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保險業十三年的王天倫,時刻保持自己的學習敏銳度,不斷地自我改進,並善用自身的優勢,以保二代的身分,走出一條不同於上一代的保險事業經營之路。

自我認知
提高自我認知,從衝動到穩重

  大學時期王天倫念的是會計系,對於數字、財務報表等已培養出一定的敏感度,雖然不是直接和保險專業相關,但都屬於金融商業學科,對於財金方面的資訊,吸收與消化會比較快,因此進入保險業學習新知,理解速度也比其他人較占優勢。另一方面,王天倫是「保二代」,入行之前的耳濡目染,使他對保險就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

  由於所學及環境的影響,大學還沒畢業前,王天倫就早已決定未來只會走2條路──考會計師或是直接進入保險業。適逢王天倫的老師希望他進入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業務招攬會計業務,王天倫心想既然都是走業務取向,何不直接選擇學習能夠更加全面的保險業務,「如果自己連無形商品都能賣得好,那往後不論什麼商品都能銷售得出去。」

  「我小時候是屬於那種比較調皮搗蛋的小孩。」從小到大,王天倫都有注意力不集中,比較健忘及個性較為衝動的問題,即便是成人之後,仍是屬於講話直接、為人處事不夠圓融的類型,儘管在面對客戶都能做到有禮貌、有耐心,不會讓客戶感到不舒服,但私底下的情緒管理仍有進步空間。

  直到他從書上看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症狀(包含注意力渙散,無法長時間的專注,或是衝動、過動,常常還沒想清楚便已行動,事後導致不想要的結果發生),他發覺自己的狀況有些類似,特別正視自己,也透過不斷自我檢視,改進自己的缺點。

  就好比,王天倫初為主管時,帶人方式較為高壓,經過自我檢視後,除了可能是ADHD的症狀,也可能是以前因職業軍人的父親,對自己的管教方式較為嚴格所導致。

  經過不斷的反躬而思,提高自我認知後,隨著保險工作的磨練,王天倫在待人處事的判斷及穩重度都成長許多,無論是和客戶之間的進退應對或是和夥伴之間的相處,甚至在比與客戶相處更複雜的組織管理方面,都協助王天倫在與人相處的分際上拿捏得愈發精準。

學習與運用
掌握趨勢的脈絡,倚靠活學活用

  「保險業唯一不會變的,就是一直在改變。」王天倫除了經由內在,自發性地提高對自己的瞭解,善用自身優勢並改進自己不足的地方,也持續瞭解局勢、趨勢的變化,不斷加強自己對於市場的敏銳度,提升自己因應變化的反應速度及主動性。

  他加入保險業的初期,當時保險業主推的是投資型商品,但經過二○○八年金融風暴後,大眾普遍對於投資缺乏信心,保持觀望的態度,使得投資型商品銷售熱度降低。爾後,又因為政府推動二代健保,商業保險市場轉變成主推終身醫療險種,接著又以長期照顧險為主,時至今日則是以失能險為主力商品。

  王天倫要傳達的是,「市場一直持續在變化,保有對市場的敏銳度,持續觀察時事與趨勢,才能洞悉變化的軌跡,走在改變的前端。」

  王天倫並以年齡層在25~40多歲之間的民眾為例,要讓這年齡層的客戶滿意,重點首推效率,而親和力及專業度也很重要。當前科技進步,行動上網愈加便捷,數位資訊也愈加爆炸性豐富的趨勢,這年齡層的民眾對於保險,都非常自然且習慣自行做功課搜尋資料,也會試著先替自己規劃。當具備一定的知識及概念後,再主動諮詢保險公司或業務人員。

  換言之,這類客戶追求的是效率與專業,過多的話術及說服並不是客戶所需,而未來此類客戶群會愈來愈多,他們也會幫上一代或下一代購買保險,所以掌握此年齡層區間的客戶群,是未來經營的重點方向。

  如果要如上述掌握先機,業務人員要建立起對市場的敏銳度,王天倫認為,必須要從充實自我開始,讓自己的知識與常識既廣且深。無論是公司內、外部常態性舉辦的專業面、趨勢面或是市場面的課程,王天倫除了自己會去進修,也時常鼓勵夥伴多多參與。進修之後也會請夥伴在單位會議時分享心得,這能帶來雙面好處,其一,講授的夥伴會在準備的時候多一層的反芻吸收;其二,聽講的夥伴能獲得新知或有新的觸發。

  此外,在王天倫的單位內部設有「經策會」,其中分有教育訓練組、人力發展組及活動組,進修的資料若是與展業行銷、市場趨勢相關,會經過與教育訓練組成員討論與整理,制定出教材提供給夥伴;發放給夥伴的教材講義內容常會以問答的方式呈現,雖是土法煉鋼,但卻是最直接讓夥伴快速吸收的方式。

  若是與人才、增員相關,則會經由人力發展組接續後續的執行;至於活動組則是負責舉辦單位內外的活動。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