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声生不息》第六期?

今日歌单 张智霖 & 王源 《岁月如歌》林晓峰 & 刘惜君《现代爱情故事》魔动闪霸 & 烟明细《我钟意》毛不易 & 单一纯《分分钟需要你》林子祥 & …
关注者
117
被浏览
417,340

75 个回答

喂,那个说节目糊的,说话就一点都不负责吗?

这就是现在知乎水平的下降:很容易就可以做的收集功夫却不做,有人却信口雌黄、指点江山,随便喷喷,就可以圈赞了。

实际上,《声生不息》第六期是整个节目的高地,至少在合作舞台是最精彩的一期。不少人有对演出分析,我不重复了。我只说一点:第六期的精彩已经给这个节目带来了热度和关注增长。

首先,第六期第一次出现了整个《声生不息》迄今为止,也是湖南卫视今年以来,第一个过300万赞的“抖音神曲”:

即使到5月31日深夜,QQ音乐飙升榜前几位的仍然是第六期的几首歌:

第六期在TVB的收视率是17.6%,创了节目播出的新高。从下期开始TVB将《声生不息》的播出时长从一个半小时延长到两个小时。

各个平台的播出热度统计,《声生不息》第六期都是高点,这一期综艺播放指数已经超了70。

而《声生不息》第五期的时候,还只有61。

节目组加油!将第六期的质量延续下去,让《声生不息》成为近一年最有影响的纯音综。

毕竟,和《春天花会开》《时光音乐会》《天赐的声音》《为歌而赞》《我们的歌》《爆裂舞台》等等等等相比,《声生不息》已经是最有基础、趋势也不错的纯音综了。

本能竞演的主题是「城市人生」。

在人类千万年的发展史上,城市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出现较晚,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里聚集了大多数的文娱生活——这里需要娱乐的人不仅有钱,而且有闲——最早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最早的说经讲史的娱乐手段与内容,生活方式看起来也更加「先进」;另一方面,除去部分手工作坊,这里的人们并不生产粮食,而依赖于广袤农村的供养,因此他们的「土」味更淡,加之文化的聚集,因此也产生了独属于城市的城市文化。宋代邵雍的诗里就写了很多城市的生活,弥合了陶渊明、谢灵运创构的中国诗学更重山水田园的,与城市生活之间的裂缝:

闲居须是洛中居,天下闲居皆莫如。文物四方贤俊地,山川千古帝王都。

本期的《声生不息》也是从此出发的。香港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尽管至今仍有海量的保留绿地,但无论是林子祥,还是曾比特,几十年来,香港人的生活空间就是城市,就是维多利亚港旁边的高楼大厦。

——这也是我们眼中的香港。

所以城市,是香港人的生活,也是包括香港音乐在内的香港文化的襁褓。所谓「城市人生」,其实有点像对自己来处的追寻。

张智霖、王源:《岁月如歌》

刘卓辉是香港未回归之前就已经到北京发展音乐人,他填词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Beyond的《大地》:

眼前不是我熟悉的双眼,陌生的感觉一点点,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
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

这首《岁月如歌》原唱是陈奕迅,也是2003年TVB台庆剧《冲上云霄》的主题曲,那一年,是TVB成立的36年。那时候的TVB还是诸多电视台中的翘楚,尤其后一年播出的《金枝欲孽》,至今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宫斗之首。

当世事再没完美 可远在岁月如歌中找你

2013年《冲上云霄2》播出时,张智霖就唱过这首歌。歌曲最后出现的飞机和乘务人员就是对《冲上云霄》的回忆,也可以看做是对TVB当年辉煌的缅怀。

陆(zhang)小(zhi)凤(lin)的唱功非常不错,1971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经51岁了,但是外形和声音都没有表现出来,那种「道别」的感觉是给人以希望的,好像等他明天飞回来就又可再见了一般。

我很喜欢王源,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那种,他的声音里面永远有那种少年的味道,唱功这些年也有一些进步。但是,距离张智霖还有一些差距。

两个人或许想表现一种青年的自己与中年的自己对话的感觉,但不够。

林晓峰、刘惜君:《现代爱情故事》

怎么今天是张智霖专场吗?上来两首歌不是张智霖翻唱的,就是张智霖出道的……

两个人的唱都没有任何问题,编曲也没什么错,但是总感觉刘惜君的声音太过清冷,林晓峰的声音略过沧桑。因此有一种「十年之后,我不认识你」,然后两个人陷入了一种温和辩论的状态,互相说着当初的事,最终无可奈何地达到这样的一个共识:

若你的心中孤单再找我
若你的心窝中空虚再找我
不必痛苦当忆起我

结尾处刘惜君瞬间消失的莞尔,好像在说:「老娘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而林晓峰的勉强的笑,好像略带点委屈的妥协。

互相摆手说拜拜,大概是分手重逢之后说再见的体面吧。

炎明熹、魔动闪霸:《我钟意》

好的,魔动闪霸是一定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了。也不错,能把所有的歌都改成自己的。梁咏琪听到这首歌应该也会很开心吧。

2004年的《我钟意》本就是温暖快乐的,这样的改编让其中的青春更饱满也更具喜剧效果。城市的沙滩,玩乐的场所,一瞬间对视的crush,而后自己的怦然心动,是这首歌的主题。

不得不说,真的好玩。

舞台上的热带阔叶与石凳、黑白电视和头巾,加上出来跳舞的小姐姐,年轻人的拥抱与嫌弃,加上音乐的律动感,足够让人开怀。做到这个就很不容易了,起码看的时候不难受,不像上一次曾比特的那个错误示范emmm

(没什么可以考虑唱功的,如果一定要说,炎明熹确实比魔动闪霸厉害一点,舞台驾驭能力更强。)

单一纯、毛不易:《分分钟需要你》

林子祥的原作,不仅是原唱,而且是作曲。所以毛不易明显唱起来有难度了。但是,

毛毛的恋爱曲目啊!!!两个人真可爱!!!这门婚事我同意了!!!

同样是爱恋,《我钟意》是那种心里小鹿乱动最终决定出击的,《分分钟需要你》则是青涩的校园恋爱,两个人甚至不敢牵手手,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成就一整晚的美梦。

两个人的情绪还OK,男方表情加分比较多,但女方的歌声明显更轻松、更自如。

实在没办法理性分析这首歌,看的时候一脸姨母笑,看完了还是一脸姨母笑……简单说一句词作郑国江。《风继续吹》《漫步人生路》《偏偏喜欢你》这些耳熟能详的歌都是他笔下的作品,而且《哆啦A梦》《IQ博士》也都是他填词的。

我与你永共聚,分分钟需要你,你似是阳光空气

多好的句子啊。

林子祥、叶倩文:《敢爱敢做》

夫妻合伙欺负人.jpg

这首歌改编自美国电影《木头美人》的片尾曲《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原作就是经典名曲,林子祥的版本由潘伟源重新填词,发行于1987年,刻画了城市中的爱情。

我们听到的街边、餐厅、沙片玻璃、交通灯,都是城市的记忆。陷入狂热爱恋中的情侣无时无刻不希冀对方的拥抱和热吻,所以他们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紧紧相拥,无论周边的人如何看、如何想,他们都紧紧把对方搂在怀里,甚至想融入到对方的身体中去。

这是无所顾忌也无需顾忌的,农业时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悠长缠绵,到了城市里,快节奏地化成了火山岩浆一般的喷涌,这并不可耻,只是情感激发的血脉贲张:

千度高温波涛由你涌起
个个说我太狂笑我不羁
敢于交出真情哪算可鄙

林子祥和叶倩文就很正确地给大家示范了什么叫什么都能唱、什么都能唱好、什么都能驾驭。面对两位在舞台上享受人生顺便给大家带来快乐与享受的银发老人,我们能说什么呢?

顶礼膜拜。

马赛克乐队、安崎:《Cha Cha Cha》

迪斯科,上世纪80年代城市文明的产物,也是至今无数人都在怀念的时代印记。

《cha cha cha》也是改编的外国作品,原唱是Finzy Kontini。叶倩文翻唱版发行于1986年,在大家都喜欢跳迪斯科的那时候,这首歌自然风靡香港。

这一版的改编没感觉到惊喜,可能这种歌必须在现场才能跟着跳起来吧。但是当代大陆玩儿乐队的人都应该再去努力练一下唱功,特别是男人,旁边女孩的唱功甩了一条街了都,当然,舞蹈两条。

最后问一嘴:中老年歌手唱完歌之后,下一首是别人翻唱她(他)的作品,这是这一期《声生不息》的精心设计吗?

李克勤、周笔畅:《红绿灯》

一个人在城市里如何生存的问题,如何面对事业、梦想、现实,如何让自己不孤单,这是所有北漂、深漂、港漂都在面对的问题。

郑融的《红绿灯》唱的就是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的问题。想想一下,街头。车来车往,川路不息。站在路口的你,看着红绿灯,该向左还是右?会不会过马路的时候,信号灯忽然变色?要过马路吗?

这是是2014年版的《遇见》,而2022年李克勤、周笔畅的这版把那种无奈和彷徨都加强了,无言的「lalala」那段,是最好的。我们不需要具体的言语,萦回之间,所有人都懂得情绪就出现了,于是我们有了共鸣,也流下了眼泪。

城市啊,凝集了梦想,又不让它轻易实现。

杨千嬅、李健:《风起似水流年》

又是一首郑国江的作品,听着真的让人难过,因为这是对梅艳芳、张国荣两个人的怀念。

小提琴的缠绵就已经在抓挠人的心了,李健又把《似水流年》的词略加改动:

我的心像只小木船,远处看不见,但仍然向前。
心中感叹,似水流年,却不能留住昨天。

情绪就这样一点一点堆叠起来,随着水中的船悠悠荡荡的,不知道要去向何方,正漫无目的的时候,杨千嬅《风再起时》加入进来,风起,水动,船于是也动得更快,更加速了与岸的告别。

80年代末张国荣的告别演唱会主题曲啊这是。

谁能想到当初写好的告别歌曲今天一首首都成了我们对他们的纪念,而当初的小木船都已经消失在海上,无人知道他们去想了何方,只能祈祷他们一切都好,即便是在另一个世界。

杨千嬅的面纱也是梅艳芳常戴的。

这个 茫然困惑少年
愿一生以歌 投入每天永不变

绝代风华从此逝,常留笑颜后人看。

「如果我到了四十岁还没嫁出去,你就娶我好吗……」

不得不说李健和杨千嬅是有很多很多想法,他们最懂得如何将思念融入歌声中。两个人在一首歌中的对话是完美的。

6月2日新想到的:张国荣、梅艳芳是香港这个城市最辉煌时候逝去的存在。

李玟、曾比特:《Monica》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歌坛上有很多很多很多翻唱自美国、日本的作品,比如林子祥的《敢爱敢做》、叶倩文的《cha cha cha》,再比如这首张国荣的《Monica》,原作是吉川晃司的《モニカ》,也是很有魅力的男人。

李玟、曾比特把这首歌改编成了一种李玟式的妖气,后半段又转回了动感,完整展现了两个人的唱功、舞蹈和特点,不得不说,香港的年轻人比内地的功底强。

求求了内地的卷起来啊!!!基本功骗不了人的!!!


个人的本期最佳是林子祥、叶倩文的《敢做敢爱》和李健、杨千嬅的《风起似水流年》,第三是李克勤、周笔畅《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