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產業在疫情衝擊下,旅行社已經沒有生意上門。交通部為了讓業者活下去,祭出紓困2.0版,但在實際執行面上,有旅行業者反應,齊頭式補助,對體質健全的業者而言相當不公平。

交通部觀光局日前公告觀光產業的補貼要點,旅行社營運負擔,總公司補貼10萬元、分公司5萬元;員工薪資部分,只要沒有領取勞動補補貼,且員工減薪沒有超過2成,將補貼業者支付減薪前薪資的40%,最高補助到2萬元,連續3個月。

有旅行社業者反應,一間中型旅行社,員工至少20至30人,小型旅行社僅4至5名員工,不論旅行社規模,總公司一率補助10萬元的營運基本開銷,對於更大型且體質較健全的旅行社而言,相當不公平。

另有新型態電商旅行業者直指,政府對旅行社結構的認定,是相較傳統的業態,薪資約3、4萬間的行政人員,隨著網路普及,許多旅行社已經轉為電商,旅行社會聘請高薪工程師及行銷人員,薪資均超過政府設定的5萬元門檻,最高只能補助到2萬元,對旅遊電商業者相對不公平。

台灣觀光策略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昭輝建議,可參考去年的繳稅資料,依照繳交的稅金分成一、二、三等級,繳稅多的旅行社可取得優先順序權依比例取得補助,稅繳愈多,政府補貼愈多,算是對旅行社的經濟貢獻表示回饋;薪資結構則可參考勞保的投保金額,補助該金額的4成,而不應該限制至多2萬元上限,才能留住好人才。

觀光局統計,全台有3990家旅行社、近4.4萬員工。交通部長林佳龍日前曾在記者會中坦言,旅行社的型態9成都是10人以下,所以補助1個月10萬元營運支出對業者很有感;大型旅行社大概是5家左右,個位數。

林佳龍說,這些年因陸客曾衝很高,導致過度投資、過度競爭,在疫情衝擊下也是體檢,政府初步要挺住、避免失業潮;接下來轉型升級是下階段重點,有企業就利用此時培訓員工,當景氣復甦時做到第一筆生意。

#紓困2.0版 #齊頭式補助 #旅行社 #補助 #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