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Jasper&Echo|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21 13:18:13| 人氣3,83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曹操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人論曹操,多以良將許之。諸葛亮後出師表云:「曹操智慮,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資治通鑑於曹操死時讚之云:「操精明過人,無人能欺。用兵變化無常,臨陣安閒,談笑自若,然乘機決勝,迅捷如神,對部下賞罰分明,毫不猶豫...」仍未超出良將的軌範。但作為一個開國之君,無王者氣象,僅憑善戰、崇法、任術、矯情是不夠的,故曹操終不能統一全國。陳壽既認為他的不念舊惡是矯情,則認為其本性偏於嚴酷就可想而知。

  相反的評論則有許邵說曹操為「亂世之奸雄」,劉備說他行事「急、暴、譎」,而周瑜則直斥為「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可見在他生前已是毀譽參半了。只有中原之士,如程昱、董昭之輩,及曹操初起時尚未認清他的人,如荀彧、劉岱、鮑信對他極為推崇,其餘不為其勢力所支配的人物,多對之存有戒心,此何以故?蓋因曹操為人性情嚴酷多變,又任性使術,以刑名治國,這與東漢自光武明章諸帝以來所提倡的儒術氣節,相去頗遠。

  曹操的作風可以說是東漢風氣的丕變,因此那些身受漢代文化薰陶,有氣節的自愛之士,多不樂為之用,如諸葛亮、龐統、魯肅、周瑜等人都對曹操有反感,即便袁紹幕下的謀士如沮授等亦不願歸附。荀彧、關羽雖暫與之相處,但日久以後,終亦離貳。三國志何夔傳載:「太祖性嚴,掾屬公事往往加杖。夔常蓄毒藥,誓死無辱,是以終不見及。」像這樣對待部下,豈是孔明、子敬、公瑾輩所能堪?三國之所以終於分立而不能統一,與曹操的為人不無關係。

  但曹操也知人善任,學識淵博,對於經史上的知識,能夠靈活運用,故對人對事都有其見解,這部份記載,散見於三國志各傳中。他早歲為人亦甚豁達,能得人心。然到後來,地位愈高,嚴酷之性越見顯露。如魏氏春秋說:「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可見他是短小精悍型的人物。三國志也說:「太祖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雖說世人未奇,但我們可以想像出一位雄姿英發,不拘小節的少年英雄,必有許多人為之傾倒。

  平黃巾之亂時代的曹操最沒有官僚架子,與劉邦頗相似,故一般英雄多傾向曹操。他少年之所以能被喬玄、許子將等賞識,又能得眾心,多憑這一點氣度。然即在少年時代,洒脫自然只是曹操性情的一面,其本質仍是嚴酷好殺。如他廿三歲為洛陽北部尉,即製五色棒十餘枚,凡犯禁者皆棒殺之。後為頓丘令及濟南相圴很嚴厲,但荀彧曾屢讚曹操為人『聰明』,一個聰明而又有政治頭腦的人,則其作風是可以隨時轉變的。故曹操初起時,由於征徐州濫殺百姓及殺害名士邊讓,引起袞州叛亂之後,即頗有洗面革心,努力收拾人心的表現。於是在荀彧、董昭、程昱等人建議之下,他採取了三大步驟:
第一是迎獻帝以自衛,脅天子以令諸侯。
第二是移往許昌以避免與四方的勢力衝突,藉以休養生息。並接受棗祇、韓浩的建議,屯田許下,足兵足食。
第三是改變作風,不念舊惡,尊賢禮士。

  到此時的他,才開始有大人物的氣度。尤以原諒舊屬畢諶與魏種二事最為時人所稱讚。

  當時因中原初定,他心情甚佳,喜結交英雄,作難能可貴之事。如他在許昌與劉備交遊,青梅煮酒,抵掌論天下英雄。後來又收降關羽,一力推崇,關羽於緊急之際,棄之北去投奔劉備,曹操並不派兵追趕,聽其自去。這兩件事不僅感動當時,且亦流傳於後世。然細考曹操之所以如此,仍有其政治目的。當時他的最大威脅是河北袁紹,紹為人忌刻,屢殺忠義之士,為時人所不滿,故曹操此時行事,力矯其弊,處處與之相反,以期收拾人心戰勝袁紹,等袁紹戰敗,局勢穩定,他的態度便逐漸改變了。

  這轉變首先表現在明殺孔融與隱誅荀彧。孔融為漢之名臣,荀彧為當時的人望,操殺此二人,是因為他們有意維護獻帝。這兩座堤防一除去,曹操的作法就不同了,欺獻帝、弒伏后、殺皇子,做出無法向天下交代的事來。今日看曹操,他即使想使曹丕篡位代漢,殺伏后與皇子也是不必要的,況且漢至獻帝已有油盡燈枯之勢,曹操又有大功於天下,取代甚易,何必濫殺無辜的婦人和孺子呢?中國正統朝代,只漢高祖劉邦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平民起兵,除殘去暴以定天下,其他如隋、唐、宋都是篡代前朝的江山,然後世少有議論者,因為多出於自然之情勢者。曹操初憑漢廷以自衛,後又欲去之,且故做姿態,由公而王,真是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內愧之餘,出於殘忍,聰明人做出最不聰明之事!然尤不可解的,是他後來因小故把曹植妻賜死與殺崔琰、囚毛玠、殺名醫華佗的事了。

  曹操治國,提倡刑名節儉,又得崔琰、毛玠之助,於是雷厲風行,不無矯枉過正之處。如三國志『和洽傳』:「今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輿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壺餐,以入官寺...」這已經有矯情虛偽之弊了,但曹操猶持之以嚴刻,有一次登臺見曹植妻衣繡,以違制,命還家賜死。」如實有其事,真是太過份了!曹植的妻子,即是崔琰的姪女。不久崔琰亦因小事被校事密告,亦為曹操逼之自殺,這事更可見曹操晚年猜忌正人。崔琰、毛玠都是剛正之士,曹操早年均加以重用。操稱魏王後,楊訓上書誦功德,時人笑楊訓無恥。崔琰說了一句「時乎,會當有變時。」陳壽認為是責時人不識時務,卻為校事密報,曹操誤會遂被捕罰役,後逼之自殺,人皆冤之。毛玠也因一句閒話被囚廢終身,操晚年聽信校事,枉法殺人,是一大缺點,曹魏世無忠臣,國祚不永,與此有關。

  再回過頭來談曹操的好處,他統一了北方消滅諸侯割據的局面,發展經濟使人民得以修養生息。另外他最大特點就是氣勢。讀他的詩和文常會感到英雄氣勢。哪怕是信手拈來。嬉笑怒駡隨心所欲的短篇也有一種大氣而不顯粗俗。如「觀滄海」、「短歌行」無不體現了這種在短暫人生中作出轟轟烈烈的事業,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偉大抱負。由於他有著「讓有限的生命變成永恒」的意思,又帶著對人生和宇宙的哲學思考,就比「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此類的話更具格調和品味,也更具大氣。

  另外曹操的另一特點就是實在。那篇「讓縣自明本志令」就是一個最好例子。

  總結來看,曹操是一個有優點、有缺點,功過於罪的歷史人物。他的歷史貢獻,歸納為以下幾項:


1.結束漢末豪族軍閥間的混戰,統一北方。
2.征服了烏丸和鮮卑,保障了邊境的安寧。
3.打擊了名門豪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兼併,澄清吏治。
4.獎勵耕織,恢復生產。提倡詩文,開創魏風。


1.殺戮太過,如殺害袁紹降卒數萬人。
2.裁抑豪強興辦屯田誠然對民眾有利,但所謂屯田制,實際上是用手段束縛人民高度剝削的制度。不論軍民皆受政府農官直接管轄,身分因而大幅降低。
3.在道德方面,時而過於自大,才使張松投奔劉備進而拱手讓出益州;時而忌刻殘忍,如崔埮、華佗之例。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心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今念舊恩。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台長: Jasper
人氣(3,839)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14:26:2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