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往事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旅顺往事

2013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旅顺往事》是2013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潘宝玉。 [1]
书    名
旅顺往事
作    者
潘宝玉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8月1日
页    数
343 页
开    本
16 开
ISBN
7503324562, 9787503324567
语    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旅顺往事》叙述了这个历经沧桑的海军基地的历史,从它辉煌、悲壮、辛酸、苦涩和再辉煌的历程中,可以看到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民族战争的炮火硝烟,屈辱、杀戮、奋起和抗争。旅顺口海军基地自19世纪末期清王朝创建,历经甲午沦陷、中国赎回、沙俄强租、日俄争掠等诸多劫难,直到1955年5月才由人民海军从苏联军队手中接收,成为中国海军劲旅驻地。

图书目录

播报
编辑
序篇
第一章倭寇来了
第二章千里溃败
第三章谁来抗敌
第四章怎一个“和”字了得
中卷争撩
第五章“虎”与“狼”的宣战
第六章撕咬
第七章雅尔塔的秘密
第八章中苏旧约
下卷接收
第九章谈判
第十章组建
第十一章交接
第十二章尾声
致谢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中共党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序言

播报
编辑
我第一次到旅顺是1985年的春天,我有幸参加了在那里举办的“大海笔会”,记得报到的地点是基地修船招待所。笔会是海军文化部与《昆仑》杂志社主办的,在那次笔会上我创作完成了中篇小说处女作《小寒大寒又一年》,在第二年的《昆仑》杂志第1期头题发表。当时没有想到,这竟是我迈向军旅文学道路的第一步。笔会期间,我们参观了旅顺的名胜古迹,尤其那些近代战争遗址让我强烈地感到旅顺这地方确有些特殊。我还记得,一位基地的退休干部站在山头上给我们讲述日俄战争故事,他讲得非常认真,带着他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特有的感情,当得知他是经常光顾这些山头的义务讲解员时,我们都流露出肃然的表情。我不想写什么历史小说,因而对他所讲的一切并没有往心里去,仅仅是感慨了一番而去。
我第二次到旅顺却是12年后的春天了。那时,我刚刚成为舰队专业创作员不到两年,而领导以作家要体验部队生活为由派我的公差,让我临时成为舰队作战部队检查组政工组的一员,因为在我的履历上有指导员、干事和教导员的九年经历。检查组在舰队副司令和参谋长的带领下从烟台乘船抵达旅顺,我也狐假虎威地坐在宽敞的基地党委会议室里听汇报、做记录,还与基地首长在俄军占领时期修建的一栋将军楼里共进晚餐,那没有火光的壁炉和装饰讲究的天花板给我留下了异国情调的印象。后来,基地组织处的同志送给我一本他们内部编印的小册子《旅顺基地40年》,晚上翻阅了一下,主要内容是介绍基地成立以来的重要成绩和一些典型人物,比如出过岸炮英雄安业民、学雷锋标兵刘德全等,只有很少几页简要介绍了旅顺基地成立的历史。由此,我对基地成立前的旅顺历史发生了兴趣,觉得应该写篇东西让年轻的官兵们都知道,并记住这些历史。在检查部队的教育情况中,我发现一些年轻的官兵对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海军史并不谙熟,这就坚定了我要写一写旅顺的念头。
后来,我把这想法给《解放军文艺》的郭米克副主编讲了,他很支持我写,尤其对接收旅顺很感兴趣。我又对《海军文艺》的宋主编说了,她说明年海军50周年要出一期专号,可以刊用。于是我用了大半年时间采访、查资料,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旅顺的历史不是几万字的“报告文学”就可以报告的。那年秋天,我参加海军创作会议,知道大家都在写抗洪的题材,而最大的好处是只要作品创作完成,即使不发表也可以参加全军评奖。酒饭之间,大家聊起了自己的创作,有位知名的老作家对我写旅顺历史的报告文学流露出很是异样的表情:“你怎么选了旅顺的历史来写呀!”我直观地感到那话里有这样的潜台词:“旅顺,我们能写吗!”“旅顺,你能写吗!”那年的中秋节,我是在北京度过的,我忙于在国家图书馆、海军档案馆查阅资料和采访老干部,我也越来越理解了那位老作家的话。然而自己决定的事,要努力完成,这是我的做事原则。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问题,而创作亦如此。于是,我完成了一篇题为《旅顺往事》的报告文学,原稿6万多字,经过反复修改,压缩成了4万多字,1999年《海军文艺》最先发表,删去了以日俄战争为主要内容的“争掠”一章;2000年《解放军文艺》第5期发表;后来被收入《中国年度最佳报告文学·2000》一书,获得了海军金锚文艺奖。
我第三次到旅顺是2000年的秋天,那次的任务是采访一位科技练兵的标兵郑文发。我完成了中篇报告文学《潜艇兵郑文发》和一部电视专题片。2001年初,的。走在长江路上,抬头就能望见白玉山,那日本人修建的表忠塔夺人眼目。司机小袁对我说,表忠塔是我们中国人的耻辱,应该把它拆掉。我不知对他说什么好,我说它已经是文物了,哪能拆掉啊……据史料记载,“文革”时期,旅顺的红卫兵们的确拆掉和破坏了一些近代历史遗迹,显然是错误的做法。一个民族需要的是长自己的志气,强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掩饰历史的疤痕,采取阿Q精神。留着那些“遗迹”作为镜子,反倒可以激励后人,永远不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不断奋发进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旅顺的近代历史是中匡I近代史的缩影,我们真正读透它读懂它并不那么容易。这本书,权作我的读史心得,献给年轻的海军官兵们。
是为序。
2013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