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周二(8日)晚間9點19分發生芮氏規模7.0級地震,隔日上午7點27分,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發生6.6級地震,兩次地震是否存在關聯?中國大陸地震專家認為,雖然九寨溝與新疆強震位處不同地震帶,但動力源同為印度洋板塊,根據地震發生的「成叢」特性,這兩次強震說明中國大陸可能將步入地震活動頻繁時期。

據北京晨報報導,截至8月9日下午5點,川震後共發生3級以上餘震19次,新疆震後則是共發生3級以上餘震14次。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專家孫士鋐分析,九寨溝強震震央屬龍門山斷裂帶,新疆精河強震則屬天山地震帶中帶。地震帶不同,但都在青藏高原周邊,動力源同樣來自印度洋板塊向歐亞板塊的推擠。

孫士鋐指出,印度洋板塊以每年5公分的速度向北和向東擠壓,將青藏高原抬升。在抬升過程中,青藏高原鬆軟的物質東移,而四川盆地為剛性物質較堅硬,鬆軟物質受到阻擋,形成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中心資料顯示,有歷史記錄以來,距九寨溝強震震央附近200公里範圍內,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6次。

孫士鋐說,地震活動有周期性。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地震偏少,規模6以上地震低於往年平均水準,也低於全球水準及預測次數。由於地震發生有「成叢」的特性,也就是一個時代多、一個時代少,加上四川和新疆接連強震,說明中國大陸現在又處於地震活躍階段。

#地震 #餘震 #中國 #新疆 #九寨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