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为什么信仰黄老,强调无为而治?又为什么在国家高层崇尚黄老的氛围下,能逐渐积累出后来足够的儒学土壤?

看看道家思想多邪恶,这种思想能治国?谁会喜欢道家?在小国寡民这篇文章里,老子要求“丢掉车船等工具,丢掉一切科技成果,回到结绳记事的状态。而且不准出自己…
关注者
12
被浏览
7,499

3 个回答

举例,看看曹参担任齐国国相时候,召集儒生的结果:


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於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於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史记》)


译文:


孝惠帝元年(前194),废除诸侯国设置相国的法规,改曹参为齐国丞相。 曹参作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少,曹参全部招来长老诸生,征询安定聚合百姓的方法,而齐国故旧儒生有数百人,言人人殊,曹参不知如何定夺。


听说胶西有位盖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用厚礼请他来。 曹参见到盖公后,盖公对他说,治理国家的办法最好清静无为,让百姓自然安定,推阐这类道理,详尽加以陈述。


曹参于是让出正堂,让盖公居住在那里,他的治理方法主要采用黄老学术,所以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和睦,人们大为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汉初丞相是萧何,萧何之后是曹参,萧规曹随,可以继续继承前朝制度。而之后丞相武夫灌婴不说,名相张仓也是秦的御史出身。自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所以调子早定好了,哪能随便更改。但是开国功臣也有陆贾、叔孙通这号儒家异类,叔孙通走的阿谀奉承曲线救儒的路子,陆贾却能直接和刘邦顶牛,楞叫刘邦等学习期诗书来。而随着这些儒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最后儒家还是翻盘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的很清楚,上个白话版:


高祖皇帝杀死项籍,率军包围鲁国时,鲁中的儒生仍在讲诵经书,演习礼乐,弦歌之声不绝,这难道不是古圣人遗风教化,深爱礼乐的国家吗?所以孔子出游到陈国后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乡里的青年,志向高远,文采锦绣,我不知如何教导他们才好。”自古齐鲁人爱好文化仪典已是自然风尚。


汉朝兴建,儒生们重新获得研究经学的机会,又演习起大射和乡饮的礼仪。


叔孙通制定汉廷礼仪后做了太常官,和他共同参与判定的儒生弟子,也都被选为朝官。


于是人们喟然感叹,对儒学产生了兴趣。


但由于当时天下战乱尚未止息,皇帝忙于平定四海,无暇顾及兴办学校之事。


孝惠帝、吕后当政时,公卿大臣都是武艺高强、战功卓著的人,孝文帝时略微起用儒生为官,但他原本只爱刑名学说。


到孝景帝当政,不用儒生,且窦太后又喜好道家思想,因而列位博士的官职闲置待诏,无人受重用。


直到当今皇上即位,赵绾、王臧等人深明儒学,而皇上也心向往之,于是朝廷下令举荐品德贤良方正而通晓经学的文士学者。


从此,讲《诗》的在鲁地有申培公,在齐地有辕固生,燕地有韩太傅。


讲《尚书》的有济南伏生。


讲《礼》的有鲁地高堂生。


讲《易》的有来自川的田生。


讲《春秋》的在齐鲁之地有胡毋生,赵地史记有董仲舒。


到窦太后去世,武安侯田虫分做了丞相,他废弃道家、刑、名家等百家学说,延请治经学的儒生数百人入朝为官,而公孙弘竟以精通《春秋》从一介平民荣居天子左右的三公尊位,封为平津侯。


从此天下学子莫不心驰神往,潜心钻研儒学了。(《白话史记、儒林列传》)

從排除法看漢初黃老治國


漢初,黃老之所以盛行,因漢本來就是要承秦制,但是法家那一套太不得人心,因為剛推翻了暴秦,法家那一套說不出口,首先被剔除。而儒家所嚮往的周制是不可能恢復的,道理很簡單,不利於加強所謂中央集權,弄不好就又搞出一個戰國出來,項羽不就是要恢復周制,只做天下共主,結果又弄了一個戰國出來嗎。

所以,柿子挑軟的捏,黃老之學是最佳選擇,好了,你道家不是講究生死都一樣嗎,既然連老婆死了生了都一樣,那當牛做馬就更應該擊鼓相慶了。況且,道又是土生土長楚國本地文化,只需要加一個帽子——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嗎——搖身一變就成了:我們不走秦的老路,不走周的邪路,走有大漢特色的黃老主義道路。

對老百姓講無為,說白了就是倡導順從之道,看到胳膊擰不過大腿,你就看到了道。順從啊順從,順成了法家的一條狗,俗稱犬儒。秦制在武帝時終於完成了絕對意義上的復辟。至此,在漢初形成兩汩意識形態的合流,道法合流與儒法合流。儒法合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