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这么火,幕后团队都做了什么?

关注者
5
被浏览
9,520

2 个回答

美好、宁静、惬意,这些词用来形容《向往的生活》频率较高。因为这档节目本就为观众营造出“诗与远方”的美好生活,自然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优美的词汇。

若是用一句话来概括《向往的生活》,总导演王征宇这样说:“它是一档满足现在都市人想象,探究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以美食为载体的节目。

全面又富含深度,各方面包含在内,轻轻松松点到精髓之处。

若想真人秀节目能做起来就需要一个时代背景作支撑,这是导演深知的。

不管是国外的《潜行追踪》(英文:Hunted),还是《乌托邦》(英文:Utopia),这些真人秀的背后都有一个时代背景,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才促使这类节目的诞生。

《向往的生活》自然也不例外,如今的时代背景很简单,就是生活在都市整天穿梭在各大办公场所的年轻人们,想逃离喧嚣去往自己向往的地方过着向往的生活。

这向往的地方不限于宁静乡村,只要符合自己心之所好便可,只要远离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城市就行。

这就是时代背景,也是促使《向往的生活》诞生的主要因素。

只是这档节目将“向往地”统一成了惬意乡村,并给那些想要逃离的人营造出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环境。

《向往的生活》已在录制第四季了,它之所以能做得这么成功,一方面是节目主旨与都市人想法契合,一方面是抓住了都市人宁静淡泊以致远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节目组运营的强大力量。

对比国内慢节奏真人秀,《向往的生活》是顶配也是顶流,若论节目运营与宣传营销,只服《向往的生活》,这档节目的幕后团队才是王者。

时代背景下的《向往的生活》,戳中观众的心。

鸟鸣、花香、阳光、农作物,当这一切映入眼帘时仿佛穿越时空。

没有喧嚣、没有竞技、没有人物冲突,这里就是一片净土,更是洗去一天疲惫的绝佳圣地。

跟着屏幕里的人一起哭一起笑,这也足以证明节目运营成功了。

《向往的生活》幕后运营有多强?从四个方面着手一目了然。

人物篇——搭建人物关系网

节目制作之初导演就想到了黄磊,因为他早就有做一档专门烹饪家常菜节目的打算。他不愿像大多数人那样,在轻奢的厨房做着所谓的高端食材,他认为那样太装。

很简单,家常菜就行,真实又接地气,黄磊是第一个被敲下来的艺人。而黄磊在很早以前又与何炅商量过以后做一档无聊的节目,他来做饭何炅来聊天。

黄磊做饭,何炅陪聊?这不就是《向往的生活》吗?彼此一拍即合。

黄磊何炅多年老友,不会做饭的何炅常去他家蹭饭,彼此的友情与默契不用多说。

再加上他们又是圈内少有的能放下防备做节目的,且人缘又好的明星,这就让《向往的生活》成功了一半。

定下何炅黄磊两人毫不费力,但第三个人就绞尽脑汁。导演花费多天时间查看资料翻阅视频,最后发现一个既是ABC又有才艺的艺人——刘宪华。

王征宇认为刘宪华与王嘉尔一样都是圈内少有的独特系列的人,所谓的独特系列就是“我长得好看,我很有才华,但我是神经病系列。”

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刘宪华成为节目固定嘉宾,当他与黄磊何炅碰撞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一家三口”即视感。

何炅像妈妈,黄磊像爸爸,刘宪华像长不大还欠收拾的熊孩子。这样一来人物关系网就建立起来了,节目的内容度也会随着增加。

这个关系网的建立就像盖房子打的地基,不管上面盖多少层只要地基稳就没问题。

所以节目中不管来多少位飞行嘉宾,他们三个人都像是一家人接待亲戚一般,让节目变得接地气且温暖。

不管后面加入的彭昱畅还是张子枫,他们依旧会按照一家人的设定进入自己的角色,比如“弟弟”、“哥哥”、“妹妹”,这些都是他们彼此之间的称呼。

选择人物、建造一个关系网,这就是一种运营方式。这种运营方式给人一种真实感,仿佛这一家人真实存在一般,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建造关系是运营方式,打造与强化人物性格也是运营常用的手段。让每一个常驻嘉宾都有一个鲜明的性格以此让观众记住,也能在这个“家”立住脚。

何炅照顾大家感受,黄磊负责做饭,这很明显就不用过多提到。

刘宪华就是典型的在国外生活的华裔,不懂中国农村文化所以他性格乐天派,但全程又有很多的“白痴”问题,将“神经质”三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彭昱畅是爱傻笑的吃货,一边喊着减肥一边又狼吞虎咽,张子枫则是乖巧懂事的女儿形象。

常驻嘉宾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彼此之间又有着关系,这就像现实中的一家人,传递出来的就是温暖。

因为是一家人,离别时才会有伤感。

第三季刘宪华退出录制,他的离开一方面让观众看到何炅黄磊对他的爱,另一方面看出节目组运营与营销手段的高超。

刘宪华走后,何炅与黄磊纷纷表达对其想念之情,给人一种孩子要远行“爸爸妈妈”舍不得但又不得不放手的感觉。

节目组也多次在社交账号上公开表示等他回来,加深了观众对蘑菇屋一家人相亲相爱的印象。

在节目播出后,节目组还专门在蘑菇屋一角摆放各种乐器,懂得人都知道这是给刘宪华专门准备的,同时节目组还特意给他留了一个床位。

这每一个细节都能勾起观众的回忆,砸中观众的泪点,轻轻松松让那些吐槽大华“聒噪”的观众都盼着他回归。

从情感上入手,在细节上下功夫,能在一分钟内有哭有笑有感动,这就是节目剪辑的厉害之处,也是节目运营的厉害之处。

刘宪华的离开得到广泛的关注,这又成为一个可以营销与制造话题的点,所以在第三季中就多了一条故事线叫刘宪华回归。

这就像在第二季中刘宪华一直期待baby做客蘑菇屋一样,不仅是常驻嘉宾们期待,观众更是期待不已。

这样一来观众期待值上升,等他们真的到来时就会制造出更多的惊喜,这也就是为什么看《向往的生活》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有不同种情绪的原因。

可能前一秒还在伤感刘宪华的离开,但下一秒就会满怀期待的等着他回归。

回归是一个过程,刘宪华最后到底会不会回归?

在第一期就将这个疑问抛出,观众自然会为了等到这个答案观看节目,这也为节目增加热度。

所以论节目运营与营销,只佩服《向往的生活》节目组,他们将观众的心思与情绪拿捏死死地。

观众被他们营造出来的温暖、伤感、快乐氛围牵着走,情绪多变的同时又不反感,这就是《向往的生活》的又一厉害之处。

如果将固定嘉宾看作是一个常量,那每一期来的飞行嘉宾就是一个变量。

他们碰撞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火花,这也成就了每一期的精彩内容。

飞行嘉宾看似随意,其实在这里导演是下足了功夫。正如上述所说的人物关系,飞行嘉宾请谁?请来的人能带来怎样的故事?这些飞行嘉宾本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

所以在节目中能看到谢娜与赵丽颖“大哥二弟组合”一起录制、任泉与李冰冰多年好友一起录制、超女们一起录制等等,这些飞行嘉宾本身就有自己的故事在,自然呈现出来的节目就不会缺乏故事性。

节目之所以精彩,都是节目组费心费力营造出来的,他们的用心成就了节目,也俘获了观众的心。

动物篇——动物人格化

固定人物关系网,强化常驻嘉宾的人设,任何一款综艺节目都会去这样做。

比如《极限挑战》与《奔跑吧》都将这两点做到了极致。但是与《向往的生活》相比起来,还是缺少了一丝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将动物人格化。

《向往的生活》能如此接地气,能迅速俘获观众的心,除了自带流量与话题的嘉宾们外,还有就是节目中所有出现的家禽都被人格化。

看《向往的生活》会有一个感受,这档节目中的每一个动物仿佛都会说话,且每一个动物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比如,一只羊探出头,后期会配上一行字,并不断强化动物的性格。最后这只叫老点的羊就成了“隔壁老点爱偷听”;

彩灯长大后变成了爱思考爱眺远的番鸭,嘉宾们不断给观众传递出这只鸭子喜欢思考的信号,再加上后期运营也会强化彩灯的性格。

最后,彩灯有了自己的“人设”与外号,即尼古拉斯·灯;

再比如瓢哥,每次吃饭时都像是“没有感情的吃饭机器”。所以瓢哥的性格极为明显,提到它就是各种调侃。

这样一来,蘑菇屋中的动物们都有了姓名,在观众心中也有了一定的地位。瞬间有种进入自家院子的感觉,熟知每一个动物的习性,张嘴就能叫出动物的名字。

给每一个动物人格化,这是《向往的生活》成功之一。

然而光是这些后期字幕是远远不够的,节目组还十分用心的给每一个动物都开通了社交账号,并交给某科技公司进行打理。打理账号的人员都还要匹配每一个动物的本身性格,以此保证动物的“人设”不倒。

这些“动物们”时常会以自己的个性在社交账号上发布动态,彼此之间也会互动,即便节目收官这些动物也不会消失。

给观众营造出家的感觉,仿佛蘑菇屋一直都存在。

动物人格化,加强观众的记忆,只要运营搞得好就连一直羊去世也能上热搜。

2018年隔壁爱偷听的老点因急性肠胃炎去世,这个消息一出便登上热搜。随后黄磊、何炅、彭昱畅,还有蘑菇屋的各个家禽都进行悼念,场面壮观。

一只羊去世,不仅能登上热搜,还有明星进行悼念,这也是少有的名场面。

《向往的生活》节目组的整体运营不得不让人佩服!

还有一个值得点赞的就是,节目组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长远打算。

第一季时小H还刚出生不久,随着节目不断播出小H也在不断地长大。这样一来,观众就会有种看着它长大的感觉,自然会对它产生情感。

所以当小H有了“媳妇”还有了孩子后,观众更多的是惊喜,仿佛看到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子一样。

同样还有彩灯,从小小的被小H追到满屋跑的小黄鸭,到如今大大的一只番鸭,观众也见证了它的成长。

如今节目已录制四季了,其中的每一个动物都没有变化过,跟着嘉宾们一起录制一起收官。所以,每当新一季节目的播出,观众就不会有陌生感,瞬间能将自己带入到节目的氛围中去。

在这里还有一些幕后的小故事,节目中出现的动物们之所以每一季都能如数出现,是因为节目录制结束后导演组们会专程将这些动物安排到农场中,并托付专业的人进行饲养。

待到节目录制时,再将这些动物运到录制地,所以每一季的动物都会准时出现,且毫发无损。

一档节目的成功是所有人的努力。

在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若是将这句话用在《向往的生活》中,就可以改成“哪有什么诗与远方,只是有人用心营造。”

即便是刻意营造出来的温暖,但也着实让人着迷与沉醉,这就是《向往的生活》的魅力,也是节目组运营的成功之处。

动物人格化,让观众不得忽略它们的存在,就像无法忽略嘉宾们的存在一样。

论节目运营,哪档节目能比得上《向往的生活》?令人佩服!

鲜为人知的小细节

节目总导演王征宇曾在采访中说过这么一句话:“节目中的事情都是自然发生的,但在自然发生之前都做了很多准备。

很简单,就是有些看似自然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也是后期刻意制作出来的。这些被处理过的小细节,观众难以发现。

比如在第一季中,黄磊多次开玩笑要将刘宪华换掉,为此制造出不少的笑点。为了增大笑点的力度,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嘉宾董子健。

董子健在平辈伙伴面前比较懒,所以在《高能少年团》中他并没有很多激情。

但他本人又是一位尊重前辈的人,在前辈黄磊与何炅面前就自然而然激发出自身的劳动潜能,所以在节目中能看到他很勤劳爱干活。

一边是爱劳动的董子健,一边是被“嫌弃”的大华,如何才能强化“董子健换掉大华”的梗呢?


为了节目效果,后期制作人员将董子健在24小时内所有干活的镜头全剪在一起。由于打乱时间轴天光不同,后期就将晚上的光调成白天,这样一来就营造出董子健一到蘑菇屋就不断干活的效果,自然大华被换的梗就出来了。

偷画面,偷天光,这都是后期剪辑为了节目效果常用的手段。一是让人物更加鲜明,二是让节目有了故事线。

同样为了节目效果,为了能更快速的吸引观众,节目组还在宋丹丹的身上“下过手”。

在节目中,宋丹丹的第一次到来是在早上,一通电话将何炅刘宪华吵醒,随后开始了有趣的对话。

其实这些都是后期制造的假象,真实的故事是宋丹丹的电话是下午打来的,而何炅与刘宪华在睡午觉,并不是刚起床。

之所以将这通电话剪到早上,是想更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因为这通电话很有意思。

后期为了营造出这通电话是早晨打进来的假象,将大家睡午觉的部分剪掉了,只剪辑出他们“被吵醒”的画面以此制造早上起床的氛围。

为了万无一失,后期还将外面的天光偷换成晨光。


各方面做得天衣无缝,根本看不出破绽,节目效果也就自然而然出来了。

宋丹丹在《向往的生活》中的表现,尤其是那首《心火烧》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这些看似自然发生的事情,其实都是多人营造出来的,除了董子健与宋丹丹两位嘉宾被“安排”外,在幕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小细节。

比如陈赫要吃佛跳墙,要做好这道菜就要去山上采蘑菇,可蘑菇只有遇到水才能生长出来,好死不死当天并没有下雨。采不到蘑菇,节目效果就大大降低。

既然没有下雨,那如何才能赶在陈赫到来的前一晚上让蘑菇长出来?导演组想到的办法就是自己在山上大面积的浇水,最后成功长出蘑菇才有了一道完整的佛跳墙。

所以,有些自然发生的事情并不自然,而是整个团队协作才创造出这么多的自然事件。

一档节目的成功是整个团队的努力,常驻嘉宾、飞行嘉宾、导演组、摄像组、后期剪辑组、字幕组等等。他们不断地努力与付出,才有了这么美好的《向往的生活》。

虽有些自然事件是被事先安排好的,但最后能给观众呈现出温暖有爱又惊喜的画面与故事,这就足够了,这也就成功了。

《向往的生活》观众期待度如此高,口碑如此好,在这背后都是整个团队在努力。

且不谈上述所说的高技术剪辑,光是蘑菇屋方圆几里的邻居有多少、家庭状况如何、家中有几口人、有没有小孩子、什么时候上下班,这些都要事先做调查。

就连每一道菜能否在这个环境中做出来,这些也都需要事先测试。这样才能确保节目的效果,才能让节目更顺利的进行下去。

没有什么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管是人还是节目都是如此。

《向往的生活》背后的团队运营让人佩服,不管是人物、动物、关系各方面都做到几近完美。

让节目更有故事性,让人物性格更鲜明,整体内容再配上岁月静好的滤镜,向往的生活最理想的样子也就打造出来了。

这里仿佛有吃不尽的美食、聊不完的天、玩不完的游戏、无休止的快乐,这不就是脑海中向往的生活最初样子吗?

有如此用心的制作团队、有如此负责的导演、有如此智慧的运营,《向往的生活》不火都难。

不用做什么,就自然而然的放松,享受,来这个节目就当出来玩的。节目组后期不恶意剪辑炒话题,不恶意引导粉丝撕逼,这样的节目不火有天理嘛。。更何况还有一个情商超高的何老师和与娱乐圈人脉丰富的黄老师。。节目不火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