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十二生肖
- 外文名
- 12 Symbolic Animals
- 别 名
- 十二属相
- 地 区
- 中国及东亚地区
- 意 义
- 纪时 民俗 信仰 文学 艺术 收藏
- 起 源
- 中国先秦
目录
“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3]
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鸡矣。
[5]
午,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
[3]
该记录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与现代相比,除“辰虫巳鸡”外,其余完全相同。
[2]
《诗经·小雅》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反映午马相对。但学者指出,秦简的午对应鹿而非马,午马不过是巧合。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
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鸡、亥猪而已。其余龙虎以下,非食也。春,木王,木胜土,土王四季。四季之禽,牛属季夏,犬属季秋,故未羊可以为春食也。夏,火王,火胜金,故酉鸡可以为夏食也。季夏,土王,土胜水,当食豕而食牛。土,五行之尊者;牛,五畜之大者。四行之牲,无足以配土德者,故以牛为季夏食也。秋,金王,金胜木,寅虎非可食者,犬家而无角,虎属也,故以犬为秋食也。冬,水王。水胜火,当食马,而礼不以马为牲,故以其类而食豕也。
[5]
[4]
十二生肖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5]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5]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
[5]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岁星说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
[4]
[96]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4]
[6]
十二生肖图腾说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
[7]
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8]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9]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人兽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
[10]
《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十二生肖外来说
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11]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
[12]
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用木星作为年的周期,“岁星”绕行一圈刚好十二年。《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
十二也经常用于其他方面。《左传·哀公七年》中载,“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后汉书·苟爽传》云:“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
[13]
生肖动物秉性各异,古今学者一直对其选取和排列提出众多观点,但每种观点又难以自圆其说。
十二生肖民间故事说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
[4]
十二生肖动物习性说
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啃未时之草而苗,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14]
十二生肖五行阴阳说
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指出,十二种动物被安排是因为形体缺憾。
“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但明代学者朗瑛在《七类修稿》反驳:“庶物岂止十二不全者?”他提出“地支在下”,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着偶数,属阴,占六地支。虎五爪,龙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六地支。
[14]
阴阳学说解释生肖排序并非朗瑛创见,宋朝学者洪早在《旸谷漫录》中已有类似观点。朗瑛还将动物性情和阴阳学说相结合,把排序原因具体化:
“如子为阴极,幽潜陷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午为阳极,显明刚健.以马配之;马快行也。丑为阴也,俯而慈爱生焉,以牛配之;牛有舐犊。未为阳也,仰而秉礼行焉,以羊配之;羊有跪乳。寅为三阳,阳胜则暴,以虎配之;虎性暴也。申为三阴,阴胜则黠,以猴配之;格性黠也。日生东而有西酉之鸡.月生西而有东卯之兔,此阴阳交感之义,故曰卯酉为日月之私门。今兔舐雄毛则成孕,鸡合踏而无形,皆感而不交者也。故卯酉属兔鸡。辰巳阳起而动作.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焉。龙蛇,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潜寂,狗司夜,猪镇静,故狗猪配焉。狗猪,持守之物也。”
[4]
十二生肖佛教说
十二生肖鼠
老鼠偷吃粮食,证明“仓鼠有余粮”,说明这户富足,家中鼠多象征富裕。
清代方叡颐《梦园丛说》记载粤东一种“钱鼠”玩具,叫声好像数钱。老鼠能发出数钱般的声音。旧时湖北等地以此声为吉祥之兆。浙江一带却认为“前半夜主得财,后半夜主散财”,而崇明一带则认为此声预示祸灾祸。
[16]
鼠的繁殖能力强,民间常作为生殖崇拜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亲戏称为“鼠胎”或“鼠肚”。清末画家任预《十二生肖图册》,《子鼠图》五鼠正抢食罐中瓜籽,而“籽”与“子”音同,表达多子意味。 老鼠与葫芦、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组成吉祥图案,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
[17]
吐宝鼠是藏传佛教中财神的誓言物,黄财神、财宝天王、毗沙门天王怀中都抱有吐宝鼠。吐宝鼠原生活海中,天、人、龙三界所有摩尼宝全部是吐宝鼠吐出来的。
十二生肖牛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牛,曰太牢。”《清史稿·礼志一》:“太牢,牛一,羊一,豕一”,牛都是最尊贵的祭祀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春秋战国的诸侯会盟,国君执牛耳割血,涂在嘴里。
[18]
哈尼族的创世神话《奥色密色》,记载牛的各部分化作自然万物的故事。汉族地区崇拜牛王,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注》称牛王本为南山大樟,被人盗伐,“树渐,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后逐渐人格化,演变为牛首人身,又讹为冉伯牛。成都就有始建康熙七年的牛王庙。
[19]
十二生肖虎
虎是百兽之王,寅虎相配,甲骨文“寅”字如箭矢状,《说文》中“寅”意为“阳气上升,虽上有冻土,必破土而出”,与虎的凶猛刚阳之气契合。如果说商代铜器虎食人卣反映古人对虎的畏惧,那在战争的虎烙印,则代表对征服的渴望,行军打白虎幡旗,晓勇者为“虎将”,调兵用虎符,兵器有虎纹……
[21]
长沙南陀大塘遗址中出土的7000年前的土陶器,出现人面虎头的“长獠牙人面纹”;6500年前的濮阳西水坡原始墓葬也有蚌壳堆塑的虎形象,与龙相对,虎居左为尊。
[21]
中国文化向来龙虎并称,《周易.乾卦》以龙虎比喻乾坤、天地,龙飞在天、虎行于地。龙虎星象视为守护星神,《史记》载刘邦”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21]
虎在中国民间传说以白虎神和西王母最出名。二十八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星群组成四象,后又与五行配五色学说结合,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道教将四象纳为守护神,白虎成为“白虎神”。《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居于玉山,“人面虎身……豹尾虎齿而善啸,篷发戴胜”,职务是刑神,掌管疾病和生死。其他虎神还有水神天吴、刑神蓐收,财神赵公明的坐骑也是黑虎。
[22]
十二生肖兔
嫦娥奔月传说源于《淮南子.览冥训》,嫦娥在月中有玉兔相伴。兔是月的象征。《春秋运斗枢》说:“行失瑶光,则月出兔”。《乐府诗集》有“白兔常跪捣药虾蟆九”的诗句,晋朝傅玄在《拟天问》中吟:“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23]
古人认为月中有兔的原因,有说月面阴影像兔,又说月亮和兔属阴,还有说兔鼻有豁与月的圆缺相感。
[23]
闻一多考证,以兔为月之精始于汉,先秦为蟾蜍,其后转为蟾、兔。
[24]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有玉兔和蟾蜍一起捣药,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也有蟾兔与月亮描绘。到晋代兔已单独代表月亮。
[23]
十二生肖龙
上古神话的龙并非神圣不可侵犯,女娲炼石补天,“杀黑龙以济冀州”。龙在汉朝后成为皇权象征。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船、坐龙辇,皇帝死去叫龙驭宾天。清朝龙袍以九条金龙合“九五之尊”,北京故宫的龙图案数不胜数。百姓使用龙纹就会惨遭不测。
[27]
龙是行云布雨之神。《淮南子.说林训》称,“旱则修土龙”,《论衡·乱龙篇》说,“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致雨”。宋代以来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龙王庙,每逢水旱灾害,人们都要向龙王献牲,让它控制雨水,祈祷风调雨顺。
[28]
也有说龙不能自行决定降雨,《西游记》中泾河龙王因违反玉帝降雨旨意而被斩首。
龙象征出人头地,不同凡响。孔子称赞老子”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诸葛亮称为“卧龙先生”,蔡邕常醉卧街头而人称“醉龙”,家长望子成龙……
十二生肖蛇
蛇多以负面形象出现。“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贪婪;《农夫和蛇》写出蛇的狡猾和冷血;狠毒之人被形容为“蛇蝎心肠”。
[29]
蛇多为巫术鬼怪的形象。《山海经》 的巴蛇“食象,三岁而出骨”,柴桑飞蛇。《续博物志》的钩蛇“中木则折,中人则害”;《格致镜原》中人蛇“人立而行,遇人辄嘻笑,笑已即转噬“;《酉阳杂俎》载孙叔敖斩双头蛇;清人陈鼎在《蛇谱》载唤人蛇,应者“虽去隔数十里蛇必至“;梁绍壬的量人蛇;《神异经》中的率然蛇……
[30]
中国古代神话的女娲和伏羲均为人首蛇身,《鲁灵光殿赋》描“伏羡鳞身,女娲蛇身”,《帝皇世纪》《路史》《拾遗记》《史记.补三皇五帝》也有记载。河南南阳军帐营东汉早期墓画像石,伏蔑执矩,女娲执规,上身着衣,下露蛇尾,相对而立。新疆的唐代古墓中的伏羲女娲交合像,他们腰身以下是交合的蛇躯。
[31]
十二生肖马
历代君王将帅以拥有骏马为荣。周穆王拥八骏。汉武帝为取得大宛汗血宝马两次远征大宛。唐太宗钟爱“六骏”, 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刻在昭陵以表彰战功。还有秦始皇的“追风”、“白兔”,项羽的“乌骓马”,刘备的“的卢”,关羽的赤兔,等等。
[33]
十二生肖羊
《周易▪泰卦》以十—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之春来,阴消阳长。在岁首用“三阳开泰”寓示吉祥平安,民间改作“三羊开泰”,以年画剪纸等描绘三只大羊祈祷国泰民安。
[35]
上古神话中名叫“獬豸”的独角神羊,是司法审判之神皋陶的助手。王充《论衡·是应》:“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又《杂五行书》:“县(悬)羊头门上,除盗贼”。
[33]
獬豸还是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瑞兽之一。
[34]
十二生肖猴
“猴为人祖”的传说颇多。《山海经》载,“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可见夸父(即举父)形象实乃猴子。成都地区神话认为盘古开天地,猴群中的伏羲女娲繁衍出人类。古吐蕃在《西藏王统记》中载其先祖系狲猴所变。羌族神话《木姐珠和冉必娃》,冉必娃用火烧掉全身猴毛成了美男子。
[36]
《西游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猴形象的光辉代表。孙悟空的原型,有说取自印度神猴哈奴曼;也认为是神话形象无支祁。宋代《太平广记》描绘无支祁,”善应对语言……形若猿猴……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蹲疾奔“,与孙悟空的武艺本领相似。
[37]
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源于古人认为猴子能”避马瘟“,在马厩里养猴能及时发现病马扩散,陕西渭南很多拴马石桩上也雕石猴。
[38]
十二生肖鸡
玉兔与月亮,金乌与太阳常相提并论。《淮南子· 精神》说“日中有蹬乌”,即三足乌:日乌、金乌、金鸦。明代杨慎的《艺林伐山》说“日中有金鸡”,日与月,太阳属东方酉鸡却位于西;月亮属西方卯兔却居于东,原因是“日月阴阳互藏其宅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吟“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39]
古代计时简陋,雄鸡司晨成日出而作的号令。《诗经》中,“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还有以”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催促国君上朝。孟尝君被困函谷关,门客学鸡鸣骗开关门。东晋祖逖“中夜闻荒鸡鸣,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发愤报国。
[39]
十二生肖狗
《汉书》载,帝高辛氏有狗名盘瓠,取犬戎吴将军首级被赐以少女,“随盘瓠升南山产子,男女十二,后繁盛也“。《搜神记》扩充说盘瓠是皇后耳朵跳出的金虫变成。西南的苗、畲、瑶、黎、侗、壮、佤等民族,也传说盘瓠是族群始祖。少数民族还有狗取谷种的传说,哈尼族认为,天神女儿把五谷带到人间,被贬成狗。
[41]
古人认为日月食是天狗所吞。宁波有谚“天狗吃月亮,地下放炮仗”,怀化人说“天狗吃月,脸盆子敲缺”,试图以声响吓退天狗。天狗还导致妇女不育。妇女供奉“送子张仙”,他手执弹弓仰天瞄准,据说是射杀天狗。
[42]
十二生肖猪
畜牧户供奉豕神、栏神。豕神本职厕神,南方农村厕所和猪圈多合二为一,故厕神多兼职圈神。厕神即紫姑神,或死于厕的西汉戚夫人。猪栏神是姜太公,封神时姜太公把为自己预留的东岳神让给黄飞虎,自己当猪栏神。浙西一带常在猪栏张贴黄纸,“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45]
猪的肥头大耳是福气象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说文》云“聃,耳曼也”,段玉裁注“耳曼者,耳如引之而大也”
[98]
。乐府《长歌》:“仙人骑自窟,发短耳何长。”《三国演义》中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45]
俗信猪能预兆雨水。《诗·小雅》载“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投荒杂录》中说雷公“豕首鳞身“。《西游记》的猪八戒“原是天蓬水神”,“敕封元帅管天河,总督水兵称宪节”,天蓬本是道教紫微北极大帝的四将之一,充分体现猪崇拜和云雨之神的关系。
[45]
生肖动物为主题的民俗丰富多彩,以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娱乐游艺、服饰饮食等方面为主,具有长期演变发展的历史性、因地制宜的地域性、根植传统的民族性、以需求为导向的功利性。
十二生肖鼠相关
农历正月廿五为“填仓节”,粮商米贩祭“仓神”老鼠。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载: “当此新正节过,仓凛为虚,应复置而实之”,填仓节当晚不许点灯,当晚是老鼠嫁女。但老鼠嫁女日,各地并不划一,当天人们炒黄豆拌以红糖,撤于屋隅。
[46]
陕西一带在屋角撒盐巴米粒,称“老鼠分钱”。 苏南则脱鞋当迎亲花轿,果皮当礼盒。
[17]
老鼠嫁女也是年画和剪纸的重要题材。画面中花轿灯笼鼓乐队俨然人间嫁娶盛况,
[17]
抬轿奏乐的是鼠,唯新娘和新郎的模样各地不同,鼠形人形甚至有繁衍之神。鲁迅在《狗猫鼠》中回忆,“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轻易便睡,等候它们的仪仗从床下出来的夜。”
[47]
十二生肖牛相关
鞭春牛又称“打春”,意在劝民农耕。《周礼·月今》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后固定于立春。人扮“句芒神”鞭打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宣告新年劳作开始。后用纸牛,牛肚事先装入五谷,鞭后散落,象征“五谷丰登,谷流满地”。
[17]
清代每年给地方下发《春牛芒神图》。图中春牛各部位颜色根据当年干支与五行阴阳的关系设计,芒神的年纪、服饰、姿态也是如此,起到历书的作用。
[19]
十二生肖虎相关
人们认为虎是孩子的保护神。新生儿用虎骨水洗身以祛除疾病。孩子们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陕西,外甥满月舅舅送黄布虎,进门时折断虎尾寓意丢掉坎坷。山西,外甥生日舅舅送虎枕,也能当玩具。
[50]
端午节还盛行把布老虎给孩子当玩具,布老虎需突出老虎的勇猛。
[51]
东北鄂伦春族,小孩佩戴虎爪和虎牙以驱鬼辟邪。
[50]
象人斗虎起源于汉代,由人扮演的虎与人相斗,唐以后被舞狮取代。客家地区依然保留由斗虎演变的舞虎习俗。台湾在庙宇庆典或妈祖诞辰时也有舞虎。
[51]
“虎斗牛”是东营的民间舞蹈,主要情节分“饿虎寻食”、“虎猴相戏”、“牧童放牛”和“耕牛救主“四部分,表现老虎凶猛和耕牛的沉稳勇敢。
[51]
十二生肖兔相关
十二生肖龙相关
舞龙又称龙灯会,有竹龙、布龙、纸龙、铁皮龙等品种。程自牧的《梦粱录》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制灯烛万盏,望之婉蜒如双龙之状。”重庆铜梁,舞龙队伍到民居前向主人问好,主人放鞭炮欢迎,以糖果答谢。佛山彩龙以竹篾、铁丝做骨架,头尾用纸糊,龙身蒙丝绸,以剪纸、绒球装饰。
[28]
二月二 “龙抬头”,民俗认为蛰伏的龙抬头,雨水渐多。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载,“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28]
人们在这天理发,希望像龙那样精神;北方人家用彩纸、草秸穿成串悬于房梁,称“穿龙尾”;这天要吃面条、烙饼或水饺,分别象征龙须、龙鳞和龙耳。
[27]
十二生肖蛇相关
南平樟湖镇有蟒蛇吐火驱瘟的传说,遂立庙供奉蛇王。
[54]
当地元宵游蛇灯,蛇灯由竹篾木板制成,一条蛇灯小的有30多块灯板,大的有700多块、连接起来长达几百米。
[30]
七月七日为蛇节,村民将装有活蛇的瓮,置于庙中朝拜,盛游全村,有人戏蛇于手臂,还有人戴枷锁装罪犯,认为可消灾免病。
十二生肖马相关
蒙古族八月末有马奶节和赛马节,为期一天。牧民们带上马奶,早晨开始赛马,比赛结束后,人们以马头琴歌唱,开怀畅饮。香港人好赛马,以“马照跑,舞照跳”形容回归后生活方式不变。农历大年初三是新年赛马日,人们挑马下注图个好彩头。若遇到马年场面更为盛大。
[56]
十二生肖羊相关
羊头敬客流行于新疆哈萨克族,主人端熟羊头朝客,客人持刀先割羊头,割肋肉献长者,再割羊耳给幼者,然后任意割一块给自己。
[58]
西域民族流行“叼羊”游戏,骑手们分成几队在几百米外争夺羊,以叼羊到终点者为胜,获胜者当场把羊烧熟分给参与者。
[59]
十二生肖猴相关
耍猴表演可溯至东汉,《西京赋》绘百戏,”猿狖超而高援“。唐昭宗酷爱猴戏,”赐以排袍,号孙供奉“。宋后猴戏在市井大行。明宰相胡惟庸驯养猴子十余只供驱使、歌舞。《清稗类钞》载凤阳艺人韩七,全用猴子串演戏剧,从敲锣打鼓到生旦净末丑都由猴子充当。
[61]
现代动物园和马戏团也有猴表演踏单车、跳火圈、走钢丝、翻筋斗……
戏曲武生演孙悟空,在脸谱、扮相、动作等自成一派,也称为猴戏,代表人郝振基、杨小楼、盖叫天等。
相传华佗发明“五禽戏”,模仿动物动作以舒筋通络,其中之一便是猿猴。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猴拳”,模仿猴子轻灵敏捷的动作。
十二生肖鸡相关
雄鸡勇斗,古人想象其有辟邪神力。清初陈昊子《花镜》:“雄鸡能角胜,目能辟邪”。南朝宗慎《荆楚岁时记》载: “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正月初一不杀鸡,这天是鸡的生日。成都一带春节期间仍流传在门楣贴鸡画。
[40]
土家族称踢毽为“踢鸡” ,男女相聚踢“鸡”,接到“鸡”就可用草去追打任何人,青年借此追打意中人。大理白族流行“鸡米礼”,单礼为一只公鸡和一坛米酒;双礼为两只大公鸡, 一坛米酒一坛谷种,在嫡亲或姻亲中互送。
十二生肖狗相关
雷州半岛到处都有石狗蹲立,现存古石狗近10000只,人称“雷州兵马俑” 。石狗源于秦朝汉越融合的图腾崇拜,现今雷州人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红白事均拜奉,祈福、祈雨、送子、忏悔等。
[62]
雷州人还爱吃狗肉,俗语“狗肉滚三滚, 神仙站不稳”。石狗食狗相互交融。
十二生肖猪相关
汉族凡重大祭祀必用猪祭品,并以猪头为重,俗称“猪头三牲” 。吴谷人《新年杂咏》:“杭俗,岁终祀神尚猪首……选皱纹如寿字者,谓之‘寿字猪头’ ”现今江浙一带在腊月仍储备腌制咸猪头为年货。清明节广东人爱用烤猪祭祖,俗语“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形容祭后全家分食祭品。
[63]
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退回猪前蹄,婚后次日,夫妻带双份挂面及猪后蹄回娘家,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东北汉满族也有结婚“离娘肉”。西双版纳布朗族婚礼,男女两家用竹竿串起猪肉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亲”。
[63]
生肖信仰,是中国传统宗教哲学和术数文化结合,辅以生肖动物性情的联想,形成的想象性信仰体系,进而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核心是生肖对其所标记的人和事起决定作用。
十二生肖本命年
“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本命年被视为不吉之年,故又“坎儿年” 。各地都有本命年挂红避邪的传统。大年三十,逢本命年,大人小孩都换上红内衣红内裤,扎红腰带,最好再佩戴红色饰物,如红丝绳、红项圈等,此所谓“本命红” 。
[65]
一些地方,本命年除夕夜忌出门,已婚男子还要妇人陪伴。
道教把六十甲子神化为太岁神,如癸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端坐;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左持剑右持巾。
[5]
[2]
本人出生干支年称“本命太岁”,身处当年为“值年太岁”。人的吉凶祸福和年运都由太岁神掌控。北京白云道观元辰殿,塑了六十甲子太岁神。人们在农历新年或自己生日,到元辰殿祭拜值年太岁和本命太岁,希望禳解灾祸。
[65]
[66]
十二生肖取名
宋朝文人邹应龙,生于乾道八年壬辰(1172 年),取名“应龙”。相传唐伯虎生于寅年寅月寅日(1470年),取名唐寅。过去民间流行给孩子取贱名为乳名,这样好养活。于是属狗的作家老舍乳名叫“小狗尾巴”,属羊的画家叶浅予乳名是“阿羊”。
[67]
十二生肖命理
将生肖与六十花甲子相配,再赋予阴阳五行属性,产生不同命格,称六十甲子纳音。癸卯属金箔金,为“出林之兔”;乙卯属大溪水,为“得道之兔”;丁卯属炉中火,为“明月之兔”;己卯属城头土,为“丛林之兔”;辛卯属松柏木,为“瞻宫之兔”。
[5]
[68]
[69]
唐朝李虚中以年月日干支推算人的命理。宋初徐子平推广为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即“四柱八字”。
[68]
算命术有星宿照命和神煞人命之说,看星宿神煞多以日柱干支,与其他三柱或大运、流年等干支进行比照。如生日天干为庚金,生年月时地支为亥,即“文昌入命”,但不单庚见亥,有歌诀:“甲乙巳午报君知,丙戊申宫丁己鸡。庚猪辛鼠壬逢虎,癸人见卯入云梯。”文昌命者,聪明过人,利科考福禄加倍。
[69]
生肖论命多属牵强附会。”早鸡劳碌命“,因鸡司晨;”腊月之蛇“难出头,因蛇冬眠。
[14]
”十羊九不全“,相传慈禧及其几位重臣属羊,人们对其憎恨演变为对属羊的恐惧。
[70]
现代甚至还有将星座、血型等西方占卜理论杂糅其中。
生肖算命模棱两可、自相矛盾,实属妄言诳语蒙蔽虔信的愚人,
[69]
人为选择属相,如偏爱“龙宝宝”,恐惧羊年等,有产妇不惜提前剖腹,不但无益母婴健康,还制造生育高峰,加剧未来入学、就业竞争。
[71]
十二生肖婚配
生肖组合需避冲、害、刑。“相冲”指方向相对,容易冲突,即鼠马、牛羊、虎猴、兔鸡、龙狗、蛇猪。更忌的是“相害”,即六合的对冲,
[72]
“自古白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蛇虎婚配如刀错,兔见龙王泪交流。金鸡玉犬难躲避,猪与猿猴不到头”。
[72]
最严重是“相刑”,鼠兔为“无礼之刑”,虎蛇猴为“恃势之刑”,牛羊狗为“无恩之刑”,还有龙、马、鸡、猪四组“自刑”。
还有“龙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只羊活不长”,“两虎不同山”,“ 青龙克白虎”,“虎鼠不结亲”等不一而足。生肖婚配对女性更苛刻,如““虎进门,便伤人”,“女属羊,命根硬,克夫克爹又克娘”等。
[72]
婚期也涉属相,不同属相的男女都有各自“禁婚年”,避开禁婚年后,以女方属相,一年各有两个“ 大利月”和“小利月”。女方行嫁大利月为:正七迎鸡免,二八虎和猴,三九蛇与猪,四十龙和狗,牛羊五十一,鼠马六十二。即正月和七月是属鸡和属兔的姑娘出嫁的大利月,余者依次类推。女命行嫁小利月为:鼠马正七月,蛇猪在二八,三九虎与猴,四十牛羊佳,龙狗五十一,鸡兔早六陪.即正月和七月是属马的姑娘出嫁的小利月,余者依次类推。
[72]
十二生肖性格
人们概括生肖动物优缺点,又发挥想象总结出属相性格,如属兔之人性情温和,心思细腻,温柔体贴,但敏感多疑,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
[5]
[8]
但现实中,性格养成与品格和际遇有关,同年出生的人,性格尚天壤地别,更别说同属不同年的人,故属相决定性格根本不足为信。
十二生肖年成
古人认为生肖年能反映农事年景。 “牛马年好耕田”、“肥猪年吃饱饭” 形容风调雨顺,而“金羊水猴饥荒岁”,“鸡狗年去讨饭”、“恶虎年灾连连”,预示歉收。现代气象学家潘铁夫也统计出分析生肖年份和气象灾害的概率关系。但实际上,自然灾害不存在绝对的周期规律。
[73]
旧时黄历印有“几牛耕田“,”几龙治水“,”几人分丙”、“几日得辛”之类。宋代《鸡肋编》,“历日中治水龙数,乃自元日之后,逢辰为支,即是。得寅、卯在六日,为丰年之兆。”寅卯在六日为丰兆,那辰日则在八日或七日,即“八龙治水”或“七龙治水”是降雨适中的年份。
[73]
《地母经》是以六十甲子的循环为排列,一诗一卜,通常附载于“春牛图”一页内。观《地母经》文字,见其失律兼不协韵,当属不通文墨者所造。《地母经》用作预测该年农作物生产情况,如癸卯年”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人民多疾病,六畜瘴烟起。桑叶枝上空,天蚕无可食。蚕妇走忙忙,提篮泣泪悲。虽得多绵丝,尽费人心力。“卜曰:”癸卯兔头丰,高低禾麦浓。耕夫皆勤种,贮积在三冬。桑叶虽然贵,丝绵更有工。“
[5]
[9]
十二生肖谶纬
戴纬学说主要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往往以“预言”的形态传播,制造者总要耍一些隐喻暗示的小把戏,既可渲染神秘玄虚的气氛,又模棱两可,以便于附会。十二生肖中的每一种生肖既可释为时间、方位,又可释为寓意、指人,解说起来任随灵活,常被谶纬利用。
[4]
南宋的柴望呈《丙丁龟鉴》,“言丙午丁未自古多变,厄者凡二十有一”,“丙”“丁”和“午”都属火,国家在这两年必有祸患,谶纬为“红羊劫”。
[74]
北宋靖康之变发生在1126年(丙午)。太平天国起义的年份本与之无涉,但因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姓氏,亦被附会为“红羊劫”。动乱伊始的1966年正值丙午,杨绛的《丙午丁未纪事》专为之记。
十二生肖诗歌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比朱熹稍早的葛立方作《赠友人莫之用》,四句一换韵:
抱犬高眠已云足,更得牛衣有余燠。
起来败絮拥悬鹑,谁羡龙髯织冰縠。
踏翻菜园底用羊,从他春雷吼枯肠。
击钟烹鼎莫渠爱,小芼自许猴葵香。
半世饥寒孔移带,鼠米占来身渐泰。
吉云神马日匝三,樗蒱肯作猪奴熊。
虎头食肉何足夸,阴德由来报宜奢。
丹灶功成无跃兔,玉函方祠缘青蛇。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
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
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
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
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
十二生肖对联
鼠:甲乙科名佳话在,子孙孝友古风存
牛:曾驮李耳离函谷,又助田单破邵青
虎:一声长啸山谷震,万树生风闪电行
兔:雪消狮子瘦,月满兔儿肥
龙:能吸风云兴瀚海,偏敷霖雨惠苍生
蛇:舌纵成双从不花言巧语,肢虽无一却能电掣风行
马:引颈三嘶抒壮志,飞蹄万里奋长征
羊:皮莫让他披,须防恶客充良善;肉须供我食,好使春宵富馔稀
猴:锣鼓登场,一片欢腾热闹;衣冠扮相,三分文雅风流
鸡:肉蛋皆称美味,啼鸣总是佳音
狗:刻意看家,绝不朝三暮四;忠心事主,从无爱富嫌贫
兔年:卯至东方逢勃日,兔来华夏振兴时
龙年:九天揽月中华志,四海腾龙民族魂
蛇年:金蛇狂舞春添彩,紫燕翻飞柳泛青
马年:奔彼岸千帆竞渡,越坦途万马扬鞭
羊年:五羊衔穗年丰稔,双燕迎春岁吉祥
猴年:花果飘香美哉乐土,猴年增色换了人间
鸡年:鸡声窗前月,人笑福里春
狗年:鸡鸣知日上,犬吠报春来
猪年:亥时看入户,猪岁喜盈门
鼠年:子夜鼠欢爆竹乐,门庭燕舞笑声喧
牛年: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春潮
十二生肖小说
白话小说《金瓶梅》、《红楼梦》、《镜花缘》、《老残游记》也描写生肖。《金瓶梅》21处写到生肖,表示年岁6次,媒妁换帖6次,算命5次,反映生肖多涉迷信风俗。
[77]
《红楼梦》中,贾宝玉翻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有“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元春生辰是寅月卯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虎兔相逢“暗示元春的悲惨结局。
[77]
十二生肖戏剧
十二生肖掌故和传说
古今历史故事、传说、寓言中,涉生肖动物形象的数不胜数,并留下超过2000余条成语。生肖故事大多妙趣横生,寓意深刻,在现代常收录于儿童读物中。
柳宗元寓言《永某氏之鼠》,四大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唐代传奇《柳毅传》和《虎变媳妇》,广州羊城得名于仙羊送穗的传说,《明皇杂录》中的北斗七猪,刘基作《楚人养狙》,《聊斋志异》的《义犬》,狡兔三窟,老马识途,呆若木鸡……
[78]
十二生肖绘画
十二生肖绘画作品(4张)
1944年,齐白石历时四年完成水墨画《十二属图》。他在题跋中道,“藯三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遂成佳话。
[80]
徐悲鸿于1945年冬,在重庆盘溪创作《十二生肖图册》,画了本人很少或未曾画过的鼠、蛇、龙、狗等。这幅图为水墨,设色纸本,动物造型准确,设色淡雅。
[81]
2014年在北京匡时秋拍以4600万元成交。
[82]
十二生肖陶俑
生肖俑是古代的镇墓明器,以隋唐最盛,多为陶质,也有个别铁质、石质,宋代瓷质俑增多。俑的造型各异,流行身着袍服站立的兽首人身或抱不同动物的人物,也有置动物于肩的,至宋演变为在人物冠上饰以动物形象,生肖俑在宋代多做成文臣形象,头顶或戴朝冠,或戴弁帽,着宽袖袍服。宋后开始使用纸冥器,生肖俑艺术也随之衰落。
[83]
十二生肖器具
隋代生肖纹饰开始应用于铜镜。生肖为主要花纹,通常呈十二格排列,每格一个动物纹样,常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或是瑞兽、缠枝花、八卦符号环绕,外缘通常为锯齿纹。此后历代都有铸造生肖纹饰的铜镜。
[81]
十二生肖铜首
圆明园十二兽首,由乾隆时期外籍宫廷画师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蒋安仁设计,融合中西方的生肖动物形象。如牛首与中国传统的牛形象不同,借鉴西班牙的斗牛形象;虎首额头的王字代表中国传统的虎纹,但略像狮子的虎头则是欧洲人的虎形象。
[81]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首(6张)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后,兽首铜像流失海外。2000年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牛、虎与猴首现身,十二兽首遂成圆明园流失海外文物的象征。经过多方努力,截至2014年,牛、猴、虎、猪、马、鼠、兔共7个兽首回归中国;据传龙首在台湾,蛇、鸡、狗、羊共4个兽首仍下落不明。
[42]
2012年,以圆明园十二兽首为背景,中国香港演员成龙编导、主演了电影《十二生肖》。
[2]
十二生肖年画
民间十二生肖年画代表作(4张)
四大民间年画一一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均有生肖题材。清代杨柳青年画有一组四扇屏,为十二幅仕女观赏十二生肖动物,每幅一种。山东杨家埠也有十二娃娃抱十二动物的生肖年画。苏州桃花坞并无生肖年画传统,但2006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首次制作年画“金猪吉祥”。
[81]
十二生肖剪纸
民间剪纸艺人的生肖剪纸作品(8张)
由于风俗差异,各地对同一主题的剪纸也各有侧重,如“老鼠嫁女”,山东一带注重线条清晰,而陕西一带则表现热闹喜庆。
山东高密的齐秀花,作品超越平面化呈现出立体感,代表作为1997年《金牛奋蹄》并入选生肖邮票;延安高手白风莲创作的写实性生肖系列剪纸;鹤壁市窦马庄村的窦桂书代表作《混搭式五十双喜十二生肖图》……
[81]
十二生肖邮票
中国大陆于1980年2月15日首发生肖邮票,第一枚猴票面值0.08元,图案出自画家黄永玉,为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猴;邮票由邵柏林设计,以吉庆红为底,金粉涂描猴面,影雕套印。
[81]
这张猴票发行量仅500万,截止2015年,单张市值为1.2万元,
[85]
大整版更价值百万。
[86]
历年中国内地发行的生肖邮票(11张)
2023兔年邮票由黄永玉设计,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名为“癸卯寄福”,票面上的蓝兔左手拿信、右手持笔,其中“蓝兔”谐音“蓝图”,寓意向人们传递祝福;第二枚名为“同圆共生”,引用“玉兔捣药”和敦煌“三兔耳图”,描绘三只兔子首位相接、奔腾不息。
[100]
然而,不少有网友表示“红眼蓝兔”形象怪异、不符合大众审美,3D版蓝图更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诸多吐槽;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艺术设计不需要千篇一律,这只蓝兔风格新奇、古灵精怪,别有一番趣味。
[100]
西方国家也发行生肖邮票。1993年美国邮政总局发行首套生肖邮票,纪念华人对美国的贡献。截止到2008年,发行过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达82个。生肖邮票使古老的中国生肖文化真正走向国际化。
十二生肖钱币
央行发行的生肖流通纪念币(10张)
现代同样发行生肖钱币。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1元面额的生肖贺岁流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面额和年份,背面则为儿童嬉戏的喜庆图案,从服饰或玩具体现当年生肖,如2003羊币为儿童手持羊形迎春灯笼,硬币印当年干支。
[90]
2015年起,第二轮生肖流通币面额改为10元,图案均为传统生肖形象加上宫灯图案。
[5]
十二生肖庆典
2022年2月20日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闭幕式伊始,12辆晶莹剔透的冰鞋车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被推入鸟巢。参照中国民间虎头鞋的造型,12辆车子仿若十二生肖冰鞋,并在短短2分钟内,以车轮痕迹组成了巨大的中国结轮廓。车身上的生肖头像也与地面的中国结相映成趣,再次巧妙地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与趣味。
[102]
十二生肖少数民族
哀牢山彝族: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桂西彝族: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傣族: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蒙古族: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维吾尔族: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藏族:将阴阳、五行和肖兽融合,如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
十二生肖外国
其他国家也有生肖。越南以猫替兔,印度有狮无虎,其余相同。韩国、日本生肖与中国相同。柬埔寨和泰国与中国相同,但分别以牛和蛇打头。缅甸是八大生肖,周一到周日(周三细分上下午)出生的人分别属虎、狮、双牙象、无牙象、鼠、天竺鼠、龙、妙翅鸟。
[91]
此外,黄道十二星座也被认为是欧洲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历史价值
生肖文化蕴含丰富的传统思想:
(1) 天人合一:生肖是天干地支形象代表,深受传统阴阳五行哲学影响,体现天人合一。
(2)生态意识:动物崇拜,强调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包含朴素生态理念。
(3)传统道德:寓言、成语和文学作品,通过崇扬和鞭挞动物性情,影射人的道德品格,传达传统价值观。
(4)社群意识:生肖民俗受众广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节庆活动大家同庆同乐,增强社群乃至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十二生肖时代价值
当代生肖文化呈现新特点:
第一、动物利用价值的变化。生肖动物本能未改变,但实用价值,古今已大相径庭。
第二、迷信的破除。生肖传说大多是因科学不发达作出的想象,有的是穿凿附会、以讹传讹甚至骗术谎言,今已大多识破假象。
时代的变迁并未使生肖文化衰亡,生肖作为春节节庆的主角反比古代有所强化。
[93]
除传统的日历、春联、年画、剪纸,带生肖的“兔气扬眉”、”大展鸿兔“,成时尚拜年语。各级春节联欢晚会都不乏生肖题材,生肖文物、艺术品展览琳琅满目,新闻媒体争相普及农历知识、生肖知识,2023年伊始就有媒体报道兔年闰二月,共384天。
[99]
农历干支(生肖)纪年和八字论属相,分别以正月初一和立春为岁首,两者容易混淆,每年春节期间都引起热议……
[94-95]
生肖邮票、钱币、贵金属成收藏新宠,名家创作生肖艺术新品,生肖民间工艺推陈出新,生肖文化在现代不断开发创新,在创造更高经济价值的同时,把传统代代传承发扬。
- 参考资料
-
- 1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0-162
- 2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2:11-20
- 3 李零.中国方术概观·选择卷: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 4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0:4-30
- 5 吴裕成.中国生肖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9-25
- 6 王红新.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
- 7 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 8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6-20
- 9 李时佳编著 李安辉主编.神秘文化数生肖(修订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 10 刘尧汉.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 11 郭沫若. 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
- 12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6-20
- 13 过常宝.生肖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13
- 14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34-40
- 15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1
- 16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
- 17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2-83
- 18 李子鸣编著.十二生肖 牛:大象出版社,2008:35-40
- 19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9
- 20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80-86,93
- 21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06-111
- 22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3-85
- 23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2011,中国经济出版社:88-90
- 24 十二生肖与中国文化 兔,14-15
- 25 赵伯陶.中华民俗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37-140
- 26 闻一多.伏羲考 闻一多全集 第一册:2000,人民文学出版社:26
- 27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9,96,98
- 28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45
- 29 李时佳.神秘文化数生肖:2005,河南大学出版社:94-95
- 30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61,167
- 31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 中国读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96
- 32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04,148
- 33 吴震世.生肖文化: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17-19
- 34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51-52
- 35 沈壮志主编.图说十二生肖 羊: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7:43
- 36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1:195-197
- 37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07
- 38 王静波.中华生肖: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81
- 39 于童蒙.十二生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71-179
- 40 王静波.中华生肖: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81-90
- 41 常峻.生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51-165
- 42 王静波.中华生肖: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126-132
- 43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0:227-229
- 44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王林云《人类和猪的相依相存——诠释猪文化》 .猪文化节动态网[引用日期2015-09-23]
- 45 常峻.生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1-178
- 46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77
- 47 鲁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 48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 :气象出版社,2013:91
- 49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06
- 50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6
- 51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116-118
- 52 余志和.生肖新说:2008,新华出版社:47-50
- 53 余志和.生肖新说:2008,新华出版社:96
- 54 过常宝.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00
- 55 李时佳.神秘文化数生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37-138
- 56 赏灯观花看赛马 香港春节有嘢玩 .晶报[引用日期2015-08-09]
- 57 吴世震.生肖文化: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19
- 58 沈壮志主编.图说十二生肖 羊: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7:69
- 59 李时佳.神秘文化数生肖:2005,河南大学出版社:139
- 60 白云观“摸猴”习俗拾趣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2015-09-21]
- 61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195-199
- 62 南方兵马俑--雷州石狗 本文转载自图读湛江:http://zjphoto.yinsha.com/file/200806/2008061521504945.htm .阅读湛江[引用日期2015-09-23]
- 63 于童蒙.十二生肖:中国纺织出版社,185
- 64 安德明 杨利慧.金猴献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259-260
- 65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142
- 66 新年拜太岁 庇护安康得天助 .太上感应篇[引用日期2015-08-16]
- 67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5-147
- 68 赵伯陶.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2:58-60
- 69 于童蒙.十二生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31-36
- 70 十羊九不全的来历 生肖羊真的命不好吗? .舜网[引用日期2015-08-10]
- 71 十羊九不全?信这个你就输了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15-10-20]
- 72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7-153
- 73 丛书编委会 .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41-43
- 74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69-71,186
- 75 王静波.生肖文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69-179
- 76 赵伯陶 .中华民族十二生肖:气象出版社,2013:27
- 77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0:185-210
- 78 梅初.365夜十二生肖系列故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 79 虚谷《十二生肖》令人叫绝 .中国美术网[引用日期2015-08-28]
- 80 齐白石《十二属图》首次亮相 .网易 转引自华商报[引用日期2015-08-28]
- 81 王静波.中华生肖:农村读物出版社,2011:135-160
- 82 刘益谦又任性 4600万元买下徐悲鸿十二生肖册 .新浪 转引自 京华时报[引用日期2015-08-28]
- 83 每日博物赏析:十二生肖陶俑 .央视网[引用日期2015-08-28]
- 84 李安辉主编 李时佳编著.神秘文化数生肖 (修订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51-55
- 85 “猴票”究竟有什么魅力?如何收藏投资? .经济网[引用日期2015-08-28]
- 86 没把护工当外人,价值百万“猴票”被偷 .新浪网 转引自 现代快报[引用日期2015-08-28]
- 87 生肖集邮研究会.生肖集邮概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 88 2019猪年邮票强烈暗示:我国将开放三胎 .百家号[引用日期2019-01-29]
- 89 丛书编委会.中国生肖文化:外文出版社,2012:64-65
- 90 央行今日发行羊年纪念币 首轮生肖纪念币套价已达千元 .和讯网[引用日期2015-08-28]
- 91 于童蒙.十二生肖:中国纺织出版社,193-196
- 92 吴震世.生肖文化:东华大学出版社,2012:271-278
- 93 吴裕成.中国的生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234
- 94 标准号:GB/T 33661-2017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引用日期2018-02-13]
- 95 羊年始于立春还是大年初一?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8-02-13]
- 96 婺源首次发现木星记年亭碑 .上饶新闻网[引用日期2021-11-01]
- 97 腊月迎“年”:农历辛丑年为十二生肖牛年共有354天 .新华社[引用日期2021-12-02]
- 98 耼说文解字原文 - 说文解字 .词典网[引用日期2022-02-06]
- 99 知道吗?今年兔年,有384天 .光明网[引用日期2023-01-08]
- 100 兔年邮票“红眼蓝兔”遭吐槽,多地销量不减反增 .时代周报[引用日期2023-01-08]
- 101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12生肖冰车滑出中国结 .北京日报[引用日期2023-03-04]
- 102 人民日报:冬奥会开幕式24节气,闭幕式12生肖,太会了! .人民日报[引用日期2023-03-0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