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棒母企業大蒐奇@橫濱赤煉瓦倉庫|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01 16:20:15| 人氣30,3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職棒母企業大蒐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今日本職棒的母企業

隨著樂天和軟體銀行兩大網路財團跨足職棒圈,日本職棒的母企業版圖出現大幅變化。

目前各球團的母企業如附錄一所列。其中可發現以媒體業為最大宗,包括經營報社的巨人、中日,和以電視台為中心的橫濱。事實上,在媒體界有重要地位的富士產經集團,旗下之富士電視台與日本放送,也分別是養樂多與橫濱的第二大股東。和媒體業並列的是食品加工業,包括火腿、羅德、養樂多。至於前述的網路企業,則是由完全沒有猛然爬上第三名。

曾經風光無比的鐵道產業,現在僅存阪神一隊。許多人常誤以為西武也是鐵道公司持有的球隊,其實西武的母企業是西武鐵道集團中的土地開發公司KOKUDO(國土),而西武鐵道是同集團的另一間公司。至於歐力士的母企業是以機材租賃服務為主,但也涉足金融和投資。

最為特殊的是獨立經營、號稱市民球團的廣島。事實上,廣島雖然沒有母企業,但是自1960年代後半起,便由馬自達(MAZDA)汽車出資維持公司營運,隊名中的東洋兩字,指的就是馬自達的前身東洋工業。但馬自達一向只負責出錢,並不過問球隊的運作。

討論過各球團的母企業後,以下將為大家介紹日本職棒七十年的歷史中,幾類主要領域之企業的命運以及影響。各類別的球團請參考附錄二。


牽動歷史的新聞媒體業

1936年日本職棒創立時的七支球隊中,由報社出資的球團便有過半數的四隊,彷彿註定了媒體業對日本職棒的重大影響。

新聞業大舉投入職棒經營,乃是因為在當時的環境下,棒球的熱潮是報社最好的打廣告機會。其中最成功的例子,便是靠著巨人隊由第三大報系躍升為報業龍頭的讀賣新聞。

談到媒體業對日本職棒最大的影響,除了霸主巨人外,莫過於急遽使兩聯盟走向分立。1949年,巨人軍之父正力松太郎提出擴大職棒版圖的構想,並且希望每日新聞能組隊加盟,以便未來效法美國職棒,建構分別由讀賣新聞和每日新聞為主軸的兩聯盟。沒想到讀賣新聞內部反正力派當權,更不願讓競爭對手搶奪市場,導致巨人帶頭反對,並且又拉攏阪神,使雙方人馬形成四比四,最後終至談判破裂,步上各組聯盟之路。

自從每日在1960年退出經營後,媒體業持有的球團僅存巨人和中日。不過在2002年橫濱轉手給TBS電視台後,新聞媒體經營的隊伍不只擴張到三隊,更首度有電視台進入職棒經營。

在職棒龍頭巨人的存在下,今後媒體產業肯定依然會在日本職棒的世界呼風喚雨。


逐漸步出舞台的鐵道球團

鐵道公司在日本職棒的重要性絕不下於媒體產業。單一聯盟時代末期的八支球隊中,由鐵道企業經營的球隊便有四隊;1950年兩聯盟分立時,太平洋聯盟便是由鐵道球團和每日為主,且太平洋聯盟七隊中有五隊是鐵道公司擁有(阪急、南海、東急、西鐵、近鐵),中央聯盟的八隊中也有兩隊(阪神、國鐵);1958年成為兩聯盟各六隊的規模時,鐵道球團仍舊有佔半數的六隊。

提起鐵道球團,絕對不能忘記他們創立的三大強權:南海、西鐵、阪急。1950年代的太平洋聯盟,南海和西鐵的爭霸,足以和中央聯盟的巨人與阪神傳統對決媲美。這兩隊更是在1955到1959年的總冠軍戰痛擊巨人,使巨人的第二黃金時期提早結束。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V9巨人(1965到1973年)欺壓的阪急,在1975到1977年總算雪恥,並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然而1969年底球員放水案「黑霧事件」爆發,日本職棒的人氣受到嚴重打擊,各隊經營愈來愈困難,首當其衝的西鐵便在1972年賣出。同時,由於鐵道業界面臨內外激烈競爭,曾建立兩大強權的南海和阪急也在1988年決定轉手。當洋聯唯一沒換過母企業的近鐵隊在2004年自職棒戰場上撤退後,僅剩阪神力保最後一席。

雖然鐵道球團逐漸步出舞台,但球迷實在不能忘記他們對日本職棒的貢獻。


轉型為屬地主義的食品業

食品加工業投入職棒的先驅是1950年的大洋,雖然以捕鯨聞名,但水產品加工也是他們的主要業務之一。1970年前後,養樂多、羅德、火腿先後加盟日本職棒,飲食類企業至今成長為不可小看的勢力。

此類公司最初投身職棒界,除了本身已累積了一定財力外,多少也是為了靠職棒的宣傳效果,在激烈的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好的例子便是火腿,在1974年接下球隊後,立即從肉品加工業的第四名衝上首位(但另有一說是1973年便已站上第一)。

另外,1969年開始投資,1971年正式成為球團母企業的羅德,則常被誤認為是韓國企業的分支。事實上,羅德是一位韓裔日籍的老闆在1948年創立,以賣口香糖起家,韓國羅德則是他在1965年設置的。只不過後來羅德在韓國成為超級財閥,反倒使很多人以為日本的是子公司。

食品加工業的球團在1990年代後最大的特色,便是努力轉型為屬地主義的隊伍。大洋自1993年改名橫濱,成為獨立運作的地元球團,轉賣給TBS之後仍舊保有此特色;1992年搬到千葉的羅德,也是朝同方向前進,但近幾年才比較看出效果;火腿在2004年移居札幌,馬上引起北海道地區的熱潮,則可說是極成功的案例。


老是被併吞的電影公司球團

日本職棒的歷史上出現過三支球電影公司經營的球隊。巧合的是,除了東映是因經營困難且母企業無心繼續而轉手之外,其他兩隊都是被勒令合併而消失在職棒舞台。

1952年,擁有七隊但想減為六隊的中央聯盟決議,勝率未滿三成的球隊必須併入他隊。沒想到實施第一年松竹便達到條件,因此在隔年被併入大洋,1954年球季結束後,松竹完全撤出職棒經營。

1957年,同樣想將七支隊伍併為六支的太平洋聯盟,通過該年最下位球隊需被吸收合併。大映便是此政策的苦主,隔年和每日合併為大每。不過和松竹相反,大映球團的老闆、人稱「洋聯之父」的永田雅一,之後仍持續參與大每的經營,直到1971年由羅德完全接手,才含淚離開日本職棒。


經營職棒的企業往往反映時代的趨勢,可以想見未來傳統產業將逐漸減少,網路公司等新興財團將會逐漸增加,相信此現象也將為日本職棒帶來新氣象。


附錄一、目前各球團之母企業
隊名 ― 母企業 ― 主要經營範疇 ― 加入年份*
西武獅 ― 國土 ― 土地開發 ― 1979
福岡軟體銀行鷹 ― 軟體銀行 ― 軟體、網路、電信 ― 2005
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 ― 日本火腿 ― 肉品加工 ― 1974
千葉羅德海洋 ― 羅德 ― 零食、速食店 ― 1971
歐力士水牛 ― 歐力士 ― 租賃、金融、投資 ― 1989
東北樂天金鷲 ― 樂天 ― 網路商場 ― 2005
中日龍 ― 中日新聞社 ― 報紙 ― 1936
養樂多燕子 ― 養樂多 ― 飲料 ― 1969
讀賣巨人 ― 讀賣新聞集團 ― 報紙 ― 1936
阪神虎 ― 阪神電氣鐵道 ― 鐵路 ― 1936
廣島東洋鯉魚 ― 無 ― 無 ― 1950
橫濱海灣星 ― 東京放送(TBS) ― 電視台 ― 2002
*:母企業加入年份未必等於球團成軍年份


附錄二、日本職棒母企業主要類別
企業類別 【數目】 球團(有更名時以較為人知的名稱為主)
新聞媒體 【8】 巨人、中日、大東京、名古屋金「魚虎」、每日、西日本、產經、橫濱
鐵道公司 【8】 阪神、阪急、南海、西鐵、東急、近鐵、國鐵、名古屋
食品加工 【4】 大洋、養樂多、羅德、火腿
電影公司 【3】 大映、松竹、東映
地產相關 【2】 日拓、西武
網路企業 【2】 樂天、軟體銀行

台長: chngyh
人氣(30,3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日本職棒相關 |
此分類下一篇:KOKUDO與西武獅【「日本職棒母企業大蒐奇」之補充】
此分類上一篇:2004年日本職棒十大新聞回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