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关注者
58
被浏览
221,527

10 个回答

由于历史和相近的地理位置中国和日本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旅游动漫电影和化妆品日语本身也是经常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日本元素事实上随着韩国和越南废止汉字的使用现在汉语和日语是世界上唯二大量使用汉字的语言

因为汉字的大量存在我们不能否认汉语和日语有某种意义上的相似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相似导致了一些误会比如说日语最早是流落到日本的中国人发明的还有说因为日语和汉语很像所以中国人学日语很容易这是一种低估语言习得难度的错误

只有放平心态真正客观地看待日本和日语才能找到汉语和日语之间关系的真正答案当然因为历史悠久这里涉及很多学界还在讨论的问题我们这次就以汉字为线索以这本和制汉语为框架稍微解读一下汉语和日语在千年历史中的这些你来我往

下面我将分为三个要点来解读这本书 第一个要点没有汉字时的日语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个要点日语对汉语的输出近现代到达中国并且本地化的日语 第三个要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日语和汉语交流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我们先从第一个要点没有汉字时的日语是什么样子的开始讲起

关于日语的起源学界并无定说但是汉字传入之前日语一直没有独自的文字这一点是有广泛的基本共识的而汉字的传入实际上是为日语提供了自己的文字但当时还没有现在常见的假名比如日本最早的历史书古事记就是用汉字书写的至于汉字传入日本的准确时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一个说法是汉字从公元 5 世纪随着一些百济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另一个说法是 7 至 9 世纪的遣唐使为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做出重大贡献也把汉字带进了日本

如果看过古事记又对古典汉语有一定的掌握就会发现阅读基本没有障碍然而这不意味着你能够和日本人针对古事记进行交流哪怕是专门研究古事记的专家教授因为虽然古事记上面的中文意思通顺但它依旧是日语正确的读法同样是日语这种日语表记的方式叫作汉文我们可以把汉文看作一种日语的文体现在日本语研究领域有一个专业方向就是研究这种汉文文体记录的读法叫作汉文训读

即便是日本人想读懂汉文记录的内容比如古事记也是非常难的但是中国人却相对容易日本人对汉文阅读方式是首先把汉文还原成正常的日语之后才能理解而中国人就可以直接通过字面的意思看懂却不会用日语读出来可以想象一下能读懂汉文的难度都很高那么写作的难度就会更高这种记录方式需要进一步的改良

既然用汉字表达日语的意思会很麻烦那就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试试直接用汉字的发音来替代日语的发音吧古事记出现略晚的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诗歌集其中大量出现了用汉字表示日语读音的标记方式也就是常被提起的万叶假名选用部分汉字来表示日语的读音并且沿用成为一种体系

不过万叶假名这个名字总是让人误会第一个使用万叶假名的一定是万叶集但其实不然万叶假名的出现比万叶集要早万叶集只是万叶假名最有名的使用案例历史上最早使用万叶假名的例子可能是 1968 年出土的稻荷山古坟出土铁剑据估计该剑制成于公元 471 年或 531 年这个时间还要早过古事记

万叶假名已经比较方便了但是用一个复杂的汉字只表示一个音节还是有点麻烦后来日本人就又对万叶假名进行了简化万叶假名汉字的部首中演化出了片假名从草书中演化出了平假名成为现在我们常见的日语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

原先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还有高低贵贱之分有文化的男人要用汉字汉字被称为真名也叫男手只有女性才用平假名平假名又被称为女手这似乎透露出一种有文化的人用汉字没文化的人用假名的感觉直到后来纪贯之撰古今和歌集以假名起序置于篇首假名文学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认平假名的地位也有了提升后来紫式部源氏物语的流行也对平假名的流传做出了贡献

下面我们就进入下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我们能看懂汉字但读出来的汉字日本人听不懂呢

古代东亚很多国家都是用汉字的,就像现在英语是通用语一样。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过去都是这样。比如

日本曾经将汉字当作官方文字吗?

所介绍的。

文书虽然以文言为书写方式,其阅读方式,却使用返り点之帮助,向来为日式读法,此与朝鲜吏读式漢文相同。譬如:文书上为『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日本人却读作『外人の為に道ふに足らざる也』,因此,日本虽使用漢文,却并不使用漢语

汉字刚传入日本时,日语完全使用汉字书写,甚至直接用汉语书写,也就是嘴里说日语,而书写则和中国一样。只有上层人士才看得懂这些文字,普通人是不会写的。话说回来,其实中国古代的文言文,咱们自己的老百姓也看不懂。

由于日语和汉语的差异确实太大了,慢慢的就出现了一些只表音的汉字,也就是假名。这样,日语的音,就可以写出来了,比如五个元音「a、i、u、e、o」,写成「安、以、宇、衣、於」,这是万叶假名的写法。再后来,这些只表示音的假名被简化,形成了现在的平假名「あ、い、う、え、お」和片假名「ア、イ、ウ、エ、オ」等。

除了这些假名以为,还有很多的汉字词语被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这些汉字是有意思的,不像上边提到的只用来注音。这些汉字,从读音角度主要分两类,音读和训读。

音讀

,即按照汉语的音来读,不过是古代的读音。比如「恋爱」读作「れんあい」,即ren ai,日语里r发l的音。

日語的漢字音讀(音読み),又稱「日本漢字音」,依其傳入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分為以下數種:
  • 古音:早於吳音傳入日本的漢字音。源於中國上古音
  • 吳音:早在西元5世紀6世紀輾轉而入的字音,多使用於佛教用語與律令用語。通說吳音是從南方六朝或經由朝鮮半島輾轉而入,但缺乏史料證實。「吳」是本來學漢音的留學生叫的蔑稱。
  • 漢音:於西元7世紀左右,日本始派出遣唐使自大唐所習得之字音,多使用於儒學。近代又用於大量創造新辭彙(和製漢語)。對當代日語影響最為深遠。
    • 新漢音:漢音的最晚層,約在唐末期傳入日本。
  • 唐音:指以降才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以南方口音為基準。
    • 宋音:指鎌倉時代(南宋至元初)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包含於廣義的「唐音」。
訓讀

,即只取汉字的意思,按日语本来的叫法来读。比如日语里みず(misu)表示水的意思,也用汉字写成「水」,但是读作「みず」。这种做法在朝鲜语、越南语以至于汉语方言中都存在。

不过具体的历史记载,维基百科

日本汉字

描述如下:

究竟汉字什么时候从中国传到日本没有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汉字是于公元5世纪随着一些百济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这些经书的汉字当初是模仿中国僧侣的发音来读的,不过一套称为“汉文”的书写系统开始得以发展。汉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语独有的助词,让日语使用者可以依从日语的语法去阅读汉字写成的文章。

参考

日本汉字训读
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