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醫我的心 - 明醫網

誰醫我的心
該找精神科還是心理醫生

[2012-06-20]

多得近年情緒病的公眾教育,讓我們都漸漸認識許多心理健康問題,不是「有啲唔開心」、「喊得多咗」、「瞓唔到」、「食唔落」那麼簡單。

但知得愈多,愈有選擇困難──精神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家庭醫生,還有社工、輔導員、心理治療師……五花八門,哪個才最切合自己的需要?

我們找來精神科醫生與臨牀心理學家,替大家解說一下他們的工作性質,有何分別。雖說「行運醫生醫病尾」,但為自己的「心」找合適的治療師,其實有許多學問,不僅是「際遇」而已的。

撰文:謝慧心 攝影:葉漢華、周耀恩、梁俊棋、徐子豪 部分圖片:Getty images

Q:我需要心理治療嗎?

A:在香港,估計有15%人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情緒行為問題;約3%有嚴重的精神情緒行為問題。

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指,精神科醫生是否人們遇到心理、精神、情緒困擾時的第一選擇,要視乎病人問題的傾向性。若是人際關係問題,可以先接觸臨牀心理學家、社工、牧師、輔導老師、學校社工、社工等;婚姻問題可接受婚姻輔導。若本身有抑鬱徵狀、同時患有其他身體毛病,可先求診於家庭醫生,而部分家庭醫生也有受訓,治療輕度的抑鬱、焦慮、緊張等,而必要時可轉介精神科。

然而,若是屬於3%有嚴重精神問題的病人,就必須接受精神科醫生的診斷,並展開藥物治療,常見例子如:精神分裂、躁狂抑鬱、嚴重抑鬱/焦慮/強迫症、或輕度抑鬱而有自殺傾向等等。而以現時的精神科藥物療效計,大約用藥兩星期,徵狀已漸見受控。

許多人生經歷,都會令人產生情緒困擾,但是否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療?曾繁光認為,若發現自己有某些行為帶重複性,而這種重複性為他帶來許多痛苦、阻礙了個人潛能的發揮,則有可能是藏於潛意識內的心理衝突,透過「婉轉」的方法(如焦慮、抑鬱情緒,或不停洗手、對事物過分恐懼等)方式表達出來。這些情況都值得透過心理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另有些時候,心理治療可作為輔助治療,如精神分裂症用藥物可控制病徵,但患者或會失去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如此,心理治療可幫助他重拾。沒有自信、或對未來沒有實際期望等,都可透過心理治療去改善。

Q:我的家庭醫生,也懂得治療情緒病和精神病嗎?

A: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認為,作為「入門」,家庭醫生也是可以的選擇,畢竟至今仍有部分病人對「精神科」有所介懷。另一方面,家庭醫生較了解病人本身的身體毛病,及其家庭背景,例如男士有性功能障礙,即使見過幾次精神科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可能也羞於啟齒,但家庭醫生早已知悉,診治較容易。此外,家庭醫生可一次過處方其他內科藥物(如糖尿病、血壓藥等),對病人而言會較方便。

但他補充,因為家庭醫生治療精神情緒問題病人的數目始終不多,故難以購買、儲存較好的精神科新藥,「曾聽藥廠講,想跟家庭醫生推銷某種藥,但因為一年可能只有十幾個症,根本用不完,便很難購置。」

本身是私人執業的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在她的病人中,有四成是透過醫生的轉介,另有一半是經病人、朋友、同行或學校轉介。她認為,醫生轉介的好處,是令病人對臨牀心理學家更有信心、因而求診動力也大,「因更相信你可以幫忙,便會更願意覆診。」

曾繁光則提醒,家庭醫生的適時轉介十分重要,若病人心理困擾徵狀嚴重、甚至有自殺傾向,必須立即跟進,及早轉介精神科治理。

Q: 心理輔導跟心理治療, 有分別嗎?

A: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心理輔導(counsel ing) 與心理治療(treatment)的最大分別,是心理治療要處理的,都是較嚴重的臨牀問題,並且在精神病「天書」《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屬於可分類的精神病患,如抑鬱症、焦慮症等。至於「輔導」處理的問題則較廣泛,可以是生活壓力、感情問題、人生方向、喪親哀傷等,但心理困擾程度,未到出現徵狀那麼嚴重。

曾繁光指,最深層的心理治療屬於「系統式心理治療」,不同學派會以不同理論作為治療的假設與科學,較為人認識的有心理動力分析、「祖師爺」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或不少新發展的心理分析理論。

它們的原則大都是透過傾談,幫助病人慢慢發現隱藏內心、潛意識內的問題,適當地處理,會令當事人更能適應世界,減少困擾。而許多病人常見的問題,包括個人原始慾望與道德的衝突,或曾經歷一些心理上承受不來、而壓抑內心的創傷事件等。

他指出,這些層次的心理治療,會觸及病人內心最深處的痛苦;而在治療過程中最常發生的情況,是治療師成為病人的「白布」──病人會將所有情感投射到治療師身上。所以治療時要非常小心,「輔導不會去到那麼深入的程度。若真要去到那麼深入,治療師也最好想清楚,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得到。」

Q:若心理治療的安全性也難以確定,以精神科藥物治療,是否相對上較安全?

A:李德誠認為,心理治療猶如「心理大手術」,要用心醫心。有修為的臨牀心理學家,的確可以讓病人一言驚醒。「我記得有次問一位很富經驗的臨牀心理學家,如何醫Blues(輕度的情緒憂鬱),她答道paint some pink on it。什麼是粉紅色?即如約朋友食飯、給自己或別人買禮物等等。」

他認為,香港的困難是對心理治療缺乏監管,「任何人只上過一些課程、有幾張證書便可自稱『專家』。要找一個好的臨牀心理學家很難。」

但這並不代表用藥控制徵狀,便必然客觀上更為安全,「別低估用藥需要的技巧。」李德誠指,曾經接觸一法庭個案,該名有抑鬱症的男士自失業後,因感失去尊嚴,加上跟太太關係甚差,因而有家暴問題。當時,公營醫院的醫生給他處方Prozac,兼且是晚間服食,問題出現。

「Prozac雖是抗抑鬱藥,但具刺激性,用藥首一兩星期可能令病人煩躁、焦慮,只適合較呆滯、沒精打采的抑鬱症患者。但此病人本身已有家庭問題、煩躁,用這藥猶如再放『炮仗』下去; 而且Prozac本來是日間服用的,晚上服病人會失眠,睡眠不足,正常人都會更躁,何況本身有抑鬱?」

他認為,心理治療與藥物各有長短處,兩者的使用,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與訓練。「所以,求醫時,不論是治療師還是醫生,不論是精神科或家庭醫生,病人都要考慮他們的專長。」他坦言:「若『半桶水』地開藥,反而會破壞治療。」

Q:以藥物治好心理情緒病,與透過心理治療而痊癒,兩者有何分別?哪種較能根治?

A:鄒凱詩指,他們使用的心理治療工具,全都有標準化的步驟,如每節治療療程的中段,病人會感受到較大的改變。

而若病人的問題並非精神病,輔導重點是協助他們過度人生階段、尋回目標,跟「治療」會有所分別。

不過,大部分臨牀問題(如抑鬱、焦慮等)最好藥物與輔導一起進行。「如驚恐症,病人服藥後,驚恐徵狀會完全消失,病人或以為服藥半年至一年後已痊癒,但停藥後又感到驚恐徵狀再來,又要再用藥。」她指,若病人服藥期間,同時接受心理治療,臨牀心理學家會幫病人檢視自己的做事方法、價值觀、人生定位,而這些與其病情有直接關係。「如病人是完美主義者,因而容易焦慮,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會幫病人慢慢調整,降低自己的要求。若這些深層次的價值觀與性格不改變,停藥後很容易會復發。」

此外,臨牀心理學家也會幫助病人去面對、接受、理解病發徵狀。經過這些「重整」,往後即使人生事件(life event)仍可能會不斷發生,「病人有了個人成長、對自己了解更多,可幫助他們抗逆。」鄒凱詩說。

李德誠指,在外國的精神與情緒病治療,都是藥物與心理治療並行。可惜香港的公營醫療系統,是以「每三個月見一次」的形式提供心理治療。「要三個月才見一次,根本醫不好。與其如此,何不搞清楚需求?以認知行為治療(CBT)為例,若療程需十二節、每周一小時來計,究竟afford幾多病人?如此計好數,看完一個才入一個新症。我們應向有需要家庭與病人,提供這樣的服務,而不是弄得將服務『溝稀』如水般淡……這是一種浪費。」

Q:假設遇到一些人生事件而很不開心,若刻意「掘」下去,或者都可以找到許多心理問題。其實我應該做什麼?

A:曾繁光強調,任何人遇到人生事故,有點不開心都是正常反應。要幫自己可以有許多不同層次:

1. 自己幫自己。讓事情過去、讓時間療傷。人類完全有這種復元能力。

2. 朋友支援。跟身邊朋友傾訴,然後一起等時間療傷。

3. 若上述的都不行,好可能是某次看病,家庭醫生出現你眼腫腫,一問之下你已和盤托出,傾吐出來。事實上,此時的確需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但無論如何,面對心理精神情緒困擾,曾繁光認為最重要始終是「及早治療」。「認識這些病,不看輕自己,會較容易接受治療。我的病人,近年都是自己行入診症室的,因為他們知道要幫自己。」

-------------------------------------------------

誰也「傾」得來的輔導入門

生活壓力那麼大,我們身邊可能都總有幾個心理、情緒受困擾的朋友。他們向你求助時,你其實可以扶他們一把,學懂幾個輔導入門,隨時救人一命:

1. 首要是聆聽。聽懂對方的話,已是成功建立關係的第一步;

2. 聆聽時保持敏感度,知道自己要聽什麼,問什麼;

3. 懂得反應, 簡單如「嗯」、「哦」、「呀」,已可讓別人在一小時內,將一生的故事告訴你;

4. 開始適時加入你的角色,如懂表達同理心(Empathy)。留意,這並不等於如電視劇對白「我明白你感受……」,而是要多一點:「我知道你的感受,若這事發生在我身上,我的反應都會和你一樣,甚至比你更差」。

5. 然後表達支持。如說「我也經過類似的事,可以跟你分享一些」,這是互相幫忙。若你根本沒有這經歷,當然不要撒謊。你可以講「多謝你講這些給我聽,我好樂意去聽,和替你分憂。」

6. 為生命作解釋(Provide Hypothesis of Life)。人好「頹」的時候,往往很需要一些說法。睇相佬用掌紋命理,基督教認為是上帝安排,佛教說生命是苦的。當然也有些生命信念充滿幽默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你仲諗咁多不如早抖!」

7. 讓他們知道「你不是在生命中受苦的唯一,世上像你一樣的人多的是,但他們都能夠活過來……」。身陷苦海時聽到這句,猶如找到水泡般。

(建議提供:曾繁光醫生)

-------------------------------------------------

在香港,誰是臨牀心理學家?

首先,香港並沒有「心理醫生」這職業。他們的正名是「心理學家」,而會處理臨牀病人個案的,則是臨牀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有個別醫生需經註冊才能執業,在香港,暫時未有法律認可的臨牀心理學家「註冊」制度。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副會長黃志明博士解釋,香港的臨牀心理學家大約在1999年已開始倡議為本地臨牀心理學家的註冊立法,但當年行內人數不超過100人,因人數太少,最終仍未成事。

現時他們正考慮繞另一條路──透過輔助醫療業管理局(SMPC)註冊,該管理局現時已替醫務化驗師、職業治療師、視光師、物理治療師及放射技師註冊。

巿民若希望找出資歷可信的臨牀心理學家,黃志明指現時香港心理學會轄下的臨牀心理學組,會為合符專業資格的同業登記,現時名冊內約有三百位臨牀心理學家。他表示,小組會審核其學歷與實習資格,如申請者須取得心理學學士學位,以及臨牀心理學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加上有督導下的實習日數足夠,才可登記加入該名冊。他表示,現時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心理學系碩士或博士生,其課程內容大約有1,700小時的臨牀實習課程,故此都符合資格成為該小組認可的「臨牀心理學家」。

黃志明強調,臨牀心理學家所提供的各類心理治療,如創傷後壓力症、抑鬱症等,都會使用具科學實證(evidence-base)的方法,如認知行為治療(CBT)等,無論成效與安全性,都更有保障,他呼籲巿民如需尋求心理治療,可到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網頁,查閱本地合資格臨牀心理學家的名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