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teOfYouth_5.jpg 會員評論

耳聽不為真──對《少年滋味》被訪者的另類想法(節錄)

(全文將刊於七月底出版的《HKinema》)張經緯繼《音樂人生》(2009)後,再以《少年滋味》探討中學生內心世界。《音樂人生》只以一位人物做拍攝對象,《少年滋味》則有九位人物,包括兩位小學生、六位中學生,另加一位二十四歲、已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影片的起點是香港青年協會(青協)於2014年12月舉辦,以打破最多人在電台廣播中合唱《歡樂頌》世界紀錄的音樂會。義工王二十四歲的「義工王」Paul,令人覺得和其餘八位受訪者格格不入。他是「青協」義工服務時數的四年冠軍。假如站在影片出品機構的立場,藉這部片表揚一下他,是把他包括在內的合理解釋。不去猜度拍攝他的動機,筆者仍覺得 Paul 是最值得討論的人物。他想有齊「四仔」(屋仔、車仔、老婆仔、BB仔),卻做著前景不佳的工作,以及用大量時間做義工,就如心裡想向東,腳卻走向西。除非父母為他出錢,這目標難以達到。但首先,他有女朋友嗎?影片沒有問這個問題,Paul 被教育學院拒絕了三次,認為是自己在面試時創意不足。筆者覺得較合理的推測,是教院從三次面試都發現他有一些致命缺點,認為他不適合做老師。Paul 認為「老師要很有創意」更加和一般人對老師的印象相反,很有機會是 Paul 在面試時太有創意,所以失敗。他居然沒有從三次被拒,想到自己有問題,以為自己欠的就是推薦信,做了這一步再次失敗,仍不接受現實,承認自己不適合做教師,可見他對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有著極嚴重的誤解。從「青協」的位置看,Paul 可能是一位乖仔,但只要心水清,會看到 Paul 其實是個很好的病例,去看青年人如何被自己,以及無法為他們指點迷津的長輩誤了人生。怪獸家長影片中的家長蠢得令人非常驚訝,他們已經不是低下階層,本片顯示到一個有趣現象,怪獸家長表面上極其現實及理性,實際是可以非常愚蠢及脫離現實。例如 Vicky 的父母都是教師,但他們反對女兒做教師,也反對她入娛樂圈。影評人會注意到家中有不少和八九民運有關的紀念品及書籍,父母卻極力慫恿她讀醫,可見父母在「民主」方面自打咀巴。母親認為演藝事業很不可靠,因為弟弟當醫生,所以女兒也應該做醫生。演藝行業有很大風險是沒錯,但醫生也不是唯一出路,想做專業人士也有其他選擇。母親還說做甚麼都可以,就是不能當老師。既然除了做老師,甚麼都可以,為甚麼不能從事演藝行業?這些錯漏百出的邏輯,比「不民主」更好笑,而他們是做老師的。芷蓉是十歲的小學生,已考獲鋼琴八級,她的同學 Nicole 說芷蓉的技術已達「演奏級」。筆者作為古典樂評人,看法並不一樣。考完八級,再學下去所考的一個考試俗稱「演奏級」,不表示真有職業水平。她媽媽看她練琴這一段,她彈得不合理的慢,仍彈到甩甩漏漏。媽媽表面很嚴厲,其實不知道女兒再學十年二十年,都不會去到可以做音樂家的層次。但芷蓉母親既然覺得讀音樂「搵唔到食」,為甚麼還要女兒繼續學,逼她練琴,浪費時間?「演奏級」對不會在大學讀音樂的孩子有甚麼用?沒有問的才是關鍵凱婷有兩個姐姐,二姐和她感情最好,和她身型相若,表情也差不多。三姐卻是美人,身型標準,雙目有神,打扮得體,如果說她是高薪厚職或是專業人士,也不令人意外,但影片沒問過她做甚麼工作。我們也不知道二姐做甚麼工種,不過遲到一點點就會被責怪,相信不會是高職位。三姊妹兩肥一瘦,背後應有故事,去問問三姐的事,一定會令觀眾更了解凱婷的家庭。而二姐的經歷,日後極可能在凱婷身上重演。客觀變成引導?世代之爭及青少年前途問題,是香港重大的社會議題。筆者覺得《少年滋味》最有力的地方,在於提供一些確實個案給大家思考,不用再籠統地說年輕人怎麼樣、中年老年又怎麼樣。本片雖然得到相當注目,但反應卻是一面倒地支持片中的年輕人,亦即是說本片難以刺激到深入討論。人性本來就是自圓其說,多過自我反省。訪問者不去質疑被訪者的說話,而觀眾一旦有了成見,例如認為青少年不是「廢青」、社會壓抑年輕人理想,就會很容易同情被訪者的主觀想法,忽略客觀事實及社會常理。筆者認為被訪者的說話內容,在常識判斷下千瘡百孔,反映到「不判斷」及「不挑戰」被訪者的說話,做成觀眾一面倒支持青年。崇尚「牆上蒼蠅」拍法或「直接電影」的紀錄片中,往往連訪問都故意不做,來保持絕對的中立。《少年滋味》未能示範得到在 talking heads 式紀錄片中,真的可以任由被訪者自說自話而展現社會實況。最後要提樂恩,很多人都讚賞影片為她掩藏家事,但影片又留下線索給觀眾去猜是甚麼事,那麼跟不掩藏有多大分別?現在欲蓋彌彰,便頗為偽善了。

劉偉霖

(全文將刊於七月底出版的《HKinema》)


張經緯繼《音樂人生》(2009)後,再以《少年滋味》探討中學生內心世界。《音樂人生》只以一位人物做拍攝對象,《少年滋味》則有九位人物,包括兩位小學生、六位中學生,另加一位二十四歲、已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影片的起點是香港青年協會(青協)於2014年12月舉辦,以打破最多人在電台廣播中合唱《歡樂頌》世界紀錄的音樂會。

義工王

二十四歲的「義工王」Paul,令人覺得和其餘八位受訪者格格不入。他是「青協」義工服務時數的四年冠軍。假如站在影片出品機構的立場,藉這部片表揚一下他,是把他包括在內的合理解釋。不去猜度拍攝他的動機,筆者仍覺得 Paul 是最值得討論的人物。


他想有齊「四仔」(屋仔、車仔、老婆仔、BB仔),卻做著前景不佳的工作,以及用大量時間做義工,就如心裡想向東,腳卻走向西。除非父母為他出錢,這目標難以達到。但首先,他有女朋友嗎?影片沒有問這個問題,

Paul 被教育學院拒絕了三次,認為是自己在面試時創意不足。筆者覺得較合理的推測,是教院從三次面試都發現他有一些致命缺點,認為他不適合做老師。Paul 認為「老師要很有創意」更加和一般人對老師的印象相反,很有機會是 Paul 在面試時太有創意,所以失敗。他居然沒有從三次被拒,想到自己有問題,以為自己欠的就是推薦信,做了這一步再次失敗,仍不接受現實,承認自己不適合做教師,可見他對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有著極嚴重的誤解。

從「青協」的位置看,Paul 可能是一位乖仔,但只要心水清,會看到 Paul 其實是個很好的病例,去看青年人如何被自己,以及無法為他們指點迷津的長輩誤了人生。

怪獸家長

影片中的家長蠢得令人非常驚訝,他們已經不是低下階層,本片顯示到一個有趣現象,怪獸家長表面上極其現實及理性,實際是可以非常愚蠢及脫離現實。

例如 Vicky 的父母都是教師,但他們反對女兒做教師,也反對她入娛樂圈。影評人會注意到家中有不少和八九民運有關的紀念品及書籍,父母卻極力慫恿她讀醫,可見父母在「民主」方面自打咀巴。母親認為演藝事業很不可靠,因為弟弟當醫生,所以女兒也應該做醫生。演藝行業有很大風險是沒錯,但醫生也不是唯一出路,想做專業人士也有其他選擇。母親還說做甚麼都可以,就是不能當老師。既然除了做老師,甚麼都可以,為甚麼不能從事演藝行業?這些錯漏百出的邏輯,比「不民主」更好笑,而他們是做老師的。

芷蓉是十歲的小學生,已考獲鋼琴八級,她的同學 Nicole 說芷蓉的技術已達「演奏級」。筆者作為古典樂評人,看法並不一樣。考完八級,再學下去所考的一個考試俗稱「演奏級」,不表示真有職業水平。她媽媽看她練琴這一段,她彈得不合理的慢,仍彈到甩甩漏漏。媽媽表面很嚴厲,其實不知道女兒再學十年二十年,都不會去到可以做音樂家的層次。但芷蓉母親既然覺得讀音樂「搵唔到食」,為甚麼還要女兒繼續學,逼她練琴,浪費時間?「演奏級」對不會在大學讀音樂的孩子有甚麼用?


沒有問的才是關鍵

凱婷有兩個姐姐,二姐和她感情最好,和她身型相若,表情也差不多。三姐卻是美人,身型標準,雙目有神,打扮得體,如果說她是高薪厚職或是專業人士,也不令人意外,但影片沒問過她做甚麼工作。我們也不知道二姐做甚麼工種,不過遲到一點點就會被責怪,相信不會是高職位。三姊妹兩肥一瘦,背後應有故事,去問問三姐的事,一定會令觀眾更了解凱婷的家庭。而二姐的經歷,日後極可能在凱婷身上重演。

客觀變成引導?

世代之爭及青少年前途問題,是香港重大的社會議題。筆者覺得《少年滋味》最有力的地方,在於提供一些確實個案給大家思考,不用再籠統地說年輕人怎麼樣、中年老年又怎麼樣。本片雖然得到相當注目,但反應卻是一面倒地支持片中的年輕人,亦即是說本片難以刺激到深入討論。

人性本來就是自圓其說,多過自我反省。訪問者不去質疑被訪者的說話,而觀眾一旦有了成見,例如認為青少年不是「廢青」、社會壓抑年輕人理想,就會很容易同情被訪者的主觀想法,忽略客觀事實及社會常理。

筆者認為被訪者的說話內容,在常識判斷下千瘡百孔,反映到「不判斷」及「不挑戰」被訪者的說話,做成觀眾一面倒支持青年。崇尚「牆上蒼蠅」拍法或「直接電影」的紀錄片中,往往連訪問都故意不做,來保持絕對的中立。《少年滋味》未能示範得到在 talking heads 式紀錄片中,真的可以任由被訪者自說自話而展現社會實況。

最後要提樂恩,很多人都讚賞影片為她掩藏家事,但影片又留下線索給觀眾去猜是甚麼事,那麼跟不掩藏有多大分別?現在欲蓋彌彰,便頗為偽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