爾看世間亂象,全是肇因於宿世的因果業力,雖然有些屬於因果沖銷,但眾生卻又同時新造業因,日後難免還要以新的因果去面對承受。

邱生:該如何才能避免掉永無止境的【因果大清算】呢?

玉帝:若是想要完全避免掉【因果大清算】的方法,有些修子採取「不計較」、「不嫉妒」,乃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不計較、不嫉妒,所以不會對他人有怨言,亦不會凡事都想要與別人爭個先後;由於凡事不計較、不嫉妒,所以自己便不會懷恨而去做討報他人的業障了。再者,由於本身的執著予以放下,凡事不計較、不嫉妒,所以不會持續和他人結造不好的因,未來當然就會減輕不好的果報了。隨之而來的,則以善的福報與善的因緣居多,由於善的循環,人人互助、互惠,如此一來,社會風氣丕變,乃能成就吉祥的國度、善良的人文也。

邱生:感恩《玉帝》賜教!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那就不遠送了,寡人恭送大士!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822

第卅八回  鸞門之著書‧啟迷與向覺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討論鸞門著書之任務。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徐徐升空,一望無際的天空,乍現金光一束,綻放出七彩霞光,瑞氣千條,普照著大地,而往返之神仙仍舊門庭若市的進進出出於「南天門」。此時,只見有一隻大鴕鳥,跟著大隊人馬,進入「南天門」,好像入無人之境,居然未被盤查。菩薩啊!您看那隻大鴕鳥怎麼比人還逍遙,可以出入無阻,不受檢查,神仙們卻都還得接受臨檢,這是怎麼一回事?

菩薩:當知這隻大鴕鳥乃是仙禽,乃是古佛的分靈。由於以鳥的形態示現,以方便對世間人進行明查暗訪;若是以人的形像示現,則有些事情真相恐怕調查不了。

邱生:原來是古佛示現鴕鳥形像在查案子,學生明白了。只有鳥身出現,人們才不會警覺,什麼事都敢說,要詳查案情就比較快了;若是以人的形像出現,大家遠遠的必有警惕,都不會說真話了。

菩薩:就是這樣。所以普天之下,有些事情就靠古佛慈悲轉告相關單位,以進行各項準備,諸如:賞善罰惡都在內。

邱生:那古佛們可忙了。

菩薩:所以眾生理該學習幫助他人的精神,減少產生計較之心,更不可行造惡事,不得造惡口,莫心起惡念,必須能止惡,才不會被古佛們查到缺失,予以進行罰則。

邱生:諸佛菩薩常言:「斷惡修善」,是否就是這個道理?

菩薩:對的。勤於修身行善,才能止惡積福。

邱生:未多久時間,蓮台緩緩下降,落定在一個湖邊。這湖有柳樹相映,草地上有孔雀及白猿正在下棋,白猿用爪子下棋,孔雀用嘴啄棋子來下棋,真是奇特的景象;可惜沒有錄影設備,不然的話,攝錄下來,一定可以破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級遺產的白猿與孔雀。此時,只見白猿抬頭向師生觀望,舉手示意,居然以雙爪合十向師生方向頂禮,真是奇觀。

菩薩:賢生莫再多做流連,趕路要緊!

邱生:師生離開湖畔,繼續往前邁進,走過漫長的道路,土地全為黃金所鋪。沒多久時間,終於來到金闕議政殿,仙官帶領著仙子、仙童正在迎接師生的到來。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毋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跟隨仙官身後,大步邁進,由仙官安排下,師生坐定席間。仙子、仙童則忙著端水果,奉茶水,出來招待師生。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師生於等候之際,邱生遍嚐果餅與茶水。不久,遠端傳來聲響,由遠而近,有次第、有節奏地傳來:「玉帝駕到!」但見《玉帝》健步而來,直至坐定。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百官齊曰:謝《玉帝》!

玉帝:今時,《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前來,眾仙卿向大士見駕。

百官齊曰:有幸得目睹大士聖容。

菩薩:眾仙官客套了。微臣參見《玉帝》聖駕!

玉帝:大士請坐!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

玉帝:賢生今時前來,必然有所疑問,而且想要了解,就快快道來。

邱生:敢問《玉帝》!天下鸞堂長期以著書為主,但不知著書究竟有何任務所在?

玉帝:問得好!賢生當知鸞堂之所以會長期著書立說,乃是在做教化工作,提升民智,開啟民慧;是故,鸞書代代相傳,永不中斷。

邱生:再請示鸞書是否很單純的,只是為了教化眾生以及啟迷向覺的工作。

玉帝:還有重要的任務。

邱生:鸞書的任務,究竟是什麼?

玉帝:鸞書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那便是適時的傳達上天旨意,使萬民知之。

邱生:除了對眾生傳達上天聖意,還有其它未知的任務嗎?

玉帝:有的。每當時代變遷之際,世間上有流傳著許許多多口耳相傳的事以及經書中的真理,有時會以訛傳訛,以致傳承到變調,使原意愈傳愈偏差;因此,鸞書之特別任務,便是因應人、事、時、地、物,將一切正知正見、正法理諦,能導正回歸原意,不使經書之理諦成為偏誤之法執。若是因偏誤日久以殆害民心,那就不好了。

邱生:《玉帝》的意思是說:鸞書的任務,除了長期傳述諸天高真的心法之外,更因應每一個時期,將傳揚已久的法理暨觀點而有偏頗的部份,予以適時校正重宣,以免誤導眾生,是否如此?

玉帝:正是如此。將流傳已久並且有所偏頗的道理,或是世間人尚未獲知的種種正法理諦,鸞堂之著書普化,會做一個適當的重新詮釋,令修子以啟正慧,使正知見永無偏頗,是為鸞書之重要任務也。

邱生:學生聽聞《玉帝》一席話,真是受益無窮。

玉帝:賢生能有所受益,妙哉!希望普天之下萬民可以知而珍惜鸞書,並且愛護才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寡人就不遠送了。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829

第卅九回  鸞門渡賢良‧依止眾鸞書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鸞門在現代所扮演之角色。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那間蓮台升空,天空星光閃閃,非常討喜,又有月光普照著大地,四下寂靜。唯進出「南天門」之神仙們似乎馬不停蹄,可見披星戴月、餐風露宿,就為普天下之眾生,忙進忙出,真是令人感動;邱生希望天下眾生能夠明白諸天仙佛慈憫眾生的大愛精神,隨時自助助人,才不枉天恩眷顧之德澤。經過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降落,待平穩之時,已然降在一座涼亭旁。師生走下蓮台,進入涼亭,稍作休息。此時,飛來一對白鴿,互相叼啄嘻鬧,嘴裡還不時唸出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真是可愛極了。菩薩啊!您看,來到這裡,有您的「粉絲」。

菩薩:賢生何出此言, 吾何來「粉絲」之有?

邱生:您瞧!這對白鴿在嬉鬧中,還不斷唸出《六字大明咒》,不就是您的「粉絲」嗎?

菩薩:想想也是喔! 吾與南閻浮提眾生之因緣甚深,又豈能以「粉絲」稱之!

邱生:喔!依菩薩之意,該如何稱之,比較妥當。

 菩薩:凡是真誠稱唸吾名、禮拜吾形、讀誦吾經,乃至大小經咒,皆是吾之弟子也。縱然未經皈依,只要一念至誠, 吾便予以認證,無須再有勞皈依之儀式也。

邱生:那麼看來,凡是做菩薩的弟子,應該比較方便。您可知學生自幼便在「潭子觀音亭」中進出頻繁嗎?

菩薩:關於這點, 吾倒是心有所感慰。不過,爾得勤於依教奉行,弘傳鸞音才好,畢竟爾是代言的正鸞,與眾人不同,必須以身作則,切記吾語!

邱生:學生當銘記在心!不久,已經來到了金闕議政殿,殿外乃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等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進入議政殿,依仙官之指引,前後坐定。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此時仙子、仙童端果、送茶水,忙碌一番,而師生則飲茶一壺,藉以振作精神。不久,遠方傳來聲響,言道:「玉帝駕到!」但見《玉帝》步步踏實,直至龍椅而就座。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位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晉見《玉帝》聖駕!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未能遠迎,尚請見諒。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 吾豈敢勞動聖駕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學生尚有事情,想要請示《玉帝》?

玉帝:賢生有何事情,但說無妨。

邱生:啟稟《玉帝》!上回提到鸞門以著書為使命,但不知鸞門在現代的生活裡,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玉帝:問得好,問到了重點。自古以來,鸞門皆是扶鸞闡教,著書立說,以代天宣化,以導迷向覺,卻乏人知悉鸞門之所以不斷著書,不斷飛鸞闡教,其實還有一項最重要的使命。

邱生:這個重要使命,到底是什麼呢?

玉帝:其角色就是「釣魚」。

邱生:鸞門吃素,豈能「釣魚」呢?

玉帝:釣魚是比喻,鸞門的角色乃在做「暗渡賢良」的工作,簡稱為:「釣魚」。

邱生:原來,暗渡賢良,就叫做:「釣魚」。

玉帝:不但「釣魚」,而且要放長線釣大魚。

邱生:那麼要怎樣做,才能釣大魚呢?還請《玉帝》傳授一些秘訣。

玉帝: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

邱生:這句話好像是在說「姜太公釣文王」呢?

玉帝:對!鸞門最大的使命,就是「慈航普渡」,放下釣鉤,在釣這些沉迷在五濁惡世裡的天人們,希望沉淪於紅塵中的天人們可以早日醒覺,依循上天所垂下的光明大道,循規蹈矩,依指標前進,便能找到天梯,循線而行,重登天梯也。

邱生:喔!登天梯,有指標,不知這個指標在何處能尋得?

玉帝:登天指標就在《玉皇育德真經》及《末法三世因果經》之中,這兩部經書就是釣魚金鉤,就差一些釣魚人了。

邱生:哪些人可以當釣魚人呢?

玉帝:想做釣魚人,其實很簡單,只要本身有定時讀誦《玉皇育德真經》或《末法三世因果經》,不但要閱讀,而且要深入體悟,有朝一日,自然能夠弘揚。

邱生:啟稟《玉帝》!又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弘法宣講的天份,想要大為弘揚法義,恐怕不容易哦!

玉帝:日常生活之中,並不是說特定內容的宣講,才稱之為:「弘揚法義」。

邱生:那麼弘揚法義,又是什麼情況下能夠形成呢?

玉帝:道在日常生活之中,人與人相處,包括工作、居家生活、閒聊及飲食之間,只有因緣具足,就是弘揚法義了。

邱生:學生還是不太明白。

玉帝:比如:閒聊之中,剛好知道對方的家庭關係不甚良好,此時,就能依照《玉皇育德真經》的內容,給予適時的講解,或者予以安慰及藉事談法。

邱生:人家情緒都在不佳的情況下,還能聽得下法義嗎?

玉帝:不是的。修子必須視機行事,適當的活潑化,再將法義予以婉轉的告知,讓當事者淺而易懂,可以從心裡調節情緒;或者介紹《玉皇育德真經》及《末法三世因果經》,讓當事者在有空之時,多少翻閱及讀誦,這就是弘揚了。

邱生:那學生應該知道怎麼做了。

玉帝:那就好。身為鸞門的鸞生,除了自己修身養性之外,尚要代天宣化,不僅要弘揚《玉皇育德真經》及《末法三世因果經》,就連「鸞書」都是釣魚的鉤;因而貴道院諸子便是釣魚人了,只差釣魚的耐性及方法,則有待各自學習成長之。

邱生:聽《玉帝》一席話,勝讀萬卷書。

玉帝:是嗎?能有受益, 吾便欣慰,更希望受益的人廣而泛之。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既然時候已晚,大士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95

第四十回  鸞門之首重‧三綱與五常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鸞門弘揚道德與倫理於現代之關連性。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那間蓮台徐徐升空,穿越雲層,但見雲端白淨如棉花般吹彈可破,卻又非常美麗,而來去往返的神仙們,仙凡奔波,精神依然可嘉。不久,蓮台緩緩降落在一處草原上,這草原裡,有成群的吉祥之鳥正在展翅嬉鬧著,於飛舞之間,令人目不轉睛;只聞這些奇異不可稱名的鳥群悠哉的吟唱佛號《阿彌陀佛》,正所謂:「禽比人誠」,大概就是這種情形吧!

菩薩:賢生啊!爾看到這種情形,有何感想呢?

邱生: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界竟然比人們還要如實,原來禽畜比人們更遵守倫理、更重視道德。

菩薩:是啊!生為萬物之靈的人們,忠實上豈能輸給禽畜呢?

邱生:菩薩啊!禽畜都能重視倫理道德,並且對於修行更是一心一意,人們該如何去改造自己才好?

菩薩:這就是為什麼末法時期世間道場林立的緣故。

邱生:世間道場林立,難道就是暗示末法時期之來臨嗎?

菩薩:正是。昔時,道場並未林立,但人心普遍皆善;如今,人心普遍存惡,於是道場開始林立,乃是為了挽風化俗,才紛紛普及。

邱生:那麼現在該怎麼喚醒迷失的眾生呢?

菩薩:關於此事,就由《玉帝》親自闡述會比較好。閒話少說,快快趕路!

邱生:師生沿途趕路,不久,終於來到金闕議政殿,殿外仙官率領仙子、仙童們已經等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悠哉進入議政殿,在仙官的安排下,師生依序入座。此時,仙子們開始供茶、獻果,師生則舉杯對飲。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務要緊。

邱生:師生就在茶飲三巡之後,遠端傳來:「玉帝駕到!」直至《玉帝》龍駕輕移入座。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駕!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有勞御駕接迎。

玉帝:大士客套了。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敢問《玉帝》,長期以來,鸞門不斷弘揚道德與倫理,但不知道德倫理與現代社會有什麼關聯性?

玉帝:問的好!當知「倫理」者,三綱也。「道德」者,五常也。欲振興倫理與道德,必先振作三綱與五常也。

邱生:經常聽聞「三綱五常」,但不知何謂「三綱」?又何謂「五常」?

玉帝:「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合稱:「三綱」;「五常」者,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

邱生:君為臣綱,不就是指帝王要做臣子們的榜樣。

玉帝:正是。君為臣綱,就是說身為君王的,必須以身作則,凡事親躬力為,讓臣子們有依循的榜樣,如此一來,臣子們做事就必然不敢懈怠。

邱生:如今已無君王,又該如何解釋?

玉帝:現代雖無君王,卻仍有國家領導人,或稱為總統,或稱為總理。既然身為國家元首者,必須事事恭敬,以身作則,使仁、義、禮、智、信五常之精神,可以貫徹到文武百官身上,能得如此,則朝綱乃能振興,國邦必可強盛。

邱生:君為臣綱,是否單指政治方面呢?

玉帝:昔時的團體,唯朝廷規模較大,古時的「君為臣綱」,單指朝廷而言。現代社會企業之間,規模尚有優於政治團體者,是以「君為臣綱」,泛指身為領導人必須要做下屬的榜樣。

邱生:有何範例可指點一、二?

玉帝:例如:有不少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少爺、公子哥們,本身既無基層的歷練,不但缺乏做事能力,而且缺乏管理能力,像這樣的人來管理企業,不但不能使幹部們信服,更不得基層員工的心。若是只能憑藉富二代的因緣與身份,就要領導企業,遲早企業會出現經營不善的問題。

邱生:如果身為富二代的公子們,不但有學習能力,而且知道從基層做起呢?

玉帝:若是口含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們,可以低聲下氣,彎得了腰,肯刻苦耐勞,打從基層工作學習起來,逐漸累積經驗,並且有所工作能力及管理能力,不但可以受到最基層員工的愛戴,更能夠獲得來自於幹部們的擁護。如此以身作則的情形下,必然在領導企業方面,可以貫徹做到上下一心的精神,因為上位者有其一定之管理與做事能力,下位者自然欽敬。因此,有這樣的學習成長,凡事親躬力為,親身歷練,日後接管企業,就不會有一群懶散的幹部及員工存在,此便是「君為臣綱」的道理了。

邱生:原來在上位者,不是只有發號施令,還得親自做事,來讓群眾起而效法才行。

玉帝:是啊!若是居於上位者,不肯起帶頭作用,以身作則,僅想發號施令,則必定無人肯效法,就算硬著要眾人照著做,亦無法得到眾人真心的服從;然而底下的人所效法的,卻只是那種說說就好,何必自己真的去做得要死要活之錯誤態度。

邱生:上位者,若是得不到眾人真心的效力,必定會令民心向背;久而久之,又要改朝換代,何苦來哉?

玉帝:確實如此。上位者,若不能以身帶動,必定要遭受淘汰,唯有親力親為者,才能被尊重,所下達的事,才能使人人爭相完成;是故,「君為臣綱」也。

邱生:聽聞《玉帝》一席話,學生受益良多。

玉帝:賢生能有所受益甚佳,但願普天下眾生亦能有所受益才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恭送大士!寡人就不遠送了。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912

第四十一回  君為臣之綱‧君賢與臣忠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君為臣綱」。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穿越星辰,但見星光閃閃,美麗非常。今夜,在「南天門」排隊的神仙們車水馬龍,從「南天門」門口開始,總共分成四列,一直排到人間,密不透風,場面真是壯觀。師生尚有公務在身,乃直接進入「南天門」,直至一處廣大庭院,蓮台緩緩下降,待停穩後,師生步下蓮台,在庭園上的一座涼亭上稍坐一會兒。涼亭內寬廣無比,只見有一個角落,聚集一群天人,正在下棋;另一角落,則有一些天人正在忙著閱讀,並且一邊煮著茶沖泡,一邊則有童子們在嬉戲。師生則悠閒地坐在沒人的地方歇息,邱生好奇的走到閱讀的天人身邊,看清楚原來正在閱讀《玉皇育德真經》,並且好奇的找了一位天人向其詢問。請教天人!為何閱讀《玉皇育德真經》?

天人甲:年輕人有所不知,這部《玉皇育德真經》乃是《玉帝》親身著作,並且敕旨三界必須奉行的一本天書,本經非同小可,不容等閒視之,否則是觸犯天條大罪,恐怕要送往午門論罪的。

邱生:有這麼嚴重啊!輕忽《玉皇育德真經》之罪,還要押往午門斬首?

天人乙:《玉皇育德真經》乃是《玉帝》苦口婆心,嘔心瀝血,一字一句,慢慢傳真,始得本經之問世。況且,經中大談人生哲學,豈容輕忽!若人輕忽本經,無疑是對《玉帝》輕鄙,犯此輕鄙《玉帝》之罪,還有不能押解午門者乎?

邱生:原來,天人們比世間人更重視《玉皇育德真經》。再請教天人!如此慎重本經,人間眾生輕忽了本經,又會如何?

天人丙:眾生一旦輕忽《玉皇育德真經》,無庸置疑,則自斷返天之路,更別妄談登上淨土世界。

邱生:但是世間法門萬千,豈有獨厚《玉皇育德真經》而能返天之理?

天人丁:年輕人!不說,你便不知情。萬般經典,都能導引眾生返天之途無誤,無奈是眾生未能深入經藏,更未能依教修身立德,根本談不上領悟。至於《玉皇育德真經》,乃《玉帝》闡揚五常之道,用盡苦心,因此特別重視。

邱生:原來如此。

天人甲:年輕人!你身邊那位是誰?怎麼有些眼熟?

邱生:正是《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邱生語畢,諸位天人,連同下棋的那些天人,竟開始手忙腳亂,還有發抖腳軟的,立即跪地直叩首。

天人乙:未知《觀音大士》佛駕降臨,怠慢之處,懇請菩薩恕罪!

菩薩:諸位天人!不知者無罪,快快請起! 吾等尚須為著書而趕路。

天人群曰:恭送《觀音大士》聖駕!

邱生:各位辛苦了,有空再聊。師生走了一段路,終於來到金闕議政殿,殿外早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恭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進入議政殿,在仙官的安排下依序入座,仙子們則開始張羅茶果,以招待貴賓。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一會兒,遠方傳來:「玉帝駕到!」但見《玉帝》穩步而來,百官們則肅靜恭迎,待《玉帝》坐定。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位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駕!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豈敢勞駕!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敢問《玉帝》!自古有云:「君為臣綱」,不知從何釋義?

玉帝:昔時,領導國邦者,乃是君王或者公侯之輩,這些居於領導位置上的人物必須以身作則、以身立範,諸如:舜帝孝順之典範,傳聞天下,則天下人以孝為榜樣。舜帝登上帝位,則百官盡皆起用忠孝之門,從此舜帝雖未嚴刑峻法,但官民尚無犯造大錯者也。雖然舜帝未施以任何法令,但官民平時效法舜帝之孝德習慣;是故,君王之策,未訴諸以言,已然天下先普行之。

邱生:自古以來,居上位者,以身作則,立典立範,確實極其重要。但直至今日,已無帝王,天威老早不再,又能如何立範呢?

玉帝:現今科技昌明,工商發達,分工精細,確實不易於建立朝綱。因為現代的上位領導者,因應世局的動盪與變化,必須熟悉文武政經,再針對文武百官的專業特性予以任職。有些文武百官乃是經過文武科考與專業訓練,調派各級政府部門,人間稱為:「事務官」;由各級政府首長選賢與能者,委派職務者,人間稱為:「政務官」。若是這些百官從各地方人士逐漸選任者,因為各有其習以為常的地方背景與心態;是以,現今之「君為臣綱」,已經要從地方人士及地方首長開始要求,這些領導地方的人物,必須各自以身作則,行事要清廉,處處要以人民福祉為中心,此後才能得地方百姓之敬重及效法正直不阿之精神。地方首長以及地方民代,在普遍獲得民心後,推行任何政策,必能被地方民眾奉行到底,而不是想盡辦法為了抗議。當地方首長都秉持正道,為官清廉,施政清明,累積地方厚實經驗,頗得普遍聲譽,然後獲得中央部會首長青睞,升任到中央任職,才能以正氣運轉政務,為國家社會著想,進而施政,澤及萬民百姓,讓民安物豐;如此一來,上令尚未推行,但一股正氣早已讓萬民感受,綱紀豈有不振之理?

邱生:原來,現代人談論「君為臣綱」,必須從地方人士及地方首長做起。看來天下之軍、警、政、農、工、商、士,該重新檢討改進及落實,才能正本清源,行德立範,安內攘外。

玉帝:果能如此,邦寧物富,天下無不貫通也。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恭送大士!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919

第四十二回  父為子之綱‧父慈與子孝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父為子綱」。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時蓮台緩緩升空,穿越星辰,在那閃爍的星海中穿梭著,宛如置身於星海之間悠遊快活一般。但見「南天門」外堆滿金車、銀車,似乎上天有著賞善的計畫。一會兒時間,蓮台已然落定,師生走下蓮台,眼見前方一片樹林,在樹林間有一處溪流,水質清澈,玉石為底,琉璃為道,沿著溪畔往上走,忽有梅花成排,整齊排列,緊接著又有櫻花林、松樹林及杉木林,俱皆成排成列,場面非常壯觀。隨後來到金闕議政殿,在殿外已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恭候多時。待師生靠近,仙樂彈奏,天女散花恭迎,師生走在花海之間,總感欣喜非常,莊嚴中帶有一股浪漫氣氛,不愧是天庭迎賓之儀,令人有飄飄欲仙的情境。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隨著仙樂展開輕快的腳步,未久進入議政殿,依從仙官之指引,前後入座,而一旁的仙子們開始端茶、果,忙碌一番。師生則稍做對飲,在這茶香、果香的環境裡,精神真是舒爽無比。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就在師生品嚐仙果的同時,遠方傳來聲響,由遠而近相傳:「玉帝駕到!」瞬間,文武百官肅然起敬,不發一語,直至《玉帝》就座為止。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位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有勞聖駕接迎。

玉帝:大士客套了!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敢問《玉帝》!俗世之間,曾聞父子相爭之事件,乃至有父子相殘之惡事,不知其中因緣為何?

玉帝:世道之不彰,衍生之父子失和,其重要原因在於寵溺子女過度所導致。

邱生:那應該怎樣做才能扭轉乾坤呢?

玉帝:眾生僅須銘記「父為子綱」,就能達到父慈子孝之境界。

邱生:父為子綱,人盡通聞,但又該如何才稱得上是「父為子綱」?

玉帝:問得好。凡是為人父母、翁姑或長輩,必須時時注意言行,以身作則,作為模範,以教導晚輩;久而久之,晚輩薰陶於其中,效法而行,自然知孝敬、明禮義之理,凡事中規中矩。是以,長輩之言行舉止,都是晚輩學習的榜樣。以家庭而言,為人父母者,便該正直己身,對待子女絕不徇私護短,能得如此,才能樹立子女將來步入社會的正道。

邱生:為人父母者,不知該如何為子女樹立標竿呢?

玉帝:以日常生活而言,其實為人父母者,該做的事情非常多,最基本的是:不賭博、不酗酒、不吸毒。自古以來,賭博乃容易使人迷淪,無法自拔,甚而債台高築,造成家道中落。酗酒則容易使人頹喪,精神萎靡不振,影響身體健康與事業工作,甚而酒駕肇事,則禍不單行。吸毒,必然中毒,精神頹廢,損傷身體,無心工作,愈陷愈深,勢必橫死街頭,甚而家破人亡。

邱生:確實。單以賭博而言,現代賭博害人之深,有更甚於古人?

玉帝:俗話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可以自制;因此,遠離賭博,方能樹立子女不接近賭博之典範。

邱生:是否還有其他該注意之事項?

玉帝:言語之內涵,極其重要。

邱生:學生曾經聽過有為人父親謾罵自己的小孩,並且有拳打腳踢之情形,那小孩不過才十歲不到的年紀。

玉帝:為人父母者,若是經常以謾罵子女為能事,縱使小孩有做錯事,或者小孩吵鬧,都不該予以謾罵及拳打腳踢;若是長期如此,子女將出現二種現象。

邱生:像這樣被家長打罵到大的小孩,究竟會有哪二種情況?

玉帝:第一種情況,小孩變得懦弱怕事,甚至在外受到欺侮都不敢告訴父母,因為從小有事,父母就是以打罵解決,待小孩長大了,在外面碰上任何事,自然就不敢告訴任何人,只有自己積鬱在心,或許積成崩潰情緒,亦大有可能。

邱生:那麼第二種情形,又是怎樣呢?

玉帝:第二種情況,小孩不服管教,叛逆心深重,從小為細故瑣事,常遭受父母打罵;待年紀漸長,常會出現叛逆性格。叛逆性格,又可分為二類。

邱生:叛逆,居然還有分二種叛逆性格,究竟是哪二類呢?

玉帝:所謂:「叛逆性格」,就是思想偏激,容易失去理智,桀驁不馴,甚而對於周遭環境格格不入,多數成為自以為是之人。其一,就是專門在外欺侮弱小,因為回家看到父母就產生害怕,只好將不滿情緒都發洩在別人身上。

邱生:那另一種叛逆性格,又是怎樣呢?

玉帝:其二,無論在外或在家,稍有不合其意,便大打出手,因為從小被父母打罵到厭惡,等年紀逐漸長大,再也沒人可以管得動,就是自己最大,管他是誰,不合己意,就予以打罵再說。

邱生:確實有這樣的行為,家庭不和睦,社會又怎麼能祥和?

玉帝:「父為子綱」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為人父母,出口說善語,言談要柔軟,與人交談要有內涵,切不可講話沒禮貌、沒重點;因此,言語一旦柔和,自然子女薰陶久了,講話才會有親和力。此外,為人父母,行為務必要正直、不貪、不茍,凡事以身作則,帶頭做公益服務,將來子女步入社會,才能有服務人群的心;既然行事正風、清源,進而帶動風氣,促進地方繁榮,增進社會和諧;是以,人人以身作則,廣結善緣,積功累德,代代既富且貴,是為至盼。

邱生:聽聞《玉帝》一番話,倍感受益。

玉帝:那就希望能有更多人受益才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926

第四十三回  夫為妻之綱‧夫和與妻順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夫為妻綱」。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緩緩升空,此時天空金光陣陣,北方祥雲紛起,直往東南,真是壯觀之景。

不一會兒時間,蓮台緩緩降落在一處湖邊,此湖寬廣,在岸邊停靠數艘木舟,師生一時興起,乃登上木舟,伐起來卻不像凡間的木船那樣之慢,反而是隨便一動,木舟就飄到甚遠。菩薩啊!您看這裡的木舟,速度真快,隨便一動,就飄那麼遠,絲毫不必費力。

菩薩:這些木舟,可是集結諸佛菩薩的愿力所致,並非等閒木舟;一般人想要擅自登舟,可是會遭惹麻煩的。

邱生:怎麼說呢?諸佛菩薩不都是慈悲的嗎?怎麼登舟者會招惹麻煩呢?

菩薩:就是因為諸佛菩薩有宏願,以廣渡眾生,一般人卻根本連自我約束的願力都非常的薄弱;因此,擅自登舟者,必須效法諸佛菩薩的宏願,先行替諸佛菩薩做「慈航普度」才行。

邱生:竟然有這樣的事情,那麼岸邊應該樹立告示牌才對。

菩薩:告示牌是給凡人看的,在天上可是不吃這一套,凡是有所規定,誰要是不慎違規觸犯,都不得推說沒看到告示牌;因此,天上不設立告示牌。

邱生:那可得步步驚心了。

菩薩:有正念者,可都是「來去自在」。

邱生:「來去自在」是什麼意思呢?

菩薩:「來去自在」,就是:「來去自如,得大自在」,三界來去自如之意;以一般而言,就是天上人間往返遊歷,自在無罣礙。

邱生:這就是「輪迴」的意思嗎?

菩薩:凡夫認為是:「輪迴」,聖人則言道:「遊戲人間」。

邱生:聽起來,畢竟有些深奧!眼前這艘木舟,已經停靠在另一處岸邊,師生上岸,繼續往前行。

不久,已經來到金闕議政殿,仙官已經率領仙子、仙童在殿外恭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進入議政殿,依仙官安排入座,然而仙子們便忙於奉上茶、果。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不遠處傳來:「玉帝駕到!」全體百官紛紛肅靜,直至《玉帝》坐定。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未出遠迎,尚請見諒。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有勞御駕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請示《玉帝》!先前已經談過三綱之二項,尚有「夫為妻綱」,不知《玉帝》有何開示?

玉帝:家庭者,社會之基本也。然而夫妻又是家庭中最主要的中心成員,古來有云:「夫和妻順」,向來是以家庭為中心,僅止於關懷家人、愛護家人,但是不懂其中的道理;因此,尚未進入人倫道德的範圍裡。若能擁有正確的理念,不但盡到「夫唱婦隨」,而且同心協力,則人倫道德便已經有了眉目。

邱生:原來夫妻之間不是相處好,就行了。

玉帝:夫妻相處,基本的原則就是和睦,但更需為人丈夫的要先有道德規範,時時行善,以助人為目的;至於身為人妻的,便該依從丈夫之道,共同實行助人為善之樂,如此便有了綱領。日常生活之間,若是為人丈夫的,偶有錯誤偏差之言行,當妻子的必須委婉勸解,並予以循循善誘,當丈夫的應該細心傾聽,再加以接受,並迅速醒覺、悔過以改正。同樣的道理,為人妻的,若有言行不符合禮節道德,則為人丈夫的,必須予以勸解,此時為人妻的,必須採納丈夫之勸解,並加以遷善改過,則人倫之道乃可提昇。

邱生:夫妻相處之道,確實該能彼此互相包容、體諒才行。

玉帝:此外,為人丈夫者,在家庭裡,必須先能恭敬爹娘、友愛兄弟、和敬鄰里,能得如此,方能使身為妻子的有所效法,恭敬翁姑,和睦於大伯小叔、大姑小姑,連帶做好妯娌間之和睦;如此一來,才能使一個家庭昌旺,前途才能普現光明。

邱生:原來夫妻之道,還有這麼多的學問哩!

玉帝:是啊!夫妻之道,要能夫綱振作,中規中矩,才能讓身為妻子的拾起對家庭的責任感,否則就會亂了家庭道。眾生無論居家或在外,待人接物方面,都該有一股真誠之信念與精神,面對人人,予以秉持服務之態度,歡喜接受所面對的每一個人事物,時時保持慈悲的心對人對己,使夫行妻從,共同邁向善良光明的人生大道。如此一來,不但家庭能和樂,並且還能感化給親戚與鄉鄰,共創祥和、人倫道德之風氣也。

邱生:聽聞《玉帝》一席話,相信大家都能有更進一步的光明人生。

玉帝:但願這樣的一天能早一點到來。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恕不遠送了。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103

第四十四回  存行仁之道‧求仁即得仁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行仁之道」。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穿梭在天際上,迎面而來的是徐徐清風,令人舒爽,星光此起彼落,點綴出美麗夜空。未久,蓮台悄悄降落,停在一處涼亭旁邊,師生走下蓮台,便於涼亭稍坐歇息,欣賞來往的鳥兒吟唱。不久,在不遠處乍見一排金筍,沿著金筍的區域走,忽然發現有一座廣大洞穴,上有晶瑩剔透的水晶柱,底下更有七彩繽紛的玉筍,令人看了都不想離開。即使再捨不得,路還是要往前走下去,邱生只好順手摸摸水晶柱和玉筍,乾過癮一下,可是觸摸之際,頓時感覺清涼舒暢之意湧上心頭,有一種化鬱之妙。往前走不久,便見有金子做成的老虎一對,銀子做的獅子一對,瑪瑙做成的孔雀一對,七彩石象以及各種吉祥之鳥獸,俱皆金、銀、琉璃、珍珠等寶所成;偶而還可以看到金虎自行移動腳步,大石象吐出七彩珠,落得滿地都是。再前行不久,已然出洞,眼前便見金闕議政殿,殿外早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們恭候多時,師生乃加快腳步,邁向前方。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大步前進,依照仙官之安排紛紛入座;此時,仙子們供茶的供茶、獻果的獻果,忙得不亦樂乎。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師生對飲一壺龍井茶,茶水入喉,甘甜無比,飲入口中,精神更是振奮。未久,遠端傳來:「玉帝駕到!」此聲由遠而近的傳呼,百官頓時肅靜,直至《玉帝》健步而來入座。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百官齊曰:謝《玉帝》!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勞動《玉帝》御駕。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

玉帝:此時,未知賢生有何心得,或對任何事物有所不明白之處,需要寡人從中分析的否?

邱生:敢問《玉帝》!「行仁之道」為何?

玉帝:提問得好,「仁」者,人也,二人之對待關係,始有「仁」。

邱生:可否再請明確的指點一番?

玉帝:人生在世,人與人之間,務必做到慈悲善待彼此,無論親疏,都該彼此有所關懷、憐愛;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才能懂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並不是凡事都站在自我立場做考量,更不是以名利做考慮依據,能得如此,便有了仁心。

邱生:可有比較明確的案例可尋?

玉帝:從前,孔夫子對於伯夷、叔齊二位兄弟的求仁得仁,非常推崇。伯夷、叔齊是孤竹國君王的兩個兒子,由於孤竹國君王想要廢長立幼,兩人互相辭讓國君的位子,先後相繼逃走隱居。在商朝紂王時期,伯夷、叔齊這二位兄弟,對於商朝非常的忠誠,雖然紂王掌政時,暴虐無道,但身為商朝之臣,決心不背叛商朝;本可前往周朝請求依靠,但由於兄弟二人誓死忠誠在商朝,以商朝而言,乃是忠的表現。伯夷、叔齊知悉所輔佐之紂王,無道於天下,無法輔佐使之歸返正途,於是心中有所慚愧。既不能令紂王正心於天下,又明知周朝才是正義之師,直到商紂滅亡之後,原本採摘薇蕨野菜為食,卻以慚愧的心,也不願食用周朝的米糧;後來,更因為自覺羞恥,故而餓死在首陽山。像這種「求仁得仁」的精神,值得世人效法。

邱生:伯夷、叔齊明知紂王不仁不義,荒淫無道,卻為了忠誠於先皇所掌管的天下,想要繼續輔佐新王之心念,而且不改其效忠之志節;但是又愧於不能導正君王的錯誤行為而感到自責,最後選擇絕食以明志,令人欽佩!如果改變心志,投靠明君聖主,貢獻自己的才能,輔佐治理,造福百姓,豈不是能令普天下蒼生更受益無窮嗎?

玉帝:是這樣沒錯。伯夷、叔齊覺得在「忠」字上站不住腳,可是又不肯與正道之師過不去,並且以食用周朝的東西為恥,最後只有選擇餓死的方式,以求實際之「仁」,此是護道的方法,亦是取其中庸之道;所以,求仁得仁,首推伯夷、叔齊也。

邱生:不知《玉帝》對於「求仁得仁」有無其它指點?

玉帝:人生在世,不但要時時培養慈憫之心,而且要以服務的精神去生活;日常生活之間,更該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精神,善待人人,創造和睦的家庭,進而擴大到社區,由社區與社區間彼此學習、交流,使仁德遍佈各地方,深植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便是祥和的開始。

邱生:感恩《玉帝》指點,學生受益無窮。

玉帝:但願能令更多人知之而行才好。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1017

第四十五回  真義之內涵‧非禮勿言行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行義之道」。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徐徐升空,穿梭在雲霄,但見星光閃閃,引人留戀。未久,蓮台悄悄降落在一處平原,這平原裡種滿各式各樣的花卉,並且有池塘。在池塘內,有數隻大魚,比機車還大的大魚,嘴巴張開特別大,有一個人大小的高度,好像一口就可吞進一個人那麼大的嘴,真是罕見奇特的魚;然而這些大魚看來很溫馴,絲毫不凶狠。在池塘邊,有一座涼亭,師生乃在涼亭稍坐歇息。不久,有許多仙子前來平原照顧花卉,或澆水,或修剪,讓花卉更整齊、更耀眼。

菩薩:賢生啊!爾可知悉仙子們何以前來整理花卉乎?

邱生:學生愚昧!未能明白個中的道理,尚請菩薩開示。

菩薩:這便是「義」之表現。

邱生:對於花卉,予以澆水、整飾,究竟與「義」字有何關聯?

菩薩:當知對於花卉並非種植就好,尚必須對所種植的花卉負責任。

邱生:種植花卉,還需要對花卉負起什麼樣的責任呢?

菩薩:適時、適量的澆水灌溉,乃是基本要件,隨時注意花卉生長之變化,則是用心。當花卉有所枯萎,尚須為其修剪枯萎部份,讓花卉永遠保持美麗的色彩;當花卉結子或分株時,必須在適當的時候予以分株,才能維持花卉之生生不息,這就是一種「義」的行為表現。

邱生:原來種花,也有這麼多的大道理。

菩薩:世尊住世之時,特別喜歡將修行比喻為農夫,因為農夫必須時時注意農作物的生長情況,農作物好比一個人的身心靈成長;因此,播種、施肥、灌溉、除草等,都是一種責任,也是「義」的行為表現。眾生雖然不能使自己成為救世主,但最起碼得讓自己不致於成為家庭及社會的困擾與負擔,這也是一種「義」的表現。

邱生:原來修持自己,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也是一種責任、一種義氣。

菩薩:是的。做好自己本份之事,只是起步條件而已。不多言了,趕路要緊。

邱生:菩薩啊!學生有些走不動,又累又渴。

菩薩:快飲下甘露水、行氣散。

邱生:邱生接過甘露水、行氣散,服下之後,突覺活力十足,清涼有勁,步伐輕盈。師生前行一段路,已然來到金闕議政殿,殿外已有仙官率領仙子、仙童恭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步入議政殿,依照仙官之安排入座,仙子們便開始獻茶、獻果、獻糕點,師生乃對飲三巡。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未久,遠方傳來:「玉帝駕到!」剎時,百官肅靜,直至《玉帝》坐定。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眾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勞動《玉帝》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敢問《玉帝》!當今世代如何行其義諦?

玉帝:「義」之行也,乃千古不易,萬年不更;是故,人若乏「義」,則枉為人也。

邱生:那麼「義」字,該怎樣實行?

玉帝:「義」字,包羅萬象,涵蓋一切,卷之藏於一粟,放之則彌六合。

邱生:看來「義」之一字,學問頗深。

玉帝:「義」者,乃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義」亦指為人之表現,要有更好的禮儀規範。

邱生:但放觀天下,似乎忽略「義」的人甚多。

玉帝:行「義」,唯有從每一個自己做起,進而起效應,令身旁人人都可以奉行義諦。

邱生:除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尚有何事必須去做才好?

玉帝:「義」者,非禮勿取,只要是非己之物,雖然物小,亦不敢擅自取走,因為有可能就因為那小小的東西害別人成為負擔,或害了別人,甚而導致失去前途,乃至喪失生命也說不定。是故,非己之物勿取,乃義行之受持。

邱生:除此之外,尚有何必須注意的嗎?

玉帝:「義」之行持,可以說是包括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眾生經常犯造的,便是言人是非,許多是非都是以訛傳訛,有些則是被誇大其詞。因此,言若無義,則予以禁口不言,聞無義之言,則盡量予以迴避聽聞,這便是「義」的表現;如此一來,至少可以讓本身遠離不義的範圍,以避免有些事情聽久了,自己在未經查證屬實的情況之下,輾轉再從自己口中傳出來,造成別人不必要的困擾,甚至於傷害別人。

邱生:原來,流言不輕易再傳,就是為了避免自己淪為不義之人。

玉帝:正是。所謂:「流言止於智者」,流言與謠言均是捏造而有所偏頗的話語,只要是有見識的人聽到,加以辨別,就會停止傳播;因此,有些不必要的言語,能不傳述,便不傳述,否則口語相傳之下,以訛傳訛,必定容易使原意失真。若是因為自己的胡亂傳言或是曲解原意,不但破壞他人的名譽,甚而導致他人的紛爭,那豈不是罪過深重乎!

邱生:原來,「義」字有那麼深奧的地方,學生真是受益不少。

玉帝:其實,「義」之行,無法道述詳盡,唯僅能略言一、二罷了。

邱生:如有機會,還請《玉帝》能夠多多啟示。

玉帝:那是當然。賢生既然肯虛心學習,足見孺子可教,寡人豈有藏私之理,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邱生:感恩《玉帝》!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觀音大士》請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1024

第四十六回  禮儀之妙道‧日常生活中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禮儀妙道」。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徐徐升空,穿梭於天際,但見四面星光,調和著地面之燈彩,譜出美妙圖騰,給人有光明無量的喜悅。未久,蓮台緩緩降落在一處丘陵上,丘陵上有清風陣陣,讓人感到舒服而怡然自在。丘陵之間,又有桌椅排列成長條狀,使坐在椅子上的人,一面可以欣賞林木高聳之妙,一面可以觀賞湖泊美景,無論朝那一面望去,都能夠獲得輕鬆自在。師生稍坐在丘陵之間,眼觀湖水微波蕩漾,耳聞山中之鳥鳴,不覺法喜充滿、精神振作。

菩薩:賢生啊!爾觀這湖泊,可有何心得乎?

邱生:學生愚昧!依學生淺見,此湖微波陣陣,絲毫不紊,給人有一種禮儀之態。

菩薩:確實。湖面之微波,使人感到喜悅,就像有禮有節的人,正在用微笑迎接每一個人。爾再聽聽遠山之鳥鳴,有何感想?

邱生:學生所聞,遠山之鳥鳴,讓人耳根清靜,冥思中之最佳夥伴,既不吵雜,又不紊亂,給人有鬧中取靜之妙。

菩薩:這就是「禮」的重要性,讓人樂於親近。對了!尚有路程待趕,咱們快快起程要緊。

邱生:師生離開丘陵,繼續往前行走,通過林木做一趟森林浴,不由精神抖擻。未久,來到了金闕議政殿,殿外仙官率領著仙子、仙童已等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走進議政殿。在仙官的安排下,依序就座;此時,仙子們忙著奉茶、獻果,師生立即對飲好茶一壺,茶水飲下,倍覺神清氣爽。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未久,遠方傳來:「玉帝駕到!」此時,文武百官肅穆起身,直至《玉帝》入坐。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位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有勞《玉帝》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感恩《玉帝》!學生有事請教《玉帝》。

玉帝:賢生有何事,但說無妨。

邱生:五常之中,禮儀之道為何?

玉帝:「禮」之一字,包羅萬象,於「行、住、坐、臥」四大威儀之間,都離不開禮教。

邱生:行住坐臥都含在「禮」之中,豈不是時時有禮、刻刻存節。

玉帝:確實如此。「禮」之所在,二六時中,皆必須中規中矩。

邱生:那是否能大略指示一、二?

玉帝:「行」的當中,不慌不亂,走路能抬頭挺胸,莫彎腰駝背,否則容易與人擦撞,一旦與人有所擦撞,必須深深道歉。候車則排隊前進,在各種場合都必須養成排隊的好習慣;與人接洽,必須要有好臉色,讓人喜歡親近,這就是「行」的大略情形。

邱生:「住」的禮節,又是什麼呢?

玉帝:眾生於居家之時,必須完全擺脫工作地的狀態,讓別人有一股輕鬆印象,但亦不宜太過輕浮,否則使人有所厭惡;工作之時,得有工作之朝氣與服務之熱誠,才能表現出禮儀之風。

邱生:「坐」之禮節,又該如何?

玉帝:坐有坐相。眾生有時為了工作,可能從原本之頂天立地,變成彎曲萎縮,便是禮之不足,容易患上腰脊之症;居家之時,仍不可太放鬆,任意趴臥,必須力保坐相正直,才不會造成脊椎側彎之症。

邱生:但是,許多人的工作必須長時間坐在電腦之前,難保不會腰脊愈來愈彎。

玉帝:除了工作之外,但亦該盡量時常起身活動一下筋骨,才不會產生痠痛之職業病。

邱生:至於,「臥」之禮節不知如何?

玉帝:「臥」之禮者,非時不臥,凡是每日最慢於辰時,必須起身離床,莫再賴床不起;若是如此,則容易精神渙散。又在夜過子時而未臥睡,則為失禮,何以故?因為子時起,乃是肝腎排毒之最佳時辰,藉以修復身體一整天以來之勞動、飲食、空氣所帶給身體之不好因子;偶而失其禮制,尚不礙事,但長期失其禮制約束,必令腎氣虛耗,如此則百病漸生也。

邱生:生活作息之正常,也在禮節的範圍內。

玉帝:尚有飲食不過度及不缺餐,因為暴飲暴食,容易傷及胃與腸,但經常任意挨餓,則會損害胃黏膜,造成胃病。

邱生:原來飲食上也要正常,這可能有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玉帝:此外,身口意都該存有正知、正見、正行,言語須柔軟,才能符合禮制,而四時無災、健康又平安。

邱生:原來,禮制有這麼多注意事項,學生真是受益無窮。

玉帝:但願有更多眾生能體悟而行之。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1031

第四十七回  善用妙智慧‧處處現吉祥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妙智法寶」。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剎那蓮台徐徐升空,穿越星際,東方紫氣普照,北方七彩祥雲飄飄。不一會兒時間,蓮台已然落定在一處湖畔。於湖邊,乃有筆直棧道,在棧道兩旁各種植有高貴花卉以及長青樹,花卉中間,建有涼亭,亭身乃純金打造,桌子則是上等檀木所雕,椅子亦然;遠遠便聞到檀香之氣,令人提神振作,不覺心中充滿清淨之感,一念俱無。師生稍坐片刻,欣賞湖中微波盪漾的美感,及觀察那風吹柳葉微微浮動之美。菩薩啊!學生總覺得自己毫無智慧可言,能否請菩薩幫學生開智慧?

菩薩:賢生啊! 吾有清靈丹、啟慧散,爾配服甘露水飲之。

邱生:邱生接過清靈丹、啟慧散,配服著甘露水,稍覺智慧解晰力更加清澈。

菩薩:賢生啊!當知所謂的「智慧」,並非祈求而能得到的。

邱生:那該怎樣做,才能獲得智慧呢?

菩薩:就是孔子說的:「格物而致知」。

邱生:「格物」是什麼意思呢?

菩薩:格物,乃革除心中對紅塵俗世種種欲望之奢求。

邱生:人若奢求欲望,又會如何?

菩薩:眾生若是心中充滿種種欲求,則內心不能清淨;若是欲望無法達成,則必定產生煩惱痛苦,使心永不得安寧而障礙智慧。

邱生:原來智慧容易受到欲望所障礙住,那大家可得小心謹慎,不要讓欲望大過於智慧。

菩薩:就是這樣。人生在世,得以妙智慧來掌控欲求,不能讓欲求控制了智慧。

邱生:若是被欲求控制住智慧,又會如何呢?

菩薩:眾生一旦讓欲求掌控智慧,那麼便沒有智慧,取而代之的,便是奸巧的聰明;屆時,雖然也會把事務做得很完美,但已經落入巧詐之中,無有智慧可論。

邱生:師生離開湖畔,繼續往前走,走了一段路程,終於來到金闕議政殿,仙官早已帶領仙子、仙童們恭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進入議政殿,在仙官的安排下依序入座,隨後仙子們開始獻茶、獻果、獻花。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師生暢飲妙茶、仙果。不久,遠方傳來:「玉帝駕到!」此時,百官肅靜一旁,直至《玉帝》就坐。

百官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位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駕!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勞動聖駕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謝《玉帝》!敢問《玉帝》!如何在世間啟用妙智慧?

玉帝:紅塵俗世,處處都得善用智慧,人與人相處,若是缺乏智慧,則容易起紛爭,產生衝突對立;因此,時時要運用妙智慧。

邱生:智慧,又要怎樣表現呢?

玉帝:針對智慧而言,並不一定要能言善道,有時在處事上吃點虧而不予以強行計較,也是一種智慧。

邱生:不與他人計較,好像很多人會做,但就是心裡會不甘願。

玉帝:當有所吃虧時,必須想到為何別人不吃虧,反而是我吃虧,必定是夙累以來我對他之虧欠,如今被他討了些回去,我欠人家的就相對減少了一些;能如此的運用智慧,宏觀世界,修行才有成就的一天。

邱生:原來,吃虧就是佔便宜,能如此想,也是智慧。

玉帝:另外,當自己做的事比別人多時,千萬要記住,這是我的能力比他好,才需要我多做些,這樣來想,就不會起不甘願之心了;而且與大夥結些善因緣,多吃點虧,總會有其它方面回補過來的。

邱生:吃虧並不是壞事,但卻必須有真心去善解,才能心平氣和。

玉帝:對!必須如此想,眾生各自的業才能逐漸減輕,否則又徒增其他業愆而不自覺。

邱生: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什麼是可以表示智慧的呢?

玉帝:人生在世,必須自我要求,盡力守住紀律及道德規範,使自己盡量不違逆,才能常保吉祥如意,行遍處處,無災少難。因為凡是能自律者,縱使可能事事得不到什麼好處,但絕對能逐漸遠離禍端,這便是智慧了。

邱生:原來智慧還有如此深奧的學問。對了,常有人為了該如何去勸親友素食而感到痛苦、煩惱,像這種事該怎麼去啟智慧呢?

玉帝:世間上確實存有非常多人不信因果,也不明因緣果報的道理,當然對於輪迴轉世的原理就心存懷疑;像這樣不信因果之人,得以妙智慧予以健康論、養生談,甚至予以節能減碳論,但不宜三天兩頭的提起,否則不但事不能成,反而令對方頻造口業,自己心裡也不舒服。但對於一些親友雖然不怎麼親近宗教,卻能心有善念,這樣的人對其談因果也是徒勞無功,但可以運用妙智慧予以健康論、養生談,乃比較能令彼等偶而接受。

邱生:原來勸人素食,也有那麼多的學問。

玉帝:若是眾生本身深信因果,那麼只須運用妙智慧為其講解同理心,對方便能比較容易接受,自己也才有成就感。

邱生:原來,對於任何事都得運用智慧,使眾生在循循善誘之下,步步接近淨土。

玉帝:對!就是這樣。妙用智慧行事,便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紛爭困擾,成功也比較快。

邱生:依《玉帝》之意,可是在教大家「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

玉帝:絕非如此。不過,世上的「見人說人話」,似乎比較奸巧些;若是因材施教,可能比較符合智慧也。

邱生:學生受益無窮。

玉帝:但願能令普遍眾生都受用。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101117

第四十八回  鸞門之沒落‧主因在正鸞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鸞門沒落之因由」。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穿越在雲端,但見星光閃耀,美不勝收,令人有摘星之欲。未久,蓮台緩緩降落在金闕議政殿前方;此時,仙官早已率領仙子、仙童們等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進入議政殿。突然之間,鼓樂響起,殿內擺設異於往常,在這莊嚴的殿堂內,竟充滿了歡樂的氣息,人人輕鬆不已,相較往日之緊繃,宛若天壤之別。仙官啊!為何今時議政殿內如此談笑風生,人人愉快非常呢?

仙官:賢生有所不知,今時,《玉帝》宴請諸天高真,並且有所褒獎於貴道院,故而人天同慶、歡樂無比啊!

菩薩:賢生啊!今時《玉帝》賜宴,爾得好好感恩,有任何疑題,趁此時請示《玉帝》之御示。

邱生:原來是《玉帝》宴客,學生倒是沒帶禮數,該怎麼辦才好?

菩薩:心誠、意正、念純,便是最好的禮數了。

邱生:這種禮數,學生最會了。待會,學生獻上此禮。不久,遠方傳來:「玉帝駕到!」群佛眾仙頓時肅靜恭迎,直至《玉帝》入座。

會眾齊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佛平身!今時,陽間道場《懿敕寶德大道院》謹奉玉旨著作《金闕遊記》,已然接近完功,此時邀請諸佛萬仙共做福證、同沾法益。

諸佛:謝《玉帝》慈恩安排!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勞動《玉帝》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席間之仙果、仙茶,任爾暢享。

邱生:感恩《玉帝》!學生就不客氣了。邱生飲完仙茶,頓覺精神抖擻、活力充沛。敢問《玉帝》!學生有一事不明,但請《玉帝》指點一、二。

玉帝:賢生有何疑問?邊飲邊談。

邱生:有關鸞門之沒落,可否請《玉帝》開示一番。

玉帝:導致鸞門之逐漸式微,乃有多重因素。

邱生:既然因素甚多,能否以影響最大、最重的原因予以逐項開示?

玉帝:首先,鸞門的主要道務是「代天宣化」,本是著重教育,無奈是教育經費之長期不足,造成鸞門最後逐一解散的不少。由於傳統鸞門,以義務式效勞為主,所有經費全憑包括堂主、副堂主、正鸞及一些鸞生共同集資護持,才能使一版善書流通,但礙於資金不足,所以難以普傳,使得此類鸞門式微。

邱生:那還有其它原因否?

玉帝:其次,鸞門的次要道務是「開辦濟世」,遭受到可悲的命運,前來接觸的信眾,甚至修行者,大都是喜好禱求,但本身卻不肯行功立德、廣造善行。若是道場的正鸞或主事等代為信眾禱求諸事,則因信眾所求所願不斷擴增範圍,致使吞蝕主事或正鸞乃至其家人之福德力;如此一來,便形成業力波及主事或正鸞等,最後支撐不住時,道場便告關門大吉。

邱生:除此之外,可還有其他原因?

玉帝:有些行者透過道場解業,雖然本身亦有造立善功德做排解業力之動作,但護持道場之初發心常退卻,使原本有一部份道場及主事人等暫時先承擔業力的部份,卻因當事人事情如願達成後,或運勢比較平坦順暢,護持之心便開始起伏不定,進而中斷,造成道場及主事人等平白擔業,甚而浪費心力。因為擔業使然,道務、鸞務亦勢必有所受到影響,形成祈求別人很有改善力,叩求自家人反而效率不彰,因為福德力早就為了一些信眾及行者之擔待而消耗殆盡了;後來,又受到行者等初發心的善變,成為代罪羔羊,有些道場則因此受到衝擊,進而無奈的解散。

邱生:如果大眾初發心能保持到一生一世而不變卦,擔待就有其價值。

玉帝:確實。擔待的價值,就在於所擔待者,能夠學習助人的精神與毅力;一旦沒有這些精神,反倒愈求愈多,範圍愈廣,則失去當初擔待的價值。

邱生:除了擔待到祈求者的部份業力之外,是否尚有其它因素?

玉帝:有些鸞堂之正鸞後繼無人,只好被迫結束。至於後繼無人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正鸞不願意培訓新生代,導致後繼無人。其二是正鸞及道場碰不到有緣人,甚至於才剛新培訓完新生代,而此新起之正鸞,在百事未俱、能力未受師承肯定,卻急於自立門戶,這也是導致鸞門式微的重大因素。

邱生:可還有其它原因?

玉帝:鸞門道場各自為政,互不往來者居多,原因在於大都惟恐善信流動到其它鸞堂。另有原本護持某甲鸞堂,卻常到乙鸞堂挖角到甲鸞堂,如此一來,不但令當事者初發心變質,自己也必須為所挖角而變質初發心的當事者擔負某些業力,並且當事者因為初發心變調,所以業力亦將隨之逐漸回覆過來。由於未向外推展或弘揚,卻如此惡性循環,鸞門豈有不式微的道理。

邱生:除此之外,可有還其它因素?

玉帝:鸞堂主要異於其它宗脈,乃在於每逢法會都必須請領《法會玉旨》開辦,並且每當法會結束之後,又必須呈請頒布《圓功玉旨》,依法會前後道場成員護持心態、做事態度以及參加法會成員的輸誠程度,全數加以審核後,才佈達有功賞例。但有些鸞堂,為了吸引更多人之親近,便將賞例五花八門化,甚至有些賞例有所違背常理,雖然一時容易被普遍大眾趨之若鶩,但長期而論,最終將令世人所詬病,甚至害得這些滿懷希望的信眾及行者,直到最後,任何鸞堂乃至任何宗教都不願意接觸,斷掉道心,又徒增另一樁因果,鸞門哪能不式微呢?

邱生:原來使鸞門式微的因素那麼多,是否還有其它因素呢?

玉帝:所謂:「成也正鸞,敗也正鸞」,鸞門存續之最大關鍵在於正鸞,一旦正鸞厭倦於長久不變的流程及儀軌,或心有冷淡,或無力感,或懈怠,或退志,或正鸞不守規戒而衝擊道場,都攸著關鸞堂之存續與否;因此,身為正鸞者,必須時時振奮信心、毅力,時時保持精進,而且隨緣隨份的平常心行事。

邱生:方才,《玉帝》提到「精進」,為何呢?

玉帝:寡人所說「精進」,乃正鸞必須精進本身面對眾生一股法喜的心及慈悲之心腸,然而面對所有問事者,都該秉持師父對待門徒一般的諄諄教誨、循循善誘;自古以來,正鸞因為直接與仙佛搭配,又稱正鸞為「使者」,鸞堂又以正鸞傳真道學,鸞生研閱,再為眾生授課、解惑也。

邱生:提及「隨緣」,又是怎麼一回事?

玉帝:至於「隨緣」,卻不是隨便,寡人所說「隨緣」,乃是正鸞必須隨順眾生的因緣,予以適當的開導,隨當下之因緣,引導行者更堅定受持之心、堅定護道之行。然而世間有不少人非常喜歡找正鸞代替其本身求稟諸事,此時正鸞切莫代替任何人求稟任何事,其原因乃代稟者無法去審查祈求者之真心程度;所以,正鸞莫代替任何人祈求各種事。

邱生:真心還有分程度?該怎麼分辨呢?

玉帝:凡是喜歡在各道場之間遊走不定、走馬看花、蜻蜓點水而未能落實行持者,乃真心不足也。但有些情況例外,即是本身所依止之道場,重要活動告一段落,而有多餘時間則護持其它道場,能得如此,即不與初發心相違背。若是修子原本依止之道場,遇有活動而不顧,卻往其它道場護持,表示初發心已有變化;因此,如有這樣的修子,就是形成鸞堂沒落的其中一項主因。

邱生:原來鸞堂的沒落有這麼多情形,但大多數都是被信眾及行者牽連到,真是冤枉啊!

玉帝:所以,爾依目前之行而持之以恆,就是最標準的,不必刻意改變什麼叫真心的。

邱生:學生感恩《玉帝》開智慧!

玉帝:賜賢生玉液一杯!

邱生:感恩《玉帝》賞賜!但唯學生獨享,豈不令諸位同修慨嘆乎!

玉帝:爾儘管獨飲,寡人早命人敕化三杯玉液在貴道院之大殿之上,合飲,即可受益之。

邱生:學生拜謝《玉帝》鴻恩!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大士慢走!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1114

第四十九回  信乃功德母‧失信則枉然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前往「金闕」,晉見《玉帝》,探討「人生之信德」。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瞬間蓮台升空,飛越雲端,此時星光閃耀,四方寂靜、清澄,使人宛若置身於禪海之間。不久,蓮台通過「南天門」,降落在一處草原,於草原上有二隻牛,互相嬉鬧,但在嬉鬧中卻不時傳出一些對話。

甲牛:信之於人,須臾不可缺也。

乙牛:「信」乃一切功德母。

菩薩:賢生啊!信德,對於一個人興衰榮辱有著息息相關的因素。

邱生:依菩薩所言,「信」字確實很重要,並且與人們隨時都能發生信的矛盾,其影響層面卻又範圍太廣。不知對於人生方面,有哪些誠信的問題特別重要,也是容易被世人所忽略的呢?

菩薩:大致的情形,賢生親自向《玉帝》請示。 吾僅略提一、二,普遍眾生往往常疏忽的細節,便是與人有約之時,不但不能準時赴約,甚至於遲到連連,這都是失信的。有些人明明事先已然約好,卻在約定日期及時間快到時,才臨時取消,甚至於根本連取消約會的訊息都未曾給對方,造成對方為了要招呼於自己,耽誤了許多處理事情寶貴的時間,甚至根本白等一場;像這樣的失信者非常多,其中包括修行者在內,甚至於修行人反而比未入宗門修行的世俗者還要違背信諾,實在是點滴在扣分以及損失福份。

邱生:學生經常碰到這種人,所以嚇得都不敢相信任何人了,只相信一切隨緣。

菩薩:話雖如此,卻也並非人人皆不值得相信,但願賢生重拾對人的信心,千萬不可因而「寧可得罪天下人,而不肯放過一人」的想法,不該因此起了「以一桿子打翻整條船」的念頭。這個世界上,信守承諾的人還是很多,賢生要相信人才好。

邱生:學生就試著再相信看看!前方已到金闕議政殿,仙官早已率領仙子、仙童們恭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殿。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走進議政殿。在仙官的安排下依序入座,仙子們便開始忙著獻茶、獻果。

仙官:小神先行告退!

菩薩:仙官公忙要緊。

邱生:此時,邱生順勢舉杯敬菩薩一杯仙茶。不久,遠方傳來:「玉帝駕到!」瞬間,文武百官肅然起敬,直至《玉帝》坐定。

文武百官跪曰:願《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諸位仙卿平身!

菩薩:微臣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觀音大士》佛駕親臨,寡人未能遠迎,尚請海涵!

菩薩:《玉帝》日理萬機,微臣豈敢有勞《玉帝》接迎。

邱生:學生參見《玉帝》聖壽無疆聖聖壽!

玉帝:賢生免禮!賜坐。

邱生:感恩《玉帝》!學生請示《玉帝》!人生之信實,何者最重要而且最容易被淡忘的呢?

玉帝:問得好!世間人最容易淡忘的,就是:「初發心」。

邱生:初發心,是怎麼一回事呢?

玉帝:世人經常祈求心願,都說:「如果能令弟子、能令信女達成某某事,將來一定會勤於佈施、勤於護持道場、…等,以答謝神恩!」但真正等事情如願了,不久便慢慢的從佈施一仟元減到五百元,又減到三百元,最後減到十元,並說自己有在如願佈施,但此心與彼心落差太大。如若經濟能力受限,則佈施金額視能力調整,無可厚非,但往往有經濟能力者,自行變動佈施之初發心,並非其財力出現問題,而是心念產生變化了。另外,喜歡求願者,通常會以護持道場做為發願依據,但不久卻從一個月護持十天減至八天,再減至五天,又減至二天,最後一個月護持一天,就說自己如願護持;像這樣的一個人,明明是睜眼說瞎話,愿心變動的太嚴重,根本是支撐力不足。在種種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卻又有無止盡的禱求,求第一件事的福德都尚未彌補完成,對業障都還未能排解,卻又想祈求下一個心願,像這樣無止盡的祈求,本身卻都遲遲不造功、不解業或解業少、怨言多,全都是有違信諾;像這樣的一個人,縱使於宗門或道場修行十年,福德亦非常有限。

邱生:原來信守諾言,如此重要。

玉帝:失信者,尚有原先在道場護持,卻因為有人引介轉往其它道場護持,如若因緣使然,也就罷了,但往往是喜歡看一些似是而非的文辭,或者聽說哪裡靈感就往哪裡跑,聽說哪裡功德大就往哪裡鑽;像這樣的一種人,其實是非常迷愚的,不但未能獲得大功德,反而連原先護持之道場所給予的支撐力道都要逐漸傾斜,直至崩塌,加上無護法力道,業力時予衝擊;如此一來,福德豈能添增呢?運途又豈能順暢平順呢?

邱生:原來信守諾言,有那麼多的益處,真替那些失去信諾者感到可惜。

菩薩:時候不早,也該回道院。

玉帝:恭送大士!恕不遠送。

菩薩:《玉帝》請留步!

邱生:學生拜別《玉帝》聖駕!

玉帝:賢生慢走!

菩薩:本書即將結束,願賢生自行珍重;若有何需 吾助力者,隨時可朝天誠禱, 吾無不靈應之。

邱生:學生感恩菩薩恩德!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西方觀世音菩薩  降  1011121

第五十回  邱真人修道‧艱辛之歷程

聖示:今夜,吾帶領宣筆邱生原章靈遊拜訪《天仙狀元邱長春真人》。可。賜符化飲,靈體出竅。

邱生:學生參見菩薩聖安!

菩薩:賢生免禮!速坐穩蓮台。

邱生:師生步上蓮台,但見蓮台徐徐升空,飛梭在雲端,此時四處可見雲樓、雲海,美不勝收,令人有股賞心悅目之感。不久,蓮台降落在一處平原上,平原一望無際,建有涼亭數座,其中有仙人在下棋,亦有閱讀書刊的,更有飲茶作詩而論道者,其中不乏老、中、青各階層,一旁的仙童們則忙著追逐嬉鬧,生活真是無憂無慮。師生乃在一座少人的涼亭歇歇腳。菩薩啊!您瞧這些仙童們多愉快,無憂無慮,令人羨慕極了。

菩薩:確實!童子們各個無憂無慮,非常逍遙,而修道便是要尋回這股天真無邪的記憶,將這個記憶呈現到眼前的生活裡,持之以恆。

邱生:放眼天下,似乎甚少有人可以尋回童真。

菩薩: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懿敕寶德大道院》才需要不斷的年年恭接新書開著,以喚醒更多眾生的無邪童真。

邱生:對喔!學生就是因為天下人已然遍尋不著天真無邪,才有存在的必要。

菩薩:對的。正鸞存在的價值,就是因為必須協助《關皇》尋回世間人之真如。

邱生:那真不知應該感到欣慰,還是無奈呢?

菩薩:非欣慰,亦非無奈。因為縱使天下人都智慧高超,而正鸞亦必須使這群高智慧之人,效法遵循聖理而過生活。

邱生:原來,價值是因應各階層而有所不同的。再請教菩薩!傳聞《天仙狀元邱長春真人》乃為普天之下修行者之大恩師,不知是否正確?

菩薩:傳聞無誤。《天仙狀元邱長春真人》確實為了天下修道子而爭取了甚深福利。

邱生:究竟是哪些福利呢?

菩薩:待會兒,不妨親自問問邱真人,就能清楚明白了,不是嗎?

邱生:師生離開涼亭,快步前進,約莫走了一段路程,終於來到「狀元宮天仙府」。在宮外乃有仙官率領著仙子、仙童們等候多時。

仙官: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仙官免禮!

邱生:學生參見仙官聖駕!

仙官:賢生無須多禮!請大士及賢生隨 吾入宮。

菩薩:有勞仙官帶路!

邱生:一行數人,浩浩蕩蕩,進入「狀元宮天仙府」。在仙官的安排下,於會客室就坐,仙子們便開始忙於獻茶、獻果。

仙官:請大士稍待,容小神前去稟報邱真人。

菩薩:仙官快去快回。

邱生:師生利用在此等候之際,對飲仙茶,邱生再藉現有的仙果,敬菩薩一顆。未久,遠處傳來笑哈哈的聲音,仙官則伴隨在一位中年男子身後,此中年男子外相清秀而莊嚴,不笑而慈、不怒而威,令人欽敬萬分。邱生仔細瞧清楚,原來就是《天仙狀元邱長春真人》。

天仙狀元:小神參見《觀音大士》聖駕!

菩薩:《天仙狀元》無須多禮!

天仙狀元:方才,小神正在授課,未知大士前來,還望恕罪!

菩薩:《天仙狀元》言重了!同是為公務而忙,就不必太客套了。

邱生:學生參見《天仙狀元》聖駕!

天仙狀元:賢生免禮!

邱生:學生請教《天仙狀元》!當初修行,有何令現代修行人作為借鏡的?

天仙狀元:論起 吾之修道歷程,乃是非常艱辛困苦的。

邱生:有多艱辛呢?

天仙狀元: 吾出生在家境算是富裕的家庭裡,打從某些因緣接觸了「道」,從此有所覺悟,但家人卻未俱慧根;於是 吾則為了更透徹真理,經常藉故不出房門。

邱生:真人辛苦了。經常不出房門,體軀如何受得了?

天仙狀元:因為 吾習就鍊丹之法,不但靜坐以蘊育靈神及氣血之活絡,更藉由靜坐而悟理,以研味法義。

邱生:真人修道真是有方,令人恭敬不已。

天仙狀元:賢生過獎了。後來,為了令家人斷了與吾之塵緣,本來只是想試探家人之中,是否有可渡之才,故而假病,怎知家人中,並無一位有慧根的;最後,吾只好假裝失憶,目的在使家人對吾產生厭離, 吾才好自在的外出傳道,以弘法利生。

邱生:後來有成功嗎?

天仙狀元:過了一、二十年光陰,家人亦逐漸對吾疏離,終於某日吾遠離家門而出外傳道。期間,曾經來到河東地方,遇到賽麻衣之相命者,對吾言道:「相定終身,有何更改?除非一死方休,哪管你富貴貧賤,不論在俗或出家,註定該餓死,終該餓死,逃躲不掉,無法可解。」由於吾聽信相命者之言,一念著魔,終身執迷。所以,修道之人總要把生死二字看得空,不可一定貪生,不可一定求死,生也由他,死也由他。不可執於有,不可溺於無,如此則魔不能入身,心自得寧靜矣!想當初,欲效伯夷、叔齊之知命餓死。

邱生:相既然定,想必甚難改易了。

天仙狀元:後來,吾遇到了《太白星君》開示。雖然相定終身,只定於尋常之人,若大善之人,相也定不準,大惡之人,相也定不準。相分內外,有心相、面相,外相不及內相,命好不如心好。大善之人,相隨心變,心好相亦好,該死者,反得長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惡之人,相亦隨心改變,心歹相亦歹,該善終,反惡死,轉福為禍,喜變為憂。是故,相之秘訣有言:「福壽綿長,必是忠厚傳家;歲命短促,定然輕薄為人。」此乃心相之大略也。面相何能為哉!況修道之人能憑造化,扭轉乾坤,把一個凡體都要修成神仙,難道神仙是相上註定的嗎?總是由心裡做工夫而悟出來的。只要能修成神仙地位,那一個神仙餓得死?若你這樣所為,生不免為餓殍,死不免為餓鬼,生既無用,死又何益哉!苦根盡相隨心變,陰魔起幻由人生。蒼天不負修行人,只恐修行心不真;若是真心苦悟道,何愁衣食不終身。

邱生:相,確實是由內心做起才是對的,外相則難以決斷一切。

天仙狀元:當 吾脫離家庭而出家在外,一個人隻身在外,又缺乏盤纏,因為有練丹之法,餓上數日,尚不打緊。由於聽說面相之註定餓死,產生修道無益之心,並且動了餓死的念頭,雖然得到《太白星君》的解惑,乃魔由心生,起了魔障;是以, 吾選擇在蟠溪苦行,卻是大餓七十二回,小餓無數次。

邱生:說起餓,學生可受不了,真人超猛的。

天仙狀元:身上沒盤纏,怎麼辦?一方面背人渡河,斷除魔根,去除苦根,另一方面隨緣向人化緣,亦不以為意。

邱生:修道人,自古稱:「貧道」,真人化緣,應該有不少善心人士慷慨解囊吧!

天仙狀元:正好相反。人人見吾年紀不過中年,又手腳無缺,乃諷刺吾年紀輕輕,不思工作,手腳健全,不肯做事,廢物一個。

邱生:難道就沒有一個人肯佈施一餐嗎?

天仙狀元:有心人倒是有的,但是幾個村落才有那麼一、二位真有善心的。後來, 吾乾脆就裝病吧!

邱生:真人為了渡人,不得已裝病測試人心,有夠艱難的使命,裝病之後,善心人士應該更多吧!

天仙狀元:不但善心人士沒有增加,反倒是更被鄙視,人人怕被吾感染到不知名病毒,離吾更遠了;少數幾位好心人就從遠處放了些銀兩,或將飯菜放著,讓吾自己拿來吃,還交待吾的碗不要留下來,要吾帶走碗,怕被吾傳染了疾病。

邱生:修道為了尋找真慧性者,予以傳授,還真是受盡苦磨,能堅持下去,就更令人肅然起敬了。真人面臨如此困境,應該有了退志之心吧!

天仙狀元: 吾雖然飽受世人鄙視、欺侮,卻從無退志之想。

邱生:後來,怎麼辦呢?

天仙狀元:好不容易走到某個村落,善心人士確實多了。

邱生:真是欣慰,真人總算苦盡甘來了。

天仙狀元:在餐飲上, 吾確實三餐無憂,但卻找不到幾位有慧根者,形成有餐飲、無智慧,大道難弘揚之困境。

邱生:未知真人最後是否決定好,如何渡化那些無慧根性卻有善心的村民呢?

天仙狀元: 吾面臨此種矛盾,雖然村民有善心,但造業連連,經久勸而未肯稍做修行之依從;至此, 吾自嘆世人難度,乃將自己遁入土中十餘載而未出。

邱生:那麼三餐飲食,又該如何解決?

天仙狀元: 吾早已練就自封關竅血脈之龜息大法,最後,被呂仙祖給強迫出土,並數落吾一番,又教授吾一些修道心法,吾才又開始傳道的生涯,直至羽化成仙。直到《玉帝》敕封之際, 吾有感而發,乃久跪於凌霄寶殿之上,遲遲不肯接旨受封。

邱生:真人抗旨,事情大條了。究竟是為了什麼事而抗接玉旨呢?

天仙狀元:《玉帝》喚吾之時,觸動心聲, 吾唯有痛哭流涕。

邱生:真人已經是成仙者還哭泣,一定是太感動了吧!

天仙狀元:由於 吾一生為修道弘法,飽受飢餓之苦,又要飽受因病而乏人問津的無奈,並且難尋一個有根基、真慧性者;因而不捨未來眾生入道聞法修行,還得面臨承受類似吾之境遇,屆時又有多少人願意修道呢?

邱生:真人為了迷愚眾生以及廣泛的修行人著想,大恩大德,真是令人敬重!後來,怎麼接下天仙狀元的封號呢?

天仙狀元:就在 吾哭得死去活來之際,乃有三五火車雷祖鐵面雷公,當下起了惻隱之心,願做護法之神,遂大聲喊叫:「邱長春!你只管謝恩。後世若有修行之人、學道之士,他有三分修持,我有七分感應;他有十分修持, 吾便隨時照臨,自有人辦齋造供,不使他忍飢受寒。」因此,吾才恭接下天仙狀元的敕封。

邱生:原來,雷公也是垂恩於修道人之恩師,卻是受到真人的誠心感動,而願護持修行者,讓修行人可以免去飢腸轆轆的苦惱。學生拜謝邱真人鴻恩!拜謝雷公恩德!

天仙狀元:如今,道降火宅,大道已然是普傳而易得。希望現代的修行人,修心養性,可以返璞歸真,事事該自我克制,修持節廉,莫辜負 吾等之成全也。

菩薩:時候不早,該回道院。

天仙狀元:小神恭送《觀音大士》!

邱生:學生拜別邱真人聖駕!

天仙狀元:賢生慢走!

菩薩:道院已到,賢生靈投體。

邱生:學生拜別菩薩!此日別後,未知何日與菩薩有緣再聚?

菩薩:因緣一到,自然能有相逢之日,賢生自己珍重了。

邱生:學生恭送菩薩聖駕!

菩薩:可。停筆。 吾回!

 

豁落靈官王天君  降  1011128

跋文

詩曰:金光普照滌身心。闕法陽間寄義深。遊戲風塵脫凡識。記名道德上瑤林。

本書《金闕遊記》之主旨,乃是透露眾生在修道上與「金闕」之關係密切,須臾不可分離,可離乃非道也。

既然「金闕」與世間修道子關係密切,自然「金闕」體制下掌管之諸天部門亦必須讓修道子有所知悉;至於,「鸞門」與「金闕」之關係更是密不可分,其關係乃是鸞門主奉《關聖帝君》,又《關聖帝君》乃為當今《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加上當年鸞門乃由《關聖帝君》立誓弘揚;是故,天下鸞門與《關聖帝君》有須臾不可分之關聯也。

本書《金闕遊記》更提到三綱五常與世間人之關係,尤其是一個家庭之興衰及一個國家之興替,都和三綱五常息息相關,五常做得好,人生必光明,三綱守的好,家國定隆昌。人生在世,在日常生活上未必全是順境,亦盼大眾能夠盡力依照本書內藏之珠璣予以信受奉行,能得如此,前途乃大有光明,人生則大有希望。

本書《金闕遊記》已然將《關皇》對眾生之寄望表露無遺,本書更深藏耐人尋味之理諦,其中法味則有待讀者細細研嚼,將《金闕遊記》真正治心法藥給嚼出味道,能得細研體悟,實踐力行,自然光明無可限量也。

豁落靈官王天君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壬辰年十月十五日

 

天上聖母  降  1011212

詩曰:金銀進德清心讚。闕照人間範規章。遊歷人天圖無礙。記隨志氣在蓮鄉。

跋文

本書《金闕遊記》,隱約之間不斷洩漏天機,目的在使芸芸蒼生得以正確明白修行法要,以利修持。雖然本書開頭訪遊各天,表面上似乎與「金闕」無關緊要,但若是正心誠意者,於閱讀本書之際,不難洞悉諸天之間與「金闕」那股維妙維肖密不可分的關係,後段則一連相續,皆在「金闕」與《玉帝》之請益,始正式從理諦上探討,其中各有奧妙難以道破之真理,但能簡述前段主在演繹倫理之關係,亦即種種程序之流程順序,不但天之如此,三界亦如是。

凡事都有其倫理,亦為修行之人必須受持之關鍵所在,於《金闕遊記》之後段,指出人人的一顆心念攸關一切道,並且每一個人的心識純正與否,都和大道之光明程度息息相通,修身之德在於三綱五常之間,持三綱、守五常之人,其心量必日寬,德性必日深,只因為身口意都在日常生活上逐漸有所行動付出,道之運行,沒有任何形式與方向,全憑生活中步步為營,才能令道運轉;是以,身能修則氣必和,氣能和則法理柔,本書之著,無疑在使人心更顯祥和,令人人生活更融洽罷了。

昔日世尊出家修行悟道,目的在於帶給眾生能夠秉持愉悅之方法,此法喜不隨順境或逆境而有不同,於是保持不計較心、保持不怨恨心、保持不嫉妒心,保持平常心看待一切,便為《金闕遊記》最大的涵藏也。

至盼生活於紅塵俗世裡普遍的大眾們,在閱讀本書之際,能夠心中有所領悟、身體有所行動作為也。

天上聖母  跋於懿敕寶德大道院   天運歲次壬辰年十月二十九日

 

金闕遊記:完書玉旨

本道院院尊關  登台  10212

聖示:今夜,恭接【金闕遊記:完書玉旨】,命《本道院福德正神》十里外接駕,命《本道院天上聖母》五里外接駕,其餘神人排班候駕。可。 吾退!

欽差太上老君  降

詩曰:壬辰歲末新書好。金闕垂恩救世方。遊記傳承天地德。完書覆旨增慧光。

聖示:今夜, 吾乃奉玉詔前來貴《懿敕寶德大道院》,佈達完書賞例而來。願大眾持之以恆,福慧雙成也。

玉詔宣讀。神人俯伏。

欽  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詔曰:

朕居凌霄,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位居尊而鑒卑,日理萬機,無時不以蒼生是念。今查爾南贍部洲臺疆《懿敕寶德大道院》,奉旨著作之《金闕遊記》乙書,業已完書,查著書期間,貴道院神人勞心勞力,諸子護持效勞更是輸誠,不懈不怠;如今,終於完書繳旨,著書期間神人辛勤,自有昇賞,甚望日後發行,能啟人善慧,堅定修持之志。

《金闕遊記》既已著成, 朕龍心大悅,乃敕旨乙道,頒佈有功如下:

一‧凡護持本書達全勤者,准予各賜記乙道功,增添福慧一級為勉。

二‧凡護持本書達半勤而未至全勤者,准予每缺一期減二十功,酌添福慧一等為勉。

三‧凡護持本書未過半者,准予每效勞乙期,賜記十功為勉。

輸誠樂助本書,賞例如下:

一‧凡助印本書,乃得吉神衛護,出入平安。

二‧凡助印本書,乃得遠避水、火、血光之災。

三‧凡助印本書,乃得善慧聰穎子孫,家庭和諧,吉慶安康祥和。

四‧凡助印本書,乃得遠避刀兵、牢獄、官非、…等諸災難。

五‧凡助印本書,乃得能得生無病、少病之一切安康之國度。

六‧凡助印本書,乃得遠離車關、刀光、毒害、蟲害等諸橫禍。

七‧凡助印本書,乃得日間吉祥,夜間安寧。

八‧凡助印本書,將來之世,能得富饒一切具足。

九‧凡助印本書,乃能德蔭子孫,功積淨土,天爵祿位皆受用。

十‧凡助印本書、講解本書、閱讀本書、流通本書之正心誠意者,能獲不退轉智,一切業、過、錯,輕者酌情可除,重者可得轉輕,尤其助印乃功不可沒。

願大眾珍惜並愛書,使之普及天下,日後更有不可思議之福慧雙長也。欽哉勿忽。叩首謝恩。天運歲次壬辰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以上轉載自宗教寶書》

台長: 人人好網站
人氣(1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