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最後誘惑》@圖博館|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7 18:05:55| 人氣2,263|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基督的最後誘惑》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到底是誰的最後誘惑

卡山札基以1955年《基督的最後誘惑》(時報,1989)為名寫了部極具爭議的宗教小說,1988年改拍成电影後更是轟動,為何?又與2004年同樣很轟動的《耶穌受難記》有何異同?

二部電影都發揮了影像特色,所以都能感人,加上耶教的反對與支持,更加強了非信徒與信徒的「買」座。但《耶穌受難記》除了鏡頭血腥、畫面煽情,滿足了信徒的自虐之外,沒啥創意,這與武俠、槍戰、戰争、動作片的血肉橫飛有何差別?

當然有別了,形似神異,一是邪惡的戰神一是仁愛的上帝。

是恐怖的「愛」吧!

看來缺乏「絕對超越至上神」的(東方?)民族只知軟趴趴的「小」愛,消受不了(西方?)暴虐之「大」愛。

難怪舊約裡動輒毁城滅族、連以兒子為犧牲祭品的血胜也都是「大愛」。所以卡山札基才會以「陽剛之愛」來化解「基督的最後誘惑」,如果以卡山札基的成名作《希臘左右》來看,「到底是誰的最後誘惑」的答案可能卡山札基本人。

你這是「文如其人」式解釋的迷思。

是嗎?要是《基督的最後誘惑》的电影導演不能拒絕卡山札基式「誇張又繁瑣、寫實又浪漫」的文字誘惑,就不可能拍出「主題鮮明、表達隱約」的鏡頭畫面。

不知所云的印象式評論。

是嗎?電影不會像原著浪費大量篇幅在文字不擅長的描述場景及繁瑣宗教人物,而是聚焦於耶穌如何掙扎於靈肉糾纏、聖凡門爭,尤其將被耶教看成出賣耶穌的猶大、翻転成耶穌背叛了施洗者約翰等先知、而猶大一路在關鍵時刻凸顯了耶穌的背叛。

全是你个人的偏好,原著當時一般人的閱讀喜好本來就透過大量文字詳細地描述場景及人物心理,來滿足人們對文字的想像力。

與「个人或當時」無關,而是「要不要」滿足人們對文字的想像力的「媚俗」問題,人們從古至今由中到外都是想滿足非現實的場景及心理。你想想有誰會巨細無遺地觀察某一場景?相反一定會聚焦於他關心或與心境相吻合的場景,所以「塔可夫斯基」式的散景也是一沒聚焦的聚焦。同理,沒人會長篇大論的跟自己和別人對話,除非老師在教室上課、學者作家在書桌前寫作、或傳教者在道堂傳教,這些都有可控制的時空條件。

那自語自言的瘋子呢,還有宗教等狂熱者?

問題是有像卡山札基筆下如此具有反思性的耶穌瘋子嗎?

誰管你,反正看戲的都是看瘋子的傻子。

是想窺探耶穌與妓女的糾纏不清吧!

是妻子不是妓女,《達文西密碼》如是說。
 
 
基督的最後誘惑>維基百科

基督的最後誘惑是希臘作家卡贊紮基(Nikos Kazantzakis)所寫的一部小說,發表於1951年,由平民生活開始講述耶穌基督的一生。基督的最後誘惑發行以來一直極具爭議性,其中由於小說將耶穌作為一個普通人去描寫,他同樣有各種如性慾等的凡人誘惑與煩惱,起初他更是一個自卑與膽小的人。當中很多的觀點與性描寫,被部份基督徒認為改寫聖經及有敵基督的取向,作者更因此書而被一些激進組職下格殺令。小說後來在1988年改編為電影,由馬田史高斯執導,再次成為議論焦點。
 
故事

基督的最後誘惑講述耶穌基督的一生。耶穌是木匠的兒子,年青時以造十字架為業,為羅馬人造十字架,把同時代的眾猶太先知與拉比一個一個的釘死。當時耶穌的家鄉加利利一帶都漫著極端的反羅馬主義,造十字架是一種被認為背叛宗族的可恥職業。耶穌之所以背負著這千夫所指的罪名,其實是因為他一直以來有一個內心深處的包袱,並非同時代的人所能理解。耶穌一生從來沒有快樂過,一直活在誘惑與道德的爭鬥痛苦之中。耶穌後來接受了自己的包袱與使命,克服了痛苦,努力對抗誘惑,認識了自己的靈魂,走上了已經鋪設好的道路。他開始講道,收門徒,最後更被釘在十字架上。可是當他以為一切終於照原定的計劃進行時,原來真正致命的"最後誘惑"才正式開始。

 訊息

小說中的耶穌跟普通人一樣,有著很多的煩惱,能力有限,有著諸如性慾等的各種誘惑。故事一開始,耶穌甚至比很多普通人還要懦弱,自卑。可是經過認識了自己,耶穌漸漸變得自信,努力地跟各種誘惑與害怕爭鬥。作者想從中要讀者知道,我們之所以要愛基督,並非他無所不能,是因為他跟普通人一樣軟弱,可是仍努力的與各種誘惑爭鬥。耶穌在小說中透過靈與肉的痛苦自我爭鬥以獲取的精神升華,經常被認為是Nikos Kazantzakis一生價值觀痛苦爭鬥的反映。故事中的最後誘惑,更帶出與一切偉業對著幹的破壞者,其實是我們在心中對平凡物質生活的渴求。根據作者的自序,他寫基督的最後誘惑的目的其實希望讀者能真正的更愛基督,是經過真正體驗耶穌痛苦後而對他所作的真正的愛,並非隨波逐流的跟從教會所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7%9D%A3%E7%9A%84%E6%9C%80%E5%BE%8C%E8%AA%98%E6%83%91
 
「基督最後的誘惑」簡介

角力

紅鬍子領著一群侏儒,用盡一切辦法想要揪出”那個人”,整個以色列顫悸碎心的哀號:”以色列的上帝,以色列的上帝,主啊,還要多久 ......”
這夜夜無盡的夢,似幻似真的追逐,圍繞著馬利亞的兒子。每到夜晚,他就被這樣的恐懼--僅存無法克服的魔鬼--所擄獲,並且心中被馬大勒娜淪為娼妓.父親癱瘓.以色列呻吟.....的罪疚,重重的綑著。
12 歲那年,在他坐在會堂聽道時,一雙柔軟的爪在他頭上輕按,帶著他飛翔;二十歲那年,當他帶著一朵攻瑰花,伸手向他夢昧以求的新娘馬大勒娜時,鷹爪又回來了,用力的搯進他的頭,使他昏厥。從此,每當有慾望在他心裡,一雙鷹爪馬上搯進他的頭使他痛苦不堪。”為什麼選上我?我什麼都怕?我能說什麼 ...” 他總是這樣抗議著。
於是馬利亞的兒子不顧眾人的唾棄和鄙夷,故意為羅馬人造十字架,釘死猶太人,與上帝角力著...........

認罪

終於,有一天馬利亞的兒子決定和上帝講和,他要到沙漠中的修道院,躲在上帝的羽翼下。12 歲起,他就渴望捨棄家庭,甩掉人類的轉輪,逃到沙漠中的上帝那裡。
在修道院中,馬利亞的兒子遇見上帝引領來的西緬伯父。西緬是個活在先知的異象和話語中的人,畢生盼望著彌賽亞。馬利亞身上的神蹟,耶穌臉上不名的光輝.... 似乎在暗示著上帝對他的應許:我不會讓你在見到彌賽亞前死去。他看出馬利亞的兒子被痛苦吞噬,幫助他說出了心中的話: 一切的懼怕,傲慢,慾望.....傾瀉而出。
馬利亞的兒子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入自己內心的黑暗。他因認罪,解脫了一切,他決定站起來說話。

傳道生涯的開始---"彼此相愛"

身後跟著像一大支軍隊的窮苦的百姓,耶穌回來到迦百農。當他面對人群,開始懼怕的時候,馬大勒娜正被一群暴民圍著,巴拉巴要殺死這個在安息日接客的妓女。耶穌對著眾人說:”你們之中要是誰沒有罪的,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眾人羞赧離去,馬大勒娜在這愛中,用淚水洗淨了自己。
耶穌站起來說話,”弟兄們,要彼此相愛...”他仁慈的話和寓言安慰了窮苦百姓的心。上帝用蜂蜜,滋潤了他的嘴唇而非燃著的炭,上帝將烈火轉而成為”相愛,相愛..”
門徒跟隨了耶穌,這位慈悲溫柔的夫子,在他手中有天國的種子和美好的永生。他叫瞎子看見.瘸腿行走,人們因他而歡呼。然而暴烈的紅鬍子猶大,郤非常的不滿,他心目中的彌賽亞應當是乘著火和刀劍而來,將猶太人從羅馬人手中解救出來的君王。
  於是耶穌和猶大決定去找施洗約翰,想查出彌賽亞身份的真相...

初次的相遇---先行者和彌賽亞

火爆烈怒的約翰,在約旦河為人施洗。 他大喊著悔改悔改,和上帝的怒吼,他手中拿著斧頭,要砍掉這世界發爛的根。當施洗約翰和耶穌相遇,他認出了他--那位要來的。
約翰是火,是斧頭,帶著上帝的憤怒和審判;耶穌是心,是愛,悲痛憐憫。這兩樣不相容的,矛盾著.... 耶穌不明白,為何不能用愛來救贖。於是,耶穌決定到沙漠跟上帝談,而約翰將斧頭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耶穌。

沙漠中的試探

當耶穌餓了,撒旦來引誘他;他想著上帝的國,忘了這飢餓...
當耶穌知道上帝的心意是要他像那頭揹負人類罪惡的贖罪羊被趕逐,最後肚破腸流的死在沙漠時,他被孤獨和恐懼擄獲。撒旦化成蛇來引誘他:”你非救不可的人是馬大勒娜””看上帝如何跟耶路撒冷這娼妓成婚;何西阿如何跟妓女歌篾成婚;上帝以同樣的方式命令你和抹大拉的馬利亞同睡,生兒育女,解救她...”蛇誘惑著他。當耶穌以為,原來,上帝的道是藉著娶妻生子而闡釋的時候,天空兩隻發怒的眼睛看著他。蛇逃走了,耶穌放聲大哭........
撒旦化成飢餓的雄獅,引出他心中的兇猛和驕傲,拋掉苦修和對上帝奉承。耶穌聽見自己內心的怒吼,甩掉羔羊的柔順,配上寶劍,向這現世的王國前進。
  然而上帝在上面發笑著,”看哪!這就是你想要的現世王國!”痳瘋,瘋狂和烈火從天而降,這世界成了一撮灰........
綠翅膀的天使來到耶穌面前,告訴他,他是受揀選,承受著成為神的命運,”你己經變成神!””你是我的兒子,唯一的兒子...”。耶穌的心燃燒起來,他叫著:我是你的兒子,將坐在你的寶座上,審判活人死人!讓出空位來給我坐!
空中傳來隆隆笑聲,天使長消失了。耶穌慘叫一聲”魔鬼!”,他嚎哭起來,熱淚淨化了祂靈魂。

祕密

從沙漠出來後,耶穌不再柔軟溫和,他和施洗約翰--那烈火的先知--合為一體,愛和火,種子和斧頭合而為一。他教訓門徒,他們所走的是一條艱辛的道路,走向死亡,通向永生。
  他們從拿撒勒到迦百農.抹大拉一路作戰,要在上帝的洪流爆發前挑選上方舟的人。一路上,有許多人跟隨耶穌;他們所傳的末日和天國亦引起文士和法利賽人強烈的不滿。在耶路撒冷,耶穌更以激烈的言論強硬的措詞宣講,因為他知道上帝要他走的是哪一條道路。
在耶穌的呼求中,上帝終於顯明的祂的心意:彌賽亞拯救世界的方式是自願為這世界而死,是十字架的道路。耶穌乞求他最信任的猶大幫助他完成這彌賽亞的任務,這個祕密使他們恐懼,也使他們緊密的聯結。
耶穌的心深深的懼怕,深深的哀傷,門徒們並不明白他們夫子的命運。
客西馬尼園中,耶穌棧戀著這芳香的土地,三次對主說:讓我留在這裡吧!你給我的杯是苦的,我沒有力量承受,倘若可行,父啊!叫這苦杯離開我。天使神色嚴厲的拿著銀杯降下,遞上了他的唇。

最後的誘惑

耶穌被釘十字架,門徒四散逃命,曾經跟隨的人唾棄辱罵他,在十字架上,他孤獨一人。
”以利.....以利....”他想說,但不能夠,他垂下頭----暈過去了。
當他醒過來時,一位臉孔像人類一樣甜美,有著大地綠色翅膀的天使來到他的眼前。”神差遣我來,要教你雙唇嘗一嘗甜美的味道。”守護天使解釋著,”上帝讓你在夢中被釘十字架。””有極大的喜樂在等候著你,神准許我帶領你去體嘗你過去暗地裡渴求過的一切歡樂之事。”
他領耶穌來到一場婚禮,新娘是他渴望已久的馬大勒娜。終於,他們可以除去上帝的攔阻,真正的結合,享受愛情和肉體的歡樂。原來,這就是道路!凡夫俗子藉以成聖不朽的道路,上帝降世為人的道路。
在這一生最大的歡樂後,上帝藉掃羅的手,使馬大勒娜成為死亡與不朽。
綠翼天使安慰耶穌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女人,但這一個女人有數不清的面孔。” 他帶耶穌進了馬利亞和馬大的家,並且變成小黑奴與他們同住。耶穌改變了形體,成為木匠拉撒路師傅,娶了馬利亞和馬大為妻,享受凡人應有的幸福。婚姻的歡愉,兒女成群的快樂,包圍著他。原來,這就是上帝救贖的方式,在女人體內創造出男人,征服死亡,這就是永生。
幾年後,保羅來到這裡,向他傳耶穌基督釘十字死而復活的福音。耶穌再也受不了了!”謊言!謊言!””我應該吃的苦,我卻在夢中承受了...,....我是人之子,不是上帝之子,不要到世界各地去散播謊言!”保羅發怒的說:”一個被釘十字架而復活的耶穌對貧苦誠實的人而言,可說是唯一尊貴的安息。是真是假,我在乎什麼?只要世界得救就夠了。”臨走時,他丟下一句話:”我將要照我的心意來建造你,你的生平,你的教訓,你十字架苦難的復活。拿撒勒木匠的約瑟並沒有生你;是我生了你,我,從西裏西亞的大馬色出身的律法學者保羅。”
平靜喜樂的日子又過了幾年,耶穌年老了。有一天,綠翼天使化成小黑奴嘲弄的對他說:”結束的時間近了。”隨後,耶路撒冷被佔領的消息傳來,百姓哀哭喊叫著... 耶穌的門徒進了這個家,他們年老體衰,傷痕累累,有受傷,也有殘廢,幾乎無法辨認。在一陣寒喧與譏諷之後,他們漸漸憶起了年輕時所嚮往的天國,是他們的夫子所應許給他們的,而如今......
紅鬍子猶大衝了進來,狂暴的大喊:”叛徒 !背節者!””你的位置應該在十字架上...””你乞求我:”出賣我,出賣我,我必須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後復活,這樣我們才能拯救這個世界...”
”你欺騙我們!”門徒們懷恨心碎的離去。
  ”懦夫!背節者!叛徒!”
耶穌痛苦的看著四周,他現在是孑然一身了.....而在下方的遠處,有千萬個頭顱在隱現。在暈眩中,他撕裂心肺的吐出一聲:”拉馬沙巴克哈尼!”(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他覺得身上劇烈的痛苦,他看見了荊棘冠冕,血和十字架,小黑奴的臉在烏黑的太陽裡一閃而過,耶穌獨自懸掛在空中。
他突然記起他身在何處,他不是懦夫,不是背節者,他已光榮的堅守他的立場, 一切都照預定的計畫,榮耀歸給上帝!
他吐出一聲勝利的歡呼:成了!
宣告著,一切就此開始!
 
 
基督最後的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1988)

  劇情介紹
  耶穌是個木匠,羅馬人讓他做十字架用來處死反叛的猶太人。看到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血淋淋的肉體,耶穌恐懼不已。一方面他感到自己負有拯救人類的使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爲羅馬人做十字架,他陷入深深的精神矛盾中。他曾愛過表妹末大拉的馬利亞,後來末大拉的馬利亞淪爲妓女……
  影片評價
  本片根據尼科斯.卡贊察斯基的小說《最後的誘惑》改編。上映後在基督教國家引起巨大的爭議,宗教組織紛紛舉行抗議,而在拍攝時與斯科塞斯合作多年的羅伯特德尼羅也因爲宗教壓力過大而拒絕出演。
  實際上現在看來,《基督最後的誘惑》對耶穌、猶大性格的改編都是十分大膽的。作爲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斯科西斯始終在作品中對宗教進行著不懈的探討。耶穌始終都是斯科西斯心中無法替代的英雄,但他喜歡通過電影將自己的耶穌展現給世人。影片中的耶穌雖然依然有過人的法力,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像普通人一樣經常矛盾、迷茫,也會被錯誤所誘惑,所以斯科西斯賦予了耶穌更多人性的特點。
基督最後的誘惑》 電影介紹

  公元初的以色列在羅馬的殘暴統治下,民不聊生。木匠耶穌在朦朧中感到了上帝賦予的使命,他將作爲救世主,犧牲自己去拯救世界。依照上帝的召喚,將信將疑的耶穌開始了自己的尋道之旅。
  在旅途中,他結識了起義者猶大,兩人便一起向路人傳道。一天,耶穌在小村裏解救了妓女抹大拉,並向憤怒的村民布道,宣講人人應該相愛的神旨。他的講演很有說服力,不少村民開始跟隨耶穌繼續布道。
  在約旦河畔,施洗約翰認出耶穌救世主的身份,並告誡他上帝也主張仇恨。迷惑的耶穌對此百思不解,獨自到荒漠中靜坐等待上帝的教誨。耶穌擺脫了種種誘惑,經曆了四十晝夜,終于得到神諭。
  茅塞頓開的耶穌開始帶領著信徒向聖地耶路撒冷進發,一路上他盡顯神迹,贏得了更多民衆的信仰。在耶路撒冷神殿前,耶穌宣布自己就是新的救世主,並將建立新的法律和秩序。正當信徒要求搗毀眼前的神殿時,躊躇的耶穌卻突然暈倒在地。羅馬士兵趁機對耶穌的信徒大開殺戒,人們四分逃竄。
  清醒後的耶穌指使猶大去向當局告發自己,以幫助自己實現爲世人贖罪的使命。幾天之後,頭戴荊冠的耶穌被羅馬士兵釘到十字架上。耶穌在十字架上忍受著巨大痛苦,恍惚有一位天使告訴他上帝已經解除了他的責任,從此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耶穌在天使的陪同下走下了十字架,像普通人一樣娶妻生子……幾十年後,奄奄一息的耶穌在病榻前見到了自己從前的幾個門徒。猶大突然指責耶穌背信棄義,未能完成贖罪的使命。這時,耶穌才發現一直在自己身邊的天使竟然是撒旦的化身,悔恨交加的他請求上帝一切從新再來。
  耶穌又回到十字架上,他從痛苦中醒來,這次他擺脫了最後的誘惑,化成不朽。
  《基督最後的誘惑》 角色簡介

  威廉-達福Willem Dafoe
  生日:1955年7月22日
  出生地:美國威斯康星
  代表作:
  《吸血鬼的陰影》《美國精神病》《苦難》《英國病人》《身體的證明》《我心狂野》《生于7月4日》《密西西比在燃燒》《基督的最後誘惑》《野戰排》《生于死于洛杉磯》
  最佳男配角。提名角色:在《吸血鬼的陰影》(Shadow of Vampire)中飾演麥克斯-希瑞克(Max Schreck),一位在默片傑作《NOSFERATU》中扮演吸血鬼而其本人可能就是吸血鬼的演員。
  威廉-達福(Willem Dafoe)不是好來塢那種紅得發紫的超級巨星,也許正因如此,外表有些凶狠而實際上卻爲人謙卑的他才在影壇廣結了人緣。現年45歲的達福在其20多年的職業生涯裏,演繹了數量衆多而性格迥異的角色,與奧裏弗-斯通(《野戰排》、《生于七月四日》)、馬丁-斯科塞斯(《基督最後的誘惑》)等大師級導演以及湯姆-克魯斯(《生于七月四日》)、麥當娜(《身體的證明》)、朱麗葉-比諾什(《英國病人》)、桑德拉-布洛克(《生死時速2》)等巨星均有過合作。在好萊塢,很少有人能夠像達福這樣自如地遊走在剃刀邊緣。他穿梭在主流與邊緣之間,既勝任大制作中的小角色,更能演小制作裏的大角色。雖然達福飾演的某些角色一直不乏爭議甚至非議,但其角色的豐富多彩卻成爲好來塢影星們莫不追求的夢想。達福還是一位非常勤奮的演員。在好來塢,明星們一年能拍兩部影片就算不錯,而達福去年卻一連拍了四部,且憑借《吸血鬼的陰影》(Shadow of the Vampire)一片而獲得了“洛杉磯影評家協會”的最佳男配角獎,並繼1986年的《野戰排》之後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威廉-達福1955年7月22日生于美國威斯康星一個外科醫生的家庭,他是父母8個孩子中的倒數第二。雖然都被稱爲達福,但只有威廉-達福進了演藝圈,其他兄弟姐妹就像他父母那樣成爲了專業人士:律師、醫生、護士,等等。雖然達福在威斯康星大學學的是戲劇專業,但書本教學卻讓他感覺極其沈悶,結果大學未畢業他就加入了巡演劇團,到美國各地甚至歐洲作巡回演出。這一方面豐富了他的表演經驗,也增長了他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社會知識。達福的電影處女作是1981年在導演邁克爾-西米羅(Michael Cimino)廣受抨擊的影片《天堂之門》(Heaven’s Gate)裏出演一個小角色。幸運的是,在影片正式公映時,達福的戲被剪掉了,從而避免了造成像對本奧斯卡另一位最佳男配角提名獲得者傑夫-布裏吉斯(Jeff Bridges)那樣深重的負面影響。此後,達福1983年出演了《饑餓》《The Hunger》,1985年出演了《生于死于洛杉磯》(To Live and Die in L.A.),1986年達福的表演生涯達到第一個高峰――《野戰排》帶給他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威廉-達福飾演了許多人們意想不到的角色,有些甚至廣受爭議――最知名的是《基督的最後誘惑》(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有些則被稱爲古怪,因此,達福有美國影壇“最在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演員”之稱。對此雅號,達福不以爲然,他說:“古怪不是我玩的遊戲。”很難說達福是在刻意選擇那些古怪或者有爭議的角色,只不過是好萊塢的遊戲規則讓一些大牌明星對吃不准的角色幹脆選擇了退避三舍,如此便成就了達福這樣身居二線但卻敢爲天下先的演員。
  今年,達福還將有另外幾部新作與觀衆見面。除了已被國內媒體炒爛乎了的《庭院裏的女人》,達福還將出演反映二戰時期波蘭納粹集中營生活的影片《上天無敵》(Edges of the Lord)。另外,達福還將在喜劇片《鬥牛士》和懸念片《道德戲劇》(Morality Play)裏出任重要角色。但最值得我們期待的恐怕是目前正拍攝中的《蜘蛛俠》(Spider-Man)了――達福在該片中出演一號反派,這部集動作、科幻、懸念于一身的大制作尚未開拍便已被炒得沸沸揚揚。如果這部定于明年公映的影片能夠取得預期的成功,一直被視爲好萊塢二線明星的威廉-達福也許就能躋身于一線大牌之列了。
威廉-達福主要作品:

  《吸血鬼的陰影》(2000)
  《美國精神病》(American Psycho,2000)
  《eXistenZ》(1999)
  《苦難》(Affliction,1998)
  《英國病人》(English Patient,1996)
  《身體的證明》(Body of Evidence,1993)
  《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1990)
  《生于7月4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1989)
  《密西西比在燃燒》(Mississippi Burning,1988)
  《基督的最後誘惑》(1988)
  《野戰排》(Platoon,1986)
  《生于死于洛杉磯》(1985)

  《基督最後的誘惑》 作者簡介
 
  馬丁?斯科西斯(Martin Scorsese) ,美國的現實主義電影導演,他是一個真正多産的導演。
  在好萊塢這個充滿藝術泡沫的圈子裏也存在著這樣一位導演:在好萊塢工作近三十年,卻從未因商業目的而拍攝一部“大片”;在斯皮爾伯格、盧卡斯等人依靠上億美圓和電腦特技吸引觀衆的同時,卻始終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以電影冷靜地剖析著社會和人類的種種頑症;在好萊塢只崇尚商業結果的環境下,卻一直堅持自己的意願,不遺余力地追求電影語言的探索,這個與衆不同的導演就是有“電影社會學家”美稱的馬丁?斯科西斯。
  1942年11月17日,馬丁?斯科西斯出生于美國紐約市的一個熨衣工家庭,父母都是虔誠的意大利裔天主教徒。斯科西斯一家所處的皇後區是紐約著名的“小意大利”區,這裏居住著大量意大利移民的後裔,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後,這種“小意大利”式的生活背景賦予斯科西斯以無數靈感,他的作品始終帶有美籍意大利裔文化的烙印,其中《誰在敲我的門》、《窮街陋巷》和《憤怒的公牛》等影片就完全以這片街區爲根基創作的。
  與自己作品中那些從小就跟著黑手黨東跑西顛的小意大利佬不同,童年的斯科西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喪失了在戶外嬉戲、跑動的自由。長時間在室內獨處、以書爲伴的斯科西斯,不但形成了內向、孤僻的性格,並且開始對藝術和神學産生興趣。每當斯科西斯病情有所好轉後,父親查理就經常帶他去看電影。可能是源于父親的影響,也可能是由于那些電影給他帶來了少有的快樂,少年時代的馬丁?斯科西斯就對電影産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從中學開始,斯科西斯近乎狂熱地泡電影院,收集有關電影的雜志和海報,電影已經成爲他生活無法脫離的部分。
  由于家庭的影響,高中畢業的斯科西斯原本打算成爲一位牧師,然而神學院考試的落選卻使他鬼使神差般地邁進了紐約大學電影學院的大門。于童年觀看的好萊塢及歐洲經典影片不同,大學期間的斯科西斯接觸到很多“新浪潮”電影,他被這些電影嶄新的思想與技法所深深吸引,也從此下定決心要拍出屬于自己風格的電影。在紐約大學接受專業電影教育的同時,斯科西斯還親自指導了《你這麽好的女孩在這裏幹什麽》和《那不僅是你,穆瑞》兩部短片。
  1966年成績優異並已取得碩士學位的斯科西斯在紐約大學留校任教,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他的學生中就有後來名聲大噪的奧利佛•斯通。在這段時間裏,斯科西斯利用課余時間拍攝了一部影射越戰紀錄短片《剃須記》,並參與了一些影片的剪輯工作。1967年,積累了一定經驗的斯科西斯躊躇滿志地著手拍攝自己編導的第一部劇情長片《誰在敲我的門》。一個偶然的機會,正在紐約大學進行電影短期培訓的女學生莎爾瑪?斯庫梅克進入劇組,協助斯科西斯進行後期剪輯。莎爾瑪?斯庫梅克的剪輯風格與斯科西斯的電影手法相得益彰,這次成功的配合也開始了他們兩人此後三十余年的無間合作。但是除此之外,這部付出很大心血的處女作卻沒有給斯科西斯帶來其他任何好運。在芝加哥影展上,《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反映美國意大利裔青年生活的低成本影片沒能引起人們絲毫的注意,更不用說發行商的青睞。爲拍攝此片已經從學校辭職的斯科西斯大受打擊,對當時浮華的美國電影失去信心,決定去歐洲發展,于是前往荷蘭闖蕩。然而事與願違的是,在荷蘭斯科西斯也沒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他所追求的電影無法爲制片人理解,在阿姆斯特丹的那段日子裏,他不得不一直以剪輯爲生。1968年底,斯科西斯再次回到母校紐約大學任教。1970年5月,美國東海岸群衆反對越戰的運動達到高潮,斯科西斯爲其中精神感動,帶領學生走上街頭,拍攝了出色的紀錄片《街景》。與此同時,一位B級片商同意發行《誰在敲我的門》,這部塵封已久的處女作終于有機會與觀衆見面了。(注:B級片是美國六、七十年代的一種低成本影片,一般作爲好萊塢影片的加片在影院放映。)
  馬丁?斯科西斯的多部電影作品反映了美國社會問題而被譽爲“電影社會學家“。令人費解的是盡管他具有傑出的導演才能,至今仍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的最佳導演獎。其代表作《出租車司機》(Taxi Driver)曾經獲得1976年嘎那國際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另外他的《憤怒的公牛》(Ranging Bull),《盜亦有道》(Good Fellas),《恐怖角》以及(Cape Fear)等作品都是好評如潮;不過其晚年導演的一些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不及當年。其導演的主要作品包括:
  無間行者 The Departed (2006)
  沒有方向的家 Bob Dylan Anthology Project (2005)
  飛行者/神鬼玩家 The Aviator (2004)
  鯊魚故事/沙膽大話王/鯊魚黑幫 Shark Tale (2004)
  瓶中閃電 Lightning in a Bottle (2004)
  Filming for Your Life: Making 'After Hours' (2004)
  From the Classroom to the Streets: The Making of '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2004)
  Getting Made: The Making of 'GoodFellas' (2004)
  Something to Believe In (2004)
  Lady by the Sea: The Statue of Liberty (2004)
  Frankenstein (2004)
  Cecil B. DeMille: American Epic (2004)
  Brides (2004)
  A Legacy of Filmmakers: The Early Years of American Zoetrope (2004)
  Scorsese on Scorsese (2004)
  Second Chances: The Making of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2004)
  Tribeca Film Festival Awards (2004)
  The Workaday Gangster (2004)
  "Tanner on Tanner" (2004)
  "Film School" (2004)
  The Cutting Edge: The Magic of Movie Editing (2004)
  The John Garfield Story (2003)
  The Song of the Little Road (2003)
  Spike Lee's '25th Hour': The Evolution of an American Filmmaker (2003)
  The 100 Greatest Movie Stars (2003)
  "The Blues" (2003)
  The 60th Annual Golden Globe Awards (2003)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A Tribute to Robert De Niro (2003)
  A Decade Under the Influence (2003)
  Discovering Treasure: The Story of '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2003)
  The Soul of a Man (2003)
  電影之光: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Charlie: 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es Chaplin (2003)
  紐約黑幫/紐約風雲 Gangs of New York (2002)
  狂野的青春 Deuces Wild (2002)
  俄羅斯方舟 Russian Ark (2002)
  The Magic of Fellini (2002)
  Uncovering the Real Gangs of New York (2002)
  Revisiting 'The Last Waltz' (2002)
  New York at the Movies (2002)
  Brian De Palma, l'incorruptible (2002)
  Shot at the Top, A: The Making of 'The King of Comedy' (2002)
  Forever Ealing (2002)
  斯坦利?庫布裏克:電影人生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2001)
  美國影史百部佳片 AFI's 100 Years, 100 Thrills: America's Most Heart-Pounding Movies (2001)
  Rain (2001)
  "With the Filmmaker: Portraits by Albert Maysles" (2001)
  The 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 (2001)
  The Making of 'Cape Fear' (2001)
  Clint Eastwood: Out of the Shadows (2000)
  The Beatles Revolution (2000)
  Roberto Rossellini: Frammenti e battute (2000)
  Fast Food (2000)
  愛情急轉彎 Love's Labour's Lost (2000)
  你辦事我放心 You Can Count on Me (2000)
  怒犯天條 Dogma (1999)
  替代情人/穿梭鬼門關/穿梭陰陽界/午夜速殺 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9)
  繆斯女神/第六感女神 The Muse (1999)
  第7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The 7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9)
  Making Life Beautiful (1999)
  "The Century: America's Time" (1999)
  意大利電影課 Mio viaggio in Italia, Il (1999)
  Making 'Taxi Driver' (1999)
  "New York: A Documentary Film" (1999)
  A Conversation with Gregory Peck (1999)
  Mother-Tongue: Italian American Sons & Mothers (1999)
  Saturday Night Live: The Best of Chris Farley (1998)
  With Friends Like These... (1998)
  非戀不可 Hi-Lo Country, The (1998)
  一百年一百部 AFI's 100 Years... 100 Movies (1998)
  達賴的一生 Kundun (1997)
  紐約瘋雲 Kicked in the Head (1997)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Martin Scorsese, The (1997)
  Obsessed with Vertigo (1997)
  芳心之歌 Grace of My Heart (1996)
  一個導演的故事 Typewriter, the Rifle & the Movie Camera, The (1996)
  Rough Magic (1995)
  賭城風雲 Casino (1995)
  懸疑犯 Clockers (1995)
  Personal Journey with Martin Scorsese Through American Movies, A (1995)
  狙擊手 Search and Destroy (1995)
  Michael JAckson: Video Greatest Hits - HIStory (1995)
  機智問答/益智遊戲/幕後謊言/答問比賽節目 Quiz Show (1994)
  純真年代 Age of Innocence, The (1993)
  瘋狗馬子 Mad Dog and Glory (1993)
  戰爭空間 War Room, The (1993)
  紐約夜未眠 Naked in New York (1993)
  恐怖角 Cape Fear (1991)
  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6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1)
  嫌疑犯/真實一瞬間/午夜風暴 Guilty by Suspicion (1991)
  千網危情 Grifters, The (1990)
  夢 Yume (1990)
  好家夥/盜亦有盜 Goodfellas (1990)
  大都會傳奇 New York Stories (1989)
  基督最後的誘惑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The (1988)
  Bad (1987)
  夜未央 'Round Midnight (1986)
  金錢本色 Color of Money, The (1986)
  驚異傳奇 "Amazing Stories" (1985)
  下班後 After Hours (1985)
  喜劇之王 King of Comedy, The (1983)
  憤怒的公牛/蠻牛/狂牛 Raging Bull (1980)
  American Boy: A Profile of: Steven Prince (1978)
  最後華爾茲 Last Waltz, The (1978)
  紐約,紐約 New York, New York (1977)
  Cannonball (1976)
  出租車汽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1976)
  再見愛麗斯 Alice Doesn't Live Here Anymore (1974)
  Italianamerican (1974)
  窮街陋巷 Mean Streets (1973)
  冷血霹靂火 Boxcar Bertha (1972)
  Elvis On Tour (1972)
  愛與和平:烏茲托克紀實 Woodstock (1970)
  Who's That Knocking at My Door? (1969)
  Big Shave, The (1967)
  It's Not Just You, Murray! (1964)
  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基督最後的誘惑》 幕後花絮

  在《末代皇帝》中貝托盧奇表現了一個帝王返回到普通人,人只有在失去一切之後才能獲得精神上的自由;《意志的勝利》這部納粹資助的巨型宣傳片則是通過紐倫堡爲納粹分子打氣的集會把希特勒描繪成一尊神。基督教是西方文明的支柱精神,斯科西斯和卡贊察斯則代表西方戰後新一代人對基督教的重新審視和思考。他並非是想藐視上帝或是諸神,他只是以自己的眼光來看待神話中的“英雄”,你是一尊神,但你首先是一個人,人類所具有的成功或是弱點或是痛苦在神身上一樣有所體驗,當神的光環被褪色,于是展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個充滿肉欲和內心矛盾的凡夫俗子——耶穌。
  什麽是事實?其實它不在莎士比亞劇作或是《紅樓夢》裏,也不在《聖經》或是《資本論》還是哲學著作裏。對我們大多人來說,事實就是黑暗的街道、擁擠的人群,就是匆忙、陳腐和荒涼。斯科西斯爲我們從遠古去尋找他心目中的英雄夢,這實際上是他生活感受生活體驗中的英雄,耶穌穿著古老的酒瓶裝著新糧制的酒,這就是西斯科斯帶給我們的屬于現代社會的“英雄”。耶穌與《出租汽車司機》中的特拉維斯、《憤怒的公牛》中的拉莫塔、《好家夥》中的亨利.西爾構成了一個系列的斯科西斯式的“英雄”形象。
  讓我們回到故事中,耶路撒冷烈火熊熊,當猶大指責耶穌背信棄義,被魔鬼撒旦欺騙了眼睛,耶穌蘇醒過來,“我現在終于明白了,我一生被聲音腳步、影子追蹤,你知道那影子是什麽,十字架”,于是他又重新回到十字架上,這一次他面帶微笑的仰望蒼天,仰望上帝,這次他“舍生取義”,死亡對他來說只是來世的一個部分,他知道三天之後他將複活成爲上天的神,他的事迹將爲世間的民衆所頌揚,他將成爲傳奇人物爲世人所頂禮膜拜,他將成爲世俗神話終成不朽。
  《基督最後的誘惑》 媒體報道編輯本段這部曾經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的影片我終于在十二年後的今天才看到,記得當年中央電視臺把這部影片的轟動效應當作新聞在新聞聯播裏播出。任何想重新詮釋基督文化曆史都是危險而困難的,拍這種題材不僅僅是需要冒著極大的勇氣和決心,還要有深厚的功底和駕禦能力,與現在動輒上億美圓的影片,這部只花了600萬美元的電影在斯科西斯的手中點化的集聚史詩風采,並秉承了斯科西斯一貫的剛勁風格。電影改編自希臘作家尼科斯?卡贊察斯暢銷小說,運用作家的話所述,這是一部表現“肉體與精神、靈魂與實在沖突”的影片。
  “那感覺開始時,十分溫柔,十分可愛,然而痛苦開始”,木匠出生的耶穌冥冥之中感到上帝要選擇他作爲世界的救世主,他爲羅馬教廷定做十字架用來處死反叛的猶太人,他希望用深重的罪孽來求得上帝放棄對他的選擇。看著同胞們被定在十字架,手流著血,腳流著血,那種恐懼刺激著他。“有如利爪在我皮膚下向上撕裂,在它們抵達我雙眼時疼痛加深”。這種想逃又逃不掉的痛苦無時不刻的折磨著他,沒有犧牲就沒有救贖,他以預感到最後的結果。
  他通感到了上帝的聲音,從耶穌開始做十字架起就暗示著他的歸宿,沈重的十字架伴隨著他直到死亡,“你的罪要如何清償?用我的生命”。如果讓一個人背負曆史,那的確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哪怕你是救世主,于是他發出這樣的聲音“你想知到我的上帝是誰?恐懼”,恐懼成了他一生的夢魘,纏繞著耶穌,也造就了他怯懦,猶豫,多慮的性格。盡管以後他去沙漠去聆聽上帝的旨意,經過40個晝夜的酷暑與孤獨的煎熬,抵禦了毒蛇(女人和家庭)、雄獅(權利)、魔鬼(邪惡)的引誘,體現出堅強的意志;然而去搗毀神殿的時候耶穌又猶豫起來,在不可避免的戰爭面前,他是那樣的顯得軟弱無力,兩手冒血昏倒在地,護殿的士兵趁機殺戮追隨者,血洗聖殿。
  猶大是基督教中最臭名昭著的叛徒形象,那幅“最後的晚餐”更是把猶大的叛徒形象擴大到全世界。他本來是去刺殺耶穌,當他見到耶穌之後,接受他的博愛仁義主張,並追隨他的理想忠實著執行耶穌的信條,與他人論道,幫助耶穌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惜背上叛徒的名義執行耶穌的命令去向羅馬告發,默默的去背負這個“內奸”的恥辱,真可謂是忍辱負重,當耶穌遁入桃花園時他依然戰鬥在第一線,在這部影片裏他成爲一名最堅定最果敢的鬥士——一個真正的勇士。
  上帝還在嗎?耳邊飄來齊豫的歌《有沒有這種說法》。
  昨天,我企圖和上帝打交道 請他修改我的命運 上帝保持一貫的沈默……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對天堂最好的評判就是不加評判。片中多次用藍天來隱喻上帝,耶穌去救活以死去的施洗約翰的段落拍得尤其精彩,鏡頭由洞裏對著洞外,耶穌站在橢圓形的洞口,背後是藍天,仿佛上帝在賜予力量,施洗約翰的手突然伸出,仿佛死神之手伸出,耶穌顫顫津津地伸出手去握住他,懼怕寫在他的臉上,生與死在這裏交戰,耶穌終于將施洗約翰拉了出來,心有余悸的心中默念著“感謝上帝”。
  最後的時刻來臨了,耶穌被定在十字架上,鮮血染紅全身,染紅十字架,撒旦化成天使來到他的身邊,假傳上帝的旨意,說上帝已寬恕啦他。這段是片中最具顛覆性的一幕,魔鬼撒旦化做天使,聖人耶穌走下神壇,墮落于紅塵之中,結婚生子兒女滿堂,救世主成了凡夫俗子,妓女抹大拉變成貞婦,而被視爲叛徒的猶大一直追隨堅定的信念,成爲最忠實的信徒。在基督最後要完成千秋偉業的時候,最終沒有抵擋住外界的誘惑,他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桃園之外人民依舊過著亂世生活。
  不要爲了眼前的安逸而放棄大的志願,擁抱你的使命。
http://baike.baidu.com/view/712586.html?tp=1_01
 
 
 
 

台長: 阿楨
人氣(2,263) | 回應(5)|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達文西密碼》
此分類上一篇:《提婆達多》的佛陀崇拜

迷惑
泰瑞莎修女 50年感受不到上帝

【聯合報╱編譯陳宜君/報導】 2007.08.26

泰瑞莎修女過世即將屆滿十周年。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以「泰瑞莎修女的秘密生活」為封面標題,披露泰瑞莎修女生前與友人書信往返的內容,坦承自己曾陷入嚴重信仰危機,將近五十年無法感受到上帝的存在,甚至覺得自己是「偽君子」。
泰瑞莎修女在一九七九年九月寫給彼特神父的信中表示:「耶穌對您特別厚愛。對我而言,沉默和空虛是如此巨大,讓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泰瑞莎修女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以八十七歲高齡去世。將於九月四日出版的「泰瑞莎修女:來做我的光」集結泰瑞莎修女在六十六年間寫給同儕和長輩的書信,泰瑞莎修女生前希望毀掉所有私人信函,但教廷以泰瑞莎可能獲得封聖,下令保存。
泰瑞莎修女在加爾各答行善沒多久,就覺得自己被上帝遺棄,且直到去世,心中仍充滿對信仰的懷疑。泰瑞莎修女一九四八年剛到加爾各答貧民區後不久,曾在書信中寫:「我的信仰在哪裡?即使在心底深處,除了空虛和黑暗,別無他物。如果上帝存在,請原諒我。」
八年後,泰瑞莎修女仍在書信中透露「非常深切渴求上帝」。她說她的微笑其實是「面具」,「我到底為何而努力?如果上帝不存在,就不會有靈魂。如果沒有靈魂,那麼耶穌您也並未真實存在」。
編輯泰瑞莎修女書信集的是可魯迪爾卓神父,他在二○○三年推動讓泰瑞莎修女封聖。不過可魯迪爾卓神父堅稱,泰瑞莎修女並無「真正的信仰懷疑」,她的痛苦反而證實她深信上帝確實存在。
2007-08-26 12:09:50
阿楨
荒淫無度!住持摟信徒進禪房 「雙修傳教」畫面全紀錄 2019-04-29 聯合新聞網

出家人本應拒絕七情六慾,沒想到泰國的住持竟「把持不住」,多次帶女信徒回禪房「雙修」!泰國一名住持遭民眾爆料,時常與女信徒「偷來暗去」,一點都沒有出家人該有的規矩,村裡的民眾因受不了住持的淫亂,便偷偷錄影蒐證,將住持荒淫無度的日子全程記錄,打算將其趕出村莊。
根據《泰聯網》報導,這名50歲的男子是寺廟的住持,更是當地佛教委員會的主席,但該住持卻濫用自己的地位及特權,打破出家人的規矩,荒淫無度的過日子,更時常以「傳教」的名義,邀請女信徒回到禪房,把禪房當炮房,與女信徒「偷來暗去」。
該名住持因多次與女人出入,而被之前的寺廟趕了出去,住持換了間寺廟後,仍不改其「淫行」,繼續以傳教之名,邀請女信徒與他一起「雙修」。村民因受不了住持的荒淫無度,以及信仰遭到詆毀,便決定偷拍影片蒐集證據,將住持與女信徒的親密行為及同床共枕的畫面全部紀錄,有意告發這名淫蕩的住持。
不料影片卻遭反控遭到刻意剪接,忍無可忍之下,村民便將影片傳給當地媒體,讓這起宗教醜聞攤在陽光下。沒想到該名住持疑似早已接獲消息,早在警方抵達寺廟前,便已逃之夭夭。目前警方已接獲相關證據,將持續進行搜查。
  回應
泰國信奉小乘佛教可以雙修(楨:藏教才可!) ,化緣葷菜也可以吃,起源地印度佛寺甚至有僧妓供僧人洩慾,中國大乘佛教經修編戒慾持齋才能修成佛性,既者無知甭誤導讀者多看書才有常識.
2019-05-02 09:02:03
一炮到天亮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8:49:29
阿楨
論美國童子軍的破產敗亡 2020-02-23 觀察者網
美國派裡先知文化協會會長約艾爾•貝裡
  導讀
2月18日,美國最大的青少年組織——童子軍(BSA)申請破產保護,原因竟是該組織正面臨著無數前任成員的虐待及性虐待指控。作為承載美國核心主流價值觀的組織之一,童子軍為何會陷入道德淪喪、違反法律的窘境?本文作者試圖在理想與殘酷的現實間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觀察者網翻譯全文,謹供參考。
…..
偏離初衷的又何止是童子軍?當下美國,數不清的承擔核心主流價值觀的組織已經無法再找到前進的方向。
  YWCA原本是個基督教少女文化組織。它一開始建立時,旨在幫助剛從鄉村走出來,想在城市工作立足的單身青年女性,幫助她們樹立起正確的基督教文化價值觀,提供給她們方便的祈禱場所。其最初的格言引自《聖經•撒加利亞書》:“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但是該格言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像是小學一年級的女權主義者寫的一句話:“轉換權力結構,建立一個正義、性別平等、沒有暴力和戰爭的世界,包容廣大女性同胞,實現YWCA可持續發展。”她們居然還向美國的計劃生育委員會捐款!
  哈佛大學,這個身負盛名歷史久遠的美國精英學府,創始人本是一群清教徒神學院的師生。他們建校的目的一開始寫得很明白,早期的校訓是“為基督,為教會”而不是“真理”。教育的全部意義在於“讓每一位學生都認真考慮以認識神與耶穌基督為永生之源,作為他人生與學習的主要目標,因而以基督作為一切正統知識和學習的惟一基礎。”今天,哈佛大學卻充斥著大批世俗人文主義者,他們的口中說著各種古怪的種族平等理論。
  哈佛大學的校訓從“為基督為教會”改成了“為真理”
上述只是眾多數不清的例子中的極少數,如果還要列舉的話那就太多了。我曾經花大量時間查找這些組織的起源和發展史,卻找不到他們變質退化的清晰歷史節點,換言之,他們的腐爛是緩慢的,隱秘的,有的要長達一個世紀,這是數不清的微小個案形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終他們拋棄了基督教的核心教義。
2020-02-26 08:14:16
阿楨
寫書激怒伊朗遭下令追殺多年 作家魯西迪紐約遇刺 2022/08/13

美國紐約州警方和目擊者指出,印度裔英國作家魯西迪(Salman Rushdie)今天在紐約準備演講時遭遇攻擊,明顯頸部受到刺傷。魯西迪曾因寫書觸怒伊朗,在1989年被下令追殺。
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1名目擊者表示,當魯西迪在紐約州西部的肖托夸協會(Chautauqua Institution)準備演講時,1名男子衝上講台攻擊他。警方表示,參與活動的州警將這名攻擊者逮捕。
根據警方,受傷的魯西迪被直升機送往醫院救治,目前情況不明。
肖托夸協會發言人說:「我們正在處理一個緊急狀況。」
1名不願具名的目擊者指出,魯西迪遭這名男子攻擊後倒在講台上,之後被一群人圍住抬起腳,似乎是要讓較多血液流向魯西迪的上半身,至於發動攻擊者則被制伏。
出生於印度穆斯林家庭的魯西迪,曾因出版書籍「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面臨死亡威脅,他在1989年被伊朗領袖下達追殺令。若干穆斯林認為這本小說內容褻瀆神明。
魯西迪為避殺身之禍躲藏多年,近幾年才比較公開生活狀況。然而伊朗組織則將賞金提高至數百萬美元以取他性命。
2022-08-13 06:31: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