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投資@iM網欄】債券最忌「有借無還」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 - D210108

【正視投資@iM網欄】債券最忌「有借無還」

名人薈萃

發布時間: 2021/01/08 06:42

分享:

分享:

上期提及買債券的風險,因債券的本質是借錢予債券發行商,因此買債券時需要評估發行商在債券到期日時能否全數發還本金,或按既定條款給予票息,亦即是有否違約風險(Default Risk)。投資者要衡量債券的違約風險,較簡單的方法是參考三大評級機構,包括穆廸(Moody’s)、標普(S&P)及惠譽(Fitch)對有關債券的評級。

一般而言,具投資評級(即Baa3或BBB-或以上)的債券,屬於投資級別債券,其違約風險相對較低,而處於該等級別以下的評級,就屬於非投資級別債券,俗稱為高息債券或垃圾債券,違約風險相對較高。

評級機構會根據發行商的財務狀況及是否有保證人(保證人須於發行商違約後負上還債責任)等條款對債券給予評級,並且會根據發行商及保證人的營運及財政變化,更新有關評級以及評級展望,投資者可從債券評級,配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回報目標,揀選合適的債券。

債券的到期日也會影響其違約風險。債券年期越長,債券發行商的違約機會也越高,因年期越長,債券及發行商所面對的不確定因素及風險亦較大。因此即使是同一發行商,所發行的較長期債券之到期息率,一般情況下都會比較短期債券的為高,以補償債券持有者所承受的風險,即到期風險溢價(Market Risk Premium)。

到期日較長的債券,則持有期間利率變動的可能性也較大,其價格對利率的敏感度也較高(即利率風險,Interest Rate Risk)。因此,投資者在揀選債券時除留意到期回報之外,也需考慮投資年期,以及背後的到期及利率風險,從中作出平衡。

此外,在購買債券後,若價格錄得升幅,有投資者會選擇於二手市場中賣出(需留意二手市場流通性),但賣出後卻要面對再投資風險(reinvestment risk),即需要尋找回報及風險相若的投資項目。若未能找到回報及風險均優於或相若的投資項目,長遠投資回報或會受影響。

投資者不妨多留意債券行情,比較不同債券的回報及風險,其實在低息環境中,亦有不少債券能提供可觀的回報,只要理解並充分分析債券的各項相關風險,就有助揀選適合自己的債券,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風險披露 本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之用,並不借此引導任何人投資或構成任何投資的要約。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產品價格可升亦可跌,甚至會成為毫無價值。投資產品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虧損。投資於非本土貨幣結算的產品或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可能導致本金出現虧損。任何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一定可作為將來表現的指引。您應明白到認購、收購或購買非香港註冊之任何投資,其收益的收納及收取和其他行政事宜可能不受香港法律管轄。您應承擔一切有關於處理該等非香港法律管轄的投資的一切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您應就本身的財務狀況及需要、投資目標及經驗,詳細考慮並決定該投資是否切合本身特定的投資需要及承受風險的能力。您應於進行交易或投資前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方可作出有關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工銀亞洲」)不會對利用本文內的資料而構成直接或間接的任何損失負責。工銀亞洲並無就文中所載的任何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公平性、準確性、完整性、時限性或正確性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的保證、陳述、擔保或承諾。工銀亞洲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文中所載任何該等資料、預測及/或意見所引致之損失負上或承擔任何責任。而文中的預測及意見乃本文作者於本文刊發時的個人意見,可作修改而毋須另行通知。若派發或使用本文所刊載的資料違反任何司法管轄區或國家的法律或規例,則本文所刊載的資料不得為任何人或實體在該司法管轄區或國家派發或使用。

作者_戴正傑(Gilbert Tai)簡介:

現為工銀亞洲私人銀行部產品及投資顧問副總監,持有香港金融管理局證券等業務牌照和特許金融分析師、特許另類投資分析師及金融風險管理師資格, 在投資產品及財富管理界擁逾十年經驗。

更多正視投資@戴正傑(Gilbert Tai的文章請按此
如欲查看更多iMoney網上專欄的內容請按此
即睇iMoney全新網站【 imoneymag.com
#即Like iMoney智富雜誌 專頁【設定為 搶先看/See First】搶盡投資先機!

 

 

開啟hket App,閱讀全文

撰文 : 戴正傑(Gilbert Tai)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
訂閱《香港經濟日報》電郵通訊
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