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進廢料,那邊出肥料,一體化設備把京郊垃圾變廢為寶 - 新浪香港

這邊進廢料,那邊出肥料,一體化設備把京郊垃圾變廢為寶

把秸稈和廚餘垃圾從設備的一側喂入,用不了一個月時間,有機肥料就會從設備的另一側滾滾湧出。這是北京市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態循環與低碳發展創新團隊於兩年前,在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建立的農村易腐垃圾一體化處理示範點。生態循環與低碳發展創新團隊-廢棄物利用功能研究室農村垃圾處理崗骨幹、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程紅勝告訴新京報記者,區別於行業內現有的技術,該一體化設備將兩次發酵集中在一個反應器內,實現廚餘垃圾發酵腐熟、尾氣淨化一次性完成,未來計劃在全北京市範圍內推廣。

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的農村易腐垃圾一體化處理示範點。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位於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的農村易腐垃圾一體化處理示範點。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被示範點選中的村莊:垃圾分類早有傳統

涓涓細流穿村而過,岸邊的玉蘭樹下,花瓣鋪了滿地。在京西南坡峰嶺邊,房山區黃山店村的4月還很靜謐,多數時間只能聽到嘩啦啦的流水聲。「再過些時候,村里就熱鬧起來了。」黃山店村村委會兩委委員楊金紅告訴記者,隨著坡峰嶺「聲名在外」,遊客們走進村莊,初夏賞黃櫨,深秋看紅葉,曾經的小山村也隨著旅遊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一角。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一角。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十多年來,村中修了環山步道,打造民俗小院,咖啡館和餐廳也相繼開業。旅遊業的火爆,也肉眼可見地體現在村莊每日廚餘垃圾的數量上。

黃山店村探索垃圾分類的時間不短。楊金紅介紹,全村已經在十多年前實現了上樓入戶,五、六百戶居民住進了村里的小區中。早在2015年村莊製作了「智慧鄉村」小程序平台,實行的是積分製垃圾分類回收,「到2020年5月,隨著北京開始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我們也在桶站安排了督導人員,就是為了幫大家把垃圾分得更細緻。」

據楊金紅統計,日常情況,村莊每天的廚餘垃圾數量在4-5噸。若趕上旅遊旺季,從村里的三家餐廳、景區、民宿內收集來的廚餘則還會有更多,這些垃圾每天會隨著第三方服務機構運出村莊,進行集中處理。

2022年,在北京市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的大力支持下,生態循環與低碳發展創新團隊廢棄物利用功能研究室依託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現有農業農村廢棄物治理技術,建立的農村易腐垃圾一體化處理示範點落戶黃山店村,村里的一部分廚餘垃圾,開始有了新的去處。

次發酵後,廚餘垃圾可變廢為寶

4月,記者看到這座一體化設備被安置在黃山店村的山穀間。它整體看來更像一座集裝箱式的房間,進料口與出料口連接「房間」的一頭一尾,打開「屋門」,三個發酵倉一字排開,連接著頂端的進料裝置。「這是設備中的一次好氧發酵系統。」程紅勝告訴記者,工作時,村民投放的廚餘等農村易腐垃圾,根據性質差異被喂入不同的一次發酵倉內。

「廚餘等易腐垃圾入發酵倉後,通過發酵倉配套的曝氣、攪拌裝置協同作用,實現物料快速好氧發酵。期間,大分子有機物逐漸被降解成作物可直接利用的無機鹽和礦物質,同時利用發酵產生的高溫殺滅物料中的病原微生物。」程紅勝講述,一次發酵過程一般會持續約一週左右的時間。

通過示範點內的屏幕,可手動調整發酵控制參數。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通過示範點內的屏幕,可手動調整發酵控制參數。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他提到,為了讓物料得到更充分的降解,更利於作物吸收利用,在設備中增加了二次發酵裝置,同時二次發酵物料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是良好的臭氣吸附材料,將一次發酵產生的尾氣通入二次發酵物料中,經處理後再排出,不僅可以實現原位除臭,還可提高肥料品質。可以說,二次發酵設施於一體化堆肥來說,是一次加工,也是一次保護。「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5-20天,產出的肥料產品可以直接還田。相比於傳統的堆漚肥,這套設備將腐熟和處理時間縮短了一半,原料適應性強,處理效率高,且避免了臭氣的汙染。」

記者在一體化設備邊看到,設備還配有一塊小小的觸摸屏。上面展示著設備的流程圖,操作人員還可以根據每次投入廢料的成分差異,手動調整每個階段的攪拌頻率、通風時間等發酵控制參數。

農村地區更講究垃圾資源化利用

據統計,北京市每年生活垃圾產生量800萬噸左右,60%以上為易腐垃圾。程紅勝提到,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大,收集處理率低。大量垃圾如果隨意堆放,不僅影響農村人居環境,也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雖然市場上已有成熟的垃圾處理技術設備,但主要針對垃圾產生量大、處理集中的城市生活垃圾,存在投資大、運行成本高、佔地面積大、資源化利用效率低等諸多製約,無法滿足成分複雜、點多面廣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記者從廢棄物利用功能研究室瞭解到,正是基於這個背景,團隊研製了適用於戶用、自然村及中心村等不同類型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裝備,滿足不同情境農村易腐垃圾快速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提出了要因地製宜、分類推進城鎮集建型、整體搬遷型、特色提升型、整治完善型四類村莊建設,保護鄉村特色風貌。黃山店村景色宜人、旅遊資源豐富,是典型特色提升型村莊,同時這裏屬於山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距離城區又很遠,將垃圾運出的成本高,效率也比較低。因此廢棄物利用功能研究室選擇了黃山店村作為技術示範點。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程紅勝介紹一體化設備的垃圾處理工藝與流程。受訪者供圖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所長程紅勝介紹一體化設備的垃圾處理工藝與流程。受訪者供圖

此前運行過程中,考慮到每類垃圾都有不同的產生渠道,團隊便與黃山店村村委會溝通,一方面通過村里的第三方垃圾收集服務組織,重點對村內開的飯店和居民生活垃圾進行收集,另一方面也與當地養殖戶及種植戶溝通,將產生的秸稈和尾菜送到處理點,進行集中處理。過往兩年間,黃山店村已經有部分耕地用上了來自這台設備的肥料。

新技術的推廣需要多方合力

新的技術設備對於農村來說接受程度如何?是否還存在推廣難點?程紅勝告訴記者,就技術本身里來說,在操作上並不存在門檻,接受簡單的培訓後,普通村民就能完成全部操作,從這個角度說,設備的推廣前景還是不錯的,目前該技術設備除了在黃山店村示範應用外,在河北邢台也建立了示範點。

他提到,從技術的推廣應用角度上看,任何一項技術從研發到大面積推廣都有一個過程,真正讓使用者從嘗試,到接受、使用、用得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單靠技術本身的創新就能夠完全解決。「這其中,既需要技術層面的提升完善,又需要依靠運行管理機制方面的配套健全。讓技術紮根到農村環境治理的‘土壤’中,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據悉,廢棄物利用功能研究室將繼續在北京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撐下,在全北京範圍內推廣該類設備,重點針對有生活垃圾處理需求的自然村,同時爭取各方支持,讓技術早日服務於北京市農村人居環境的建設提升中,為北京市人居環境改善和美麗鄉村的建設助力增效。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唐崢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