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三十而已》的大结局?

关注者
3,201
被浏览
9,250,432

1,327 个回答

“顾佳放弃大城市高质量的教育条件,带许子言去农村常驻”,是我近些年来看到的最扯淡、最荒谬、最最最最最烂尾的结局。

比钟晓芹能写出畅销作+有富家女给王漫妮擦屁股还要烂尾!

甚至比《都挺好》里苏明玉原谅苏大强还要烂尾!


如果说钟晓芹的暴富和王漫妮的提成,还可以算是“机械降神”,那前期那么重视儿子教育条件的顾佳,居然把儿子往山里带,只能说是“机械降shi”了。


编剧不会真的以为有哪个独立女性会为了自己的田园梦,而牺牲儿女的教育吧?

编剧不会真的以为农村的幼儿园能无缝连接大城市的顶级小学吧?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编剧已经不是拿观众当傻子了,编剧是以为观众和自己一样傻。

编剧用结局最后几集充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三十“而已”,甭想,做梦。

王漫妮的三十“而已”靠的是天降贵人,而且俩NPC(富商老魏、富二代依依),放网游里属于GM待遇,天选之女,最后出国深造。

顾佳三十岁“而已”靠的是天降正义,蓝色烟花爆炸工厂发生事故,许幻山被迫净身出户。茶厂神奇复活。带着儿子父亲归隐田园。

钟晓芹的三十“而已”靠的是天降写作天赋,空投百万版权费。转身就成了财务自由的小富婆,帮婆婆买房子,在家里话语权也有了,人物完成了奇迹般的成长。

这三场梦告诉我们,要想三十而已,靠天啊。

妙啊,妙极。

知乎前面有人问“这部剧是不是贬低了男性”,窃以为这想法太窄了,它贬低的不是男性或者女性,而是三十岁这个年龄阶段。虽然标题三十而已,但剧中的角色无不被“而立之年”所带来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顾佳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家。家是她依靠和维持的本源。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持本源。王漫妮的阶级跨越梦同样也是为了这个本源,本源的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三十岁。因为世俗规定三十而立。你没“立”,没结婚,没生孩子,事业不突出,那你就会变成社会讨伐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钟晓芹迟迟不公布离婚,让编剧有机可乘,重复庸俗复婚戏码的原因。

怕笑话。

说白了还是怕社会讨伐。

想要驳倒编剧很简单,剧里面顾佳不断给自己加码,是因为公司性质,那换个公司就完了。现实中又不是所有顾佳家里都靠放炮赚钱。烟花公司的设定只能给特定的顾佳。现实中的不靠烟花为生的顾佳们早已实现了财富自由,生活无忧。

钟晓芹不公布离婚,是怕被笑话。现实生活中大声公布离婚的钟晓芹们,有了陈屿的前车之鉴,重新恢复单身,脱离苦海,家境不差,还是上海本地,前路一片花海好伐?

为了俩人复婚,编剧不惜让另一个时空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陈屿来讨好钟晓芹,真是辛苦了。

王漫妮跨越阶级失败的原因无非她鱼和熊掌她都想要。因为你如果要钱社会被讨伐你拜金,加上有趣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欺骗社会欺骗自己,这叫有追求。

而现实生活中只要熊掌的王漫妮们正在小红书上晒包;只要鱼的王漫妮们,正在努力工作赚钱,攒钱。

所以,三十岁的焦虑,从来不来自于三十岁,而是来自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呢?一个依靠人言来威胁规范个人行为的社会。

所谓人言,就是在意别人说的话。也就是,由儒家思想主导的人情社会,而产生的“面子”,这一共同意识、规范社会的力量。

《三十而已》就是在为这个社会服务,通过视频的方式,和它超强的社会影响力,传播速度之广之快,再次向总要三十、快要三十、已经三十的群体发射“焦虑”的信号。通过少数的顾佳、钟晓芹、王漫妮把焦虑贩卖给我们、吓唬我们。

最后,剧中人都三十而已了(三场梦)。现实生活里,观众脖子上三十岁的枷锁反倒愈发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