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部分人认为粤语对话中夹带英语是“潮”的表现,而夹带普通话却是"Low"呢?

关注者
109
被浏览
69,890

51 个回答

看到相關問題下的回答又扯到崇洋媚外、白人高貴中文賤,身為香港人感到好無奈。題主這個問題本身就具引導性,前設也不見得很符合現實,有以偏概全之嫌。本回答嘗試以香港人角度回答。

首先,甚麼叫 low 什麼叫潮,都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問題,一個人覺得潮的詞匯,另一個人可能覺得很 low。新詞匯初初出現的時候被稱為潮語,一旦一個詞匯普及使用進入日常使用,就已經沒有所謂潮與 low 之分。例如「八十後」(普:八零後)、「九十後」(普:九零後) 在香港初時出現都是社運團體自稱用的潮語,後來就變成某一個年齡層的常用的名詞了。

第二,先搞清楚中英夾雜和音譯借詞的分別。「巴士」「的士」這些採用音譯方式的名詞是「借詞」,不是「粵語夾着英語」。大部份所謂粵語夾着英語的現象,該字已經不按照英語的發音唸了,甚至出現專用的粵語字,例如「U+282E2 ⿰車立」(發音是 lip1, 對應意譯詞是電梯, 借詞來源是 lift),這些屬於英語借詞,不屬於中英夾雜。

另外,部分粵語引入的英語詞匯,同時已引入普通話,反問一句,「旅遊大巴」還用談「很潮」和「很 low」嗎?

第三,和內地對本港的固有印象不同,在本港中英夾雜並不會讓人覺得很潮,將基礎詞匯替換成英語反而會被認為是「懶型」(裝 B)、「偽ABC」、「串」(囂張)、「摟屌」(欠操)。不時會有人批評這些人「好地地唔講中文講雞腸」(不好好説漢語非要説英語),而強烈主張這種立場的,於偏向排斥中國內地的論壇社交網絡,遠較偏向親內地的論壇社交網絡尤為常見。

中英夾雜給人感覺是作狀的,是語文能力殘缺的,並不潮。

第四,一般來説,打入本港市場的國際品牌名稱不會突顯其漢字譯名,例如 Uber,KFC,Pizza Hut,Tesla,一般口語甚少説成「優步」、「肯德基」、「必勝客」、「特斯拉」,而是按其英文發音唸。再説,Uber 打入香港市場時,根本未有官方中文名。英語品牌按英語唸,法語品牌按法語唸,沒毛病。

不過也有不少品牌具有獨特的民間譯名,例如 McDonald's (麥當奴) 一般稱為「麥記」。想吃麥當奴硬要説「我想食 McDonald's」,聽起來真讓人尷尬。

第五,與學業有關和技術用語都會直接採用英語或者借入粵語。香港以前是英國的殖民地,一直以來中小學、大學和各專業領域都是英文為主、中文為次 (近年已在中小學推行母語教學、普教中),英語詞匯自然比漢語詞匯常見。英語詞匯引入粵語日常使用,發音也會經過精簡改造以符合粵語音系,例如 presentation (簡報) 發成 pe6 sen1, monitor (熒幕) 發成 mon1,router (路由器) 發成 raau1 taa2,或者 bus 發成「巴士」,taxi 發成「的士」。這些詞滙引入香港粵語時,或者未有對應良好的漢語翻譯,或者是英語説法更為人熟知,於是便以音譯的方式進入粵語。

一旦一個詞匯進入主流使用,即管後來出現更貼切的意譯字,也不會輕易被取締,除非新詞匯比舊詞匯更精確更直觀。例如「八十後」「九十後」已將「X 世代」「Y 世代」等詞匯淘汰。

另外,因為電腦對香港音譯粵語字的支援不足,例如無法輸出「U+282E2 ⿰車立」,或者從來沒有出現過可以用來轉寫的漢字,例如 pe6 sen1 (簡報, presentation) 中的 pe6、tiu1 ta2 (補習導師, tutor) 中的 ta2,粵語白話文有不少音譯詞會採用拉丁字母表達約莫譯音,或者直接採用英文原文寫法,而部份詞匯會直接採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寫出,例如 send (發送) 作「腥」,mon 作「芒」,sir (先生) 作「蛇」。要強調,這些詞匯即使採用拉丁字母轉寫或者英語原本串法表達,它都不是按照原有的英語發音,不能算是英語,應當算是音譯詞。如果一個人在粵語中將這些音譯詞按原有的英語發音唸的,給人感覺是作狀的。

第六,為何粵語夾雜普通話會被認為 low,這個現象在本港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一個現象,但並不代表普通話在香港文化的地位較低。

首先,香港對中國內地存有排斥傾向,或者本土思潮,因而對粵語夾雜普通話排斥。同時在排斥內地的群體中亦廣泛存有對粵語夾雜英語的排斥,所以確切原因不好説。

二來,粵語是漢語一個方言,官話也是漢語一個方言,兩者的表達能力是相若的,非要在對話中加插一個不常用的方言,感覺是很不尊重對方的。普通話是中國漢語的標準語,在中國內地絕大部份地方普通話是通用語,而粵語不是,正常交談不説「你很厲害」、「牛」,偏要説「你吼塞雷」,偶而説一兩次就有點可愛有點萌,經常掛嘴邊就很不尊重很老土很 low 吧。好好的普通話不説,偏要插句粵語,甚麼鬼?

在香港,粵語是通用語,而普通話不是,同樣道理,若然一個土生土長香港人與香港人交談,不採用通用粵語表達,而要經常夾雜普通話,同樣地給人感覺是作狀的、不尊重的、不禮貌的。

不過,粵語有一部份傳統音譯詞是來自於普通話,例如形容很令人生氣的一件事「 ko1 naau1 ye1 」是「可惱也」的普通話音譯詞,這些詞匯並不會讓人覺得很 low,日常使用會覺得很平常。

粵劇的合尺譜(工尺譜)也是按照中州官話的大概發音諗的,發音和普通話非常近似,沒有人會覺得 low。這是粵劇的傳統文化,要是有人主張工尺譜也要按通用粵語唸,恐怕是個腦殘。

再説,向人表達愛意的「我愛你」,用普通話説總比用粵語説聽起來更浪漫、更高雅;很多香港經典歌曲也是普通話歌詞。

所以,説港人眼中「普通話地位比粵語次一等」,這個説法是以偏概全的,「粵英夾雜很潮」也不符合粵語使用者的看法,這個鍋粵語使用者不揹。

以上是香港的情況。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普粵客閩英混用才是常態吧,甚至已經理不清是誰借誰了。

這是個心理問題 真的是各花入各眼



作為香港土著

我大約十歲的時候(1990年)都有這種感覺

後來長大了 發現說話用夾英文單詞越多的人 英語能力越低

先旨聲明 我也是說話會用英文單詞的香港人 但不過度用

比如現在我在座小巴 正在塞車 我會說前面路口jam 住哂

說jam是因為jam 會聯想到果醬 粘糊 (有時也說塞住)所以有時用英文單詞會額外多一點點釋意

(塞作一團)

缺席 /absent/射波:

射波最潮

“你支不支持我“ :

你back 唔back 我 跟 你撑唔撑我

前者可以說是不知所謂 back 什麼?back up or back stab?

更何況back up =支援


今天的潮 就是明天的“柒“


***********廣東話最潮的還是廣東粗口**********

廣東話為什麼不/很少加普通話?

我覺得是沒必要 都是中文 為什麼要加 多此一舉

普通話就是中文最容易學 最沒有區域味道的語言

普通話就是火鍋裏面的水 方言就是調味料

我跟福建同事聊天(當然是用普通話)

說到茶文化

他笑著說 “yum cha“

我笑著笑“nim there"


沒有水 火鍋湯底怎麼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