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上海市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百度百科

豫园

[yù yuán]
上海市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5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 [6],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已有450余年历史,占地30余亩 [1],与露香园日涉园合称为“明朝上海三大名园” [2],名列现存的上海五大古典名园之首 [4],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园主人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其父潘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潘恩年迈辞官告老还乡,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 [1],在明代中后期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 [26]豫园有着典型的江南园林风貌 [5],体现了明清两代南方园林“清幽秀丽、精致玲珑”的艺术风格 [26],园内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古树名木及明清家具、名人字画、泥塑砖雕、额匾楹联等文物珍品,凝聚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 [4]
1982年2月,豫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快速导航
全景图
中文名
豫园
外文名
Yu Garden
地理位置
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
所处时代
明至清
占地面积
30余亩
保护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    号
2-0039-3-024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明刑部尚书潘恩之子潘允端科场失意落榜归来,为让父亲安享晚年,在住宅西面的几畦菜田上,聚石凿池,构亭栽竹,建造园林,营造了一处私家小园,此为最初的豫园。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潘允端金榜题名,高中进士,出仕外地,无暇顾及建园。
明万历五年(1577年),潘允端官场不顺 [25],从四川右布政使任上解职回乡 [2],开始一门心思地修建自己的园林 [4],并聘请园艺名家张南阳担任设计和叠山,全力经修此园。 [2]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园内又进行细节性增补,并且移入奇石玉玲珑以丰满园景。潘允端为其取名豫园,建成时占地70余亩 [25],为当时江南数一数二的名园。 [27]
明末清初之时,潘允端死后子孙不善打理园务,豫园衰败,内景破败不堪,被人凭吊。 [25]
清初至中叶康乾年间,豫园区域重建是伴随会馆、公所的分据建设而进行的。 [17]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上海士绅为公共活动之需,购城隍庙东部土地修建庙园,又称灵苑、东园(今称内园) [6],此为由钱业负责的城隍庙的庙园,带有公共园林的面貌,占地仅2.168亩。 [25]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不使这一名胜湮灭,地方士绅集资 [2],从潘家后人手中购得豫园,并捐归城隍庙 [17],花费20余年时间整治楼台,增筑山石,疏通河道,恢复园景,并在已颓圮的临荷花池的乐寿堂旧址上建起三穗堂。因当时城隍庙东已有东园(今内园),豫园地稍偏西,遂改名为西园。修复后的西园已非私家花园,成了供士人乡绅集会雅玩的寺庙园林。 [2]部分建筑原地重修重建或新建,在细节方面的建筑排布、掇山置石有一定改变,但是整体上的空间格局较明代豫园并无太大区别。 [25]
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城隍庙的道士已无力于园林的管理整治,豫园被迫成为商业公所瓜分的属地。 [25]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地方官通令,将豫园作为商业各同业公所议事处,21个行业各占园内一区,各自筹款修葺。 [6]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入侵,占据豫园和城隍庙13日。 [2]豫园在战火中逐渐被瓜分蚕食,点春堂、香雪楼、得月楼等建筑被付之一炬,园景面目全非,重建修复后形成了庙、园、市三位一体的豫园、城隍庙格局。 [10]
清咸丰五年(1855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后,清军入城,大肆烧杀,豫园又一次遭殃。 [2]上海的小刀会为响应起义,占豫园的点春堂等地区作为指挥部。 [14]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进军上海,清政府勾结英法侵略军,驻兵豫园,掘石填池营造西式兵房,园景面目全非。 [2]至同治七年(1868年),豫园已不足37亩。 [6]
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部分公所收拾破败之处,开始重建原有园林领地,其中荷花池以南和以西部分大失原先面貌,厅堂改造成了商店。以北和以东部分保留相对较好,便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整拆建。此时的商会公所各自经营,建筑密度增加,部分环以高墙,空间收拢,各个区块相对独立。 [25]
清光绪初年(1875年)后,重建的豫园又被豆米、糖业等十二处工商公所瓜分。这时豫园已经完全不复昔日奇秀景象。 [14]
民国时期(1912—1948年),豫园内开设小学,景点衰败。 [25]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时,香雪堂被日本侵略军焚毁,除堂前玉玲珑假山石外,仅剩一片空地。 [2]建筑因长期无人维护,大多破败不堪,残墙断壁,面目全非。 [6]园中重要部分点春堂、三穗堂、大假山和一些亭台楼阁、古树名木,仍得以保存。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着手豫园的修复维护工程。 [10]
20世纪50年代,上海市文化局拟订了《修复豫园的十二年规划》,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拨出专款转移安置园内居民,整理重建园内建筑。 [9]
1956年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豫园进行大规模修缮。 [2]以陈从周先生为代表的研究专家建议以抢救性的保护为主要任务。后因遇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1961年),修复豫园的修复工作彻底陷入停滞。 [14]
1961年9月,恢复了大部分旧有园景,并将内园纳入 [2],此时豫园保留同治时期重建后的公所园林空间风格,将晚清近代的豫园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与规整,但东部玉华堂区域仍为空地。东园基本保留原始风貌,被称为内园,东西两园联通,豫园重新开放 [25],对外迎客,后又不断修缮。 [2]
1978年,改革开放后豫园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又重新开始 [14]。其间,按清代形式和结构以及建筑特征设计绘制修复图纸,将与豫园园景交混在一起的学校、商铺、民宅陆续迁出,把与古园风貌不协调的水泥路面改建为砖、石路面等,共计完成较大的整修项目23项,零星项目过百项,就此30余亩园景得以恢复。 [6]
1986年前,豫园东部陆续增添了几处小景,亦有部分园景于“文革”期间受损。
1986年起,以豫园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由豫园管理处董良光负责、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主持,开展了又一次重修工程。其中,一、二期工程于1987年竣工,对豫园东部进行了全面整修,以景观营造为主。 [9]
2003年,完成了涵碧楼、听涛阁和积玉水廊的建造工程。 [20]
设施信息

建筑格局

播报
编辑

结构

豫园东西长约为100米,南北长约为230米,呈现南北狭长状。 [26]园中每一处院落大多有相对独立的领域和边界,可以进一步解构为院落空间,而每处院落空间之间的组合是一种有弹性和可编辑、修复、改编的空间结构。整个豫园空间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意栖居的格局,表达出了大自然的朝气与活力,保证游园者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法自然”“师造化”的气息,渗透在空间理景中。豫园的结构形态呈刀型布局,并将漏窗、假山石等园林小品作为空间理景的转换符号,收放自如地控制整体空间结构,一定程度地遮挡游览的视线和角度,加深空间的景深效果。 [10]
从荷花池边九曲桥进入豫园大门是三穗堂。紧贴在三穗堂后面的是一座两层楼厅,隔荷花池与大假山对望。底层的厅堂叫仰山堂,楼称卷雨楼。仰山堂东有一座半跨于水上的游廊,廊前是两只元代铁狮,左雌右雄。由大假山向东过石桥有一座湖石假山。萃秀堂位于山的东麓,系面山而筑,是这一景区的结景建筑。向东南可见横跨于溪上的“鱼乐榭”,东有一条复廊,复廊西面连以方亭,亭中有“会心不远”匾,东端小轩名“两宜轩”。
穿过复廊,左侧是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万花楼,为明代花神阁遗址,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原义出自“万花深处”。万花楼东有一道龙墙,穿过龙墙,主建筑是点春堂。与点春堂大厅相对的是一个三面临水的小戏台,俗称“打唱台”,戏台名为“凤舞鸾吟”。戏台后面有水池,水池之南为“和煦堂”。和煦堂与戏台东面是座太湖石假山,山下贯穿山洞,山上立一座双层高阁,下层名延爽阁,上层名快楼。快楼北面用石叠成抱云岩。快楼南为小院,墙内筑有静宜轩、听鹂亭。在打唱台之西有双龙戏珠门洞,入门洞西面是南北狭长的大池。池东是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会景楼,为两层楼阁。会景楼东是一条临池的长廊,名为积玉廊。积玉水廊东是听涛阁。与听涛阁隔池相望的是上下二层的涵碧楼,又称楠木雕花楼。
会景楼西北是半跨池上的九狮轩,轩西有一片杉林,轩东有甬道通往月洞门。大池南端,与会景楼相对处为两面临水的流觞亭。过三曲板桥,迎面是奇石玉玲珑。玉玲珑的对面是玉华堂。玉华堂面对玉玲珑,东傍积玉廊,背临曲池。玉玲珑西有“衬玉玲珑”圆洞门,进入洞门就是一个长方形庭院。天井内立二层得月楼,下层大厅名绮藻堂,外有回廊称为百寿廊。得月楼西临荷花池,玉玲珑背后是一座大照壁,照壁南有小溪,溪上跨式样的青石单孔拱形石桥名环龙桥。 [4]
四百年来,豫园渐渐缩小,西南面被周围环境同化。为了适应不同时间周围环境变化和豫园园林性质的变化,园林的园界围合经历了由封闭到半开放再到封闭的过程,主园门也从东面安仁街移至荷花池北。 [25]
豫园——九狮轩

特点

  • 总体布局
豫园西北角大假山为主山,徒步登顶“望江亭”可以看见浦江舟帆之景。假山背倚一池,山脚下有耙秀亭。大假山是全园山水的高潮,玉玲珑是全园造山的另一个看点,其是透漏型假山,由漏空的奇形怪石堆叠而成,并以无数通透的小孔洞玲珑剔透而著名。东南角内院处为次山,围绕耸翠庭形成一主三次的山体布局。此处山体应用“取势在曲不在直,命意在空不在实”的手法,构成了自然山林景象,使人如置身千山万壑之中。
豫园的水动静相补、虚实相映,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水因山而设,水系由东南向西北形成了聚散有致的空间,水体形态有池、河、溪、涧。仰山堂前一池碧水是全园最大的池,也衬托了北面的大假山。点春堂、打戏台前的池既衬托了建筑的山水情趣,又起到了空间划分的作用。藏书楼南面的池水配上造型各异的假山,使景物之间生动活泼。 [8]
豫园在仅有约30亩的场地中,容纳了30余所亭台楼阁、堂馆轩榭,充分使用每一寸土地。同时,每一处院落空间大多拥有较为明确的边界,如园内的穿云龙、卧龙、双龙戏珠墙等,界定了独特的领域感,既分割了空间,又丰富了层次。内园空间狭长,园内空间理景层次丰富。豫园的空间理景演变中凸显其变化与统一的园林特点。吸收“西式园林”景观空间的开敞性,配简单的布局结构,设计风格杂而不乱,突破了中国古典私园半闭合的空间特色,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10]
豫园的内部景观当以假山、怪石、曲水以及各式各样的精巧建筑物为先,“山”为大假山,此为明代叠石大家张南阳设计建造,也是他仅有的保存至今的作品,该山由浙江武康的黄石堆叠制造而成,是中国古代园林中叠石堆山的名作。潘允端在《豫园记》中称赞大假山为“峻,颇惬观赏”。“石”指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的“玉玲珑”,具有皱、漏、透、瘦的特点,因其周身多孔,阳光照射下玲珑剔透,因而得名“玉玲珑”。 [11]园内以山石筑成门洞,两侧门柱为纵向直线,门上过梁则为横向直线,搭建出一个抽象的假山空间出入口。 [28]园中的建筑物大都小巧玲珑,如“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楼”等。 [11]
豫园——快楼
  • 自然式布局
豫园的总平面图强调自然式的布局,即幽深曲折。漏窗、小院、假山等常常作为豫园园内景观空间即将转换位置的屏障,将游览人员的视线一定程度的遮挡,刚进入园门的游客仅仅可以模糊地欣赏到园区内景致的一个角落,要想看到园内的山、池、亭、阁的完整面貌便需要经过多次的绕路方可以见识。豫园的特点之一是移步换景,特点之二是布局紧凑,特点之三是变化多端。当人们行走在走廊两侧的墙上开有若干个形状各异的窗孔和洞门的豫园内时,宛如畅游在画中—样。
豫园总平面呈现出了宅与园的融合,其总平面呈刀型布置,以自然式为主,由西南门出向南北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总平面由老君殿向南至内园逐渐形成较为狭长的布局,与老君殿北面的逐渐开阔的布局,共同形成了总平面刀型平面。这种不规则的刀型布局从空间上也是运用了先放后收、先扬后抑的手法。特别的是,它将北山南水的结构融入整个园子中,使整个空间呈现出高低错落和虚实变化,充满活力。 [8]
豫园——大假山
  • 空间序列
根据豫园空间序列图,由湖心亭的湖面为起点,将人由西南入口引入由三穗堂形成的小院落。沿轴线方向,视距比大于1,从而形成一种紧密围合的空间。空间中有疏有密,有紧凑有松弛,不过分地引发游人紧张的情绪,从而达到身心舒畅之感。由三会堂进入仰山堂空间更加局促,形成一线天的景观特色。这两个空间的特征是抑,而穿越这两个空间转折往北走时,空间则豁然开朗。水之北又有假山,形成第一序列空间的高潮。由小桥自西向东进入万花楼景区,亦枋和曲廊构成过渡空间,而由曲廊再向东构成了高潮空间。
第二序列空间以万花楼为主景、以龙墙为特色、以南山为衬景,从而为进入第三、第四序列空间打下了基础。由龙墙东行进入第三序列空间,该空间为一个南北向的序列空间。由和煦堂、璧山形成起点,空间局促。再往东行进入祈福亭,静宜轩形成了山水雅趣的过渡空间,引导人进入点春堂、和煦堂。
第三序列空间以打唱台为核心,然后再以点春堂、藏宝楼形成了尾声空间,同时并以东边的学圃和古井亭为其东西向空间,围以水院。
第四序列是该园最有特色的一个景观序列空间,它并非南北向,也非东西向,而是一个沿水系由东南往西北曲折萦回的水景空间,水景空间中又不乏稍微硬质的元素存在,软硬结合,衔接恰当却不生硬。建筑、树木成为组成这一空间的重要界面和主景,达到了步移景异、时空回转的山水空间。
第五序列是豫园的内园,也是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独立园林。内园布局紧凑,空间狭长,园中园的概念在豫园的内院上呈现的不为明显,整体感觉和第一到第四序列的联系性不强,相对独立。
五个序列空间在不同中有些联系,在相同中又存在着差别,和而不同,同而不和,隐隐约约的感受,就是豫园带给人们的最直观的体验。空间上人工分割的感受强烈,有着刻意的景区划分。 [8]
豫园——穿云龙
  • 山水布局
豫园中的山以玉玲珑与大假山为经,水则当以莲花池等为典。玉玲珑,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约一丈余,玲珑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皱、漏、透、瘦之美,为石中甲品。豫园处于长江下游冲击平原,原本是无山的,但依造园者心中所想,在建园之初就毫不忌讳地造了一座“大假山”,由浙江武康的黄石堆砌而成,明代叠石名家张南阳设计建造。虽名为“大假山”,却是作者胸中之真物,故大假亦真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园林中叠石堆山的经典之作。 [12]
豫园的山石场景遍布整个园区,起伏不定。整个园区内大部分叠石高度相当,较为平均,只有西北角略高,累叠了相当于两个半园区平均高度的山石。豫园中心还有一些相当于一层半建筑的山丘,呈现高低波动,错落有致。
园区中心的山体大多位于每个景境的边界区域。可以看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平面布局方式是山石的主要布局方式。其中,豫园西北的假山高度集中,同时有体量略比西北假山群小的假山聚集在园区中部,万花楼南侧以及得月楼北侧。园区山石的堆叠具有其独特性,无论是将山石景观元素单独提取出来抑或是结合园区整体景观来看,都颇具一番风味。同时豫园的总平面图呈刀型布置,强调幽深曲折的自然式布局,空间转换处多用山地风光、护岸、小院、漏窗等细致的景观分隔,每个景点之间相互少有冲突,个别景区甚至作为一个单独的园林来看,在方式、材质、形式三个方面多种组合的人工分隔媒介不仅塑造了景观的走势,还将北山南水的结构融入整个院子,营造了高低错落的空间,暗自引导了游客的游览路线。 [13]
中国古典园林常采用“掩、隔、破”的手法,设计、处理园中的水,豫园在理水方面也有其特色。豫园的整个水系相互环通,水势较为平稳。园林管理人员较好地处理了水岸线,大部分以不同材质的石块或护岸,或点缀,或垒堆,达到“破”的效果,使曲溪绝涧、清泉明池也显得怪石纵横,达到了“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效果。 [12]
豫园的整个水系是相互环通的,水势较为平稳。豫园的水面大多是分散式的块状水面,几乎在每一处的景观空间中都会有水的出现。豫园内水体空间的营造大多与多样化的岸堤或是岸堤上的建筑相结合。水体空间本身作为内聚性的空间,因自身的大小不一营造出或分散或聚合的景观空间,同时也使不同的景观节点有机联系在一起。此外,豫园水体空间的营造与山石空间也有积极的结合。例如一些空间是利用不同的山石或护岸材质进行营造——或装饰、或创造、或堆砌,达到“破碎”的效果。同时,水体与山石空间结合后水口的巧妙设置、驳岸的有序变化,形成了水体的不同开合,以及水体形体与陆地游道形态的交相呼应,体现出水体意境深远的灵动特色。 [13]
豫园——玉玲珑
  • 东部厅堂
厅堂是园林起居活动主要场所,既遮避风雨,又以户牖为界天然形成景框,是自然引人身心驻留之处。九狮轩、会景楼、玉华堂三处建筑以自身方位朝向与视线边界自然限定出各自空间领域,对景经营亦分别以建筑主体出发,在既定设计条件之下塑造其空间特征。如浣云假山一区及玉玲珑周边均基于既存空间格局,成组增补重要景观要素以理新景,便分别体现对九狮轩、玉华堂一区建筑与园林空间互动的充实。整体而言,东部空间对景经营既因就原有特质,又融汇构园巧思,三处主要空间表意各具特色。
九狮轩、会景楼虽属同一整体空间,所对景物却因就建筑、水岸位置关系的不同,巧妙经营,各尽其宜。九狮轩南望,池、亭、得月楼为既存景物,而重修中设粉墙、叠假山,重在视线尽端的处理。相较之下,会景楼三面近水,环视赏景,重在景致的充实而不重复。玉华堂一区空间明朗,景观营建退居界旁,如得月楼东墙题额所示。其余如玉华堂前池岸的厚重、西南院墙的方正,成就玉玲珑对院落空间的绝对统领性。
三处轩堂对景主空间的营建中,景面经营确立了各自基调,复济之以池岸关系的细致比较考量。九狮轩前平台凌水架空而设,与平台南望的深远意象暗合。出会景楼向南行至池畔,湖石驳岸傍水成矶、成滩,低平几与水面相齐;玉华堂前石筑高台,亦是对虚实互映之空间主旨的再现。三处细部关系处理以对比出意,空间之深远、平远、虚实经岸线形态及池岸关系的重现提示得到强化。老君殿一区则以局部收束配主景简远,是空间抑扬对比的典型。20世纪80年代重修中,增设“寻幽”月洞门与谷音涧假山。会景楼一区意蕴平远冲澹。 [9]
豫园——鱼乐榭

主要建筑

播报
编辑
  • 湖心亭
湖心亭茶楼被誉为“海上第一茶楼”,是上海历史最为悠久、最具盛名的茶楼,也是上海现存古建筑景观之一和上海最早的商会所在地。湖心亭茶楼立水中央,有九曲桥可以通达。由于茶楼设在保护性明清结构的亭园建筑中,已成为上海人文历史的标志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文化特征。 [7]
湖心亭是上海城市传统意象和人文节场交汇之处。作为上海老城厢典型园林建筑而存在的湖心亭,同时也是整合当代城市生活、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场所。“湖心亭”三个字,既是对这一园林建筑营造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其场域特质的集中注解。 [17]
  • 三穗堂
三穗堂景区位于豫园东北部。主要建筑三穗堂原名乐寿堂,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取“智者乐、仁者寿” 之意。清初,三穗堂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取“一禾三穗”之意,寄托平步青云的愿望。晚清,这里成了豆米业定标、隹斛之所,称“校斛亭” 。
三穗堂景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有着积极入世含义的塑雕, 分别在豫园正门、三穗堂顶以及游廊入口。例如游廊入口的“武举夺三元”砖雕,意在鼓励人们博取功名,为国效力。出现频率次之的是有吉祥如意之意的塑雕,分别位于三穗堂的山花和卷雨楼的屋顶,与园主人“豫悦老亲”之意相符。三穗堂山花的如意头纹,有着吉祥如意、长寿多福之意.卷雨楼的屋顶上雕刻着象驮万年青的纹样, “象” 与“祥” 字谐音, 寓意万象更新、吉祥太平。 [14]
  • 万花楼
万花楼景区位于豫园北部,其特色为藻饰精致,布局巧妙,给人以感悟想象的空间。主要建筑万花楼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人神仅咫尺相隔而取名“神尺堂” ,建国后改称“万花楼” 。万花楼有“万花深处” 的含义,与潘允端的修建初衷基本一致。
万花楼景区出现最多的是与八仙相关的塑雕,寄托了园主人得道求仙,寄情山水之志。八仙的纹样与万花楼在清末更名“神尺堂” 后传达的思想一致,意在勉励后人多做善事,修道成神。另一主要人物形象塑雕为两宜轩东的“渔樵耕读”,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为官者历经宦海浮沉后向往淡泊名利、平淡自然的田园生活。万花楼景区整体寄托了园主人归隐田居、纵情山水的向往,主要出现的八仙、暗八仙及各种卷草纹饰均可体现。 [14]
  • 点春堂
点春堂景区中主要建筑点春堂,出自苏东坡词“翠点春妍” , 是逢佳节之时家人团聚宴饮之地,其前方有一小戏台名曰“打唱台” ,其上雕花纹饰繁复,体现了明清时期俗文化在园林中的渗透。点春堂出现最多的是有着辟邪含义的塑雕, 多达15处, 主要集中在和煦堂和打唱台,其他建筑屋顶上也有散落分布。这些瓦将军又分为“文臣”和“武将”。可分辨的武将很多为三国人物,如关羽、吕布等有辟邪驱鬼的作用,在人们心中有房屋守护神的地位。瓦将军中的文臣还寓意金榜题名、仕途顺利。
点春堂景区出现频率次之的塑雕象征富贵与生生不息之意,共有9处。如点春门楼上左右两边是双鹿双鹤;上坊的长卷是迎接有功之士热闹情景。砖雕的图案和纹样都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与该景区内富贵万代的寓意与春天的万物生息基本一致。其他部分塑雕形象也与景区主题呼应得当。如和煦堂正脊分别雕有“福禄寿三星”与 “和合二仙”,前者是在古代民间的影响力很大的三位神仙,体现人们的普遍愿望,后者是两个蓬头笑面的小孩,象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 的世俗的生活理想。 [14]

文物价值

播报
编辑
上海豫园是江南五大园林之一,拥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研究价值。 [13]豫园是江南私家园林中别具特色的一座,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誉,又被赞为“奇秀甲于东南”,是上海市内唯一一座明式园林。 [11]
豫园是上海著名的城市地标,在经历反复兴造与毁废、面临存续危机和不同时期改造后,在新时期被有限更新并作为遗产加以保护。虽然其发展进程看似与江南大多数园林空间迭代“定式”雷同,但豫园自身独特性也非常显著:在上海城市发展中豫园保持了与城市空间的高度互动,尤其是豫园所在老城厢地区自晚明筑城至今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其独有的空间特质被跨时空延续至今,使豫园在与上海城市的互动中完成了从“传统园林”到“历史遗产”的转变。 [16]
豫园作为传统历史园林空间,被保存于城市空间之内,其园林空间中的历史建筑、山水大池、花木树石等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变迁,使园林边界随城市发展被多次调整,而其自身属性也经历了多重变迁。一方面,豫园的园林空间呈现出的包容性使其成为承载、安置城市历史文物碎片与记忆之所。尤其1949年后,豫园园林内安置了大量从城市不同区域获得的园林建筑物资,如元代石狮、五老峰以及其他历史园林中的遗物。另一方面,以豫园管理处为主要依托单位,诸如“沉香阁”这样的历史文物,通过文物普查和登记的方式也被整合进“豫园”文物保护单位。 [16]无论是晚明、清代乃至民国期间对豫园园林空间不断重建的历史,还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豫园局部的抢救性修缮 [22],尤其是80年代陈从周对豫园东部的整体重修复建,某种程度上都是“基于对历史、文化、现实的深刻认知的前提下,就寻求到相关约束(目标层面、技术层面)加以统合并通过多种方式(修整、接续、再造)来完成当代文化传承的使命”。 [21]
作为当代遗产,豫园在建构新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转译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其演进历史为建构传统园林价值阐释框架提供了完整的谱系;另一方面,谱系内部的变迁为价值变迁的评估提供了评估基础。相较于其他中国传统园林稳定的价值体系(如苏州园林),豫园在当代保护实践方面的连续变迁,带来的价值阐释框架具有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特性,也更好地与当代中国园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转译相适应。 [15]
豫园既可提供城市优厚的物质生活,又有乡村幽静雅致的自然景色.而尤以建筑为主景,组成具有多变的层次、丰富精致的空间为特色。中国古典园林较好地解决了人性中的平衡需求与亲自然性,豫园可作为典型代表。 [18]
豫园——点春堂

历史文化

播报
编辑
  • 建造背景
豫园之名,意为“愉悦老亲,颐养天年”(“豫”有安泰、平安之意,并且与“愉”意义相同),传递着园林中的长寿精神。 [10]他在《豫园记》中记载“匾曰‘豫园’,取悦老亲意也”。潘允端希望父母能在这园中安享晚年,但遗憾的是,父亲潘恩在园子刚建成的时候便去世了,潘允端“实恨中天”。因此,豫园实际上成为潘允端自己安度晚年的居所。任职期间,他屡屡有建园的念头,但都因琐事缠身无法如愿,待“解职还乡”后,才开始正式动工建造。 [11]
豫园山水在布局上相地之基,经营位置,参差错落,先抑后扬,终达“气韵生动,意境深远”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效果,委婉而又贴切地表达了园主的心境。 [12]
  • 文化意境
豫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神仙主题砖雕作品有《神仙图》《八仙过海》《广寒宫》等。他们有男有女,有文有武,从形象到自身经历都各具传奇色彩,既贴近人们的生活,又自带神话的浪漫色彩。
此外,豫园在许多建筑的山花处存在带有云纹和水纹的装饰纹样,作为从自然界的白云流水中抽象出来的装饰图案,它们线条既流畅又飘逸,灵动舒展,雕工严谨。这些有关人们生活场景以及对仙人生活的描绘,大多受到文人画、山水诗的影响,有的甚至直接表现诗句中描述的内容,将文人审美情趣与山水意境在建筑雕刻艺术中精巧地表现出来。在创作表现上,既取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对其进行一定的抽象和提取;在雕刻技法上,多用浮雕与线刻,少数结合透雕,取材多样,形式多变。
豫园中有关祥瑞动物的建筑雕刻几乎随处可见,如和熙堂额枋上的“云鹤”雕饰,建筑物山花上的“鹿鹤同春”“凤纹”“月季、牡丹禽鸟图”等。这些瑞兽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都有一定象征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祥瑞图案的雕刻,如仰山堂隔扇门上的“四季平安”纹、花窗上的“寿”字纹、“福寿”纹以及一些博古宝器纹。这些纹样以转意、谐音等比附手法构成,从具体的文字、动物等形象中抽象而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11]
  • 戏曲故事
豫园的内园区域落座有一座古戏台,它建于十九世纪末,坐南朝北,有“江南第一古戏台”的美誉,戏台额枋处有“二龙戏珠挂落”、檐下“狮子绣球”等雕刻。不仅戏台建筑有雕刻装饰,戏台上上演的故事也常见于建筑雕刻题材中,古人将《三国演义》《长生殿》《西厢记》《白蛇传》等作品中的片段作为创作题材,结合本地区特色,形成不同的形式和风貌。此外,许多历史名人事迹也广泛出现在题材中,如“竹林七贤”、“李白醉酒赋诗”等。戏文人物雕刻造型比较精美,成就突出,图案不仅体现了工匠的技艺高超,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画面。 [11]
豫园——古戏台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1959年,豫园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
1982年2月,豫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豫园——卷雨楼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地理位置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福佑路168号。 [6]

开放时间

9:00-16:30(16:00停止入园,16:30清场);每周一闭园(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线上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时段上午场9:00—12:30、下午场12:30—16:00。 [6]

门票信息

豫园门票为40元(旺季,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9月1日至11月30日)或30元(淡季,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12月1日至3月31日);60岁以上老人、全日制学校学生凭真实有效证件享受半价优惠。 [24]

交通信息

豫园可乘公交980路、930路、736路、24路、11路、都市观光旅游1号线以及地铁10号线(在豫园站下)等到达。豫园没有专用景区停车场,游客可搭乘公共交通或酌情选择景区周边社会付费停车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