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到底能傳多遠?不同物體上能活多久?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92,624

新冠病毒到底能傳多遠?不同物體上能活多久?

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到底能用什麼方式傳播多遠?在不同的物體表面能夠存活多久?從新冠肺炎1年半前爆發以來,各種說法、傳言紛飛,根據少數確實針對新冠肺炎病毒所做的研究,病毒在口罩和塑膠上能夠存活最久。

事實上,國際間針對新冠肺炎病毒所做的研究到目前為止還不多,很多「說法」都是根據同為冠狀病毒的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毒研究推估,且眾說紛云,因為研究只要改變病毒滴度(viral titre),也就是病毒濃度,以及改變溫度濕度,就能得到不同的結果,只要將病毒濃度大幅提高,就有可能在好幾天之後,還測得到病毒,問題是,現實生活裡,會有什麼情景碰到濃度高得異常的病毒殘留在生活中的物體表面?

新冠病毒最喜歡手術口罩和塑膠、不鏽鋼

到目前為止,刊登在權威國際期刊,同時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研究一共只有3項,不同的研究因為實驗的條件不同,結果也有所不同,本文根據這3項研究,綜合整理,解答新冠肺炎病毒到底能用什麼方式傳播多遠、在不同的物體表面能夠停留多久這兩項最受關注的問題。

首先,新冠肺炎病毒在不同的物體表面能夠存活多久,真正針對新冠肺炎的研究很少,大多根據SARS和MERS推估;惟被廣泛引用的研究,是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科學家Neeltje van Doremalen2020年4月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研究、香港公衛學院助理教授錢永康等學者2020年4月刊登在《刺胳針》上的論文,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組成研究團隊所做的研究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3項研究的溫度、病毒滴度和物體都有所不同,綜合這3項研究,新冠肺炎病毒最喜歡口罩、塑膠和不鏽鋼。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新冠病毒能傳多遠 取決於濕度和顆粒大小

至於新冠肺炎病毒到底透過哪些途徑、能傳播多遠,和這問題有關的變數有病毒顆粒大小和空氣中的濕度有關。

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社(The Royal Society Publishing)所出版的Journal of Royal Society Interface,在2021年1月6日出刊之174期中綜合多項研究指出,雖然有研究成功地將糞便中的病毒隔離,顯示新冠病毒能夠從消化道傳播,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足夠的證據力和案例證明民眾該小心新冠病毒透過消化道傳播的可能性,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還是呼吸道,透過直徑大於5~10微米的飛沫或直徑小於5微米的氣溶膠,在不同的距離造成傳播感染。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社交距離1公尺夠嗎?

目前各國採行的1公尺社交距離,其實只對防止直接接觸到直徑大於5微米的病毒顆粒有用。但多項研究已經證實,直徑更小的病毒顆粒能夠傳播得更遠。直徑小於5微米的氣溶膠,單一帶病毒量比飛沫傳染來的少,但是傳播病毒的距離比飛沫傳播還遠;研究指出,大於5微米的飛沫主要通過上呼吸道(例如鼻子,喉嚨和口咽)感染,而小於5微米的氣溶膠因為可以以空氣媒介,因此攜帶病毒的小顆粒可以直接吸入下呼吸道,或隨著攜帶病毒的液體蒸發,重量變輕,它可以在空中傳播好幾十公尺,在空氣中漂浮,最後下沈附著至物體表面。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由於病毒傳播的距離、停留的時間取決於病毒濃度、溫濕度和空間是否擁擠及附著於的物體不同而不同,因此在社區感染人數眾多、病毒濃度高時,除了戴口罩、勤清潔消毒之外,最好的自我防護,還是以儘量不出門為宜。

了解新冠肺炎保護自己,馬上看:新冠肺炎症狀一次看!發燒、喉嚨痛...教你和感冒區分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