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 - 日誌 @ SL886財經網

日誌

標籤[格隆匯]相關文章

政府工作報吿提出哪些“新”期待?十大券商全面解讀來了
By admin
2024-03-05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吿,回顧總結去年政府工作,分析當前形勢,明確今年主要預期目標,部署今年政府工作任務。

其中,在資本市場方面,報吿提到"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業內人士指出,報吿繼續體現了促進高質量發展,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趨勢。要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需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增加股市中長期資金供給。預計政策層面將持續支持金融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有望陸續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政策優化。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吿是展望全年經濟的風向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吿又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一起來看下券商分析師的火速解讀。

中金公司:財政擴張有利於發揮中國的規模經濟優勢,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出,這次政府工作報吿在去年經濟增長的基礎上明確提出2024年經濟增長5%左右的目標,目標明確,兼顧需要和可能,説明政府重視經濟發展,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診斷比較客觀準確,財政加力提效,並將在中長期持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這次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宣示是一個重要信號,未來幾年財政政策發揮更大的作用值得期待。從長遠的角度看,財政擴張有利於發揮中國的規模經濟優勢,助推科技創新發展。

光大證券:政府工作報吿有助於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高瑞東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整體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政策總基調,將經濟預期增速目標穩定在5%左右,並進一步落實了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具體部署,確保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共促高質量發展。

報吿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政府適度加槓桿,一方面有助於穩定總需求,提升經濟中長期預期;另一方面也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優化政府債務結構,相應減輕地方債務負擔。報吿就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等方面做了相應安排,有助於進一步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廣發證券:政府工作報吿體現促進高質量發展、結構轉型升級新趨勢

廣發證券策略首席劉晨明表示,整體而言,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繼續體現了促進高質量發展,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趨勢。其中,多方面結構性亮點突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吿產業政策聚焦“新質生產力”。一方面,是製造業技改,建設“新型工業化示範區”,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打造具備中國優勢的“中國製造”品牌。“另一方面,是培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相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氫能、新材料、創新藥”新興賽道,建立‘未來產業先導區’”。與此同時,報吿提出鞏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優勢”,未來提振大宗消費動能。智能網聯新能源車築高“中國優勢”,有望成為新經濟增長重要動能。

國泰君安: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大力發展金融五篇大文章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聯席首席策略分析師陳熙淼表示,本次政府工作報吿指出“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明確了當前和下一階段資本市場改革方向的重點。後續有望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註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通過強化市場規則,打造規則統一、監管協同的金融市場,促進長期資本形成。

在“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要求下,後續政策有望繼續堅持以投資者為本理念,聚焦穩定市場預期與嚴監管,完善制度設計、繼續強化規範各類交易行為,維護市場平穩運行,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此外,本次政府工作報吿順應習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強調“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成為未來金融發展主攻方向。

海通證券: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需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荀玉根表示,資本市場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指出要“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這需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增加股市中長期資金供給。一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平穩發展的內在要求,應支持上市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市場化併購重組,激發經營活力,還應深化退市機制,加速優勝劣汰;並引導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註銷、加大分紅等方式回報投資者,提升投資價值。另一方面,A股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已在逐漸改善中。報吿提出“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近年年金規模快速增長,養老金和年金的健康發展和資產配置多元化,有助於增加股市中長期資金。

中信證券:2024年貨幣政策有望繼續迎來降準降息

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宏觀政策進一步加力提效,增強政策取向一致性。其中,今年GDP目標定為5%左右符合預期,綜合考慮1萬億特別國債與去年10月提高的財政赤字剩餘部分,雖然今年赤字率僅為3%但廣義財政並不保守,預計2024年貨幣政策有望繼續迎來降準、降息操作。

報吿在短期防風險的基礎上更多提出行業轉型方向,包括地產“三大工程”建設、地方城投轉型等,彰顯“標本兼治”和“先立後破”。產業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中‘產業’和‘創新’的詞頻均為41次,較2023年政府工作報吿有明顯提高。因此,預計未來將大力發展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氫能、新材料、創新藥、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算力底座和數據底座也有望成為今年投資重點。

粵開證券: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利於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2024年的赤字率擬按3%安排,與去年持平;赤字規模為4.06萬億元,高於去年1800億元;專項債擬按3.9萬億元安排,高於去年1000億元;赤字、專項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合計8.96萬億元,超過去年赤字與專項債的7.68萬億元,也超過去年赤字、專項債與特別國債之和的8.68萬億元。其中,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提出的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相當於提高赤字率0.7個百分點,有利於擴大總需求,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優化中央和地方債務結構,提高國債佔比,降低債務風險,為地方財政騰出空間。

中信建投:經濟增速目標較為積極,財政將持續保持積極取向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黃文濤表示,本屆政府工作報吿將經濟增速目標維持在5%,較為積極。“3%的赤字率+1萬億特別國債”是略超市場預期的,體現了積極財政靠前發力、引導預期。兩會上明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基本奠定了未來幾年財政將持續保持積極取向。今年政府工作擺在第二位的就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有望加強,人才政策有望更加積極、開放、有效。此外,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持增強,注重呵護民企發展,激發民企活力。

興業證券:2024年擴投資更為積極

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經濟和通脹預期目標均較為積極,2024年GDP增速預期目標為5%左右,持平2023年目標,在去年經濟增長進一步迴歸正常的背景之下,今年低基數效應消退,這一目標整體較為積極。經歷2023年低通脹環境,2024年通脹預期目標在3%左右,也較為積極,此外新增就業目標也有所上調。

其中,把高質量發展作為2024年經濟工作的首要重點,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要部署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細化部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數字經濟發展等,其中新增部署“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黨的二十大報吿裏強調的重要戰略。隨着穩增長擴內需,投資發力可能更為積極。可以看到,擴投資方面,報吿部署中央預算內資金擬安排7000億元,較前幾年有所增加。考慮到2023年增發國債主要於今年使用,疊加2024年新增萬億特別國債,2024年擴投資更為積極。

華安證券:關注“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政策下的投資機會

與2023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相比,社會各界對於“新質生產力”的理解更加全面。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因此政府工作報吿將“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首條舉措,強調“加強顛覆性技術、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其次,新質生產力由產業深度轉型而催生,對應第二條舉措“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和優化升級”,重點是“提升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第三,新質生產力中的勞動對象優化,重點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對應第三條舉措。其中,戰略性產業需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生物製藥、商業航天、新材料、低空經濟、創新藥、先進醫療設備等,未來產業重點關注量子技術、生命科學、氫能等。

美股盤前要點 | 博斯蒂克預計美聯儲首次降息可能在Q3 年初iPhone在中國銷量下降24%
By admin
2024-03-05

1. 美國三大股指期貨齊跌納指期貨跌0.46%,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24%,道指期貨跌0.14%。

2. 歐股主要指數升跌互現,德國DAX指數跌0.01%,英國富時100指數、法國CAC指數升0.02%,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12%。

3.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表示,預計美聯儲首次降息可能在第三季度,隨後會暫停。

4. 花旗:美國股票期貨的看升勢頭減弱,納斯達克100指數多頭倉位為過去三年來最高。

5. 機構:今年前六週蘋果iPhone在中國銷量同比下降24%。

6.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波音及其供應商Spirit AeroSystems在生產737 MAX存在不合規情況。

7. 消息稱三星計劃採用英偉達“數字孿生”技術提升芯片良率,追趕台積電。

8. 特斯拉德國工廠因電力故障停產,無法確定生產何時能夠恢復。

9. 美國最大連鎖藥房集團Walgreens否認有意出售旗下特殊藥房業務Shields。

10. 福克斯、迪士尼及華納兄弟合組體育流媒體,5年內可望擁有500萬月費用户。

11. 豐田將收購松下所持電池合資企業Primearth EV Energy股份。

12.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再次推遲就貝萊德以太坊現貨ETF作出決定。

13. 日本製鐵與美國鋼鐵工人工會主管會晤,擬尋求對收購計劃的支持。

14. 高合汽車迴應FF起訴:不存在任何侵犯FF公司商業祕密、知識產權的行為。

15. 沃爾沃2月份銷量同比下降2%至50,315輛,其中純電汽車銷量增長14%至10,924輛。

16. 蔚來Q4營收171.0億元,同比增長6.5%;整車毛利率11.9%,連續兩個季度達到兩位數。

17. 德國拜耳2023年銷售額為476.37億歐元,同比下降6.1%;核心每股收益為6.39歐元,去年同期為7.94歐元。

18. GitLab 2024財年Q4營收為1.638億美元,同比增長33%,高於分析師預期為1.583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0.15美元,去年同期錄得虧損0.03美元。

美股時段值得關注的事件:

22:45 美國2月標普全球服務業PMI終值

23:00 美國1月工廠訂單月率/美國2月ISM非製造業PMI

南北水 | 南水搶籌貴州茅台7.49億元,北水連續16日加倉中海油
By admin
2024-03-05

3月5日,北上資金全天淨買入15.54億元,終結此前連續2日淨賣出態勢。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4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1.06億元。

前十大成交股中,淨買入額居前三的是貴州茅台、中際旭創、長江電力,分別獲淨買入7.49億元、5.25億元、4.5億元。美的集團淨賣出額居首,金額為3.15億元。

南下資金全天淨買入港股59.29億港元;港股通(滬)淨買入37.02億港元,港股通(深)淨買入22.27億港元。

其中,淨買入騰訊6.99億港元,終結此前連續7日淨賣出態勢;淨買入中海油5.17億港元、中國移動4.76億港元、理想汽車3.51億港元、美團2.23億港元、藥明生物1.67億港元、小米1.49億港元。


南水關注個股


貴州茅台:天風證券在研報表示,名酒陸續提價,或提振渠道信心。從供給端看,名酒提價有助於維護其品牌形象,鞏固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酒企盈利水平;從渠道端看,在2024年春節旺季白酒動銷總體良好的背景下,頭部酒企提價有助於自上而下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渠道庫存去化和新一輪補貨。

中際旭創: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7.25億元,同比增長11.23%;淨利潤21.81億元,同比增長78.19%;基本每股收益2.81元。報吿期內,受益於800G等高端產品出貨比重的顯著增加及產品設計的不斷優化,公司產品收入、毛利率、淨利潤率進一步得到穩步提升。中信建投表示,降低功耗和成本也成為光模塊領域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800G硅光模塊有望迎來量產機遇,在未來1.6T時代硅光及薄膜鈮酸鋰的優勢則更加明顯。

美的集團:中信建投認為,家電更新換代潛力巨大,關注潛在政策催化帶來的投資機會;預計後續兩輪車行業將迎來更規範監管,有利於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集中;1月家電景氣度高企,2024開年受益於春節消費復甦帶動內需增長,白電、黑電、廚電、清潔電器均處增長通道,板塊基本面向好。


北水關注個股


中國移動:2024年1月,公司累計回購並註銷2,377,000股本公司於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股份,累計回購金額154,555,920.75港元(不含佣金及交易税費);公司將於2024年3月21日公佈2023年全年業績及2023年末期派息方案。

理想汽車:理想MEGA在理想汽車北京綠色智能製造基地正式下線,3月11日開啟全國交付。傑富瑞發表研究報吿指出,L系列新版本的定價應能緩解公司的利潤壓力。目前保守預測理想MEGA每月銷量可達約3,000輛,預期有增長空間,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升34%至239.34港元。

中國神華: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煤炭行業供給端未來向上彈性較小,長期保持的供需緊平衡、更強的盈利的可預見性、超長久期的經營資產、板塊逐步提升的分紅率,煤炭這種“穩定的高股息”資產,估值的重塑可能才剛剛開始。推薦:1、優質的高盈利穩定性與盈利可預見性的龍頭;2、推薦煤電一體;3、推薦長協焦煤;4、推薦提質增效的央企;5、推薦高股息。

中海油:隆眾資訊認為,國際原油市場或維持易升難大跌的特徵,OPEC+(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13個成員國和其他11個非歐佩克成員國)持續推進減產落實。疊加中東局勢的不穩定性難以迅速解決,供應端繼續趨緊格局,利好支撐延續,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調的概率較大。

馬斯克終於贏了
By admin
2024-03-05

全世界反OpenAI聯盟,還的是馬斯克扯大旗。

老馬直接一紙訴狀,將OpenAI的CEO山姆·奧特曼、總裁格雷格·布洛克曼全部吿上法庭。

訴狀共計46頁、1.4萬字,洋洋灑灑,講述了一個悲傷的故事:東郭先生馬斯克,遇到了披着羊皮的奧特曼。幾千萬美元,沒了;人類的危機,更重了。

真是聞着傷心、見者落淚,怎一個慘字了得。

所有人都樂呵呵地看大戲。

之前馬斯克就多次批評OpenAI“背離使命”、“忘記初衷”……如今都白紙黑字寫進了訴狀。

老馬怒噴OpenAI歪曲 “了公司的使命”,淪為微軟的賺錢工具。

根據初始協議,他要求:OpenAI 必須向公眾開放其代碼,而不是為了私人利益將其封鎖。

有些老實人可能納悶:啊?這也能吿?這不是正常的商業手段?

當然能!馬斯克:不服?放馬過來。

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應該是馬斯克在借 OpenAI 的勢,營銷自己的人工智能公司。

肯定有一部分這方面因素。

但更深層的影響,遠遠不止如此。

這起案件,將成為AI時代格局重塑的標誌。


01

馬斯克一敗再敗


在ChatGPT掀起這波AI浪潮之前,所有人都認為,DeepMind才是新時代的主角。

就連通用人工智能(AGI)這個名詞,都是其創始人德米斯·哈撒比斯提出的。

哈撒比斯是一位神經學專家,他深受圖靈的觀點影響,致力於設計一種基於計算機的神經網絡,最終實現通用人工智能。

簡而言之,即打造一台能像人類一樣自主思考的機器。

這麼牛?那我馬某人必助你一臂之力。

圓夢大師馬斯克,不僅自己掏500萬美元,還向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介紹,DeepMind是多麼厲害,值得一試。

但是,他找錯了人。

對於AI,馬斯克和佩奇的看法,截然相反。

馬斯克認為,如果不建立防火牆限制,AI遲早能取代全人類,我們這個物種將成為毫無用處的螻蟻、垃圾,滅絕就在眼前。

佩奇卻完全無所謂,即便AI的智力超越人類,又有什麼關係?放輕鬆,這不過是生命進化的必經階段。

馬斯克:老弟你不對勁,人都沒了我們發展AI幹毛?

佩奇:老哥你太狹隘了,如果意識可以在機器中複製,就算肉體沒了又如何?

馬斯克:@#¥%……&*

兩人你説我是“物種主義者”,我説你是“人奸”,噴得不亦樂乎。

但在爭論之際,正主卻做出了選擇——2013年,谷歌正式收購DeepMind。

馬斯克動用了一切資源阻止這筆交易,還是無力迴天,只能悻悻道:

“谷歌根本不關心人工智能的安全問題,也無意做出任何限制人工智能權力範圍的事。”

對AI發展的第一次路徑之爭,馬斯克完敗。

時間輾轉來到2015年,在帕洛阿爾託的一場晚宴上,馬斯克與山姆·奧特曼討論了一個深刻的問題:

由大公司控制的少量AI系統更安全,還是大量獨立系統更安全?

兩人一致認為,後者更好。

為什麼?邏輯很好理解,簡單來説就是提高容錯率。

只要有大量彼此競爭的AI相互制衡,就算少部分AI“變質”了,產生自由意識脱離掌控,其他大量的獨立系統也會聯合剿滅它。

這就是馬斯克心中AI最安全的發展路徑:防止人類濫用AI的最佳防火牆,就是讓儘可能多的人都擁有AI。

奧特曼:老哥高義。

馬斯克:小兄弟你也不錯,走一個。

聊得投機,兩人決定創辦一家非營利性AI研究工作室,命名為OpenAI。

顧名思義,就是開放、開源AI。

最終目標,是打造一款類似Linux的人工智能系統,不受任何企業和個人控制。

換句話説,OpenAI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對抗谷歌這類一心想搞壟斷的巨頭。

2016-2020年,馬斯克共給OpenAI捐贈了4400萬美元。

不僅給團隊在舊金山租了最早的辦公室,還動用人脈招攬人才,甚至從谷歌挖來了首席科學家家伊利亞·蘇茨克維。

馬斯克説,若不是自己的投入,OpenAI永遠都不會起步。

但很可惜,歷史再度重演。

雙方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馬斯克這邊,對AI的理解越來越深後,便創建了一系列相關公司和研究項目。

比較知名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人形機器人Optimus,模擬人類大腦的超級計算機Dojo,以及最新的聊天機器人X.AI……

為了快速得到AGI,從一開始,馬斯克就有把所有公司和項目合併到一起的想法。

包括OpenAI。

他認為OpenAI既然落後於谷歌,不如合夥一起幹。我出錢你出力,説不定能大力出奇跡。

但早在2017年,奧特曼就成立了一個能夠籌集股權基金的營利性部門。

OpenAI實際上成了一家初創企業,而不是單純的研究團隊。

你投資我歡迎,但我們現在最大的目標是賺錢,不是為你馬斯克奇奇怪怪的想法服務。

既然如此,馬斯克只能自己重新打造一支人工智能團隊。

2018年,馬斯克從 OpenAI 挖走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專家安德烈·卡帕斯,由此人領導特斯拉的AI項目。

雙方徹底決裂。

之後的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了。

2018年-2019年,GPT-2、GPT-3先後相繼面世。2020年,微軟正式成為OpenAI的金主。

雙方的合作有個前提:OpenAI僅授權給微軟AGI之前的技術。

怎樣才叫AGI?OpenAI自己説了算。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通用人工智能還遠得很,甚至能不能成都是個問號。

所以各方相安無事。

直到GPT-4的出現。


02

開源與閉源,Android與ios


背靠微軟後,OpenAI不再open,變得越來越封閉。

GPT-3.5時期,OpenAI還保持着些許初心,無償向公眾披露大模型的架構、硬件、訓練方法等信息。

但從GPT-4開始,一切都變了。不僅需要付費使用,各種數據也只獨家授權給微軟,甚至允許微軟在OpenAI董事會佔據一席之地。

OpenAI本質上還是技術團隊,微軟則是純粹的商人邏輯,雙方不可避免產生衝突。

這就是幾個月前OpenAI“宮鬥劇”的導火索,也是目前馬斯克與之撕逼的核心點:

“OpenAI已經轉變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軟事實上的閉源子公司。在新董事會的領導下,它不僅是在開發,而且實際上是在完善AGI,以實現微軟的利潤最大化,而不是造福人類。”

言外之意就是説:OpenAI已經淪為微軟的“賺錢工具”。

你搞閉源,就是單純為了賺錢,就是扇我老馬耳光。

曾經説好的夢想,都是騙人的是吧。

邏輯再簡單不過了。

比如, Linux在技術領域的地位獨一無二,但出現得晚,商業價值遠遠無法與Windows匹敵。

又比如,Android稍晚於iOS推出,儘管Android目前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收益遠遠不及iOS。

過去的經驗吿訴我們:開源系統什麼都好,但就是沒閉源系統賺錢。

AI是一樣的道理。

GPT-4現在依然是遙遙領先,更別提不知是否訓練完成的GPT-5。

但後來者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既然先發優勢不可更改,那就學曾經安卓那一套,搞開源系統就是了。

開源意味着模型的源代碼、所有用於訓練模型權重和參數都是可公開訪問、可用、可修改的,並且允許轉載。

簡單來説,就是邀請全世界開發者給自己打工,以此來挑戰已有的閉源生態。

目前在這條道上最成功的,無疑是Meta。

開源大模型Llama2發佈短短几個月,通過Hugging Face下載的基於Llama的模型超過3000萬次,開源AI社區上發佈了超過7000個Llama衍生模型。

OpenAI不是牛嗎?我玩不過你,錢也沒微軟多。

那我直接退而求其次,你當ios、我當安卓,你吃肉、我喝湯。 

開源雖然賺得沒閉源多,但也不少啊。

想想硬件銷售以及生態合作夥安卓給谷歌賺了多少錢?廣吿收入、應用商店收入、服務和應用銷售……只要掌握着整個生態系統的底座,怎麼都能躺賺。

完全不虧的。

照這樣看來,OpenAI並不是沒有對手。

不論是Meta的Llama,還是谷歌的Gemma,都能用開源的方式,像曾經的安卓那樣在智能手機時代分一杯羹。

包括馬斯克自己,也未必不是這個想法。

如果有留意,我們會發現馬斯克對OpenAI的口頭態度是在實時變化的。

去年,馬斯克還在呼籲OpenAI停止訓練GPT。到今年就變了,只是讓對方開源。

也許他的真實想法,只是想讓微軟稍微停下歇一歇腳,給自己追上對方的時間。

包括全世界所有意圖分一杯羹的公司,之所以在風口浪尖對OpenAI口誅筆伐,大概率也都抱着類似想法,絕不是真的擔心人類的未來。

與其糾結要不要讓AI繼續進化,不如設法建立更準確、安全、可解釋、透明、穩健、一致、值得信賴的監管手段。

我們無可避免將創造出超越自我的事物,但必須要有約束它的手段。

什麼才是最佳手段?


03

尾聲


雖然在這波AI浪潮中,馬斯克看似一敗再敗。

但如今的格局,似乎正在朝他最初的預想那樣發展。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事實就是這樣。

前面説過,馬斯克認為防止AI失控的最佳手段就是:保持充分競爭。

只要市場上存在大量彼此競爭的AI相互制衡,即便少部分AI“變質”了,其他大量的獨立系統也會聯合剿滅它。

OpenAI不開源?沒事。

只要有資金、市場、需求在後面推動,一切限制都沒有意義。

谷歌、Meta、蘋果都不差錢,絕對會在開源領域卷的你死我活,與GPT-4形成競爭是遲早的事。

開源?那更好。

大模型市場門檻進一步降低,全世界中小公司都能參與。AI生態越發繁榮的同時,生態鏈也會越發複雜,彼此相互制衡。

制衡好啊,這樣才安全。

但是,以上未來的前提,是先發者領先的幅度,不能過大。

這就是這次訴訟案的另一個關鍵點:GPT,到底是不是AGI。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目前比較公認的説法是:通用的、達到人類智能水平的AI。

GPT-4肯定是沒達到這個水準的。

但OpenAI閉源後,外界根本無法得知,最新的GPT到底訓練到什麼水準了,有沒有摸到AGI的門檻?

目前,OpenAI方面除了否認GPT-4是AGI外,還沒有更多回應。

新的機會,悄悄發酵!
By admin
2024-03-05

2月以來,AI板塊成了超跌反彈幅度最大的主線,通信/計算機/電子/傳媒等平均都炒股了15%,寒武紀、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龍頭幾乎都從坑裏爬回來了一半。

短短一個月,市場對TMT的配置就圍繞着中外產業映射、新質生產力、半導體國產替代等多個方向快速輪動,大量的主題挖掘反映的其實更多是風險偏好的回升,敢於追逐去年四季度已經大幅調整的板塊。

其中,汽車、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傳統賽道其實也收穫了不小的升幅,反彈力度甚至高於一直穩增長,保持高分紅的煤炭、石油。經過一年的調整,前者估值已經來到一個較低的位置,等待重新被認可的機會。

這個機會,隨着此次“兩會”再次重點提出“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讓市場有了更明顯的感受。


01


上月2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的第四次會議公佈,要實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提出要有序推進重點行業設備等更新改造,積極開展汽車、家電等消費品以舊換新,形成更新換代的規模效應。

先説説對我們生活影響更大的“以舊換新”。

消費領域的“以舊換新”不是新例,這一舉措是結合當下內外需趨勢的判斷而提出的。

上一輪“以舊換新”方案曾於在2009年6月份出台,當年是什麼情況?

08年的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迅速降温,外需收縮對中國出口也造成不小的衝擊,09年1月出口曾經進入兩位數的負增長時期,拖累一季度GDP同比降速至6.4%。

當時,為了拉動內需提振經濟,政府打了兩張很重要的牌。一張是大家熟知的“四萬億計劃”,另一張牌,就是汽車家電“以舊換新”。

具體,國家三部門開展家電下鄉工作,對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等產品,按照銷售價格的13%給予補貼,之後又將補貼品類範圍擴大至熱水器、電腦、空調等。

2009年至2011年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補貼規模共300億,拉動消費3420億元,拉動倍數超10倍。農村每百户的家電保有量實現了質的突破。

來源:解放日報

汽車方面,從09年6月開始,國家通過減徵購置税和給出置換補貼,覆蓋乘用車、商用客車,載貨卡車等汽車品種。實行的一年裏,我國共計銷售汽車1628萬輛,累計同比增加63%。

那麼,市場如何反映這項政策利好?

09年政策剛落地時,市場尚且處在觀望期,但隨着政策落地加速推進,居民消費拉動逐步體現在企業業績之上,當年汽車和家電板塊逐步走強,回報率領先全行業。

以史為鑑,“以舊換新”對應着刺激內需,但市場真正關注的,無非是財政上如何補貼,出多少力,能刺激多少需求,出來多少增量的問題。

首先今時不同往日,無論是家電還是汽車,這些年隨着保有量和滲透率一路提高,已經很難再有大的上升空間。

上一輪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這一輪,更多的是把上一輪銷量轉化成增量。

常用家電的安全使用年限也大多集中在8-10年,而大規模家電下鄉活動結束也已超10年。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08-2013年三大政策期間,國內家用空調/冰箱/洗衣機銷量分別達約3.0/2.9/1.9億台,距今到了更換的時間點,還要考慮疫情三年被延遲的更換需求,未來隨着房地產逐漸企穩得到釋放。最近的數據顯示,3月家用空調/冰箱/洗衣機內銷排產分別同比+17.3%/12.2%/5.3%。

在基本面和政策雙重利好預期下,原來估值已經很低的白色家電順勢醖釀了一波反彈,格力,海爾,海信家電年初至今都積累了不少升幅。

從09年至今,在需求側,汽車消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去年,在地產鏈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汽車對消費數據的拉動效應在持續增強。

當前汽車市場沉澱着較強的更新需求。

其一,從汽車歷史報廢週期看,2022年報廢量與2006年銷量相當,但汽車年銷量先後在09年和13年跨過1000萬和2000萬大關,未來也將進入報廢註銷階段,目前報廢高峯期仍未到達,意味着新增替換需求至少還能託着銷量往上走,以舊換新的政策正好能加速換車週期。

其二,乘用車消費價格彈性更高。近幾年新能源汽車扛起了汽車消費的大旗,隨着滲透率提升,面對同質車型供應的增加,需求顯得相對不足,所以持續地在打價格戰。年初至今,車企為在淡季裏守住份額,紛紛響應了比亞迪的降價,這是市場行為。

那政策思路上,方案突出強調了要“加大財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可以看到,未來具體的補貼政策還有待落實。

有機構預測,財政對消費品以舊換新支出預計約2000億左右,刺激耐用消費品更新需求約4000億左右,推動社零增速提升1個百分點。

雖然不足以複製當年的增速,但對於支持消費板塊中產品力較為突出的公司業績修復,應該是大有幫助的。


02


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以舊換新一起提出,消費和生產是互相促進的循環關係,但這輪設備更新不能簡單理解為產能擴張。為什麼?

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與設備更新通常發生在宏觀經濟壓力小,設備利用率不斷抬升的復甦階段,如2004-2008年,2010-2011年,2017-2018年,2021-2022年,對應着製造業投資增速提高,同時設備利用率偏高。

如今在供大於求的基礎上要求中上游擴大投資,是不切實際的。

去年產能利用率才一度見底,最新的PMI也表明市場需求增速慢於生產,價格水平仍然疲弱,部分行業的庫存週期還未到主動補庫的階段,企業投資意願是不高的。

設備更新的説法在歷年經濟工作會議中多有提及,但內涵已經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結合關鍵詞,這次的提出可能對應着幾個目的:1)複製供給側改革,加速部分行業產能調整出清;2)拉動新一輪設備投資,提高高端化、數智化、綠色水平;3)引導PPI走出負區間。

從供給側角度,設備投資目前大致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大部分行業因為產能過剩或者需求不足而且長期缺乏資本開支;二是設備折舊壽命逐漸縮短,傳統領域的行業固定資產折舊比例大都超過了50%。

傳統設備領域,例如船舶、機牀在設備壽命上均處於替換週期,是有望受益於政策的行業。

以週期性明顯的船舶行業為例,08年泡沫被戳破後行業陷入過剩局面,上一輪大週期裏有超過10%以上修建船舶的平均壽命超過20年,船體老齡化影響下游運輸能力。除此之外,船舶行業對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明確的指標劃分,意味着航運業將推進傳統燃料船的替換。

來源:圖蟲

頭部船企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中船防務、中國動力等都是受益標的。尤其在經歷整合行業集中度提升之後,中國造船業在新接訂單、造船交付量和在手訂單量方面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國船舶更是中字頭裏的景氣標的。

還有工業母機。

製造設備的機器是生產一切工業品的基礎設備。從機牀更新週期來看,傳統機牀的更新週期約為8-10年。上一輪機牀投資建設高峯期是2011-2014年,現正進入新一輪更新換代週期。

近期山東省發佈了對工業母機的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工業母機產業實現營收超過700億元,2027年超850億元;到2027年重點企業工業母機國產化率達到75%左右。

自2月初觸底以來,政策利好成了板塊反彈的一味良藥,板塊在反彈中積累了超30%的升幅。

當然了,因為並非大規模的製造業投資,設備更新能夠對相關板塊與整體內需帶來多大的增量同樣依賴於政策的具體力度(比如大力度的貸款、抵税優惠)。


03


在當前需求不足為經濟主要掣肘的情況下,因為財政政策更容易轉化為實體經濟的消費與投資,從而拉動經濟,工具加碼力度尤其受到市場關注。

從兩會提出的工作目標來看,2024年GDP目標維持5%不變,財政赤字率擬按3%安排,規模比去年還多了1800億元。

如果把專項債、特別國債納入赤字範圍,那麼實際赤字水平已經達到6.6%的水平,高於去年的6.1%。而且考慮到去年四季度發行的1萬億國債主要將於今年使用,國家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特別國債,規模也是1萬億元。

新增加的1800億赤字和特別國債都由中央承擔,這説明中央是有在主動加槓桿,為地方財政挪出空間。

目前資本市場裏,產業趨勢的驗證對緩解AI賽道資金擁擠度的狀況至關重要。所以未來是繼續維持高勝率的啞鈴型策略,還是擁抱基本面主線,這就要看財政刺激的兑現程度了。

如果從財政刺激,到需求回暖,再到實體經濟主動加槓桿的過程逐步兑現,資源型行業(有色金屬、石油、貴金屬)和傳統制造業(船舶製造、鋼鐵、汽車、家電、造紙)等順週期板塊或許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不妨繼續關注。

突發!神祕資金又攜鉅款入場
By admin
2024-03-05

問大家一個問題,看着下面這張圖,現在讓你回到2月5日,你會怎麼做?

答案肯定不言而喻,加倉猛幹啊。

可惜沒有如果。

春節前,國家隊可謂是使出洪荒之力,從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甚至小盤股指數中證2000,全買了個遍,用了4100億元就把大盤從2635點拉回3000點,滬指上演酣暢淋漓的八連陽。

就在大家以為神祕資金要功成身退,萬萬想不到其今日再次攜鉅款,強勢控場。

1

滬深300ETF放巨量

今日的A股隱隱有要調整的趨勢,早盤三大指數低開,上證指數至少三度翻綠。關鍵時刻,神祕資金果斷出手。

9:30開始,華泰柏瑞基金滬深300ETF的成交額就快速放量,僅是上午收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滬深300ETF易方達成交額分別達到50億元、48億元,華夏和嘉實旗下滬深300ETF成交額也分別超過23億元、11億元。

而這4只滬深300ETF昨日成交額僅分別為35.77億元、9.45億元、6.47億元和14.83億元。也就是説今日上午半天的成交額超過昨天一整天的量。

午後開盤,四隻滬深300ETF繼續高歌猛進,截止收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和嘉實滬深300ETF成交額分別為99.25億元、93.30億元、42.09億元、37.35億元,合計成交額271.99億元,環比增長3倍。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如果我們放眼光放到上週滬深300ETF的成交額變化,也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一點。2月8日,這四隻滬深300ETF尾盤突然放量,合計成交額環比前一日放大1.65倍至166億元。

2月8日那天發生了什麼?四個字形容:巨量拋盤。

當天上午,滬深兩市成交額就達到近9000億元,全天成交額1.35萬億,實屬罕見。要命的是,三大指數還高位跳水,主要股指跌逾2%。

就在大家哀嚎沒來得及下車,A股肯定要來一波回調了。神祕資金直接用真白銀表明態度。到了晚上,針對坊間流傳的量化策略恢復、DMA業務監管等傳聞,一一回應關切。

之後的A股走出盤中就完成調整的獨一無二回調方式,繼續上演逼空行情。

千言萬語,想必大家也能看出箇中深意,這次真的不要小瞧國家隊託底的決心。

高盛最新研報維持對A股的高配評級、對H股的中性評級,預計2024年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預期收益為10%。該投行認為“國家隊”的積極買入在近期對市場起到託底的作用,並有效提振了投資者信心。

目前已經確定增量資金就有500億的險資、170億元的A50ETF募集規模。

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聯合出資設立的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鴻鵠基金已經完成了產品備案,具備入市條件。

A50ETF也已經完成募集工作,下一步就是建倉等上市。就連“牆頭草”北向資金在2月也爆買600億元。

摩根士丹利在本週一的最新報吿中表示,全球長期投資者撤出中國股票市場的行動已經按下暫停鍵。今年2月底,中國股市的資金外流情況已經放緩,區域主動型基金已經開始增持成長型和科技股。

增量資金這塊看起來是穩了,下一步,A股關鍵要選對方向。

2

A股要看什麼方向?

做投資肯定要關注3月的重磅會議。最關鍵的三個數據是今年GDP增長目標5%左右,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先發1萬億。

在去年5.2%的高基數情況下,今年的目標要繼續增長5%左右,可以預見後續會有更多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推出。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報吿繼續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符合普遍預期。“實際上,考慮到基數因素影響,今年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意味着實際經濟增長動能要強於去年。”

從經濟增長動能來看,除了內需,新質生產力也將是重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吿也把“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作為專章放在第二位。

東吳證券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吿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科技含量提高了。除了之前提及的“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量子和生命科學”外,智能網聯新能源車、新興氫能、新材料和創新藥急需鞏固和加快發展。而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內容大幅增加,數字基礎設施和算力體系可能成為重要抓手。

3

美股迎來關鍵一週

美股這邊也將迎來關鍵數據和重磅人物的講話。在地區銀行又暴雷的情況下,這事關美聯儲降息預期到底要如何變化。

現在投資美股就讓人有點進退維谷的意味,投吧,你又害怕會高位回調。不投,人家又天天新高。這股尷尬氣氛似乎也傳遞到局內人。

創歷史新高之後,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25%,納指跌0.41%,標普500指數跌0.12%。

本週美聯儲主席將攜手2月非農數據重磅來襲。

當地時間3月6日至3月7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赴國會做證詞陳述,屆時鮑威爾講話應該會給最新降息預期給出新的線索。

3月8日,美國將公佈2月非農報吿,如果再次超出市場預期,在這1月CPI超預期回升、核心PCE環比反彈的情況下,有可能意味着通脹仍然強勢,可能會進一步推遲美聯儲的降息步伐,進而對市場走勢產生更大的影響。

摩根大通開始唱衰美國經濟並下調標普500指數點位,認為美國經濟敍事可能會從“金髮姑娘”情景轉向類似1970年代的滯脹,將對資產配置方向產生重大影響,預計標普500指數在年底時將跌至4200點。

黃金反而成了市場最亮眼的存在。

週二COMEX 4月黃金期貨報2126.3美元/盎司,刷新了該合約自1974年創立以來的最高紀錄,更是黃金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收於歷史巔峯。

現貨黃金向上觸及2120美元/盎司,續刷2023年12月以來新高,日內升0.26%

國內現貨黃金價格也水升船高,來到489.70元/克,品牌店的足金飾品價格最高達到637元/克。今日黃金ETF普遍上揚。

中信證券認為,美聯儲年內降息預期再度夯實,疊加NYCB風波再起導致市場對美國銀行業以及商業地產行業的擔憂加劇,內外金價共創歷史新高。

格隆匯基金日報 | 馮明遠、胡昕煒新動向!兩大交易所舉辦量化合規培訓
By admin
2024-03-05

一、知名基金經理最新動態

馮明遠所管基金進入佳禾智能前十大流通股東

2月29日數據顯示,佳禾智能最新公佈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馮明遠的信澳新能源股票現身,持股196.45萬股。

胡昕煒調研英諾特

近日,英諾特被機構調研,匯添富胡昕煒現身。近半年數據顯示,胡昕煒在管基金中,尚未持有該股票。

宋永明離任民生加銀基金副總經理

3月5日,民生加銀基金公吿,宋永明因個人原因於3月4日離任公司副總經理。

 

二、今日基金新聞速覽

兩大交易所舉辦量化合規培訓

日前,上交所會同深交所聯合舉辦量化私募機構交易合規培訓,幫助量化私募機構及時、準確理解量化交易監管思路和工作要求,切實提升合規交易水平,防範量化交易風險。據瞭解,來自28家頭部量化私募機構的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參加。

又有公募基金上報沙特ETF

證監會官網顯示,南方基金上報了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指數(QDII),3月4日材料已獲證監會接收。

納指ETF連續兩個交易日停牌1小時

在科技股強勢上升的背景下,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持續震盪上行,相關ETF也吸引大批資金。不過需要關注的是,有納指ETF溢價率超過15%,已連續兩個交易日開盤停牌一小時。

股基年內收益首尾差已超五成

數據顯示,權益類基金今年前兩個月的收益率表現分化,約80只基金收益超10%,單隻基金收益最高約兩成;而跌幅超過20%的權益類基金則有32只,單隻基金最高跌幅約36%。

年內超200名基金經理離任

年內超200名公募基金經理宣佈卸任旗下產品,多名基金經理更是進行了“清倉式”卸任。其中,120餘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出現了基金經理卸任的情況,112只去年收益為負。

 

三、今日ETF行情覆盤

A股三大指數今日升跌不一。盤面上,AI手機、貴金屬、汽車整車板塊升幅居前,CRO概念、教育板塊跌幅居前。

ETF方面,貴金屬領升,永贏基金黃金股ETF升2.68%。汽車股尾盤走強,廣發基金汽車ETF升2.26%。銀行板塊全面上升,華寶基金銀行ETF、銀行ETF天弘均升2%。

隔夜美股收跌,納指科技ETF跌逾5%。創新藥板塊跌幅居前,港股通醫藥ETF、港股創新藥ETF分別跌4.37%和4.27%。教育板塊繼續回調,教育ETF跌3.85%。

 

四、今日ETF交易情況

全市場ETF基金今日共有329只上升,有85只升幅超1%,共有512只下跌。

從成交額方面來看,全市場ETF基金今日合計成交額957.55元,較上個交易日減少224.44億元,有29只ETF成交額超過10億元,147只ETF成交額超過1億元。

在股票型ETF中,華泰柏瑞基金滬深300ETF穩居第一,成交額超62億。寬基ETF成交活躍,4只滬深300ETF今日上榜,成交額合計超270億元

回顧上個交易日的ETF規模變化,在3月4日的非貨幣ETF中,份額增加最多的三隻產品分別是:

易方達基金中證人工智能ETF,基金份額增加4億份,淨流入額為3.12億元。

國泰基金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基金份額增加1.74億份,淨流入額為1.58億元。

華夏基金中證人工智能ETF,基金份額增加1.01億份,淨流入額為1億元。

份額減少最明顯的三隻ETF為:

華夏基金上證科創板50ETF,基金份額減少9.86億份,淨流出額為8.43億元。

華泰柏瑞基金滬深300ETF,基金份額減少4.91億份,淨流出額為17.32億元。

華夏基金上證50ETF,基金份額減少3.92億份,淨流出額為9.61億元。

 

五、今日行情點評

今日A股大盤全天震盪分化,三大指數升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升0.28%,深成指跌0.23%,創業板指跌0.06%。全市場超4300只個股下跌。

量能小幅減少,兩市成交額10670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01億。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15.54億。

盤面上,AI概念股持續活躍,高新發展、大華股份升停。

消費電子概念股反彈,貝隆精密、福蓉科技、日久光電等升停。

飛行汽車概念股板塊拉昇,金盾股份升停。消息上,美國飛行汽車初創公司Alef Aeronautics表示,其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的預訂最近創下了新紀錄,訂單量已達到2850份。

軍工股早盤走高,觀想科技、立航科技升停。

汽車整車股尾盤異動,東風汽車、安凱客車升停。消息面上,國資委將調整政策對三家中央汽車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單獨考核。

今日市場有所分化調整,滬指仍然沿着5日均線向上,深成指、創業板指微跌,量能仍然維持在萬億以上。個股方面,普升局面不再,後續或轉向結構性行情。

華龍證券認為,2月市場連續上行,資金短期獲益明顯,2月末因部分在市資金存在“高切低”或擬入市資金觀望待機,引發市場短期調整。不過市場仍處於底部區域,當前佈局市場的價值明顯

 

六、基金產品最新動態

 

中國“AI教父”背後,是焦慮的中年人
By admin
2024-03-05

Sora的橫空出世,讓AI又火了一把,也讓OpenAI的CEO奧特曼成為了“AI教父”。

美國的AI教父奧特曼在吿訴世人,不要再掙扎了,GPT和Sora夠你們追趕一輩子了。

中國的“AI教父”則在吿訴觀眾,快點來買課吧,再不學學AI就要被時代拋下了。

這位“AI教父”就是李一舟。

1

“AI教父”的名頭,來源於Sora爆火之後,有人給李一舟的留言:

“自打Sora火了,你是AI圈子裏唯一一個可以和奧特曼平起平坐的華人大神”。

 

經歷這一爭議,大家才驚奇地發現,李一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售賣的AI課程《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已經賣出了25萬套,每套課程定價199元,也就是説,靠着這個課程,李一舟已經賺到了5000萬。

但是當這個“隱祕的角落”被公之於眾,李一舟也迅速迎來了翻車。

課程內容飽受外界非議的同時,李一舟的AI課也迅速在全網下架,用於售賣AI課程的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課”暫停服務,個人微信號也被禁止關注。

不過在此之前,許多人大概並不知道李一舟是何許人也。

李一舟個人賬户的簡介上這樣寫,他是“清華大學博士,多家科技公司創始人,人工智能深度研究和實踐者”。

這麼多真假難辨的頭銜,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唬人。

稍微瞭解一下就會發現,李一舟所謂的清華博士,實際上是美院的設計類專業,他的本科和碩士也是在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跟AI並不沾邊。

同樣,李一舟的起家也和AI甚至科技並不沾邊。

李一舟的出名,來源於多年前的一檔求職綜藝《非你莫屬》。

2012年,李一舟登上《非你莫屬》,在節目中舌戰羣儒,接連指出樂蜂網客户端載入程序特別慢、SOHO新開發的銀河項目內部是否有機等問題,最後居然收穫了周鴻禕、王小川等一眾企業家的哄搶。

2013年,李一舟從清華畢業,創辦了一家科技公司,但是融資只到B輪。

後續,李一舟又有類似皮膚檢測器、3D打印定製飾品以及卧室智能家居多次創業,不過很顯然,這些“科技”都是噱頭大於實際。

兜兜轉轉,李一舟還是發現了他最適合的行業——網紅。

最開始定位商業精英的李一舟主要是分享商業知識,然而流量一直很低。

直到21年,他開始教人怎麼賺錢——“窮人怎麼逆襲”“普通人怎麼變有錢” “35歲創業該怎麼打破信息差”,一下子引爆流量,粉絲量迅速站上了10萬這個台階。

嚐到甜頭的李一舟迅速賣起了課程,“一舟一課”,每週為觀眾上一節課,教人怎麼創業。

此前的創業儘管失敗,但是這次網紅行業的成功創業,迅速給李一舟打造起了抖音創業導師的人設,《一舟一課》一度衝到抖音創業課程銷售榜首。

李一舟因此4個月就變現2300W,粉絲也長到了一百多萬。

2022年,OpenAI發佈ChatGPT,很快引起了全球熱潮,也湧現了大量AI課程,李一舟也迅速轉移陣地,轉而推出《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主打“一家三口必學的人工智能課”,再次熱賣。

單純看李一舟的AI課程內容,很多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購買這些課程。

總共39節AI課中,李一舟介紹了他“自己”的“一舟智能”的操作頁面、和AI相關各類概念,以及孩子、打工人、老闆怎麼用好AI。

看似他什麼都説了,但是看完你會發現你什麼也沒學到。更別説這個“一舟智能”不僅沒有備案,很大機率是套殼,還涉嫌盜用AI繪圖模型。

因此,李一舟的成功其實並不來源於內容本身,而是他確實足夠敏鋭。

2022年9月份開始,李一舟每天都要直播接近3個小時。最瘋狂的時候,一天內就直播超過八個小時,直播間的在線人數也從1萬升到10萬。

從抖音短視頻開始,再到直播,現在開始開拓視頻號,李一舟一直在跟隨流量的流向改變自己的吸粉手段。

從最開始登上《非你莫屬》,他就知道自己能夠帶來的是針鋒相對的爭議,而現在的他也知道自己能夠帶給觀眾的,其實是一種在跟上時代潮流的錯覺。

李一舟的用户畫像相當明確,從爆火開始,他強調的就是“窮人”、“普通人”、“一家三口”,就像絕大多數對他口誅筆伐的人並不屑於去買這些課程一樣,他的目標羣體也並不是這一羣人。

他的目標羣體,可能是年近30、想跟上新時代的中年人,也可能是全職在家、不想脱離社會的家庭主婦,還可能是文化不高、想學習知識的小老闆。

對於這些人來説,李一舟就是他們淘金過程中,為他們遞上鏟子的人,這鏟子價格不貴,同樣也十分粗製濫造。

這樣的人,從來都不少見。

2

一百多年前,美國西進運動的高峯時期,一位移民宣稱自己在加州發現了金礦,一時間,全美乃至全球的普通人懷揣着暴富的夢想來到加州。

然而,成千上萬的淘金者來到加州之後,人口的急速增長使得衣食住行驟然短缺,物價飛升。大批的淘金者來來去去,死在淘金路上的人,比淘到金子發家致富的人,還要多得多。

在這波持續幾十年的淘金熱中,最後真正賺到錢的,有兩個人,一是藉此發明牛仔褲並大賣的李維斯,一個是買鏟子鎬子,後來又開辦銀行的米爾斯。

淘金者千千萬萬,最終賺到錢的人,反而是賣褲子、賣鏟子的人。

現在的“淘金熱”,無疑面向的是AI。

除了李一舟,在帶貨AI產品的還有超過700萬粉絲的“鶴老師”以及超過10萬粉絲的“張詩童”等一眾網紅。就在Sora剛發佈沒多久,甚至現在還沒正式公測的時候,Sora的學習課程已經賣得熱火朝天。

不管這些“鏟子”粗製濫造還是精雕細琢,都能順利賣出去,主要還是因為需要鏟子的人太多了。

《2021新中產白皮書》指出,中國新中產羣體對於工作最大的擔憂來源第一是年齡的增長,其次就是“知識技能更新快”。

在這個35歲即失業的年代,中年人最害怕的詞,就是失業。

數據顯示,1985-2019年間,全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從32.3歲上升到了38.8歲。

就業人員的平均年齡都達到了近40歲,公務員招考年齡卻限制在35歲以下,許多企業的招聘門檻也限定在35歲,裁員的底線也定在35歲,彷彿人在35歲以後的職場生涯就已然不復存在。

四川大學周偉教授分析了上海和成都兩市30萬份招聘廣吿,得出結論,上海8成以上、成都7成以上的社會職位都要求應聘者年齡在35歲以下。

以退休年齡再減去開始工作的年齡,35歲在整個職場生涯中,其實還沒能走完一半,但是就已經面臨着最嚴峻的失業危機。

對於這些焦慮的中年人,安於現狀等於被動挨打,只有主動出擊,還有一線生機。

於是,對於這些中年人來説,對於工作的焦慮變成了對於學習的熱情,區塊鏈、元宇宙以及現在的AIGC和Sora,一旦錯過了這些知識,彷彿就會錯過一整個時代。

除了這些前沿知識,語言培訓、技能培訓以及學歷提升,成為了焦慮中年人的最愛。

這些中年人的焦慮使得他們成為知識付費的忠實觀眾。統計數據顯示,短視頻平台上,頭部的知識領域博主,主要的粉絲羣體就是30-40歲的男性。

艾媒諮詢的數據也顯示,35-45歲的羣體,購買知識付費的比例達到了58.8%。其中,二線、三線城市的人佔到了接近一半,超過四成的人收入不過萬。

圖源:艾媒諮詢

“焦慮”這個詞,看到後來,變成了一個“難”字。

如果人到中年之後,不需要面臨“學習新技術”的壓力,那麼還會為了純粹的“興趣”去購買課程、成為韭菜的人,到底還會剩多少?

結語

AI創業者“為夢想窒息”,騙投資者的錢,和AI賣課網紅販賣焦慮,騙觀眾的錢,從某種角度來看,並沒有什麼區別。

不少人調侃李一舟,彷彿這樣就能站在制高點,就能證明自己真正懂AI,看着這個精明的騙子,帶着一羣傻子,鬧出一個天大的笑話。

大家樂於看到這種變化——彼時為李一舟爭論不休的周鴻禕,現在還在AI行業的前沿;而當時舌戰羣儒的李一舟,藉助三寸不爛之舌成為了“AI教父”。

這些話題之間,當然有很多討論的空間。

但是把李一舟捧上神壇的,並不是傻子,而是無數個焦慮的普通人。

與其思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地賣課賺錢,不如想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深陷其中。

資金已到位!萬科迴應美元債償付,房地產新信號也來了
By admin
2024-03-05

作為房企“三好學生”,萬科近日陷入債務展期風波,昨日更是遭遇了慘烈的股債雙殺,並以一己之力帶崩了房地產債券市場。

今日早盤,萬科股債延續跌勢。多隻債券均大跌,其中“20萬科04”跌超8%,“21萬科02”、“21萬科05”也跌超4%。

萬科A股價也一度跌逾2%,港股萬科企業一度跌超4%,創下自2014年12月以來的新低

臨近午間,萬科就美元債償付問題公開回應美元債VNKRLE 5.35(5476.HK)所有資金已經到位,償債工作在有序鋪排中。

在公開發聲後,午後萬科A股價轉升,收升0.53%報9.48元;萬科企業午後跌幅收窄,收跌2.5%報5.46港元,總市值651億港元。


償債能力引發擔憂


小作文“傳聞”,掀起萬科驚濤駭浪。

上週有傳言稱,萬科正與以保險公司為主的貸款機構商談非標債務延期,其中與新華資產100億元的債務展期談判被拒絕。

雖然,“債主”新華資產迅速闢謠稱該消息不實,但依然引發了市場對萬科償債能力的擔憂。

據萬科2023年第四期中期票據募集説明書,除新華資產的97.82億元之外,萬科的非傳統融資主要借款方還涉及平安銀行、泰康資產、中原信託和中誠信託等金融機構,金額合計253.82億元。

數據顯示,2024年,萬科在境內信用貸款到期金額為93億元人民幣,分別為上半年50億元和下半年43億元;境外約有105億元人民幣的公開債券到期。

總的來看,萬科今年要還債約200億。不過據萬科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萬科在手現金為1036.80億元。

其中,萬科將於今年到期的美元債分別是VNKRLE 4.2 06/07/24、VNKRLE 5.35 03/11/24,發行規模分別為6億美元、6.3億美元;另一筆為VNKRLE 3.45 05/25/24,發行規模為14.45億元人民幣。

針對3月11日優先期的美元債VNKRLE 5.35 (5476.HK),萬科與金融機構交流的會議紀要顯示,萬科將通過自有資金、境外主體分紅回購以及銀團貸款來償還。萬科方面稱:

“現階段,公司境外本身有一些資金資源,哪怕沒有銀行貸款,也能覆蓋這筆債務。我們會根據市場變化,結合貸款情況,綜合考量使用自有資金的比例和銀行貸款的比例。”

資料顯示,萬科該筆美元債起息日為2018年12月11日,發行金額為6.3億美元,票面利率5.35%,2024年3月11日到期,最後交易日為2024年3月6日。


政府工作報吿釋放房地產新信號


事實上,這不是萬科第一次被“傳言”引爆“股債地震”。

去年10月,萬科就遭遇了“債務危機”傳聞擾動,不過在深圳國資力挺以及一系列的資產甩賣自救之下,萬科渡過了那次危機。

有市場人士分析表示,由於市場銷售沒有明顯回暖,房地產市場信心不足,所以一旦有債務展期方面的消息,市場的反應就會非常敏感。

今年以來,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今天,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吿也傳遞房地產新信號。其中指出,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變化,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完善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吿還在“穩妥有序處置風險隱患”部分中提出,要“優化房地產政策,對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要一視同仁給予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

而在國家發改委發佈的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中也提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高質量完成保交樓任務,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等。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目前房地產行業面對的並非簡單的資金問題,拿地、銷售、客源、貸款乃至同質化產品競爭都存在一定壓力。

房地產市場在歷經十幾年快速發展後,與經濟增速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疊加”相對應,特別是疫情下,購房者信心不足,房企爆雷影響了購房者的安全感,所以使得很多寬鬆政策對於市場的作用低於預期。

整體看,當下房地產市場需要購房者恢復信心,部分三四線城市依然處於調整中。

他指出,市場都期待2024年3月繼續出台積極政策,依靠政策拉動小陽春。未來房地產市場依然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出台。

華菱電子創業板IPO終止,上市前多次分紅,依賴前五大客户
By admin
2024-03-05

據深交所官網信息,近日,因山東華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電子”)及保薦人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決定終止對華菱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圖片來源:深交所官網

格隆匯瞭解到,華菱電子曾在2023年12月對第一輪審核問詢函進行了回覆,其中關於技術與創業板定位、關聯方與關聯交易、收入增長持續性、毛利率變動等問題遭到問詢。2024年1月,深交所已發出第二輪審核問詢函。

華菱電子專業從事熱敏打印頭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股權結構方面,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股東新海科、新北洋、北洋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33.95%、26.80%、21.30%,公司目前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發行前股權結構圖,圖片來源:招股書

本次申請上市,華菱電子擬募集資金6.5億元,用於高端熱打印核心模塊產業化項目、產業基礎研發中心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

募資使用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1

上市前多次分紅

 

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華菱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約4.71億元、5.9億元、5.98億元、3.09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0.98億元、1.26億元、1.22億元、0.7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上市前有多次分紅行為。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華菱電子有4次現金分紅,分紅金額分別為2390萬元、9560萬元、9560萬元、7170萬元,其中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現金分紅與同期淨利潤接近。

主要財務數據及財務指標,圖片來源:招股書

華菱電子現有主要產品為熱敏打印頭,產品結構較為單一。熱敏打印頭是利用焦耳熱效應進行信息打印的電子器件,是熱打印機的核心部件,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金融、商業零售、物流、工業製造、家用、醫療、交通運輸等行業領域。

熱敏打印頭按照技術路線不同,分為厚膜產品和薄膜產品;按照打印幅寬不同,分為2英寸及以下、3英寸、4英寸及以上。報吿期內,厚膜產品的營收佔比在90%以上,是公司的重要收入來源。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圖片來源:招股書

據審核問詢函的回覆,薄膜產品在分辨率、打印速度指標方面整體高於厚膜產品,且相同分辨率的薄膜產品在打印效果、精細化程度方面要優於厚膜產品。華菱電子厚膜類產品以低分辨率產品為主。

報吿期內,華菱電子的毛利率為35.99%、36.26%、36.38%和36.96%,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

公司與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對比情況,圖片來源:招股書

華菱電子存在部分原材料依賴境外供應商的風險。報吿期內,公司向三菱貿易、Maruwa(Malaysia)、勤遠科技等三家主要境外供應商原材料採購金額佔總採購金額的比例在60%左右,境外採購佔比較高,其中向三菱貿易原材料採購金額佔總採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42.69%、45.79%、37.96%和42.34%,佔比較大,如果公司與主要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係發生變化,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

 

2

依賴前五大客户

 

華菱電子所處的熱敏打印頭行業具有進入壁壘較高、行業集中度較高的特點,其中厚膜產品中羅姆、AOI、華菱電子三家公司佔比約98.81%;薄膜產品中,京瓷的市場份額最高,達到68.42%;阿爾卑斯和東芝北斗等日本公司薄膜產品也有一定市場份額,華菱電子薄膜產品市場份額較低。此外,湖南凱通電子有限公司等國內公司的熱敏打印頭也開始生產。

2022年厚膜、薄膜產品市場格局,圖片來源:招股書

熱敏打印頭是多種技術及工藝的高集成化電子元器件,技術及工藝複雜,需要專業且具備行業經驗的人才,資金投入較大。儘管行業具備較高的進入壁壘,但境外企業不斷嘗試擴大市場份額,且境內廠商加入市場,華菱電子面臨着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報吿期內,華菱電子的研發費用為4566.15萬元、5849.52萬元、6405.78萬元、2907.83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9.70%、9.92%、10.70%、9.42%,研發費用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華菱電子在國內採用直銷模式進行銷售,在境外採取貿易商銷售和直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報吿期內,華菱電子前五大客户收入佔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51%、60.20%、51.81%和56.09%,佔比較大,主要由於公司的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生產熱打印機或熱打印機芯的廠家較為集中導致。未來如果公司與主要客户之間的合作關係發生變化,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經營業績。

公司面臨着存貨跌價風險。報吿期各期末,華菱電子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約0.75億元、1.19億元、1.7億元、1.33億元,整體呈上升趨勢,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2.48%、36.39%、46.96%和36.54%。未來如果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出現原材料、庫存商品價格下跌的情況,公司可能發生存貨跌價風險。


3

結語


近年來,儘管華菱電子的營業收入呈增長趨勢,但淨利潤存在波動,同時公司的部分原材料依賴境外供應商,收入較為依賴前五大客户。身處熱敏打印頭這種技術密集型行業,公司還是得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來提高自身的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