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第音乐作品)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维瓦尔第音乐作品
展开2个同名词条
《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RV356)是维瓦尔第的音乐作品。艺术特质可以概括为雄浑、高尚,奋进的激情蕴含在理性的严谨中。
中文名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外文名
RV356
代表人物
维瓦尔第 巴赫
类    别
音乐作品

作品影响

播报
编辑
绝大多数音乐爱好者提起维瓦尔弟就只知道个《四季》,对他的管乐协奏曲和声乐作品几乎一无所知,就和好多人一见着小提琴就说“来个《梁祝》吧”一样。但这只是一面,在中国大量的初学过小提琴的人群里,更熟悉的却是维瓦尔弟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这首曲子烂熟于心,因为这首曲子是业余音乐水平小提琴三级曲目,学过小提琴的几乎没人没拉过。

评价

播报
编辑
《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音乐风格,它之所以没有随着维瓦尔弟的绝大多数作品烟消云散,是因为提琴教师们把这首曲子用做教学曲目,由于在小提琴技巧上属于初级甚至是蒙训水平,所以学过一点提琴很快就能接触到此曲。在演奏技术上《a小调协奏曲》不会给学生带来多少困难,它素朴简练,没有多余的修饰;句法严整,堂堂正正,不会产生分句的困惑;节奏强劲清晰,富于动力感,很好掌握;旋律清新简洁,通过最初的就可以找到歌唱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对这首乐曲并不重视,以为没有什么难度,可以轻易通过。然而正是这种对音乐内容视而不见的态度,使他们很难接近音乐内涵,音乐本身所要传达的感情内容无法从他们的手指下流出。有些学生后来走上了专业道路,靠着天分和勤奋,演奏技巧到达很高的水平,但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再有突破,究其原因,盖出于自幼就没有重视过深入表现音乐内涵,遗憾的是这原因往往来自于教师。从八十年代至今,中国的小提琴学生在世界各种比赛中获奖的人数凑在一起够组建几个乐团的了,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去了欧美国家,寻求更好的音乐教育和发展机会,少数人甚至是在世界著名小提琴教授门下深造,然而至今尚未出现出类拔萃者,更不用说成为演奏名家了。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教授对此现象痛心疾首,他认为在我们的音乐教育里最缺乏的是必要的文化修养。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里必然蕴含着那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特质,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幸却常被忽视。
巴洛克音乐充满活力,宏伟壮丽,表现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恿于探究知识、恿于塑造新世界的精神。巴洛克艺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西方史学家称这时的艺术是“先知的号角”,巴洛克音乐则是这个号角最直接的声音了。维瓦尔弟所处的时代属巴洛克晚期,这个时期器乐表现形式发展迅速,上升到与声乐同等重要的地位,小提琴音乐的发展尤为迅猛,协奏曲的演奏定型很大程度上完成在维瓦尔弟的小提琴协奏曲上,《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维瓦尔弟数百部小提琴协奏曲里极少的几部现在仍在演奏的曲目之一。这首协奏曲完全可以视为巴洛克协奏曲的代表作,巴洛克音乐的一切特点它都具备。它以强劲的节奏激发人的热情,不断强调的重音产生崇高悲怆的美感,严整的调性原则使人感到这音乐来自一个理性的时代,它的旋律、节奏、和声、对位等一切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使音乐里有一种埋藏得很深的力量,这种力量引发人的感情,使人的某种内心状态形成可以宣泄的激情。《a小调协奏曲》规模不大,三个乐章加起来不过十分钟左右,但是在演奏或欣赏过程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尤其应当留意的是它反映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