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的職能幾乎重疊,怎麼搶贏業界巨頭?這家竹科公司為何不怕缺工、還年年擴編!|經理人
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 攝影

要求的人才都一樣,怎麼搶贏業界巨頭?這家竹科公司為何不怕缺工、還年年擴編!

2023-11-10 採訪・撰文 簡鈺璇

當你需要的人才,跟半導體、IC 設計巨頭高度重疊時,怎麼跟它搶人才?

新代科技(下稱新代)是以生產工具機控制器為主的製造業者,它需要電機、機械工程、資工等背景的人才,幾乎跟半導體、IC 設計重疊。

然而,這家資本額不到台積電的 1/1000、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公司卻說自己沒有缺工問題,而且「企業持續在擴張,每年員額至少擴編 10% 以上,年年都是滿招。」

分析求職動機、賦予工作價值,自願離職率低於業界平均

新代董事長兼總經理蔡尤鏗表示,小型企業要更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挑選人才的同時,別人也在挑選你,能不能讓求職者知道你厲害在哪,就很重要。」將新進人員的起薪對齊科技業,是最基本的。但相對小型的企業,就算把年度分紅、獎金加進來,一定也不及對手。

延伸閱讀:面對餐飲業缺工、高離職率,貳樓如何做到新人留任率 9 成?

每次面試,人資團隊都會跟求職者說明新代的產業地位。舉例來說,蘋果(Apple)電腦的外型能做得如此圓滑平順,靠的是控制器命令工具機打磨、切削。控制器如同工具機的大腦,技術含金量高,全球只有台灣、中國、日本和德國做得出來,新代正是台灣最大的控制器製造商。明確賦予這份工作價值,比較能勾起求職者進一步瞭解的興趣。

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分析求職者的動機,媒合職缺與人才。行政總監黃芳芷分享,不少設備工程師來面試都會提到,過去在半導體公司工作,儘管具備機械專業也只能顧機台,能猜測他們來到新代,是想擁有更大的舞台。所以讓他們有機會寫程式操控機械手臂或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自然能提高職缺吸引力。

再舉個例子,觀察到某位求職者每 3 年轉換公司,公司類型由小換到大,可以推敲他們來新代只是累積經驗,穩定性不高;相反地,如果他是從小喜歡組樂高積木,提到機器人眼睛就發亮,這類型的人才具備熱忱,就是適合的人才。

延伸閱讀:已經祭出高薪、甚至跨產業搶人, 為什麼還是找不到人?3 張圖解答缺工現況

「與其找市場上最優秀的人進來,不如找到最適合的,把他變成人才。」黃芳芷表示,相較於看重實質報酬的求職者,追求自我實現與工作意義者會留得更久,這也是新代流動率低的原因之一。根據 104人力銀行 2022 年《人資 F.B.I.報告》,電子業、製造業平均自願離職率超過 15%,新代則在 10% 以下。

走進校園、與同業聯手出擊,翻轉製造業「黑手」形象

過去台灣中小企業喜歡默默耕耘,但黃芳芷認為,隨著少子化、人才朝科技業聚攏,製造業必須主動出擊。新代從 15 年前就陸續贊助 5 所大學的機械、電機相關科系製作專題,提前在校園布局,增加企業知名度。

2022 年起,他們跟伺服器機箱廠勤誠合作辦理「智慧機器人產學研習營」,由新代出師資與機械手臂,勤誠提供場域,利用暑期課程指導學員操作機械手臂,再到勤誠工廠生產線解決問題。

成果發表採小組競賽機制,最快完成、準確度又高者可獲得 10 萬元獎金。後來勤誠也將同學的程式碼稍做修改、用在產線上,「對學生來說,能夠把所學用在解決實際製程問題,而不是為競賽而競賽,這種成就感是更大的。」

黃芳芷提到,舉辦營隊能翻轉製造業就是「黑手」的印象,也能拓展同學日後的職涯路徑,去年開始與同業合作,把營隊規模辦得更大、題目出得更貼近現場,「走出企業,跟外部合作,對攬才絕對是加分的。」

Profile

蔡尤鏗、黃芳芷
新代科技在 1995 年成立,以製造工具機控制器為主,2018 年新代旗下成立台灣聯達智能,生產機械手臂、工業機器人、以及智慧製造之雲端產品,2021 年 2 家企業合計營收近百億。黃芳芷為新代科技行政總監、聯達智能董事長;蔡尤鏗為新代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