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健康」嗎?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93,974

健康檢查「健康」嗎?

健康檢查是健康的保證書,還是虛有其表的商業花招?付出時間、金錢做完檢查後,你得到的是……?

五十多歲的吳太太,每年都做健康檢查,身體狀況一向不錯。兩年前,她突然覺得胃有點不舒服,進一步檢查後,卻發現得了胃癌!躺在病床上,面對前來探視的親友,她不禁怨嘆:沒做檢查就認了,但是她每年都花錢做檢查,而且也包括胃鏡檢查,怎麼還會得胃癌?

44歲的莊先生則是個企管顧問,平常事業繁忙、南北奔波,除身材略顯發福外,倒不覺得身體有何異狀,4年前他參加公司安排的團體健康檢查,得到的結果也是一切正常。5個月之後,他突然因腹痛在公司昏倒,緊急送醫一檢查,才發現得了肝癌,兩個月後,正值壯年的他遽然去世。

突遭打擊的家人傷痛逾恆,忍不住頻頻埋怨:怎麼才半年不到,健康會有這麼大的變化?當初不也做了多項肝功能的檢查,為什麼沒有發現異狀?

不論是花一天或兩天的時間,當你願意掏出數千元或上萬元的鈔票,忍受一項又一項,不清楚「為何而做」的檢查時,心中圖的,無非是想從一大堆數字中,獲得「我到底健不健康」、「有沒有病」的保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健康檢查不保證健康

無奈的是,這樣的期待卻有落空的時候。

「健康檢查不能保證健康,只能促進經濟發展,」一位衛生署官員如此嘲諷。

 目前除健保給付,包括未滿4歲兒童的預防保健、40歲以上成人的預防保健、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及產前檢查外,各醫院、診所也紛紛投入受檢者付費、檢查項目更龐雜的健檢業務,市場大餅有增無減。

「現在的健康檢查除商業行為外,沒有半點醫學成分在內,」台大家庭醫學科醫師王維典批評。

當你還對健康檢查懷抱過高的期望時,或許應了解健康檢查存有許多限制,學習用較平常的心看待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就像是保險一樣,只是在經濟與健康之間,找到最大的公因數,」台北榮總一般內科主任王聖賢舉例,即使保了房屋險,房子也可能因地震而倒塌,所以:「健康報告書不是健康保證書。」

理論上,檢查的項目愈多、愈完備,檢查結果的可信度愈高。但受限於成本效益,一般的健康檢查不可能幫你從頭檢查到腳,也無法找出所有可能致病的危險因子,或所有可能發生的疾病。

健檢過程充滿變數

尤其在健康檢查的過程中,不論是檢查的工具、檢查方法、醫護人員的素質等,都充滿變數,健檢的品質很難維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檢查設備的優劣

 一位先生連續兩年在台北某大型公立醫療單位做健檢,結果都顯示他有B型肝炎,第3年時卻說他沒有B型肝炎,醫生在吃驚之餘,告訴他因為該單位用的試劑較差,正確測出有病的比率較低(敏感度低),建議他最好到別家醫院再檢查一次。

醫師的專業能力

 而一家企業負責人在台北近郊一知名的教學醫院做完健康檢查後,發現自己已得了「骨質疏鬆症第二階段」。由於不知道骨質疏鬆症分幾階段,第二階段有多嚴重,她的心情一直七上八下,也開始覺得全身的骨頭真的有些酸痛不對勁。

 但是,當她拿著檢驗報告再去請教其他的專科醫師時,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你根本沒有骨質疏鬆,而是長了骨刺。」因為前一位醫師的誤判,害她白白生了一場「心病」。

 「健康檢查中,醫師的判讀最重要,」王維典強調。做健康檢查時,醫師如果沒有解讀檢查數據的能力,或輕忽解讀的重要,也可能會遺漏病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檢查技術的限制

 另外,檢查方法的敏感度不佳,找不出真正罹病的人;或正確測出沒病的比率較低(特異度不佳),無法排除真正沒病的人,也讓一些有病的人得不到警告,沒病的人反受折磨。

 例如,檢測有無罹患肝癌的大便潛血反應,敏感度僅約20%、30%左右,也就是在罹患肝癌的100人中,能藉此檢查得知罹病的只有二、三十人。

 而檢測有無心冠動脈疾病的踏車心電圖,敏感度只有62%,換句話說,有38%有心臟病的人不能被正確診斷出來,反被誤解為沒病。相反的,它的特異度僅89%,有11%沒病的人反被誤診為有心冠動脈疾病。

 台大家醫科醫師梁繼權也指出,抽血檢查是當病人罹患癌症後,用來追蹤治療效果的指標,但現在卻被用在健檢中,不管受檢者是否有癌症,都藉抽血來找病人,敏感度或特異度也會受限。

 而用超音波來檢查有無腫瘤,也必須要腫瘤超過0.5公分,超音波才檢測得出。如果小於0.5公分,就算存在,也檢測不出來,因為機器的敏感度不足。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疾病的限制

 除了檢查技術受限外,某些疾病可能很難查出,或是發病時間很快,也令健康檢查束手無策。

 一位住在新竹的70歲老先生,到台北某醫院做住院健檢時,身體並無不適,檢查結果也沒有特別異常。3個月後他因黃疸住院,醫生用電腦斷層檢查,也不確定病因,開刀後才發現原來老先生已得了胰臟癌。而胰臟位於消化道深處,是較難檢測的器官。

 而肺因有部份被心臟遮蔽,X光很難發現癌症,等X光發現時,也可能不是早期癌症了。所以肺癌漏失的情形,對醫生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醫生不是上帝

 另外,有些病在正常與得病間很難劃分,也減弱檢查的準確度。例如用來檢測肝癌的胎兒蛋白檢查,大部份病人的蛋白都會高,少部份病人的蛋白就是不高。而一些肝炎患者的蛋白也會高,所以即使蛋白高,有可能是罹患肝炎而非肝癌。

 「灰色地帶這麼多,醫生怎麼替上帝講話?!」一位醫生道出健康檢查的無奈。

 即使檢查結果沒有異常,有時也並不一定真的就是正常,也可能是因檢查過程的侷限,所造成的假安全。

 但在相信數字、高度迷信健康檢查下,不少人服下檢查報告中無異常的定心丸後,就算身體有什麼不舒服,似乎都會不以為意,或者不想去面對。

 「醫學不是是與非,是機率問題,檢查不能百分之百準確,還是會漏掉,」梁繼泉提醒。

 許多人總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就像張先生常覺得脖子有點緊繃,他太太擔心他可能有高血壓,一直催促他去看醫生,但他總拿每年健康檢查中,血壓都在正常範圍為由,自認是「完美的男人」,不須緊張,就是不想去看醫生。

 一位電視台的編譯人員做完健檢後,看到出來的結果都正常,不禁得意地向同事炫耀,但其實他常因坐骨神經痛,痛到無法上班。

 仁愛醫院家醫科醫師陳建志也曾碰過,有位民眾體重雖不斷減少,但他自恃3年前做的健檢結果正常,毫不在意,結果拖了半年,直到體重已減少了20公斤,他才發覺事態嚴重趕緊就醫,結果證實得了癌症。

 「民眾的自覺很重要,」陳建志強調,如果身體有任何異狀,應趕緊就醫,不要以為不久前才做過檢查,一切就萬無一失。

 尤其做完健康檢查後,某些項目如須進一步追蹤,更應切實遵守,千萬不要拿到報告本後,就丟在一旁,不當一回事。

 台北的吳先生在同事的父親突然中風後,想起祖父也有糖尿病、心肌梗塞的病史,趕緊硬逼著父親去做健檢。可是吳老先生覺得沒病去看醫生很奇怪,心不甘、情不願地做完檢查後,就不肯再去做心臟的追蹤檢查。

 兩年後某天夜裡,吳老先生突然喘不過氣來,送醫急救後,醫師診斷正是心肌梗塞害他差點送命。

 「健康檢查的結果是很表淺的,需要再進一步檢查,才知道問題所在,」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林仁德強調。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健康促進最重要

 儘管有不少侷限,健康檢查還是可以篩檢出許多疾病,尤其是定期做檢查,不僅可建立個人的身體資料庫,提供未來保健的方向,將來如不幸罹病,也較有跡可循。

 以仁愛醫院為例,從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約有1800人去做健康檢查,他們自覺的症狀多是下背痛、頭痛,但不少人卻不知道疼痛的原因,也不曉得自己的健康那裡出問題,更不用提要如何促進健康。

 「健康檢查是關於每個人的預防醫學,」前三軍總醫院院長宋丕錕指出,健康檢查是在受檢者還沒生病前,就先找出危險因子,杜絕疾病,是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進步。

 尤其,現代疾病的趨勢以慢性病為主,而慢性病的成因多與危險因子有關,透過健康檢查還是可以先一步揪出慢性病的隱形殺手。

 例如,美國明尼蘇達州在1993年曾對4萬6千名50歲以上的居民做調查,結果顯示,每年做結腸癌預防檢查的人,死於結腸癌的機率比完全不做檢查的人低33%。

 「做好預防保健,可減少未來的醫療支出,」台大家醫科醫師李世代說。

 不過,該如何找到適合你的健康檢查?

 多位醫師建議,最好的檢查應配合你的健康情形,量身訂製,但因目前的檢查項目都已固定,所以檢查時,可針對個人的病史、家族病史等,與醫生溝通再加做某些檢查。更積極的做法是,不妨透過家庭醫師的制度,由長期了解你身體狀況的醫師,建議你何時該做檢查、該做什麼檢查。

 「健康檢查是沒有速成的,」王維典強調。而且,即使健康檢查做得再完備,後續的健康促進活動才是重點。「健康檢查完畢,才是健康促進的開始,」宋丕錕說。

 因此,當你花了時間、花了錢終於做完檢查,知道自己的身體那裡有問題後,你也得改變生活習慣,而不是做完檢查就算了。「生活如果一團亂,卻想靠健康檢查來保命,這是錯誤的觀念,」梁繼權指出。

 沒有任何的檢查能百分之百保證你的健康,要健康,就要有促進健康的實際行動,單靠檢查是絕對不夠的。

日本人怎麼做健康檢查?

 日本近年來開始推動提升健檢品質標準的自律行動。日本的健康檢查大致可分為兩種,分別是兩天到一週的過夜型,以及一日型健康檢查,現在一日型成為主流。

 一日型的健檢醫院成立了「日本綜合健檢醫學會」,訂定自律的健檢基準。只要通過審查的健檢醫院,就發給優良健檢的認定。他們訂定的標準為:

1.獨立的健檢空間,並有健檢專任醫師和護理人員,採健檢專用的檢查機器做檢查。

2.實施日本綜合健檢學會所認定,優良綜合健檢的全部基準項目。

3.以自動分析機進行血液生化檢查,檢查的資料全部用電腦管理。

4.一年4次非常精確的檢驗器材調查(精密管理測試),維持一定的檢驗基準。

5.檢查當天為受檢者做個人面談,說明健檢結果和專人指導如何改善生活方式。

6.健檢後能有效追蹤受檢者的身體狀況,針對須再接受精確檢查或治療的人,健檢機構能給予適當的指導,根據需要介紹專科醫生,並有良好的結果回饋。

 另外,因每個醫院的機器不同,檢查方法和檢驗標準值都不一,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機構可能得到不同的健檢結果。因此,目前日本醫界正設法增進臨床檢查的精確度,把各健檢機構檢查結果的差距控制在平均3%以下,如此一來,就有全國統一基準的可能。未來日本民眾只要拿著IC卡,就等於掌握了自己全部健檢的數據。

健康檢查後,行動更重要

 做完健康檢查後,就沒事了嗎?建議你接到報告後,別忘了以下幾項後續的工作:

1.報告中建議要追蹤檢查的項目,務必切實遵守,別不當一回事。

2.身體某部份如有異常,可找專科醫生針對疑點進一步確定,別再去做一遍健康檢查。

3.即使檢查結果正常,身體如有任何異狀或不舒服,也要馬上求醫。

4.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健康。

5.將每次的健檢報告保留下來,建立自己的身體資料庫。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