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人將平平凡凡、渾渾噩噩過一生!想跟他們不同,先自問這 2 題|經理人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frankie's via shutterstock

80%人將平平凡凡、渾渾噩噩過一生!想跟他們不同,先自問這 2 題

2019-01-02 當責顧問公司總經理 張文隆

天才與笨蛋不同的是,天才知道他是有限制的。 ──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物理學家

你「問心無愧」嗎?

我們並不很認識自己。我們常常兀自自言自語,或向外大吼大叫:我問心無愧!如果還要加強的話,再補一句:我心中坦蕩蕩。事實上,常是並沒有「」── 認真而誠實地問幾個關鍵難題;也沒有「」── 心中有標準、原則或普世價值觀、或法規;當然也沒有 ── 認真而誠實地在評比後回答自己。而是,心中早有定見,早已原諒了自己,為自己找到許多藉口,也合理化這些藉口,準備應付外戰了。

我們常常總是無心的 ── 你「心」中的標準在哪裡?是我們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或是我們專業領域裡的「倫理」,或是我自己或組織奉行的「價值觀」?或是最後一道防線的「國法」?我們常常心中一片空白,卻說成心中坦蕩蕩。

所以,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當你發現一個政客對著媒體說:問心無愧,心中坦然時,我們的警戒心立刻升起。有時甚至立刻聯想到,他可能是有罪的,他在隱瞞什麼?他想圓什麼藉口?

領導者要懂得「問心」,更要有「自覺」

但,對於企業人 ── 尤其是要成領導人的,問心是否無愧是個重要手段,先不談無愧或有愧,「問心」幫助你改正錯誤比防範錯誤還多、還重要。問心,並認真而誠實地回答,然後訴諸改善或提升的行動,已成一種重要的自我認識與領導自我的工具了。

在領導力的開發與實踐上,許多專家不斷告訴我們,學習領導自己的比重大於領導別人,而領導自己中一個重要理念,是英文稱 self-awareness,中文意義是自我察覺,或簡稱自覺

《與成功有約》的柯維(Stephen Covey)說:

「自覺是我們要有能力從我們自身騰出來,去檢視我們的思維、我們的動機、我們的歷史、我們的原稿、我們的行動,以及我們的習慣與趨向。」

所以,自覺包含深深的個人誠實心理,要自我發問並回答一些很困難的問題。

在領導上,這些困難問題除了比對前述的倫理道德或價值觀與法規之外,自我察覺包含如:

  • 我看到了我的行為與想法 ── 宛如有一位中性的第三者在一旁觀看。
  • 我知道我的行為會影響到其他人。
  • 我了解自身強處、弱項與限制 ── 總的來說,蠻喜歡自己的。
  • 我是有一些天賦與特有個性,還很有創意的。
  • 我總是活出價值觀,守住原則;總是有勇氣說出真相,我不會無事自擾。
  • 我崇尚自由與紀律,想揚長補短,也想發展更好的社交關係。
  • 我愛人,也希望被愛。

所以,自覺是有自知之明,能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發揮發展:

  • 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核心價值觀、長短程目標。
  • 自己的強項、弱項、限制 ;敢於坦率承認失敗並承諾改進。
  • 自己的自信、自謙與自嘲 ;務實、有幽默感。
  • 從他人眼中看出自己 ,找到差距。

從他人眼中看清自己與自己要看清自己,兩者之間並沒有關聯,但合起來就成了自我察覺的全部了。自覺 ── 覺察自己、認識自己,從 2500 年前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時代就開始要求了。他說: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

500 年來,耶穌會訓練許多人才到孤立無援、千里之外的異域裡工作,成功地工作,如,來中國的明朝利馬竇、清代郎世寧;他們培訓所秉持的 4 大領導特質之一,正是自覺。在訓練自覺時,他們被要求了解自己的強項、弱項、價值觀與世界觀;自覺還是其他 3 項特質的基礎。

要了解清楚哪些核心信念與價值觀是絕不容許改變的,也因而形成一股重要的穩定力量,讓領導人不致隨波逐流;知道什麼能變,什麼不能變,勇敢地捍衛使命,充滿自信地做出創新或調適。

自覺,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在這自省過程中,讓自己深刻瞭解:我是誰?我怎樣過來的,我要往何處去?我要怎樣過去?我的強項與弱項在哪裡?我熱愛什麼?我的核心價值觀與信念是什麼?耶穌會的會士在自覺上有長達 30 天、全神貫注的所謂「神操」,為自覺奠定了堅定的基礎。然後,會士們每人每天都要有兩次的省察(examen);當代許多領導人至少每周一次 ── 芸芸眾生一生或許沒一次?

30 天全神貫注的自省自覺「神操」中,肯定會在願景、使命、價值觀與軟實力上的悟透與參透。日後揚帆險惡四海,這個參悟透的「道」宛如「壓艙石」,讓船在航行惡海時,不致輕易翻船。

中國南北朝時,從印度來中國傳佛教的菩提達摩(後被尊稱為「達摩祖師」),是佛教中國禪宗的開宗祖師。菩提本意即為「覺悟」。達摩曾在嵩山少林寺中面壁苦修長達 9 年,也曾在石洞中留下號稱至高無上武學《易筋經》與《洗髓經》。

30 天神操比起 9 年面壁,可能又小了一大號,但自省自覺的功夫是不可少。孔子的弟子曾子曾說,他每日三省自身 ── 反省的標竿是自己訂下的 3 個「價值觀」。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稱為《大學》的八目。八目從格物開始,依序而動,最後連到平天下。中間到誠意時已大致就緒,正心是確立個人的價值觀與信念,大功告成。後面接續的,是外向的行動了;正是從自我的修身開始,然後逐次擴大應用到環境,乃至四海天下。我說,我們企業人大約不會想到要治國、平天下,那麼縮小規模成為:治「團隊」、平「公司」,如何?

要治「團隊」、平「公司」,在當今時代也不容易了,因為這團隊可能是跨國團隊,這公司可能是跨國國際公司,其內成員包含各種不同種族與民族。記得有次與一家大客戶總裁討論管理問題,他說有次到歐洲視察業務,歐洲區總經理是荷蘭人,說:「當然可以依總公司方式運作 ── 只要合乎歐洲風格。」後來,他又到了美國,美國總經理也是類似的說法,提的也是要合於美國風格。那麼,台灣總公司,你要的是那國風格?總裁更早提出的可是要:One Company, One Team。

我說,風格這名詞太也鬆散。我們要談的是文化,是企業文化,是讓這家公司在國際運作上成就 One Company、One Team 的企業文化;國際卓越公司在國際運作中,用的是企業文化,不是所在國文化,至多只是尊重所在國文化。

當然,

台灣總公司的願景、使命與價值觀,是要施行到全世界各個分公司裡,這是卓越國際公司常例,也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 平天下、治公司的道理;勇敢的台灣國際企業領導人們,一定要有這樣的信心與勇氣。

可惜,我們對企業文化信心不足、不重視,甚至付諸闕如;於是,面對洋番、平治天下是有些辛苦,追根究柢要回到領導人的「修身」上,再往前推就是格、致、誠、正的自覺功夫了。

領導人領導國際公司宛若領導自己個人,在個人層級上,先把個人願景、使命、價值觀堅定弄清楚,再來是弄清楚企業層級的願景、使命、價值觀 ── 兩層級都要弄清楚而且堅定不移,這些可是日後要用以安內(番)攘外(番),有系統地治國、平天下要用的。

所以,很顯然地,不論凡夫俗子或國際領導人,「問心無愧」都是大哉問。很認真地問,對自己的價值觀、使命與願景,或道德、倫理、法律,真是無愧嗎?很可能認真而問、誠實以答後,總是愧汗淋漓。

你「勿忘初衷」嗎?

「勿忘初衷」,可是我真有「初衷」嗎? 我們在勉勵別人或勉勵自己的時候,也常常提到「勿忘初衷」,或「回到初心」這個初衷或初心,也總是說者無心,聽者也無心的無意義狀態。

初衷的「初」是在何時,現在可能再描述一下當初的初衷嗎?或時已不可考,記憶也不清,或不具時代意義了,那可以是去年初或今年初剛剛規畫出來的「初衷」嗎?當然可以。我擔心的是,你連今年初的初衷也沒有,卻老是在談或被激勵要「勿忘初衷」。

這種初衷或初心,指的應該是心願 ── 當初,還沒被複雜環境嚇到時的願望。

說不定當初想得更多,也想過:願望成時是何樣貌?有何好處?為什麼想達成那樣?要用什麼方式達陣?

當初不知天高地厚、不畏山高水深,勇敢作夢;現在長大了,知道完夢有多難,務實了、害怕了,還愈想愈怕,願望就愈埋愈深。居然有人不知好歹,勉勵你「勿忘初衷」。於是,勾起記憶勉力再試;或者,本來就在猶疑進行,現在更堅定了。

我的「初衷」,現在的「六福村」

其實,這也是小了幾號的願景、使命、價值觀的架構,下面的真實小故事分享給你。那是一篇小學生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

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座一、二十公頃的大莊園。在莊園中,種滿綠草。莊園裡也有許多小木屋,還有烤肉區、遊樂區,及休閒旅館。除了我自己住以外,我還要跟前來的遊客分享,也有住處供他們休息。

據說當時班導師的反應是:畫了一個大叉,點評「不切實際」,並要求重寫。實際上呢?大約 30 年後,新竹關西六福村動物園就誕生了。

譯自印度梵文佛家經典《華嚴經》的這句話:「莫忘初心,方得始終」,連蘋果賈伯斯生前都喜歡引用。

30 年「初衷」夠不夠長?還記得前文中提到的百年想像?默克醫藥公司前執行長維吉羅斯在 1991 年的想像,想像來到 2091 年,要他們勿忘當年初衷 ── 默克人對抗疾病、減輕病痛、協助人群的默克人精神。一百年要始終如一,中途容或有分歧也終要歸正。距今約百年前的 1920 年代,默克創業者喬治.默克的格言是:

Medicine is for the patient, not for the profits. The profits follow.(醫藥是為病人的,不是為利潤的,利潤會隨後跟到)

現在應該仍是勿忘初衷。

小人物的我們也有初衷。在哪裡?找回它,可能在小學裡、大學畢業時、就業時、升官時、專案啟動時 ── 是的,專案計畫也是有初衷,可能還很難做到,請別輕易放棄。據說,美軍在專案計畫完成後的績效總檢討會議中,第一句話總是問:起初的目標是什麼?要跟後來改得亂七八糟的新目標再做比較檢討的。

說初衷,太模糊,具體來說有如下述,它至少包含後述中的一項:

  • 願景: 夢想、遠景、長遠大目標(BHAG)、中短目標,定量、定性描述都算。
  • 使命: 為什麼要這樣做?目的、宗旨、意義何在?也想過如何完成嗎?高空級的使命宣示亦可。
  • 價值觀: 必守住的一些原則,終極價值觀或工具價值觀皆可;別隨波逐流了。

我初中(或現稱的國中)時的初衷不夠遠大,後來已修正了,現在正勇往直前奮鬥中。你的初衷呢?有學者說,

這世界裡約有 80% 的人將平平凡凡或渾渾噩噩地過完一生;「勿忘初衷」可以幫助人們進入另外 20% 的人生。

以願景、使命、價值觀為鑑、為準,至少形成個人文化,你才可能大言「問心無愧」,也勇敢地勉人勉己「莫忘初心,方得始終」,成就人生。

(本文整理、摘錄自《價值觀領導力》,商周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價值觀領導力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