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风评这么差,为什么他的竞选支持率还是那么高?

关注者
13,977
被浏览
34,318,998

3,745 个回答

怎么多了这么多赞,是不是有人要害我

不如我们看看他说了什么

之前写的一些论断,太简略而武断,被网友批评了。我补了一些详细论述。

——————————————————————————————

这真是个好问题。我的简短的答案是:这是美国阶层和社区割裂的结果。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我可以猜想,要么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要么是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有车有房的城市白领。

因为这样类型的人,通常不能够想象川普的最关键的支持者(一般认为是铁锈带的贫困人口和一部分中产下层人口)到底是在想些什么、在过什么样的生活。

事实上对于一个美国人通常来说也通常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长期固化,贫困、中产、富裕阶层之间已经越来越难以相互理解了。

他们不能够理解对方的境遇,进而不能够理解对方的思维逻辑。

2011年美国有本书叫《Nickel and Dimed》,就是一个中上层的女作者跑去体验城市贫民的生活之后写的一本书。很多美国中产人群都是依靠这本书才理解了下层的生活处境。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美国的阶层隔阂已经有多大了。

早年间美国的阶层隔阂没这么大。大部分工厂、商店等等都是由本地人拥有的。富裕的、中产的人杂居在一起。高端的社区和贫民的居所,可能也就一两百米远。那时候各阶层因为天天打交道,所以都可以相互理解。在本地生态之中就有从底层升到上层的整个通道。那时候富豪提携几个有天赋的本地寒门子弟也是常有的事情。

随着交通和通讯越来越发达,大型公司遍布全国,打垮了本地商业体。于是本地社区里的小资本家就走向了消亡。不会再有人在本地社区里提携寒门子弟了。中产和贫困人口在地域也开始分隔。各个阶层都开始陷入了“信息孤岛”的局面。

各阶层社区分离后,贫困社区会发生逆向淘汰。也就是说,贫困社区里面那些家庭文化不错的人群,会因为获得了上升机会而离开这些社区。那些长期滞留在此的,多半是家庭文化、家庭教育不适宜现代社会分工的人群。这样的筛选之后,因为信息、文化、教育等问题,各个阶层就更加固化了。

一个社区里面,人们的见闻、理念会逐渐趋同,乃至形成社区内部的“回音壁”,亦即人们会因为听到的、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政治理念,而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

于是,就算外面对特朗普的舆论风暴再猛烈,如果这个社区全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那在这个社区里也刮不起多大的风声。

————————————————————————

我们回到特朗普的支持者这里。

特朗普的支持者可以分为两块。

第一块是共和党的传统支持者。这块通常是相对富有的白人。

共和党是美国的保守政党,通常秉承古典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是认为美国是一片自由的土地,只要你肯干,你就能出头。这理念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它会衍生出一个思想:你要是没出头,你一定是不肯干,你一定是懒汉。

可想而知,贫困人口当然不爱听这话。而很多中产、富裕人群都喜欢听这话,部分地,是因为秉承这个理念,政府就不用给贫困人口太多补助了,就能减少税收。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传统上共和党的在中产和富裕阶层会有更多支持者。

当然,有一些州在总统竞选中总是支持共和党,比如犹他州、怀俄明州等等。在这些州里面,意识形态就是如此,各阶层支持共和党的都很多。

这些是共和党的传统支持者,他们会偏向于支持共和党总统,其中的偏激端者会无条件地支持共和党总统,不管具体这个总统是谁。

但是,特朗普依靠共和党的传统支持者是远远不够的。

美国总统大选过程是这样的:每个州会有一些“选举人票”,州内民众投给哪位总统候选人的票最多,该州的“选举人票”就会全部投给谁(当然偶尔有“反叛的选举人”不会遵从州内投票结果,但不会改变大局),最后得到最多选举人票的候选人获胜。

美国的的选举人票总共是538张,要赢得总统大选,至少要拿270张选举人票。

近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之中,有的州总是或偏向投共和党(大约151票坚定,40偏向共和党,共计191选举人票),有的州总是或偏向投民主党(大约172票坚定,24票偏向,共计196选举人票),两边总计差别不大。所以在两党对决中,这些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所谓的“摇摆州”,也就是那些可能投民主党也可能投共和党候选人的州。这些州决定了最终的竞选结果。

通常认为是摇摆州的,大概有12个,这些州在总统大选中的选举人票数总共是151票。对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来说,他需要赢下摇摆州之中的至少79票(191+79=270)。

另一个美国地域概念叫做铁锈带(rust belt),主要是说五大湖区那些曾经工业极度发达、后来逐渐在产业发展和转移中衰落的州。这片地区有大量的美国贫困白人以及中产下层白人。

而摇摆州之中大致有4个属于铁锈带(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俄亥俄、威斯康辛),其合计的选举人票为64票(有时艾奥瓦也被认为属于铁锈带,那样的话就是70票)。

换言之,只要赢了铁锈带的摇摆州,再加上一两个其他的摇摆州,而且自己这边的基本盘州不跑票,那就足以赢得总统大选。

特朗普当选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他赢得了铁锈带的支持。以下这张图就是2008年大选和2016年大选时,铁锈带摇摆州的投票结果,红色是共和党候选人占优的县,蓝色是民主党候选人占优的。

特朗普赢下了铁锈带所有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俄亥俄、威斯康辛,外加不知道算不算铁锈带的艾奥瓦),以及非铁锈带的摇摆州佛罗里达(29选举人票)和北卡罗莱纳(15选举人票),最终赢得大选。(虽然特朗普在民众中的总得票数其实并没有希拉里高)

接下来要问的是,特朗普何以赢下铁锈带?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2004、2008、2012和2016年四次大选的Exit Polls(就是投票后的民意调查)

2004年也是共和党获胜,当时家庭年收入3万美元以下的投票者有40%投了共和党,60%投了民主党,差距是20个百分点,2008年35%对63%,差异是28个百分点,2012年对37%对63%,差距是26个百分点。

而2016年这个比例是40%对53%,差距是13%。

换句话说,尽管贫困和中产下层人群仍然倾向于投民主党,但是特朗普大大拉近了共和党与民主党的传统上在这个区间的距离。

实际上特朗普产生的改变比以上数字显示的还要大。传统上越是穷人越喜欢投民主党,比如2004年家庭年收入1.5万美元以下的人群里,共和党对民主党的得票率是36%对63%(与3万以下的40%对60%对比)。随着通货膨胀,理论上共和党和民主党在3万美元以下的人群中的得票率差异会越拉越大。但是特朗普在选举中却把这个差距缩小了很多。

在家庭年收入3万到5万这个区间,虽然川普(11个百分点)没有达到2004年小布什的水平(差距1个百分点),但也大大小于2012年罗姆尼的水平(15个百分点)。

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特朗普在更高收入区间的得票比例不要说不如2004年胜选的小布什,甚至不如2012年败选的罗姆尼。比如在家庭年收入5万到10万这个区间,特朗普对希拉里是49%对46%,而2004年是55%对44%,2012年是52%对46%。

我个人猜测,特朗普在铁锈带摇摆州能够大获全胜,恐怕就是因为他在这几个州里比以往的共和党候选人赢取了更多的贫困和中产下层人群的选票。事实上,他竞选时提出的政策,很多也恰恰是以迎合美国贫困人口和中产下层为主。

(当然,美国的穷人仍然更多会投民主党的票,这其中有历史原因,也有大量低技能移民造成的结果。只是特朗普比以往共和党候选人多赢下的穷人的选票,对这一次大选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铁锈带的贫困人口和中产下层,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常常甚至没有车,或者只有一辆破二手车,常常没有房子,即使有也是在混乱的贫民街区祖传的。他们的信息渠道十分狭窄,常常只来自于本地意见领袖口口相传或者特定的电视频道。他们大部分的精力都被用来维生,而不是生活。

在铁锈带曾经辉煌的年代里,他的父辈通常能靠一个人的辛勤工作,就养活全家。然后,随着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整个地区都衰落了,制造业垮了,服务业也跟着垮了。

民主党为他们带来低保、医保和其他形式的帮助,这能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也让铁锈带贫民过去经常投民主党的票。但这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们其实想要工作,但却没办法用自己的双手来挣取一份有尊严的生活。

他们常常并不是完全没有工作,只是被禁锢在了一些收入很低的岗位上,无法向上攀升。他们本来的上升路径中收入更高的节点,已经不存在于当下的美国了。那些岗位不是被挪到了国外,就是已经被自动化取代了。他们是被全球化、信息化抛弃了的人,因为教育问题、家庭文化问题、健康问题等等而无法再向上发展。由于社区的衰败和封闭,连带着他们的子女都缺乏上升途径。

你会发现一些非常奇妙的现实,那就是美国这样一个发达的国家,在扶贫方面花费的心思与其国力并不相称。整个国家已经习惯于为贫困人口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比如食品券,从而买一份平安,而极少考虑该如何系统性地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很多人会天然认为美国是一片充满机会的土地,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只要保障了他的基本生活需求,他自己就能发展起来,根本不需要扶贫。而那些有了低保还发展不起来的人,都是懒汉,不值得扶助。

然则,不管是不是懒汉,他们都有自己的一票。

委内瑞拉当年也多少算个民主国家。后来查韦斯上台,拆了民主的柱梁,在委内瑞拉中产看来简直是倒行逆施,为什么还一直受到底层民众的支持?因为不管之前的“民主政府”唱得有多好听,有多符合“普世价值”,他们都填不饱底层民众的肚子。那委内瑞拉贫民为什么要支持这些光鲜亮丽的人呢?就算是用选票推上去一个能(哪怕只是暂时)喂饱大家的僭主,对于贫民来说又有多大损失呢?查韦斯死后,马杜罗上台,也是一样的逻辑。委内瑞拉中产和富豪们日哭夜哭,到现在也没办法让瓜伊多回来执政。

美国虽然远未走到这一步,这种阶层矛盾在政治上的体现却已经出现了。

特朗普违背了美国诸多的政治、外交原则。被中产口诛笔伐。但是对于他的支持者来说,不管过去那些光鲜亮丽、博闻强记的政客有多聪明,有多高举美国意识形态大旗,他们多少年来都没有为贫困阶层解决多少根本问题。

比如说,美国的中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资产阶级要降低人力成本,就必须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需求分布于家政、汽修、农业等等各个行业,如今很多都是依靠非法移民及其子女填补的。而贫困阶级的美国人也因此在这些岗位上受到了强烈的竞争。

美国多少年都解决不了非法移民问题,恰恰是因为中产和富豪对于廉价低级劳动力的需求。美国的媒体大多都是这两个阶级直接掌管的,意见领袖也大多都是中产。这种媒体氛围,自然拣选了最适合接纳非法移民的意识形态。而在政治上缺乏吹鼓手的美国贫民,并无法对这一问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比如说大量的工厂被迁往国外,而国内的劳工却没有得到多少有效的再就业辅导和政策支持,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从事更没有技术含量、更低收入、时有时无的工作。

(这里并不是说中产和富豪很邪恶,也不是说全球化不好。而主要是说没有人去根本性地解决贫困人口的问题。)

陷入困苦,无法挣脱的美国贫困人口大量转向药物滥用。所以我们就看到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美国作为世界顶尖的发达国家,人均寿命居然有几年连续在下降。从极右翼的残酷的资本主义视角来看,这些人已经是社会的“负资产”了,自然“淘汰”掉就好。“垃圾人口嗑药磕死岂不美哉”?从脱离了贫困人口现实的一些左翼来看,这些人的生存理念需要被尊重,不能侵犯了他们的人权,给吃的、给喝的、给医疗保障就好,至于说怎么彻底帮他们摆脱困境,“那真是个谁也搞不清楚的大命题”。

还是那句话,他们都是大活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是有自己的选票的。

特朗普来了要做什么呢?要建墙,要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要废了全球化的TPP,要反全球化,要让工厂搬回美国。能不能解决问题当然两说,但这些政见真真切切打动了铁锈带贫民和中产下层。

一个看上去不在乎中产和富豪意见的、对铁锈带贫民投其所好的总统——不管他有多不尊重美国政治传统,不管他看上去有多自大、愚蠢——凭什么让这些人不投他票呢?

所以一个让美国政治精英大跌眼镜的总统出现了。

所以提问者所言“特朗普风评这么差”其实只是在一部分美国人里面风评差,在另一部分美国人里面,他可是“为民请命的自己人”(当然,还要加上共和党的“不问是谁只问是哪个党”的铁杆支持者),这支持率能不高?

————————————————————————————

之所以这个问题要讲这么多,就是因为我想说,千万不要以为这只会发生在美国身上。

中国的八零后、九零后,其中大部分人还是出身在农村或者城市下层。那些年代里,中产还很少。即便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中产、富豪,也能理解底层。

在当下仍在继续的潮流中,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经济发展导致中产阶层大量涌现。

尽管很多人会因为觉得自己生活负担重,而不承认自己是中产,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和真正的贫困阶层完全不同了。

再过一两代人,中国中产大部分也是出身于中产了。中产、富豪与下层的联系会越来越薄弱。

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声音了,他们觉得贫困人口都是因为懒,不值得花钱扶贫,他们把“穷山恶水出刁民”奉为圭臬。他们把“共同富裕”当作一句玩笑话。

很多人天然地认为世界上无论如何都要有富裕、中产、贫困的划分,再怎么扶贫,也总会有贫困人口,何必麻烦呢?仿佛给他们一点维持生计的补助就好了,避免贫困人口闹事就好了。

这都是非常可怕的想法。

我们社会的底限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证明,如果全民都接受初等教育,那么贫困人口也能从事很多过去需要“文化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如此一来,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能够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社会发展也就越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继续提高底限呢?

一个国家凭什么和另一个国家竞争?并不仅仅是那些高精尖的研发岗位。如果我们的教师都是些没有才华的人,那我们的下一代怎么会有足够的竞争力?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都是些没有才华的人,那我们的政策、外交如何能助力经济发展?我们有数以亿计的工作岗位,每一个都需要有才华的人来执掌,但是人力终究有限。引入国外人才不是不好,但也有它的限度,不能依赖这个途径解决问题,而且它也容易产生国内矛盾。

一个国家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情,还是尽力挖掘其国民的潜力,尽力让每一个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有思想的人,尽力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

这并不仅仅要求给孩子补贴营养,并不仅仅是要提供最基本的公立教育。这可能还包括家庭经济辅导、家庭文化辅导、对于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等等,解决导致贫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就算是一些人思维已经固化了、健康状况不允许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实在难以再提高,那也应该尽量帮助他们的子女,避免这个家庭的下一代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尽管社会上仍然会有上中下层,但我们仍然可以用系统性的方法尽力提高下层的底限,让贫困人口不至于被禁锢在贫困之中,让社会流动起来,各个阶层彼此都能相互理解。

以政府和公益组织的力量,彻底铲除贫困的根源,这是历史上少有的事情,但也是必须尝试的事情。因为不这样做,社会迟早会出现阶层割裂。一旦阶层割裂发生了,就再难愈合,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政治矛盾。特朗普只是这种割裂的一个最新的产物,它产生的结果,远不如马杜罗政权在委内瑞拉产生的结果那么糟糕,但长此以往谁又能知道会怎么样呢?如果数十年后,世界第一强国因为内部阶层割裂而导致政治瘫痪,进而丧失了经济、军事和政治统治地位,那也许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意味深长的寓言。

我们恐怕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避免成为那一类寓言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