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社團並不是為了賣保險。」三商美邦人壽1195通訊處處經理林玉津總是秉持著好學、對新鮮事物好奇的熱忱,逐步發掘了自己廣泛的興趣,並且將自己參加的社團分成了興趣社團及商務社團,無論是生活上或是事業上,都有著飽滿的收穫,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興趣領域,時日一久,鑽研得愈發精深,甚至可以變成個人專長。而若是遇到有著相同興趣的同好,話匣子一開往往是聊得精神亢奮、欲罷不能。拜現今通訊軟體發達之賜,相較於以往,與人交流更加便利,興趣同好間的往來頻繁,甚至成立社團亦是所在多有,彼此之間參與共同愛好的事物固是暢快淋漓,而且與不同的工作領域、不同背景的同好們交流之下更能增廣見聞,開拓自己的視野。

  林玉津即是本著自己興趣所致,且懷抱著開拓視野的心境,參加了許多課程及社團。像是她喜歡烹飪、想要「樂在生活中」,因此加入了烹飪班;也喜歡跳舞及有著健康的身體,所以也同時在上舞蹈課;且林玉津很喜愛美的事物,覺得插花是件既美又有趣的事,況且完成一件作品,還可以送給朋友,當作彼此間交流的媒介,何樂而不為?

  「我喜歡認識新的人,也喜歡讓大家喜歡我、認識我,大家相處愉快是一件開心的事,同時若能成為自己的客戶,只是附加的好處,並不是我加入社團的主要目的。」

  林玉津也進一步說明,既然加入了自己有興趣、喜歡的社團,那就要把真實的自我呈現出來,不做作、不矯情,當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真誠,再認識到自己的職業,進而願意聽自己分享保險觀念,才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客戶。並不是強求得來,是經過相處,認同彼此之後才有的成果。

  若是抱持著功利的心態進入社團推銷商品,一來社團的活動不是自己興趣,不可能長久經營;二來同好們也會察覺到你的心態並不單純,對你有所防備,人際關係自是不容易經營得好。

  除了參與以興趣為出發點的社團外,林玉津也參加以商務引薦為主的「早餐會」,以及偏向社會服務性質的扶輪社。此類社團入社較有限制,如相同職業的成員有一定比例的限制,亦即可以更廣泛地認識各個產業的菁英們彼此交流,在各自的專業領域相輔相成,即便只是單純的增廣見聞,對自己的成長也是相當有幫助。

  「社團成員的『質』很重要。」林玉津表示,社團成員各自帶出的正面或負面能量,所形成的氣息就足以左右社團的氛圍,故一個「質量」良好、正面的成員,就能牽引帶動周遭的人一起有著正面能量。

  林玉津就是秉持這樣的吸引力法則,事事為他人著想、主動付出,期望自己是一個「善循環」的推動者。如扶輪社的社團宗旨除了成員間的交流外,更以社會服務為主軸,時常會發起以關懷社會、幫助人群為目的之活動,在意義上亦與保險的精神殊途同歸、不謀而合。若以業務人員的角度來看,扶輪社入社有一定的門檻,自然更能認識素質較高、較願意為他人著想的族群。

社團經營成功的2大關鍵

        林玉津認為,社團經營首先應該先掌握以下2個觀念:
1. 享受當下並待人親切,不汲汲營營於業績,把社團當作業績的獵場,過於功利。

2. 多付出、多做事。參與社團的重點就是要「投入自己」,當投入了時間與精力,必定會有回報反饋到自己身上,儘管回報不是立即的發生、不是明顯的發生,但「付出者收穫」是不變的真理。

       保險業務人員的職責是將保險的正確觀念帶給他人,協助他人彌平風險部位,在以上2點觀念建立好後,便可在適當的時機將保險概念推廣出去。

  林玉津會因應社團性質的不同,在一個能夠好好交流的時間點,如在社團活動中或是活動後的聚會,以時事切入。如近期熱門的話題或是新聞,以長照為例:近期常有照顧者因為長期照顧親人,累積了不少經濟、心理壓力,導致加害被照顧者的案例,往往照顧者的辛苦程度不見得會少於被照顧者,甚至猶有過之,且每個人的人生當中都有很高的機率成為照顧者或被照顧者。藉此喚醒眾人對於長照的重視。

  同時,林玉津也提起一部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故事中講述一個糧食得來不易的貧窮山中村落,在村中只要是年滿70歲的老人,不論身體硬朗與否,都必須被子孫背到山上丟棄的習俗,來因應糧食短缺的問題。

  對照到臺灣,低薪問題及老化指數愈來愈高,年輕人的擔子只會愈來愈重,無力負擔者亦是多數,甚至有人用「臺版楢山節考」,來形容臺灣的高齡化困境。

  因無力奉養父母而造成生活困頓,是可以預期到的,而既然可以預期到,何不事先預防,讓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夠有所保障?並由此代入詢問對方有沒有長照險,若沒有,希望前面所陳述的,能夠喚醒對方的重視;若有,「很棒啊!那您可以讓我看看您的長照險保單嗎?」

  林玉津會予以正面的肯定並詢問是否能幫對方檢視保單內容,為對方再作進一步的解釋,以讓對方能徹底瞭解自己的權益。也可以帶到其他如失能險、癌症險等必須規劃的保障或儲蓄險等,都是可以為自己提早準備,以因應日後可預期面臨到的風險,不將負擔及自己的未來加諸在子女身上,避免《楢山節考》的情節真實發生。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