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档次如何分类?

1、请问常见的皮革有哪些,都有哪些特性? 2、同样的皮质,按照部位和层次又有哪些区别?比如头层,翻毛,腹部这样区分。
关注者
1,518
被浏览
883,127

20 个回答

非牛皮的皮料,我在这里说了:请各位大神谈谈各种罕见皮革鞋子的优劣和选择方式吧?


下面专门说说最常用的牛皮吧。


在开始说牛皮之前,先要说说“皮”与“革”的问题,很多人对于这个概念是模糊不清的,现在不少人往往把皮革简称为皮,把人造革简称为革,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严谨的。


皮是指皮胶原纤维仍处于其在动物身体上时的状态(指化学结构,未经任何处理);革是指将动物皮经过物理及化学处理,除去了皮中无用的成分,并使皮的胶原纤维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同于其在动物体上时的状态。革干燥状态柔软易曲,潮湿状态也不易腐烂。


皮是制革的原料,革是由皮制成的。现在所说的“皮革”是一个固定名词,指的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革”。现在有人把天然皮革简称“皮”,非天然皮革简称“革”,是为了区分天然和合成皮革。

牛皮革(Leather)是最常用的天然原料,占世界皮革总产量的 2/3,其中2/3用于造皮鞋,剩下的才用在加工服装、箱包和家具上。牛皮的种类、产地、年龄、性别、饲养状况和方式、气候、面积大小、厚度、重量级别、脂肪含量、汗腺及血管以及毛的密稠度等,都直接影响牛皮的价格和所制产品的性能。


按质地:


牛皮可进行多层分割(最多可分为8层),最外层的为头层皮,质量最好,次之为二层皮,其强度、弹性和透气性都不如头层皮。


头层皮(Kraft first layer)是带有粒面表皮的牛、羊、猪皮等,皮面有自然的疤痕和血筋痕等原始的皮肤特征,偶尔还有加工过程中的刀伤以及利用率极低的肚腩部位,头层皮由又密又薄的纤维层及与其紧密连在一起的稍疏松的过度层共同组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和工艺可塑性等特点。




二层皮(split leather)是用片皮机剖层而得,是纤维组织较疏松的二层部分,也就是真皮的下面一层。经化学材料喷涂或覆上薄膜加工而成,二层皮只有疏松的纤维组织层,只有在喷涂化工原料或抛光后才能用来制作皮具制品,它保持着一定的自然弹性和工艺可塑性的特点,但强度较差。



再生皮( regenerated leather)是将各种动物的废皮及真皮下脚料粉碎后,调配化工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其表面加工工艺同真皮的修面皮、压花皮一样,其特点是皮张边缘较整齐、利用率高、价格便宜;但皮身一般较厚(不厚不行),强度较差。



以上种类的皮,都常用来做包和车内真皮座椅。不过,车内用到头层牛皮的,一定是非常高档的车了,比如说宝马5系还只有高配才用到,国产车几乎都是再生皮(不是黑心,而是卖不起价就没法用好料)。一般的家具沙发用的都是再生皮或二层皮。皮鞋用再生皮较少(因为强度差),除非极廉价或用来做局部拼贴的。



表层品质:


按照表层品质,牛皮可以分全粒面皮、半粒面皮、修面皮等。


全粒面皮分为软面革、皱纹革、正面革等。特性为完整保留皮料自身的天然粒面,毛孔清晰、细小、紧密、排列不规律,表面丰满细致,富有弹性及良好的透气性,是一种高档皮革。用此牛皮制成的皮革产品,使用舒适耐久且美观。


半粒面皮因为皮表面有轻微损伤,所以修磨成只有浅度的粒面,故称半粒面牛皮。仍然保持了天然皮革的部分风格,毛孔平坦呈椭圆形,排列不规则,手感坚硬,一般选用等级较差的原料皮,所以属中档皮革。因工艺的特殊性其表面无伤残及疤痕且利用率较高,其制成品不易变形,所以一般用于面积较大的产品。


修面皮特性为表面平坦光滑无毛孔及皮纹,在制作中表层粒面做轻微磨面修饰,然后在皮革上面喷涂一层有色树脂,掩盖皮革表面纹路,再喷涂水性光透树脂,实际上是对带有伤残或粗糙的天然革面进行了“整容”。此种革几乎失掉了原有的表面状态,花纹是加工而成,不自然。


光面牛皮属修面牛皮品类。因为表面亮度不一样有雾面牛皮和亮面牛皮两种。雾面牛皮表面不发亮。亮面牛皮在光亮层用了一种亮度高,透光性很好的无色树脂,下面的颜色通过他而显现,其皮面光亮耀眼,呈现华丽的风格,是时装皮具的流行皮革。



不同大小的牛:


胎牛皮,死于胎中没能出生或出生后即是死胎的小牛的皮,皮质嫩滑,厚度适中,胎纹清晰,手感好、弹性好,胎牛皮属天然皮革中的全粒面革。毛孔细小,分布均匀而紧密,粒面细致,革面丰满、光亮,表皮薄,皮的组织纤维紧密,厚度均匀,皮板柔软、;手感坚实而富于弹性、透气性好。


现在有一些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需求需求,广义化了胎牛皮的概念, 他们所说的胎牛皮其实是比小牛皮还要嫩的牛皮。胎牛皮非常脆弱,易受损,一般不用来制作皮鞋,但可以制作钱夹。


小牛皮(Calf/Calfskin Leather),两岁以内的小牛,毛孔比大牛小,拉力强但价格较高.小牛皮因为毛孔粒面小或清晰是牛皮中档次较高的品种。所谓小牛皮,就是在牛幼小的时候予以宰杀,每张牛皮的大小不超过15平方英尺,皮质柔软顺滑。小牛皮是制造皮鞋面革最好的原料之一,但小牛比成年牛的皮革加工难度更高;这当然也是此类皮革加工后皮革价格比寻常高的原因。小牛皮皮质嫩滑,厚度适中,胎纹清晰,手感好、弹性好。再就是大牛皮,大牛皮在色泽、手感等方面就都不如小牛皮细腻了。



关于牛皮鉴别,什么样的牛皮是小牛皮呢?拿一个新的牛皮制品,微微卷曲,皱起的纹路越细腻均匀,皮质就越嫩滑,牛的年龄越小。


取皮制鞋的问题,牛皮是背部的皮质最好,靠近腹部的其次,肩颈部位的最差。好的鞋厂是只取最好的部位,稍差的的鞋厂是都会利用,鞋面(如三接头前面那个头)这种地方皮质是最好的,其他部位就就不如鞋面。如果是高端品牌一般不用太担心用料问题,定制就更不用说了。在用料方面都会注意,他们有一个原则,同一双鞋用同一张皮子相近的部位,皮面用皮对称,厚度均匀,无明显差异,纤维粗细与纤维密度等同,好的鞋厂选皮的报废率会相对高一些。


牛的品种以及产地:


常说的公牛皮、母牛皮、小牛皮从牛的类上都属黄牛类,黄牛皮革因为身体各个部位差异小,利用度高,一些受马术皮革装备影响的皮革公司,比如Dooney & Bourke,他们最有名的面料就是那种经过专门处理的,自然收缩的防水牛皮,这种面料保证手包能够经久耐用;牛皮中排名最低的是水牛皮,因为整张面积很大,皮又厚又重,所以常被用来作为制造沙发,床垫之类,也有用水牛皮来制鞋的。


牛在生长过程中会留下一些瑕疵,比如说,皮肤受损所留下的疤痕、蚊虫叮咬所留下的虻眼等,从而影响牛皮的品质,有些太过于明显的伤痕在制作过程中都不能完全消除,上等的头层牛皮对表面的品相是非常注意的。像非洲地区,因为气候原因,牛身上难免会留下一下伤痕虻眼,所出产的牛皮大多是低档牛皮。但是好品质的会在牛生长的时候就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牛皮生产出口国。美国牛大多为集中式圈养、商业化养殖、环境适宜、屠宰方法先进(大多为机器剥皮),所以美国生牛皮的供应稳定、价高质优。巴西是世界上第二大牛皮生产国。阿根廷、乌拉圭、委内瑞拉、墨西哥等也都是比较重要的中低档牛皮产区。欧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牛皮输出国,主要输出国为英国、爱尔兰、比利时、俄罗斯、法国、德国、葡萄牙等。欧洲总体而言,气候适宜放牧、饲养方法先进,所以该地区的德国生牛皮、英国生牛皮、法国生牛皮等是较好的皮革生产原料。


意大利牛皮品质好是因为意大利畜牧业发展程度较高,气温适宜,蚊蚋、牛虻等,咬牛羊的昆虫少,这样牛羊皮就没有疤痕,品质高,而且意大利室内养殖牛只的牛皮的一大特点是:皮面自然伤残和刺划伤少,较干净。加工工艺强,号称一张牛皮可分11层。原材料处理工艺水平高,屠宰后用冰块冷藏,立即送往加工地,不需要用化学材料保存原皮;加工工艺好,手工撒盐腌渍或者用撒盐机器,这种方式相比鼓腌和盐水池浸渍,毛皮极少机械动作,机械操作越少,粒面损伤越少,同时粒面和肉面看上去都更干净,这样蓝湿革和成品革的等级率越高。



鞣制工艺(Tanning):


鞣制是制革和制裘的重要工序,通过鞣剂使生皮变成革的物理化学过程称鞣制。是皮肤原与鞣剂发生结合作用使生皮变性为不易腐烂之革的过程。主要鞣制工艺有植鞣、铬鞣、铝鞣、油鞣。


植鞣是以植物鞣剂加工皮革,加工过程相对环保,但是在颜色上有局限,有很多鲜艳的颜色不能染。一般植鞣皮是做原色皮具、皮雕的最佳选择。植物鞣料(Tanning Stuff)指富含植物鞣质(单宁含量≥8%),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植物组织,如木材、树 皮、果实、叶、根等。经过植鞣处理后,成型性好 ,板面丰满富有弹性,无油腻感;革的粒面、绒面有光泽,吸水易变软,可塑性容易整型,颜色从本色的浅肉粉色到淡褐色,最适合做皮雕工艺。


植鞣革采用天然植物鞣剂鞣制,很环保。植鞣革遇水易变形,如不及时处理还会就此定型。正因为植鞣革的吸水特性,用它制成的皮鞋的吸湿性也是最好的。虽然植鞣革的色彩有限,但因其色彩附着力不错,可以采用刷色技术,使之成为各种鲜亮的颜色。例如法国顶级皮鞋品牌Berluti精致的刷色工艺皮鞋。


铬鞣,就是用铬盐鞣革,鞣性的铬盐是三价碱式铬盐,常用的铬鞣剂为商品铬盐精,有效成分是碱式硫酸铬。


铬鞣革遇热变形,耐水,吸湿性不如植鞣革好。用它鞣制成的皮耐水洗,耐贮存,稳定性强。

铝鞣,铝盐主要有铝明矾、硫酸铝及氯化铝(铝鞣剂)等。铝明矾简称白矾,它有3种类划:钾明矾、钠明矾和铵明矾。由于铵明矾的溶解性好,所以常用。铝盐与植物鞣剂进行植-铝结合鞣(铝复鞣)能提高革的收缩温度,改善耐汗法性和柔韧性,也可节约栲胶。


铝鞣革的特点为色白,柔软,延伸性好,耐温中等,不耐水,遇水或在水中洗涤时,就会将鞣剂洗去,造成脱鞣,干后变硬。


油鞣,油鞣法鞣成之革称为油鞣革。常用的油脂是海产动物油,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至少含两个以上的双键,碘价高,酸价低。用此类油脂处理后的皮,置于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油脂发生缓慢氧化,其氧化聚合物包裹胶原纤维,使胶原纤维间具有活动性和疏水性。产生的醛类和其他氧化物与皮胶原发生交联而起鞣制作用。使用这种鞣制工艺制作的工作靴,比较耐脏。


牛皮表面处理工艺: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牛皮产品除了有原色的以外,还有很多花色独特的,这就需要对牛皮表面进行处理,这里介绍一些表面处理工艺。


压花皮(embossed leather),牛皮皮胚经过钢制花版在重力压花机下压制,压制各种各样的花纹效果用来做成各种花纹的皮制品。荔枝纹压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款式,多用于包袋制品。压花纹制品常常不会选用全粒面(头层)牛皮来制作,因为全粒面本身就是品质的标识。




打光皮,以一种传统的皮革处理方式,用酪蛋白做表面涂饰,然后以机器玻璃滚筒重复磨光的皮面,以产生优雅的透明光泽,这类皮料叫打光皮,目前在高级的小牛皮,小羊皮,蛇皮上仍然应用此种方式处理,适用于高级皮鞋,这种皮鞋耐水性较差,在欧洲比较偏爱这种打光皮鞋,因为它色泽鲜艳自然。



漆皮(enamel leather),传统的漆皮革涂饰是一种非常耗费体力的方法,它是使用热的亚麻油进行涂饰,也叫热漆革涂饰。现在的漆革生产使用的是冷漆革涂饰方法,它是在颜料膏树脂底上再涂一层很厚的聚胺脂光亮剂层,以得到高光亮的顶层。漆皮要选真皮的漆皮,人造革的漆皮穿起来不透气。



擦色效应皮革是以底面用浅色涂饰,表面喷成较深的颜色,根据特殊需要擦去或经过布轮摩擦后,即可产生美丽的色彩渐变效果,再做封面、饰面。



粘膜革即俗称的“植绒革”,在二层革层或革面上贴上一层植绒皮,其特点绒毛长,感观好,但穿时易磨损。


打蜡皮,把皮料在打上一些合成蜡的布轮上抛磨,即可产生变色的烧焦效果。打蜡皮制革时皮身要求毛孔细,表面无伤痕。制成品毛孔,皮纹都很清晰,表面光泽自然,打蜡皮渗入性好较易吸潮,汗渍和水清碰及后容易变色.特别要注意防止油,咖啡,牛奶等液体滴在皮面上引起皮面变色,下雨天不可以穿着。


磨砂皮,用磨砂机使原皮表面磨出砂面,需要什么颜色再用水染色。磨砂皮鞋其舒适度极佳,绒毛小手感好,就如同绒布表面,是主要用在注重温暖感鞋类的重要材料。


油皮用指甲一刮或用手撑开,颜色就会变浅,但以手抚平后又回复正常,其特点是油感粘腻,涂层着色原料有变色油脂和金属络合染料,此皮同时具有苯胺效应和皮层变色效应。耐湿强,皮质光亮弱,手感好,要讲究专业护理,这种油面皮做的鞋大多为休闲鞋,常见色为黑、深棕、咖啡等。


摔纹皮,有自然摔和压摔两种,摔纹牛皮这种皮革比较柔软,摸起来更加舒服细腻,看起来更加美观,广泛应用于箱包和服装。摔纹皮一般不用粒面而用修面皮,那么一些有瑕疵不完美的皮通过处理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翻毛皮也叫反毛皮,分二层正翻毛和二层反翻毛(俗称“头层翻毛皮”),二层正翻毛是将皮革的表皮层去除,露出真皮层的纤维,再用机器进行加工,透气性能极佳,穿着时无折痕,但皮质比较纤薄,不牢固。二层反翻毛是将原生的皮革反过来,让真皮层朝上,表皮层朝下,只是对裸露在外面的真皮层进行表面处理,但皮质本身没有被破坏,相较于正反翻皮来讲相对牢固。有一些军靴就是采用这种材质制作的,非常耐穿。


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还有纳帕皮(NAPPA),纳帕主要指的是一种风格,也是一种代表工艺,现在一般所指的纳帕皮都为头层牛皮,品质很好。纳帕皮有着手感柔软的特点,因为成本高,只有豪华车型会采用纳帕皮做真皮座椅和内饰。


上面只列举了处理工艺中的一些,有些品牌还会有自己独家的皮料处理工艺,这样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皮料花纹,色彩的多种需求。

如果你想学会分辨,看这篇:


以上仅为坐井观天之言,抛砖引玉,欢迎行家里手批评指正。


距法国西南部出土的骨质打磨兽皮工具,说明,早在5万年前。我们就学会了用兽皮加工的方式。在公元前1450年的埃及石雕上我们可以看到的皮革加工情形,说明三千多年前经过此前的长期实践,人类已掌握了皮革鞣制技术,从而出现了原始的皮革作坊。几乎与此同时或稍晚,在中国出现了皮革镂空和染色,这一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皮影和剪纸。

其后的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在皮革制品上出现了蔓藤花纹浮雕图案的皮雕艺术,我们看到了在这之后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皮雕已被溶入绘画时,洋皮匠们做出了美丽的皮质书籍封面。

18世纪产业革命的兴起,产生了皮革制造科学研究,尤其是19世纪中叶,铬鞣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加速了皮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我们今天皮革工业的基础。

到了20世纪初以来,随着各种化学鞣剂和皮革机械的研制成功,使皮革工业得到了划时代的迅猛发展,原来的手工操作经半机械化很快地过渡到了现在的机械化生产。


一、关于皮革

我们现在常说的“真皮”,是为区别于人造的各种类似于皮革的面料,而仅对由动物的生皮加工而成的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真皮”种类繁多、品质各异,价格悬殊也很大。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统称,更是紊乱的商品市场上一个含糊的概念。

其实,准确意义上的“皮革”仅指脱离了动物体经脱毛后鞣制的已经变性为不易腐烂的体表组织——而未经脱毛鞣制的叫“裘革”或“裘皮”,那么,“天然皮革”概念中的“天然”俩字就纯属多余了。所以在本文里我就把“真皮”规范地统一叫做“皮革”或简称“皮”、“皮子”。


一,皮革的加工过程和主要鞣制方法

做为皮匠,即便是业余的也有必要知道点皮革的加工常识,以此来知道不同皮革的的特性和用途。皮革加工过程非常复杂繁琐,并且各有各的加工办法。但总的来看,都是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的:

首先,为降低鲜生皮水分、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缓酶的水解速度以便于储运,一般先将刚剥下来的鲜生皮用盐腌成可存放3到5个月的盐湿皮,若需存放更长的时间,就得将盐湿皮再经晾干成盐干皮。

然后,把腌过的生皮(即盐湿皮或盐干皮)制成成品皮革。这得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分组-浸水-去肉-脱脂-脱毛-浸碱-膨胀-脱灰-软化-浸酸-鞣制(或预鞣)-剖层-修整-复鞣-中和-染色-加脂-填充-干燥-整理-涂饰-压花,等。

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鞣制,甚至可以说,皮革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是以鞣制为中心的。鞣制是通过加入鞣剂使生皮转化为带有水份的熟皮即半成品皮革,再经过剖层修整把熟皮剖削为多层(其中用来做高或较高档成品皮革的头层皮也叫青皮),接下来再对各层进行复鞣,就赋予了不同的成品皮革所应有的饱满、柔软、坚韧等各种特性。

所使用的鞣剂不同,鞣制出的皮革就有着各种不尽相同的特性。鞣剂的种类繁多,一般,掌握以下几种皮革的特性和主要用途就可以了:


(一)植鞣革(因通常按重量计量故又称“重革”,又因其鞣剂单宁的味道苦涩,故俗称“涩皮”)。以植物鞣剂多对牛、猪皮鞣制的皮革,植鞣法是最早的对皮革鞣制方法,是使用从植物中萃取的栲胶(主要成分为单宁)来鞣制,它是鞣制皮革中唯一的环保型皮革,即使燃烧也不会释出有毒物质。现在的宠物粮有的就是用这种皮碎料做成的。这种皮革质地比较厚实、坚韧,较容易吸收液体,吸水后便于立体塑形,本色为栲胶本身的淡棕黄色,使用后经氧化、日照以及对体液的吸收等因素会逐渐变深(长时间的日照会把皮革晒成黑褐色),适用盐基性染料(即碱性染料)染色。这种皮革质地硬,厚实,多用于军品、机械配件、篮球、腰带、鞋底、皮箱匣,以及皮雕皮塑。

伸缩性小,吸水易变软,可塑性容易整型,颜色从本色的浅肉粉色到淡褐色,最适合做皮雕工艺品。原色植鞣革养色的效果因皮革产地、鞣制手法、使用频率、保养是否得当而异,这也是植鞣革的魅力所在。


(二)铬鞣革(铬鞣革及以下种类常按面积计量,故合称“轻革”)。1858年发明就使用硫酸铬等铬盐作为主鞣剂对皮革的鞣制法,其鞣制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植鞣革节省得多,这一方法鞣制的皮革呈蓝白色故称“蓝湿皮”。铬鞣革质地柔软富有伸缩性,褪色和缩水程度都小,并且便于染色和车缝,多用于制作服装或提袋皮鞋等。但这种皮革燃烧后会产生有害物质“六价铬”。

(三)油鞣革。主要有油蜡皮,是油鞣的牛皮革,其表面富有油蜡感,属高档皮革,唯一的不足是特别不耐水、油,其中的油浸皮(又称疯马皮、疯牛皮,有磨砂和光面的两种)比较著名,主要用于做高档鞋、酷包。


(四)脑鞣革。用乳化的脂肪如鳕鱼等鱼油、动物的脑髓等经过空气氧化后为鞣剂鞣制的皮革,这种皮革质地最柔软,透气性好,耐水洗。以前只用于鞣制麂皮,现在多用绵羊剖层皮鞣制绒面革(即仿麂皮)用于对镜头等精细器具的擦拭。

(五)醛鞣革。鞣剂多为甲醛(即福尔马林)或戊二醛水溶液。醛鞣革耐水性好。

(六)铝鞣革。硫酸铝鞣剂鞣制的皮革特点是洁白(所以对鞣制出的湿革称“白湿皮”)、柔软、粒面紧密而细致,但水洗后即退鞣。白湿皮经干燥后变得扁薄、板硬,所以铝鞣剂很少单独使用。白湿皮能保存很长时间,并可以被进一步加工成不同类型的成品革,是蓝湿皮的一种代用品。

(七)结合鞣革。用两种或以上鞣剂同时或先后鞣制的皮革。多为铬-植结合鞣革,丰满性、弹性、耐磨性都比植鞣革有较大的提高,主要用于做鞋。植-铝结合鞣革性质稳定、耐水性好。现在市售的皮革多为结合鞣革。

另外还有现已少见的生革和熟革。生革不经鞣制,是对生皮刮去残存的软组织后浸于石灰水中,然后撑开晾干而成硬且脆的皮革,主要用于不需弯曲的部件,例如鼓皮。熟革是把植鞣革经热水或热蜡等液体处理后使之更加坚硬,用来做盔甲和书籍封面。

LG G4 植鞣皮的制作过程_腾讯视频https://v.qq.com/x/cover/f0308s90gs6/f0308s90gs6.html


再一个关键工序是加脂。生皮在鞣制之前已将原有的脂肪除去,鞣制后为了使皮纤维周围形成脂肪薄膜保护层,提高皮革的柔软性以及伸屈性和强度,因此必须加脂。其基本原理是:将与皮革纤维具有很好结合度的皮模拟油引入皮革内,在皮内纤维表面之间形成一层皮模拟油膜隔开,这样,皮内纤维之间移动的摩擦就相当于油分子的摩擦,因而皮革就会很柔软。但是,由于引入皮革内的油脂在自然状态下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慢慢挥发走失,或由于其它原因如遇水被水解或高温被挥发等,使得皮模拟油的油膜被破坏,因而皮革内纤维之间就会相互粘结在一起,从而使皮革变硬变脆。这时应重新给皮革内纤维之间的表面引入形成油膜的皮模拟油。这,就是对成品皮革制品养护的基本原理。最简单的手工加脂办法是先把切成薄片的肥皂加到10倍于它的水中煮沸溶解,再徐徐加入与肥皂等量的蓖麻油乳化。把这种乳化油涂抹到半干的熟皮内面,然后将内面与内面叠合,放置一夜使其干燥即可。


最简单的手工皮革加工方法是:
把500克盐干皮浸泡在水桶里约3~5天后,取出变软的皮摊在平板上,毛面朝下,用铲刀把皮上附的肉和油铲除干净。
用300克饱和石灰水加入50克硫化钠搅拌成脱毛剂,用刷子尽量均匀地刷在有毛的一面上的毛根部,然后把皮子对折,约经三四小时后,用铲子把毛完全脱去。脱毛后立即将皮放在流水中冲洗干净(脱毛剂对皮板有损害),再在水里浸泡一两天。
在铁锅中加入饱和芒硝溶液约2公升,略加热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从清水里取出皮子拧干后放入锅中。用手不断地揉皮,等它基本“吃饱”了芒硝后取出晾约半小时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方法跟第一次相同,500克干皮约可“吃掉”250克硝。把吃硝后的皮晾干后除去皮上的浮硝。
在铁锅中加入500克清油(不会全部用完),略加热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把“吃硝”后的皮放入温油中,用手不停地推拉,使油跟皮不断接触、均匀地渗入皮板里。“吃足”油后,把皮晾在木棒上自然阴干。


皮革染色法,大致上分为以水溶性染料染制皮革的浸染(又称水染、漂染),和用不溶于水或油的颜料、混合树脂等,喷涂或涂刷在皮革表面上(相应地称喷染、涂染)。

浸染的皮革,呈现皮革原有的自然质地。缺点是碰到雨水、汗水时,比较容易褪色。

喷染或涂染的皮革,虽然表面的纹路和斑点已经过加工涂饰,不必担心褪色的问题,但缺点是天然皮革原有的风味本被遮盖了,再是皮革表面一旦被擦伤,就会露出皮革原来的颜色。有一种用透明颜料喷得很薄的皮革,其效果与浸染几乎一样,如全苯胺革。


二,皮革的部位特征,主要种类和鉴别方法

(一)部位特征。

由于动物身体不同部位的差异,使得皮革的各部位就相应存在着软硬和厚薄以及粒面纹理等的不同,一般而言与脊骨垂直方向的皮纤维有极佳的伸展性,具体各部位特性为:

臀背部由于比较容易受外敌的攻击,纤维因而较粗且坚实紧密,皮质强韧且伸缩性小,是整张皮革中最结实的、皮质最好的部位。

腹部危险性较低,为了配合胃肠的涨缩而柔软富有弹性,由于延伸率最大而最为柔耐、疏松,皮质最差,但是牛腹部做成的皮纹理最明显漂亮,是典型的荔枝纹。

胸部因为呼吸而有伸缩性。

肩部比较柔软,颈部拉力强且有生长痕。

前后腿部厚薄不均,有明显的皱纹。


(二)分类方法。

皮革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分类,应该是前述在按鞣制时所使用的鞣剂不同来分类。但通常,消费者习惯以源于不同的动物分类,这样就分成了不同的皮种,有猪、牛、羊、马、驴和袋鼠等哺乳动物皮革,以及少量的鱼类、鸟类、爬行类等动物皮革。其中,牛皮、羊皮、猪皮是最常用的:

牛皮:皮面细、强度高,最适宜制作皮鞋和军用皮具。再细分有黄牛皮、水牛皮和牦牛皮三种。黄牛皮毛孔呈圆形,较直地伸入皮内,紧密而均匀,排列不规则;水牛皮毛孔比黄牛皮粗大,毛孔较黄牛皮少;牦牛皮皮质较松弛,不如黄水皮细致丰满。


· 黄牛皮:

黄牛皮革因为身体各个部位差异较小,所以其利用度较高。其特点是表皮层薄,毛孔小而密,粒面细致,各部位厚度较均匀,部位差小,张幅大而厚实,强度好,制革时可剖成数层,利用率高。由于具有调节温湿度和透气性,所以适于加工制作各类皮革。

· 水牛皮

整张面积很大,皮又厚又重,所以常被用来作为制造高档沙发,床垫之类。

· 耗牛皮

耗牛皮的特点是皮的部位差大,颈、肩部最厚,且皱褶很深,背、臀部厚度次之,腹部皮较薄。一般而言,耗牛皮伤痕较多,皮的纤维组织较黄牛皮疏松,但比水牛皮要紧密。


羊皮:轻、薄且软,毛孔扁圆清楚,几根组成一组,呈鱼鳞状排列。在国内,这是皮革服装上最受欢迎的面料。有山羊皮和绵羊皮两种;

· 山羊皮

山羊皮的结构结实,所以拉力强度比较好,由于皮表层较厚所以比较耐磨。山羊皮毛孔呈"瓦状",表面细致、纤维紧密,有大量细绒毛孔呈半圆排列、手感较紧。

· 绵羊皮

绵羊皮质地柔软,延伸性大,手感软而滑爽,粒面细致,皮纹清晰美观。绵羊皮的毛孔细小呈扁圆形,由几根毛孔构成一组,毛孔清晰,排成长列,分布均匀。粒面平整、细致、强度较小,延伸性大。


猪皮:透气透水性能较好,毛孔圆而粗大,较倾斜的伸入皮内。皮面呈现三根一组的三角形的图案。国产猪皮多用于做鞋里、一般皮衣、皮箱等,进口和经过精加工的猪皮,也用来做皮包、中高档皮衣等;

马皮:表面的毛呈椭圆形,比黄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较有规规律。多用于做皮夹、皮鞋及皮包等。

鞣制后的皮革再经剖层(一般剖两层,牛皮等较厚的皮革最多可剖出七层)等加工,就有了头层和剖层(通称二层)两类皮革:


1.头层革。即剖出带粒面的第一层(又称青皮。不剖层的也称头层皮,不剖层的皮革与剖层的头层革相比,前者一是较厚,再是它的最明显的特点是整张的厚薄不均)。皮革的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的自然生长形成的紧密交织状,越到表面其交织就越紧密。我们对其有着自然纹理和光泽的表面称“粒面”。说到粒面往往又涉及到一个术语“荔枝纹”,顾名思义,就是像荔枝表皮一样的纹理。其实,皮革中的荔枝纹只有在牛皮的肚皮部分才会很明显,若其它部分或皮种出现的荔枝纹,多是经过机械压制的,这种经过压制出来的包括荔枝纹等看似自然纹理或几何纹理的皮革,称为“压纹革”,而对应的自然形成的粒面叫摔纹革。

头层革有粒面革、修面革、压纹革、磨砂革、特殊效应革等。

A.全粒面革:是毛孔和纹理保持原样清晰可见的皮革。有:

①苯胺革,最初是用苯胺染料着色故名苯胺革,其特征称为苯胺效应。由于苯胺对人体有害极易被皮肤吸收,现不再使用苯胺染料而仅沿用其名,多以金属络合染料(俗称色精或色粉)染色,叫纯苯胺革;也有用有机透明颜料或有色树脂着色,涂层薄而透明,叫全苯胺革。这种皮革多数涂成浅色系,对这种皮革的质量要求很高,其产量仅占全球皮革的10%,用于制作鞋面及服装等。进口服装革多为苯胺革,价格昂贵。鉴别时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遇水即黑。

②半苯胺革,这种皮革表面有一点涂饰,是将颜料轻轻地喷在皮革表面使颜色均匀并掩饰一些原有的瑕疵。这种皮革有较好的耐光性和防划性且易于清洁。全球皮革产量的10-15%属于这种皮革。

注意:苯胺、半苯胺皮革不一定都是全粒面皮革,例如磨砂革就是一种典型的经打磨过的苯胺皮革。

B.半粒面皮革。将皮革的粒面的顶层只轻轻磨去一部分,但在仍保留未磨掉的那部分粒面上仍可见到天然毛孔和纹理的皮革。

C.修面革,是将粒面表面部分用磨革机磨去以减轻粒面瑕疵,然后通过不同整饰方法造出一个假粒面的皮革。实际上是对伤残或者粗糙的皮革表面进行的整容。全球皮革产量的18%属于这种皮革。这种皮革经过较多的加工(磨砂、打磨、压花、涂颜料)来掩饰原有虫咬、擦伤、角伤等瑕疵,约0.9至1.5毫米厚,全球皮革产量的65%是这种皮革,它只能用作皮鞋、衣服、皮带、手袋和汽车座垫。

D.磨砂革,是将皮革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将粒面疤痕磨蚀,露出整齐均润的细密纤维组织,透气性较好。表面类似于磨砂玻璃。

2.剖层革。多数是把鞣制后的皮革剖为两层,但对牛皮等较厚的皮革最多可剖出七层,一般对头层皮以外的各层统称为二层皮。

A.漆皮,是对剖层革经过涂漆(成分为亚麻籽油合硝化纤维素)或贴膜(贴上一层聚氨脂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膜),再经压纹模仿出几何或动物皮图案、或挤压起皱出粒面等仿头层革,其涂层和贴膜都不超过0.15毫米。这种皮革的表面的牢度、耐磨性较差,是同类皮革中最廉价的一种,多用于箱包。另外有①层压漆皮,商业上称为特种漆革,这种皮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度超过0.15毫米但不超过总厚度的一半的塑料,并且与漆皮一样有着镜面般的光洁表面。②镀金属皮革,即表面涂有或覆盖金属(例如银、金、铜或铝)粉末或箔的皮革。

漆皮主要用于生产皮包,国内市场上的皮包凡是标明是真皮而且确实是真皮的,其销量中有九成都是用漆皮制作的。

B.猄皮(包括绒面皮、反绒皮),就是直接使用的剖层革,其绒面接近于磨砂效果,多以代替磨砂革或与磨砂革合为一类,但猄皮比磨砂革明显地粗糙一些。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抗折性和耐磨性,多用于户外用品如登山鞋等。以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叫翻毛皮的,其效果类似于猄皮但比猄皮粗糙得多,是把皮革的背面朝外,常用于为了耐磨的职业鞋,如翻砂工人穿的翻毛皮鞋、军用翻毛棉鞋等,现对翻毛皮都是再进行磨砂,使其细密一些,所以一般也归并在猄皮类,称反绒皮。

另,有一种再生皮,是将真皮下脚料粉碎后,调配化工原料加工而成。它虽然是人造的,但其革基的主要成分却与皮革是一样的都是皮纤维。其表面加工工艺类似于修面皮、压纹皮、漆皮,它与合成革的唯一不同点就革基:合成革用的是人造纤维,它用的是皮纤维。其特点是皮张形状规整、皮面纹理一致,利用率高、价格便宜;但皮身较厚、强度较差,只适宜制作一般箱包袋套等定型工艺产品和皮带,其纵切面纤维组织均匀一致,可辨认出流质物混合纤维的凝固效果。

皮料鉴别:

通过以上,接下来就可以对皮革的真假和种类进行鉴别了。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闻气味,凡是真皮和再生皮都有皮味,而人造的都有塑料味。特别是对皮纤维点燃后更为明显,真皮和再生皮发出烧毛发的气味,一般不结疙瘩,即便结疙瘩一捻就碎;人造的会发出刺鼻的气味并且熔化后结成的疙瘩捻不碎。鉴别办法还有:

用手指在皮革表面按下会有细小的皱纹,手指抬起皱纹立即消失;人造的是没有皱纹的。

在皮革上沾一点水再稍微抹去只剩下一层水膜,稍候就会被吸收了。人造的和再生皮对水膜就不会吸收而只能被挥发。

将皮料对折后放松,皱纹立即消失的是牛皮,皱纹不消失的是再生皮。

仔细观察皮革会有毛孔,而人造的没有。若进一步鉴别皮革是哪种哺乳动物的主要看毛孔,详见前述皮革的主要种类中对各种动物皮的描述。

为了鉴别真假皮革,我们还应该知道点人造革(包括人造革的升级“合成革”)的常识。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立马造出一片人造革:随便找一个塑料袋剪下一片,用粘合力强一些的胶水把它粘在布上,这就是人造革,若是把那塑料片粘到纱布上,那就是做自行车雨披的那玩意儿。

现代工业生产人造革,是逐渐向皮革接近以致与皮革几近于真假莫辨。人造革的生产多用粉状的聚氯乙烯(PVC)塑料加上增塑剂后变成糊状,涂在布上面烘一下,就塑化成薄膜且粘在布上了,这是直接涂布法PVC人造革。若把糊状刮涂在一种特制的带有浮雕那样的立体花纹的纸上烘干成膜,再在上面涂胶沾贴上布,然后将纸剥掉,就得到了有立体花纹的人造革,这是间接涂布法PVC人造革。还有一种加上增塑剂后依然还是粉状的PVC,把它倒在两根向内旋转的热辊之间,PVC粉就被热挤压成薄膜,把薄膜粘贴到布上就成,这是压延法PVC人造革。

若在薄膜和布之间加一夹层,会出现象发面馒头那种结构的PVC发泡层,成品就成了丰满弹性比真皮还好的人造革了,这就可以以假乱真了。

在以上的那些材料里加上色料就有各种颜色,若喷上或辊上一层涂层就没了塑料那种粘滞感,若再用刻了立体花纹的钢辊在上面压出花纹,这样,皮革的几乎所有表面特性都被人造革具备了。

但是皮革的底层是蛋白纤维的三维自然交织,与人造革的底层由人造的针纺织布基根本不是一回事,于是用厚薄可调的细纤维做的无纺布出现了,它毛乎乎地很象真皮的底层。所以,因为仿真度更高,这种新出现的人造革就改称为合成革了。

但是合成革较之皮革,还少了毛孔这一特性,于是现代科技就琢磨着制造出超细纤维,对超细纤维经模仿皮革超细蛋白纤维的交织状进行人工粘合,做出的无纺布不仔细辨别很难把它与皮革区分开来,这样,仿制得几可乱真的“皮革”底层问题解决了。

由于聚氨酯(即PU)浆料放在水里,溶剂会被水萃取,浆料结成膜。若是将PU浆料涂在超细纤维无纺布上,经过浸水后在膜上就会有了与皮革毛孔那样的细微的毛孔。

这就是我们现在用来代替——准确地说应该是,冒充皮革的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即超细纤维合成革(俗称PU,简称超纤皮)就诞生了。多数的皮衣、几乎全部的运动鞋、绝大多数的汽车和家具的蒙皮都是用这种幅宽为4~6英尺(即1.22~1.83米)的成卷的超纤皮裁开制作的。



三,皮革的计量。皮革的计量有两种:

一是按重量计量。欧美等国家通常是按皮革的重量以盎司单位(16盎司=1磅=0.45公斤,1盎司=28.35克)。中国大陆对植鞣革(即重革)和轻革中的小块余料也有按重量以公斤为单位。

再是按面积计量。中国大陆多用平方英尺(也叫“大才”,通常俗称“呎”,也大多不规范地写成“尺”),由于英尺不是十进制,对零头的计算嫌麻烦,所以有的皮料店用平方市尺(市尺是十进制,且与公制的换算简便一些,1米=3市尺);港台多用平方港尺(又叫“小才”);日本等国家多用平方分米。它们与平方米的换算关系为:

1平方英尺=(12英寸)²=(30.48厘米)²=0.0929平方米

1平方市尺=(10市寸)²=(33.33厘米)²=0.1111平方米

1平方港尺=(10英寸)²=(25.4厘米)²=0.0645平方米

1平方分米=(10厘米)²=0.01平方米

1平方米=10.7643平方英尺=9平方市尺=39.37平方港尺=100平方分米

皮革无论是整张的还是裁开的,都是不规则形状。皮革生产厂出品的整张皮革大都用电脑量皮机测量出每张皮革的实际面积。根据初中学的几何和代数我想,对整张皮子的面积计算,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铺有老式的30厘米方形地板砖的地板上(因为1英尺即30.48厘米,30厘米的老式方形地板砖加上接缝几乎正好是1英尺),把皮子铺地上,先把被皮子全盖住的地板砖数即多少整平方英尺数记下来,然后对盖不满地板砖的部分进行贴补折算,如:盖住½的两个为一平方英尺、盖住的三个为一平方英尺……。这样累加后就是这张皮子的实际面积了。

而皮料店则多以皮革的“最长线乘以垂直于最长线的最宽线”来计算面积,这样所计算出来的不规则皮革面积肯定要大于它的实际面积,因为它把边缘的绝大多数的凹处和中间的洞都计入面积里了,而未计入的凸处则很少。这样计算看来是很坑人的,但是你若要求卖家按我上面说的办法计算出实际面积,他要答应的话那么肯定要把价格提高的。不过,他这坑人的办法计算起来还是很简便的。



由于我国标准计量采用公制,那么以“米”按“最长线乘以垂直于最长线的最宽线”来测量不规则皮革的长度后,再换算成英制面积,是这样计算的:

皮革面积(平方英尺)=最长线(米)×最宽线(米)÷0.0929

按照上述的坑人的办法计算,上图的皮革面积是0.332平方米(即83厘米×40厘米)合3.6平方英尺,而实际面积则是0.19平方米(即0.83厘米×23厘米)合2.1平方英尺。

注意:多数卖家在计量时,是以0.3米为一英尺的,这样,每平方英尺就少计了29平方厘米(大约是5厘米多见方)。

您在买皮革的时候,若嫌用尺子测量计算面积比较麻烦,可以带着信纸去量:一张半的A4信纸(A4为21厘米×29.7厘米)就正好是1平方英尺,两张16开信纸(16开为18.4厘米×26厘米)比1平方英尺稍大一点点,最省事儿的办法是用你的手来测量,一拃(中指与大拇指张开后俩指尖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人为15厘米左右,即两拃(30厘米左右)见方就是约1平方英尺(我一拃正好20厘米,那么就是一拃半见方为1平方英尺)。

整张皮革都是纵向(即头尾之间)稍长一些,国产头层皮中不同皮种的平均面积和价格为(按单位面积计算,羊皮价格最高,牛皮次之,猪皮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