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蝮:我就比其他蛇毒了一点点_百科TA说
尖吻蝮:我就比其他蛇毒了一点点
作者  杨璐
阅读 4540赞 18
到了渐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逐渐隆升,这些升起的群山,刚好挡住了尖吻蝮向西边扩散的脚步,于是才形成了如今这般主要分布于中国和越南的局面。至于台湾岛上活动的尖吻蝮,很有可能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地壳上下交替变化导致台湾与大陆出现了数次分离和连接的情况。

尖吻蝮,蝰蛇科,尖吻蝮属的一个有毒单型蛇,自古以来民间流传甚广的五步蛇说的就是它,相传只要被五步蛇咬中,五步之内必死

其毒之烈,让人闻风丧胆!

后来大概是某些人被咬后不懂得看蛇眼色,多走了几步,于是又有七步蛇,百步蛇之类的名声传了出来……

总之嘛,尖吻蝮有毒是真的,但实际上据研究尖吻蝮的毒性之比眼镜蛇强上了一点点,和海里面那群妖魔鬼怪完全没得比,只不过由于比较常见,尖吻蝮在民间的传说甚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尖吻蝮

尖吻蝮的起源

有研究表明,尖吻蝮和亚洲复属是蝮蛇亚科中较为原始的一个类群,关于蝮亚科蛇的起源在国内外已有多种推测和假说,而目前有关尖吻蝮属和亚洲蝮属物种的起源和演化一直没有明确的报道。

且由于化石资料的缺乏, 对系统发育关系的重建和演化关系的探讨只能依据物种的形态特征及现今的地理分布、生态资料, 并结合古地理、古气候等广泛的资料和其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在第三纪早期的始新世,中国东南环境干燥,是尖吻蝮的起源之地

古地理的研究表明,从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中国南方地区还不如现在这般山峦重叠,反而地势平坦,处在干燥的亚热带气候之中

这种气候最适合于尖吻蝮生存

始新世起源之后,由于受到高纬度气候的影响,尖吻蝮开始逐渐向低纬度地区扩散。

到了渐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逐渐隆升,这些升起的群山,刚好挡住了尖吻蝮向西边扩散的脚步,于是才形成了如今这般主要分布于中国和越南的局面。

至于台湾岛上活动的尖吻蝮,很有可能是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地壳上下交替变化导致台湾与大陆出现了数次分离和连接的情况,尖吻蝮或许就是在这时进入的台湾岛。

古人眼中的尖吻蝮

最早的尖吻蝮名叫“巴”,后来渐渐的变为形容尖吻蝮所处的区域也被称为“巴地”,再后来处于巴地的巴人创造了自己的国家“巴国”,由此巴字也渐行渐远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于812年在永州任职期间写下《捕蛇者说》,文中写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因而得名永州异蛇异蛇晾干后入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在当时作为特殊贡品,由太医“以王命”着力征集

这篇课文我至今难以忘怀。

文中所说的“永州异蛇”,其实就是五步蛇,也就是如今的尖吻蝮,以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总会觉得柳宗元夸大其词,毕竟“触草木,尽死”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出现在正常生物上,现在再来看,立刻就发现了盲点——由于尖吻蝮通常背面棕黑或者棕褐色,头两侧土黄色,所以平时为了隐藏自身,一定会更喜欢待在颜色相近的枯草丛或者枯叶堆里。

枯叶堆里的尖吻蝮

久而久之,古人见每次发现尖吻蝮就是在干枯的草丛中,再加之尖吻蝮毒性之烈,当时无药可医,于是便自然联想到了尖吻蝮身周的这些草是因为它的剧毒而枯萎的,于是才有了“触草木,尽死”这样的传言

事实上从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尖吻蝮的毒也早已不是无解的,许多医院尤其南方一带都有专用的五步蛇抗毒血清,只要能坚持到医院,就有挽救的可能

现如今,永州市人工养殖异蛇技术逐渐成熟,由古代的《捕蛇者说》放到现在,应该是“养蛇者新说”!

除此之外,古人里面对于尖吻蝮研究最通透的,当属中医。

尖吻蝮在各大中医典籍中有着不同的名字。比如“蝮蛇”(尚待更科学的考证),古人口中的蝮蛇与如今《中药大辞典》中所记载的“蝮蛇”可不是同一种生物

《本草经集注》载: “蝮蛇,黄黑色如土,白斑,黄颔尖口,毒最烈

《本草拾遗》载: “蝮蛇,形短,鼻反,锦文,亦与地同色”。

《唐本草》载: “蝮蛇作地色,鼻反,口又长 ,身短,头尾相似,大毒。一名虫元蛇,无二种也。山南汉、沔间有之”。

《本草图经》载: “蝮蛇形及不长,头扁,口尖,头斑。身赤文斑,亦有青黑色者”。

《本草纲目》载: “尔雅云: 蝮虺身博三寸,首大如擘。是以蝮虺为一种也。郭璞云: 蝮蛇惟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细颈,大头,焦尾,鼻上有针,锦文如绶,文间有毛如猪鬣 ,大者长七八尺。......柳子厚宥蝮蛇文云: 目兼蜂虿,色混泥涂。其颈蹙恧,其腹次且。宸鼻钩牙,穴出棒居”。

《本草纲目拾遗》载: “湖志所言碧飞,吾杭山乡多有之,土人名方胜板,以其遍身花纹如锦中方胜形,匾似板,故名。......蛇即方胜板,虺即土锦 ,俗呼灰地匾是也。

从这些本草中所述的外形来看,与如今《中药大辞典》中的蝮蛇相差甚远,反而与《辞海》和《全国中草药汇编》中的“蕲蛇”类似。

尖吻蝮

而“蕲蛇”这个名字,指的其实还是尖吻蝮。

蕲蛇关于蕲蛇的文字记载首先出现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蕲蛇以“白花蛇”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又别名“褰鼻蛇”,直至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白花蛇释名出现“蕲蛇”之名,时珍曰:“白花蛇,释名蕲蛇、褰鼻蛇。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

白花蛇因其为名贵药材而作为贡品,李时珍考察发现蕲州产的白花蛇与蛇贩子出售的白花蛇有很大不同,因此而作《蕲蛇传》

此后,“蕲蛇”这名字为历代医家沿用,但因已习惯“白花蛇”之名,所以“白花蛇”也应用广泛

今中国药典《中华本草》《新编中药志》等均以“蕲蛇”之名收录

总的来说,人们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小心尖吻蝮的存在,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因为被尖吻蝮咬伤来不及送医院而死亡,所以那些被蛇咬伤的人,不管认不认识咬伤自己的蛇是什么,最好都到医院检查一遍,以防万一。


参考资料:

[1]周娜娜,吴孟华,张英,马志国,何倾,曹晖.乌梢蛇和蕲蛇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8,41(09):2230-2235.

[2]张树人.蝮蛇的本草考证[J].时珍国药研究,1997(03):9-10.

[3].湖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  永州异蛇(尖吻蝮)[J].湖南农业,2020(11):36.

[4]郭鹏,张服基.尖吻蝮属和中国产亚洲蝮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378-381.

18
  • 作者  杨璐|发布:2021-03-06 11:26:57    更新:2021-03-06 11:26:57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