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日圓匯率最多會漲到哪?預測一次看-日經中文|商周
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2024年日圓匯率最多會漲到哪?預測一次看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2024年日圓匯率最多會漲到哪?預測一次看

2024年日圓匯率最多會漲到哪?預測一次看
專家預估2024年日圓匯率走升,但會漲到何種程度取決於2個因素。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佐藤俊簡
日經中文 2024.01.02
摘要
  1. 2022年截至12月27日的日圓匯率,全年跌幅為8%,是主要貨幣中跌幅最大的,也貶到歷史紀錄。
  2. 日圓的購買平價力與實際匯率差距,創下歷史新高。
  3. 大型證券公司預測2024年底的日圓匯率為新台幣1元兌4.3日圓,但由於薪資漲幅不高及低利率政策,有可能漲回新台幣1元兌4.2日圓。

在2023年外匯市場中,「超便宜日圓」引起投資人關注。日圓是主要貨幣中跌幅最大的貨幣。基於國內外物價計算出的理論值,日圓貶值的程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預測2024年日圓升值的看法很多。但如果日本不加強經濟實力,日圓升值的情況也可能不如預期。

2022年底的日圓匯率為1美元兌131日圓,到2023年11月一度貶值至151.5~151.9日圓,貶值了20日圓,目前回升至140日圓左右。截至12月27日,全年跌幅為8%,是主要貨幣中跌幅最大的,也貶到歷史紀錄。

在主要貨幣中,日圓貶值幅度最大。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的購買力平價與實際匯率差距創下歷史新高

匯率有個重要概念是「購買力平價」,是根據同一個商品在各國的不同價格,計算出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便可對各國的國內生產毛額進行合理比較,但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截至2023年11月,國際貨幣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按企業物價指數換算的購買力平價為90日圓,按消費者物價指數換算則為108日圓。與11月的實際匯率分別相差59日圓和41日圓,二者均創下1973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日圓匯率與購買力平價相差40元以上。
(圖表製作者:日本經濟新聞社)

實際上,日圓貶值超過按消費者物價換算的購買力平價,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當時保羅・沃克(Paul Volcker)領導的美國聯準會(FED),為了消除通貨膨脹,實施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美國短期利率迅速上升,一度達到2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3年,聯準會也實施歷史性的貨幣緊縮,這種特殊情況與1980年代類似。花旗證券貨幣策略師高島修指出,「如果美國通膨恢復正常,日圓匯率與當前購買力平價的差距將逐漸縮小。」

三菱UFJ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基金經理石金淳也認為,日圓匯率偏離購買力平價的情況過於嚴重。他認為,「美國利率下降,以及日本改善經常項目收支,日圓的過度貶值將會修正。」美國長期利率已經比峰值下降1.2%,降至3.8%左右。

QUICK民間預測顯示,2023年度(截至2024年3月)的經常項目盈餘將達到近24兆日圓,增至2022年的3倍左右。SMBC日興證券高級經濟學家宮前耕也表示,如果5座核電機組能在2024年順利重啟,將會改善經常項目收支,再增加1.2兆日圓。

如此看來,美國利率高漲、經常項目收支惡化等,讓日圓過度貶值的因素已暫時告一段落,預估2024年會修正日圓貶值情況的看法更為普遍。

日圓會漲到哪?

關鍵因素是日圓會被買入到何種程度?大型證券公司預測2024年底的日圓匯率為120~130日圓區間,最多不超過120日圓。(約為新台幣1元兌4.3日圓。)

大和證券策略分析師城山健吾,針對日圓偏低的背景進行分析,並指出勞動生產率低迷,正導致日圓購買力下降。由於企業加薪幅度未能追上物價上漲,加上相對於其他主要國家的低利率,正在導致日圓被拋售。

也就是説,2023年的日圓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日本經濟結構性疲軟造成的。日本需要改革僵化的勞動力市場,使企業和個人能夠對國內經濟成長抱持期待。否則,2024年的日圓升值也有可能僅處於美元升值修正的範圍內,上限約在130日圓左右(約為新台幣1元兌4.2日圓。)

(本文轉載自日經中文網,不代表本社立場)

更多日經中文閱讀:
日元2024年上半年升至130區間?
「強勢日元」時代會重來嗎?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匯率 美元 台幣 日圓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日經中文
展開箭頭

日經中文網是日本最大財經媒體《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網站。日經中文網洞悉東亞經濟動態,聚集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熱點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