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連升後重貶要再換嗎?3原因、1關鍵 看懂日圓奇特走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楊湛華】

日圓過去半個月一路升值,日本央行月底會干預?換日圓還是時候嗎?

7月18日,日本新任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出席G20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後直言,「會一直持續耐心地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

植田的宣示,符合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央行不做任何動作」的預測。日本央行這次為何不進一步動作?答案是等待通膨。植田和男6月底就公開表示,若確信日本通膨率在2024年再度升溫,「才是轉變貨幣政策的充分理由。」也就是說, 是否調整貨幣政策,主要考量還是日本是否持續而穩健的通膨。

「我是不覺得日本目前超過2%的通膨可以延續到明年,」國泰世華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認為,日本漂亮的成長數字背後,仍有不少隱憂,也是央行短時間可能不會出手抑制通膨的原因。

原因1:內需仍有提振空間

「日本過去會失落,主因是大部份民眾不願意消費,民間投資也比較弱,」林啟超分析,因此過去日本央行印再多的錢,最後仍被民眾留在銀行,在外流通的貨幣很少,因此必須觀察消費、投資是不是真的有提升。

日本的進口物價指數今年4月起已轉為負值,加上日本政府大幅上修第一季GDP成長率至2.7%,不但數值優於外界預期,還是由消費和投資所帶動,顯示通膨確實轉向需求面的趨勢。這也是央行樂見的。

儘管如此,日本民眾普遍還是悲觀居多。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僅36分,而他們上一次獲得「樂觀」的50分,已是17年前。

原因2:歐美景氣不振,影響出口

「亞洲國家普遍遭遇出口放緩,」林啟超指出。日本今年起出口下滑嚴重,5月出口總額年增率更只有0.6%,台灣、中國的出口也疲弱,主因都是歐美市場終端需求不足。

這對出口佔GDP約18%的日本來說,不是好消息。

原因3:實質薪資負成長

日本受通貨緊縮所苦,長期薪資停滯,不過,今年5月日本的名目薪資年增率達到2.5%,相較於過去20年的-0.4%均值,「表現相當好,」林啟超認為。

但如果將物價上漲納入考量,今年5月的年增率是-1.2%,等於人民在通膨期間賺的錢,變相減少了,大眾並未享受到經濟成長帶來的果實。

「通膨確實回來了,但更多的人加到薪水,才有辦法消費,」永豐金證券整合行銷部策略分析師陳泓睿也認為。如果賺得少、民眾消費意願就低迷,需求自然起不來。

關鍵:日圓走勢看套利交易臉色

在央行不會貿然升息的情況下,日圓匯率再次與套利交易的動向有關,走勢奇特。

羅瑋認為,先前帶動日圓走跌的急速套利交易,短期不會再重現。目前各國央行未顯現鷹派立場,日圓沒有大幅走貶的理由,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美元兌日圓目前接近140的價位,今年若日本央行沒有其他動作,或許會稍微回落至142、143,如果真的大貶,日本財務省在150之前也會干預。

林啟超則認為,全球景氣低迷,弱日圓仍對出口有一定幫助,加上赴日觀光還熱,所以短期央行不太可能放任日圓升值。以目前新台幣兌日圓仍有近4.5來說,仍是30年來最好的情況,「如果你是要去旅遊,當然沒有問題,現在換都是比過去30年還划算!」林啟超說。

【延伸閱讀】

6小時賣光一個月餐位 獨家開箱全台最貴Buffet「饗」,憑什麼一人要4000元?

台灣人瘋買日本房連房仲都怕 不只便宜,還「為了逃難要住的!」

富邦分紅保單該買嗎?金控獲利王睽違13年商品,4點入手建議

10萬年來最燙地球!台北在悶燒,板橋這座社區卻比鄰居涼2度

深入地底捷運隧道、開箱千萬車床 「超認真少年」讓做工的人潮起來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貧富差距擴大 租稅大砲曾巨威:所得稅、證所稅都難救…要靠名牌包

台灣貧富差距真相是,有錢人靠錢滾錢,只繳少少的稅,讓全國財富不均更甚所得不均。但前立委、財稅大老曾巨威卻說,證所稅重徵無望,稅改要靠營業稅。為什麼?

焦慮中產!年薪百萬工程師不婚不生不買車:怕有意外我就掉下去了

台灣中產階級為何受壓迫?員工分不到經濟成長果實,「我感覺離有錢人愈來愈遠…,」結婚11年只出一次國的文科媽媽,擔憂兒子選錯行過更差;即使在科技業年薪百萬的工程師,也為未來發愁。

「不學就會死」的X世代 為何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年齡歧視?

「抱歉,你資歷『太豐富』」「不好意思,我們需要數位原生代的員工」,各式各樣針對年齡而來的荒誕刻板印象,正造成X世代(44-59歲人士)的轉職困難。根據美國調查,職場年齡歧視情況每年創新高,Gen X和企業該如何因應?

台股基金績效遠勝ETF!專訪「鉅亨買基金」總經理:ETF是白飯 基金是炒飯

00919、00940等高股息ETF,掀起資金瘋狗浪,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台股基金表現其實遠勝ETF。《天下》專訪民營第一大基金公司「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以下是他為投資人解析,挑對台股基金,為何賺比較多?又該如何做基金和ETF的資產配置:

消防、護理、教師 為什麼愈「社會奉獻」的職業愈易受剝削?

為什麼在多數社會裡,那些確保眾人安全、健康、培育人類後代的職業角色,往往低薪、血汗?美國研究人員好奇這個現象,發現了「英雄稅」的真相——「無私」的標籤,讓工作者啞巴吃黃蓮。

把定存拿去炒股 理財作家:我大錯特錯

住在美國德州的自由撰稿人西森(Jennifer Sisson)主持播客節目《媽媽的理財地圖》(Mama's Money Map),致力幫助家庭主婦實現財富自由。她最近分享一項令她後悔不已的錯誤理財決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