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埔古窑址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虎头埔古窑址

广东省的古窑群遗址
虎头埔古窑址的年代为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广东省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结构最清楚的古窑群遗址,我国考古专家誉之为“广东第一窑”,并命名为“虎头埔文化”。
中文名
虎头埔古窑址
地理位置
广东省普宁市广太镇绵远村
分    类
古遗址
时    代
新石器晚期
发现时间
1982年6月
发掘时间
1982年10月

简介

播报
编辑
位于普宁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南坡,1982年6月县文物普查队发现,1982年10月,省、地、县文博部门联合发掘,共清理了15座陶窑,出土大量的印纹陶片,比较完整的有陶罐3件、窑用鹅卵石7件。陶器和陶片是泥质灰陶,器形大多为罐壶类,主要特点是高领、鼓腹、圈底、矮圈足,外壁通体饰各种印纹,有条纹、间断条纹、长方格纹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编织纹等。窑形大致可分为平面葫芦形、平面圆形和平面方形三类。平面葫芦形窑共9座,为平面呈“8”形的横穴式窑,依山势而构筑,以草拌泥作窑底、窑壁。这类窑一般长约3.50米,宽1.50米,分为窑室、火膛、火道三部分,窑室在上,火膛在下,中间连接火道,窑室中部有一红烧土台,用作放置陶坯。经考证,虎头埔古窑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

大事记

播报
编辑
1982年6月,普宁县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普宁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山坡发现了一个古窑群遗址,这就是后来被我国考古专家、学者誉为“广东第一窑”的虎头埔古窑址。
1982年10月,广东省博物馆汕头地区文物管理站和普宁县博物馆联合对虎头埔古窑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发掘揭露面积约30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了15座陶窑,出土大量的印纹陶片,完整的印纹陶罐3件,窑用鹅卵石七件。虎头埔古窑址1984年被列为广东省重要文物考古新发现。2003年10-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虎头埔再次进行考古发掘,这次发掘揭露面积达1225平方米,清理18座古陶窑(含首次发掘15座),并发现6座灰坑和1座房址,出土一批陶器和大量陶片及3件石锛。此次发掘清理的18座古窑密集成群,分布于虎头埔南坡。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为圆形窖穴式陶窑1座,长1.81米、宽1.78米,窑壁和窑底经火烧烤成黑褐色的烧土面,窑室后壁上有长方形烟道。第二个类型为平面呈“Ω”形的横穴式窑17座,这个类型的窑由窑室、土台、火道、火膛和窑前活动面等部分组成,长2.42至4米、宽1.2至1.83米。窑室为直壁竖穴状穹隆顶,窑室底部中央有凸起的圆形土台,周边有环形火道,火膛位于窑室斜前方,两者之间有略呈斜坡状的火道连接。火膛、火道和窑室的壁面都用3至5厘米厚的掺砂泥土涂抹光平,经长期烧烤而形成橙色的硬面。6座灰坑皆为竖穴长方形,残存口径长1.3至1.8米,宽0.8至1.3米,深0.05至0.7米,用细泥涂抹的四壁经火烧烤成硬面。发掘过程中,发现坑中填土中含有烧土颗粒和炭屑,其中一座内还发现厚6厘米左右的成层草木灰。房址1座,平面略呈梯形,西南一侧有外延的门道。房屋总面积约8平方米,由于近现代人类活动的破坏,仅存房基和墙内的柱洞,房内活动面已被破坏,但室外西侧和西南尚保留较多的人类活动面。
2003年发掘时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中山大学曾骐教授等专家亲临虎头埔指导。李伯谦教授等专家对虎头埔古窑址年代断定为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还发现虎头埔类型的陶器不仅流行于粤东一带,远至珠江三角洲福建境内也发现虎头埔类型的陶器陶片。专家认为,虎头埔古窑址密集的窑群显示当时专业化生产的面貌,它与上述其它遗址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由此显示,这里的陶器生产(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商品交换已相当活跃。虎头埔古窑址是广东省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结构最清楚的古窑群遗址,李伯谦教授等专家誉之为“广东第一窑”,并命名为“虎头埔文化”。
2005年2月虎头埔古窑址由普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